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人民幣跌破7.26,8.9萬億美債到期?中美貨幣戰,誰的危機更大?

2024-05-28推薦

隨著全球化行程的推進和發展,各國之間貨幣的實力與影響力逐漸成為衡量其經濟實力的關鍵因素之一。

近期以來,人民幣的匯率表現似乎顯得有些疲軟,市場波動劇烈,屢次跌破關鍵的7.26關口,而在國際貿易中人民幣的使用率亦有所下降。這是否暗示著人民幣在國際化行程中的實力已經出現下滑現象呢?

同時,美國所背負的巨額債務負擔如警鐘長鳴,高達8.9萬億美元的國債即將面臨償還期限,這無疑對美國政府形成了巨大壓力。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美國將會采取何種應對策略?是毅然決然地堅持下去,還是尋求全新的解決之道?這些問題都將成為我們未來關註的焦點和熱點。

美國遭遇大危機

在過去的這個年度裏,美國所面臨的挑戰非同尋常。在上個財政年度中,其財政凈收益僅為4.44萬億美元,眼看價值高達8.9萬億美元的國債即將到期的窘境

你說,這賬怎麽還?即便今年收入能增加點,那些錢也不夠用啊,別忘了,美國還有一大堆其他開銷,財政赤字年年在增。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的經濟壓力可不小。

中美之間的貨幣戰,也挺嚇人的。美聯準一直保持高息政策,試圖透過這種方式控制通脹,結果導致亞洲多國的貨幣匯率對美元大跌,韓元、印尼盾、越南盾都是跌得不輕。

這種情況下,美國的一些盟友,比如日本和英國,卻偏偏選擇了增持美債,日本一下子買了199億美元的,英國更是買了268億美元的。

雖然中國賣掉了76億美元的美債,但總的來說,前三大債權國還是增持了391億美元的美債。

這對美國來說,算是個不錯的訊息。

英國和日本的逆勢增持,說明美國在金融領域還是試圖團結西方,跟中國較勁。

我們再看看中國,拋售美債的情況也挺有意思。現在我們持有的美債比以前少多了,從最多的1.3萬億美元減到了7674億美元。

這個數量,連中美一年的貿易順差都不到。這意味著,即使我們繼續減持美債,受到的影響也越來越小。

另外,我們外匯儲備中美債的比例也從近1/3降到了大約24%。這樣一來,美債占我們外儲的比重小了,受影響自然也就小了。

從美債的整體規模來看,中國開始減持美債後,美國的國債總額卻在不斷增加, 從17萬億美元猛增到了34.5萬億美元,我們所持份額的比例從9%降到了2%。這個下降振幅,在美國看來可不小,他們肯定不樂意。

如今,盡管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在近期出現些許波動,並且跌破了7.26這一關鍵水平,然而縱觀2024年至今末,人民幣的累積跌幅尚且未曾達到2%。

另一方面,美元指數則上漲了近4%,這無疑揭示出美元的貨幣策略並非完全成功,人民幣在這場賽局中展現出的堅韌性不容忽視。

眼下,10年期美國國債的基準利率已然逼近4.5%,這個頗具高度的利率指數昭示著全球金融市場對於美國國債的信心正在逐漸減弱。

同時,高利率也意味著美國財政部需要承擔更高額的利息支出,部份人士因此開始擔憂美國政府能否如期履行其債務償還義務。

據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在2024財政年度內,美國財政部將需為美債支付的利息總金額或將高達1.1萬億美元之巨。

此外,考慮到今年即將到期的8.9萬億美元債務,美國財政部必須籌措至少10萬億美元以備不時之需。

然而,美國這種借新債還舊債的做法,讓美國的財政越來越吃力,未來違約的風險也在增加。

如果真的出現美債違約,那對美國的金融信譽和國際聲譽打擊可就大了,可能還會引發金融市場的大動蕩。

這時候,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顯得更為重要,能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減輕美國政策對我們經濟的影響。

所以說,這場貨幣戰,看起來美國的危機不小,但中國透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在逐步減輕自己的風險。

人民幣的貶值550點

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行程的過程中,同樣也面臨著去美元化的挑戰。然而,這一過程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

近期觀察到,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略有下跌之勢。自今年五月份的15號出現大幅回升之後,至如今已經連續七個交易日呈現下行趨勢。

具體來看,從原本的7.2040滑落至當前的7.2602,跌幅達到了驚人的550余點。那麽,究竟引發此次人民幣貶值的深層次原因何在呢?

