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縣平型關
題記:
怎樣全面地認識和深刻地理解秦漢歷史,從司馬遷到今天,人們已經探索了兩千多年。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王子今
前言:超越歷史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封建制,推行郡縣制,郡有守,縣有令。【漢書•地理誌】亦雲:「本秦京師為內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秦時在今恒山以北置繁畤縣,屬雁門郡,為繁畤縣名之始。到了西漢元狩年間,即公元前122年~前177年,繁畤治所在今天的應縣東。
雁門郡,原趙國時置,秦始皇十九年因之,治所在善無,即今右玉縣境內,領14個縣。
西漢時期,恒山以南今繁峙縣境內有2個縣,一為葰人縣,屬太原郡。太原郡為秦莊襄王四年置。一為鹵城縣,屬代郡。
代郡原為代國,後入趙國,置代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因之,郡治原在桑乾縣,後移高柳。轄代、桑乾、道人、當城、高柳、馬城、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陽原、東安陽、參合、平舒、靈丘、廣昌、鹵城 等縣。
清代繁峙教諭楊篤是近代地方誌名家,金石學家,書法家,詩人,曾纂修【山西通誌】一百八十四卷。他認為:「繁峙近鄰雁門,夙為負險用武之國。」秦漢時期,在繁峙征戰封侯的著名將領有:蒙恬、周勃、樊噲、衛青、霍去病、李廣、張平 等。他們北拒匈奴,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故事,彪炳史冊。從商朝開始,侵害中國的匈奴,經過一千年的鬥爭,終於被中國戰勝了。土地疆體擴張,泱泱大國雄風,建立了亞州唯一的大漢帝國。
繁峙縣城西四十裏有秦將蒙恬墓,殺子谷。縣城東北六十六公裏有目淚沱。相傳,秦時蒙恬率軍修築長城,孟姜女千裏尋夫到此,眼淚流盡,化為目淚沱峰。
繁峙大營鎮有西漢鹵城遺址及鹵侯張平墓,神堂堡鄉有中國最早的縣界石刻——東漢鹵城行唐縣界摩崖石刻,太行山鹵城行唐古道遺存。
我們學習歷史,就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更好地面向未來。
一、蒙恬修築長城
蒙恬(?-前210年),祖籍齊國,秦國名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 ,少年聰慧,胸懷大誌,因家世得為秦將。秦始皇並天下,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據匈奴,築長城,太子扶蘇監其軍。【史記•蒙恬列傳】雲:「始皇二十六年,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險制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裏。」
河南,不是指現在的河南省,指黃河流經最北的河道以南地區,又稱「河套」,今鄂爾多斯。
蒙恬因河為塞,臨河築44座縣城,遷謫戍居住,對防止匈奴的侵擾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其修建的萬裏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勤勞、智慧的偉大象征,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偉大象征。
據【史記·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遊會稽並海上,北走瑯邪,道病,使蒙毅還禱山川,未返。始皇至沙邱崩,秘之,群臣莫知。」趙高立胡亥,矯詔殺太子扶蘇,並賜蒙恬死。蒙恬對使者說:「自吾先人及子孫積功信於秦三世,今將三十萬兵,其勢足以倍畔。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無忘先王。」蒙恬以當時實力,足以反叛,但沒有這麽做,遂吞藥自殺。
