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毛主席逝世前吃了7兩燕窩,管家吳連登哭道:主席平時舍不得吃穿

2024-04-18推薦

1975年,毛主席因為身患重病,身體非常虛弱。 在此之前,毛主席還能每天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坐起來,但是那段時間,毛主席擡手都十分困難, 甚至虛弱到無法自主吞咽。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 只能透過胃管,直接將食物打到胃底。 但由於食物是流食為主, 營養跟不上 ,毛主席的身體日漸消瘦,面頰都深深的凹陷了下去。

醫護人員檢查完毛主席的身體後,對 吳連登 感慨地說道: 「主席的病情很嚴重,他每天能醒過來的時間都很短,飯都吃不下去,得需要些滋補品……」

吳連登看著毛主席越來越消瘦的身體,心裏很是難受,他想了想,醫護人員道: 「大會堂的庫房裏還有些燕窩 ,我去取一些過來,給毛主席燉了吃,補補身子!」

醫護人員一聽,原本想點頭答應,但是又想到毛主席平時的訓誡,頗為為難地說道: 「這麽奢侈的東西,毛主席要是清醒的話,恐怕是會不高興。」

吳連登皺了皺眉,跟醫護人員說: 「不說這麽多了,我去取來,出了問題我來擔責任。」轉而扭頭就走了。

吳連登是誰?他為什麽能做主毛主席的飲食?這件事最後又是怎麽樣的結果呢?

吳連登

從服務員到毛主席的管家

吳連登出生在1941年的江蘇鹽城 ,由於家境貧寒,他從小就未曾踏入過學堂的大門,所以他並不識字。幼時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完成田裏繁重的農活,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長大, 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他開始了四處打工的生涯,用辛勤的汗水換取微薄的收入。

吳連登的父親就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村漢子,吳連登記得父親跟自己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去給人家做工,手腳要麻利點,勤快點,有點眼力見。

這句話,像一顆種子,深深地紮根在吳連登的心中。後來, 吳連登有幸進入了地委招待所,成為了一名服務員。 他深知這個機會來之不易,因此格外珍惜。在當服務員的日子裏,他始終牢記父親的教誨,埋頭苦幹,任勞任怨。

據他回憶,當時辦公室每天都要換熱水,每次準備熱水的時候,他手上就提著四個暖壺,兩個胳膊再各夾一個,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各個辦公室之間。

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吳連登還總是積極主動地尋找其他能做的工作。有的辦公室需要更換燈泡,或者是桌椅板凳出現了損壞,他都會默默地記在心裏,趁工作之余就動手修理或更換。就這樣,吳連登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 逐漸在地委招待所嶄露頭角 。最終,他能夠獨當一面,負責整棟大樓的服務工作。

這樣勤懇努力的小夥子,自然就被領導註意到了。 1959年,人民大會堂建成,需要從各地招遊戲服務員,鹽城也有一個名額,這個名額自然就落到了吳連登頭上。

吳連登就 被調到了人民大會堂當服務員 ,由於他勤快,兩年後, 他又被調到了中南海工作。

也就是 在中南海,他第一次見到了毛主席。

那是在1961年的中南海頤年堂裏,當時的吳連登剛滿20歲。那天,頤年堂裏正在舉辦高層領導的宴會,毛主席、周總理等各位領導都在場。

雖然吳連登當了多年的服務員,工作內容都十分清楚,手腳也麻利。但是畢竟他還是個20歲的小夥子,第一次見到這些領導,他還是緊張。

在吳連登的上司跟他們講服務過程中的註意事項的時候,吳連登緊張到手抖,在他進大廳給領導們倒茶的時候, 吳連登失手打翻了一個杯子,而那個位置剛好就是毛主席坐的位置。

吳連登冷汗都下來了,嚇得夠嗆,渾身都僵硬了。毛主席看到小夥子這麽緊張,他對著吳連登笑了笑,然後順手扶起了杯子說: 「不要緊張呀小夥子,慢慢來,不著急。」

吳連登看毛主席溫和的面龐,緊張的神經才慢慢放松,他迅速收拾好杯子,然後給毛主席倒好茶。

毛主席問: 「你多大了呀小夥子,叫什麽名字呀?」

吳連登說: 「毛主席,我叫吳連登,今年20歲了。」 毛主席說: 「連登,這名字好啊,家裏長輩起的嗎?」 吳連登說: 「不是的,主席,我家就是江蘇一個農民家庭,爸媽都不認字,我的名字是族裏找的一個老和尚起的。」

毛主席接著問: 「你是江蘇哪兒的呀。」 吳連登說: 「主席,我家是江蘇鹽城的。」 毛主席說: 「鹹城啊,鹹城我知道,新四軍軍部是不是就在那兒。」 吳連登接著有點著急的說: 「毛主席,是鹽城 ,不是鹹城。」