實際上,造成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因素源於美元指數強勁上揚。值得註意的是,美元指數在近來的表現堪稱驚艷,成功突破百位大關,高達105.13。

你看,美元這麽強,人民幣當然扛不住壓力了。

再說現在市場上有傳言,美聯準可能不僅不會降息,反而可能會加息。這訊息一出,美元就更加堅挺了。

所以,雖然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有所下滑,但大家也不用太慌。

這種貶值在可控範圍內,長期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化行程還在繼續,去美元化也在慢慢推進。

雖然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挑戰,但是整體來看,中國在國際貨幣政策上還是有一定策略的。

別忘了,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是在逐漸提升的,我們也在盡力減少對美元的依賴。

現在看來,這場貨幣之間的賽局,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我們不斷調整和適應。雖然短期內會有波動,但只要策略得當,長期看來人民幣是有望保持穩定的。

總之,貨幣的升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關鍵要看持久戰,我們的策略是慢慢來,穩紮穩打。

去美元中心化失敗?

最近有人在擔心,人民幣的國際化行程好像沒那麽順利。

尤其在關註到最新公布的Swift數據後,發現人民幣支付所占據的市場份額出現了輕微的下滑,目前僅僅為4.52%,相較而言,美元則以47.31%的比例保持著絕對優勢。

因此,從直觀上看,美元在國際金融領域中的地位依然穩固如初。

然而,對於這類憂慮或許大可不必過分焦慮。

眾所周知,Swift系統所提供的數據並非詳盡無遺,大量未使用美元進行結算的交易並未被納入統計範圍之內。

這就使得美元的市場占有率看似高於其真實水平。因此,僅憑上述數據便對人民幣國際化行程或去美元化策略作出消極判斷,顯然過於草率和片面。

最近,普亭存取中國,兩國達成了不少共識。俄羅斯可能會借助今年召開的金磚國家峰會,推動建立一個新的金融結算體系。

這個新體系一旦啟動,不僅現有的金磚國家會參與,還可能包括其他40多個想要加入的國家。

如此看來,在將來的國際貿易結算過程中,棄用Swift系統的情形將會更為普遍。屆時,有可能發現美元在Swift數據中所占的比重反而有所上升。

然而,這又給我們揭示出了怎樣的資訊呢?

答案便是,盡管現如今美元所占據的市場份額看似龐大,但實際上,人民幣在國際交易領域中的運用正逐漸得到普及和提升。

而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以及Swift數據的變動,都僅僅是暫時性的現象而已。

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趨勢是不會變的。

中國已經在努力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我們對美國的金融政策的依賴也在逐漸減少。

這對那些以前經濟受美元影響比較大的國家來說,是個好訊息,因為他們現在在面對美國的加息政策時,能夠更堅挺一些。

當然了,我們也不能小看美國的影響力,畢竟美元還是占據了全球貿易和金融的主導地位。

去美元化和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持續的努力。

我們需要繼續推動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套用,讓更多國家認可和接受人民幣作為交易和儲備貨幣。

透過這種不懈的努力,我們有望逐漸降低全球經濟對於美元的過度依賴性,進而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重要地位。

這個過程不僅將助力中國實作永續的長期發展戰略,同時也有益於構建一個更為均衡與多元化的全球金融體系。

因此,盡管面臨諸多挑戰,只要我們具有堅定不移的決心並持續前行,相信人民幣的國際地位定能獲得實質性的提升。

如此一來,我們便能夠在全球金融競爭格局中占據更為有利的地位,從而為國家的經濟繁榮發展提供更為堅實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