【代州誌•山川】記載:「殺子谷,去州東北二十裏,秦賢太子扶蘇死此中。」「蒙恬墓,秦將,築城於代,卒葬州東二十裏,有廟貌存。」殺太子谷、蒙恬墓距繁城縣城西僅四十余裏。
從蒙恬的祖父起,蒙氏世代為將,到蒙恬這一代,兄弟二人深受秦始皇信賴,官居高位,「出則參乘,入則禦前」,在朝中引起趙高、李斯的忌恨,秦二世繼位,他們便遭到滅頂之災。
唐朝詩人陶翰,曾任華陰縣丞,官至禮部員外郎。有詩【經殺子谷】雲:「扶蘇秦帝子 ,舉代稱其賢 ,百萬猶在握,可爭天下權。束身就一劍,壯誌皆棄捐。塞下有遺跡,千齡人共傳 。疏蕪盡荒草,寂歷空塞煙。到此盡垂淚,非我獨潸然。」可見,唐代知識分子多到殺子谷、蒙恬墓一遊,吊唁他們心中的賢人扶蘇,名將蒙恬。
二、周勃收復繁峙
周勃(?—前169年),今河南原陽人,後來遷移到泗水郡沛縣。周亞夫之父。西漢時期開國將領、宰相。周勃為人質樸剛強、老實敦厚,以中涓從高帝起兵於沛,所將卒當馳道為多,累功爵列侯,食邑於山西絳縣。後攻韓王信軍於銅鞮,破之,降太原六城,遷太尉。
漢高帝六年(公元前201)九月,當韓王信引匈奴兵,越過句註山進攻晉陽時,劉邦令周勃、樊噲軍迂回敵後,平定霍人縣以西至雲中;又令灌嬰軍攻樓煩,降樓煩以北六縣。後兩軍匯合,與匈奴騎兵戰於武泉(今內蒙呼和浩特東北)北,破之。遂回師南向銅鞮。銅鞮治所在今山西省沁縣南。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以將軍從高帝擊反韓王信於代,降下霍人。」霍人,即今繁峙境內。周勃平叛,解放繁峙後,從擊陳豨,屠馬邑,得陳豨部將宋最、雁門守圂,遂定雁門郡十七縣,後來又平定雲中郡十二個縣,代郡九個縣,戰功顯赫。
周勃是劉邦的同鄉,是隨同劉邦最早起事的骨幹之一。周勃父子在建立與鞏固漢王朝,維護國家統一過程中,做出卓越貢獻。但其晚年也最為新主漢文帝所畏忌,被誣造反下獄。周勃拿出千金去打點獄吏,獄吏指點他「請公主出來作證」。公主就是薄太後的女兒,他的兒媳婦。於是公主請薄太後出面勸說文帝,救了周勃一命。
周勃出獄後,對人感慨地說:「我曾經率領過百萬大軍,但是哪裏知道當一個獄吏居然還有這樣的權威。」這裏面確有令人感慨的人生學問,令人長見識。
繁峙縣城西24公裏有樸村,原名薄村。傳說是漢文帝母親薄姬的葬地或生地。明萬歷版【代州誌】載:「薄村,去州東北二十裏,俗傳文帝母薄太後葬於此,又雲太後所生地。」明朝代州人、開封府訓導王鑰有【薄村】詩雲:「漢室賢妃產此村 ,年來寂寞豈堪論。租科外額空倉廩,隸卒臨門絕犬豚。不見薄昭依國勢 ,尚倚老遺負墻喧。誰雲土地關興廢,民牧由來少恤存。」
三、樊噲征戰繁峙
樊噲(?—前189年),泗水郡沛縣(今江蘇省沛縣)人。西漢開國元勛,軍事統帥。他出身寒微,驍勇善戰,鴻門宴時,曾出面營救劉邦,可以說,如果沒有樊噲闖帳譴責項羽,劉邦的霸業幾乎失敗。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冬季,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出征匈奴,希望解決北方邊境問題,隨行的主要謀士是陳平、婁敬,將領有樊噲、夏侯嬰、周勃等。在銅鞮擊敗韓王信後,繼續進攻太原郡,並在晉陽擊敗了韓王信和匈奴的聯軍。然後乘勝追擊,直到平城。【樊酈滕灌列傳】記載:樊噲「以將軍從高祖反韓王信於代,自霍人以往至雲中,與絳侯等共定之。」樊噲斬殺韓王信,與絳侯周勃等共同平定了代地,因功再增加食邑一千五百戶。
樊噲是劉邦的連襟,呂後的妹夫,所以他與高祖和呂後的關系比周勃、陳平等人更親近。他對劉邦忠心耿耿,劉邦對他也深信不疑,他軍功累累,但去世較早。
四、衛青七擊匈奴
衛青(?-前106年),今山西省臨汾人。西漢時期軍事家、外戚,民族英雄。漢武帝皇後衛子夫之弟、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之舅。幼為人奴,以姐姐子夫入幸,補侍中。元光六年,拜車騎將軍,擊匈奴,出入上谷,功爵關內侯。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將三萬騎出雁門,斬首數千,降人二十八萬,封長平侯。第二年,攻匈奴,首虜二千三百,俘三千人,畜百余萬,收河南地,置朔方郡、五原郡。後匈奴歲入雁門郡,定襄郡(治所在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西北土城子鄉古城)、殺掠甚眾,斬首甚眾。詔衛青出高闕,破走右賢王,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