毛主席看著一臉認真的小夥子哈哈大笑,說: 「鹽多了可不就鹹了嗎?」 說罷,吳連登撓撓腦袋,說: 「這倒也對。」

毛主席笑的更開心了,說: 「你這小夥子真有意思啊。好了現在不緊張了吧。」 吳連登連忙點點頭,他現在對毛主席敬佩之余,還多了幾分親近,他沒想到毛主席這樣平易近人。

後來,吳連登在中南海又做了三年服務員,毛主席有的時候見到他就會跟他聊幾句,毛主席對這個勤快的小夥子也很有好感。

1964年,毛主席家中缺少工作任務負責毛主席起居飲食,在綜合考慮下, 組織跟毛主席推薦了吳連登。

於是,在工作清閑的時候,毛主席專門將吳連登叫到了家中,他問吳連登是否願意來家中照顧自己,管理家中瑣事。

吳連登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十分開心,但也十分糾結,他想到毛主席家中,但是又怕自己做不好。毛主席知道他的猶豫後,跟他說: 「沒關系,很多事不是所有人生來就會的,什麽都是慢慢學會的,你不會的可以學。」

吳連登點頭說:「好!」從此, 吳連登就成了毛主席的管家 ,吳連登這一當,就當了 12年。

為毛主席的儉樸而感動

在來到毛主席家中之前,吳連登覺得毛主席是一國主席啊,生活水平肯定很好。但他到了毛主席家中後,才發現 毛主席的生活異常儉樸

桌椅板凳都是年份很久了,有的桌腿都松了,還掉漆了,而毛主席的衣服則更樸素,一件睡衣修補程式疊著修補程式,拖鞋底也快要磨穿了,還用線縫補過。

在剛來這兒的時候,吳連登的工作還比較簡單,就是負責 收發檔、打掃衛生、購買生活用品和蔬菜瓜果 ,工作比較清閑。

但時間長了,吳連登閑不住,就是開始修補桌椅板凳,吱呀吱呀的房間門他也抽空更換了合頁……

1968年,吳連登熟悉了所有的事務以後,毛主席就讓他開始管自己的薪資,負責整個家的開支。

直到毛主席的薪資到手後,吳連登才知道 毛主席一個月的薪資是404.80元

這筆錢看著很多,但卻要負責家中所有人包括毛主席家人、警衛員、護士、廚師等所有人的飲食,幾個孩子的學費、水電費、黨費、煤氣、房租以及客人來拜訪毛主席時毛主席招待客人的費用。

每個月僅僅維持生活都會入不敷出, 毛主席還要經常捐款,接濟親戚或者身邊的工作人員,生活上就會更緊張了。

毛主席喜歡吃紅燒肉,但紅燒肉也只能一個月吃一次,一次也就只有三四塊打打牙祭,可以說毛主席的生活已經足夠儉樸了。

吳連登經常會在天氣好的時候,將毛主席的衣服棉被拿出去曬曬太陽,據吳連登說,毛主席絕大部份棉衣棉被 還是在延安的時候做的,棉花都結塊了 ,都是自己拿到太陽下一下下用棍子敲開的,而衣服上則是修補程式疊著修補程式。

而毛主席的好友或者是外國領導人送來的貴重禮品,毛主席則一件都沒留下, 都送到了人民大會堂用來招待外賓。 毛主席知道這些東西價格貴,每次都說中國百姓現在太苦了,自己要是享受了,百姓會更苦。

而送到人民大會堂的禮品裏,就包括 印尼華僑送的燕窩

1975年,毛主席多種疾病纏身,心臟病、哮喘以及其他疾病並行,毛主席連起身的力氣都沒有,甚至連咀嚼吞咽的力氣也沒有。只能在醫院透過胃管吃流食。醫生們和周圍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輪流守護在毛主席的身邊。

有一天,大夫告訴吳連登: 「主席的身體非常的虛弱,光靠著這些流質食物,根本無法補充他的營養,你們想想辦法,怎麽才能讓主席攝入的營養更加充足。」

吳連登看著躺在病床上有氣無力的主席中也是一陣揪心。他忽然想起了 人民大會堂的三十斤燕窩 ,如果用燕窩來給毛主席進補,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但毛主席非常節約,不允許使用這種昂貴的禮物。

吳連登心裏很矛盾,但他心疼躺在病床上的毛主席,也顧不得這麽多了,在詢問了醫生,毛主席現在的身體狀況可以吃燕窩後,他就趕緊去找辦公室主任 汪東興 求援。

汪東興一聽,二話不說帶著他到了人民大會堂,將那裏剩下的 7兩碎燕窩 都給了吳連登。

可惜,這7兩碎燕窩不足以挽回毛主席衰敗的身體。 1976年9月,毛主席與世長辭 ,吳連登傷心不已。

跟了毛主席12年,吳連登明白了很多東西。他看到了毛主席是如何一絲不茍的工作,是如何將群眾的事情當成是他的事情,他也從毛主席身上知道了什麽叫做儉樸,什麽叫做「天下為公」。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