衛青深入漠北險境,果敢冷靜,迂回側擊,全甲而還。他一生七次出擊匈奴,實戰中以主動出擊代替被動防禦,註重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從根本上解除了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為漢武帝時期漢匈戰爭中所取得的勝利作出巨大的貢獻,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純漢族大帝國。
衛青、霍去病是中國古代少有的名將,足以讓漢代人為之揚眉吐氣,他們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顯赫的軍功,是與漢武帝的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分不開的。
五、霍去病封狼居胥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今山西省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軍事家、民族英雄。漢武帝皇後衛子夫及大司馬大將軍衛青的外甥,大將軍霍光的兄長,病逝時年僅24歲。
霍去病18歲任剽姚校尉,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度功冠全軍,封爵冠軍侯。20歲的霍去病升任驃騎將軍,指揮兩次河西之戰,直取祁連山,殲滅和招降河西匈奴近十萬人。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22歲的霍去病率五萬騎兵,以將軍李敢等為大校,出代郡、右北平郡,北進兩千多裏,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斬首俘虜共七萬級,漠南空虛。
霍去病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國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國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北海(一稱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匈奴被漢軍在漠南蕩滌,匈奴單於逃到漠北。
據【史記】中記載,霍去病性情內向,不愛講話,但果敢有膽氣。漢武帝曾打算教他孫吳兵法,霍去病說:「關鍵在於臨時制宜,沒有必要學古代兵法。」武帝為他修建了府第,讓他去看,霍去病說:「匈奴還沒有消滅,不能經營自己的小窩。」這使得武帝對他越發喜歡了。
六、李廣坐陣邊郡
李廣(?~前119年),今甘肅省秦安縣人。西漢名將、民族英雄,秦朝名將李信的後代,歷任隴西、北地、雁門、代郡、雲中太守,因奮力作戰而出名。
李廣軍行,無部曲行陣,就善水草,人人自便。以衛尉從大將軍衛青,擊匈奴,出雁門,為匈奴所生得,李廣佯裝死亡,置兩馬間,絡而盛之。臥行十余裏,睨其傍,有番兒善騎馬,躍上馬,挾兒行數十裏,得余軍。追騎數百至,復取兒弓射殺追騎。後拜北平太守。匈奴畏之,稱他「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
李廣先後擔任過雁門、代郡、雲中等地的太守,古廣武城是他經常駐足之地。司馬遷在【史記】多加譽詞,他武藝高強、作戰勇敢,「訥口少言」、仁愛士卒,不貪錢財。「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終廣之身,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無余財,終不言家產事。」「其士卒亦佚樂,鹹樂為之死。」
後世唐朝皇帝李淵、李世民追認李廣、李敢父子為先祖。
七、張平封侯鹵城
張平(?~公元前184年),西漢開國將領之一,從劉邦起兵於單父。劉邦在離世前封張平為鹵侯。封地在代郡鹵城重鎮,食邑二千七百戶。
【史記·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記載:「菌莊侯張平,以中涓前元年從起單父,不入關,以擊籍、布、燕王綰,得南陽,侯,二千七百戶。十二年,莊侯張平元年」。年表中共譜列了幫助劉邦打天下的143位開國功臣,司馬遷根據「扶義倜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的標準,將張平位列第48位元。封在山西的功臣爵侯者共有11位。
「菌」,【漢書】作「鹵」,【漢書·功臣表】:「平以中尉前元年從起單父,不入關,以擊籍,黥布,盧綰得南陽,封鹵侯,十二年薨謚嚴」。一說在山西東北部,一說在甘肅東北部,因漢高祖在位時甘肅尚屬匈奴,故鹵地應為山西繁峙境內鹵城縣。
2007年,李裕民教授在【漢代南唐地界碑與鹵城的考察】一文中說:繁峙大寨口村發現「冀州常山南行唐北陸界碑」可糾正【史記】之誤。【史記】卷18作張平封「菌侯」,【漢書】卷16【張平傳】載張平封「鹵侯」。該刻石證明作「鹵」是正確的,菌乃形近之誤。
近年發現的明萬歷【繁峙縣誌】 (抄本),稱鹵城為鹵王城,並載縣西十裏有鹵王陵,應為鹵侯張平之墓。現在附近村莊張姓仍然居多。
八、西漢鹵城遺址
明代萬歷【繁峙縣誌·古跡】記載:「鹵王城,縣東九十裏。【漢書】所載即其地也」。並記載鹵城縣西十裏有鹵王陵。經實地考察鹵城遺址西、南城墻保存較完好。城墻是用夯土在生土地面上築成,用平夯法,一層層平築。夯土為黃色沙性土,夯打堅實,夯層厚薄不等,厚4至9厘米。古城平面為長方形。南北長452公尺,東西寬409公尺,周長1722公尺。這正符合戰國到漢代,一裏方城的說法。
據明代成化【山西通誌】卷七:「鹵城,【漢書】代郡有鹵城。今詢其址,在繁峙縣東一百裏故福都、周圍三裏百一十步,正東、西南、西北三門」。通誌記載鹵城不開南、北門,而設西南門、西北門和東門,與實地考察情況相符。這種城門的配置在以往古城中尚未見到。為研究漢代城池增添了新的案例。
1990年11月19日,著名歷史學者、時任山西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所長李裕民教授及夫人傅淑敏教授與李宏如、李斌一行4人考察了鹵城遺址。他高興地說,這次調查的主要收獲是證明鹵城確為漢代古城。
1993年他在為新編【繁峙縣誌•文物】「古遺址鹵城」考證道:「古城內平坦、靠近城門處的耕地上暴露出一些陶片和瓦礫。如漢代陶盆口沿,侈口、寬平折沿、方唇,泥質灰陶筒瓦為外表飾繩紋,布紋或麻點紋、素面裏,切痕由外向內,薄厚不一,瓦舌長短不一。板瓦為交錯繩紋面、菱形格紋裏、方形陶拍紋痕裏、素面裏等,切痕由裏向外多泥質灰肉,亦有泥質紅陶,根據采集的這些遺物,可以斷定鹵城的建造和使用年代的上限為西漢時代」。
鹵城處在南至河北行唐縣、北至大同雲中的南北商貿交通要道節點上,是東西兩漢四百年間北方重要屏藩重鎮、富庶的商貿中心城市。
西漢鹵王張平「城池、墓丘、宗廟遺存」三位一體,生活區、墓葬區、祭祀區至今保存完整,實屬國內罕見。
九、東漢縣界石刻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列國之間的邊界便以山川作為標誌。
繁峙縣大寨口村「南行唐北陸界」摩崖石刻,是1988年經繁峙閻明德、李宏如發現,2007年陜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李裕民教授,幫助釋文並首次加以考證,他說:「此刻石並非出自名工之手,隸書結構不甚方整,筆畫無明顯的波挑,這些特征與西漢未期刻石和東漢民間刻石相同。體勢以縱勢為主,橫勢甚少,顯示了兩漢之際從縱勢轉為橫勢過渡的時期特點」,並認定此摩崖所刻年代大約是在東漢早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縣界碑。
近年因其具有重要的文獻史料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引起河北學界重視。筆者曾親自尋訪此碑,在學者們研究的基礎上加以考辨。
縣界碑上書「冀州南行唐北陸界去其廷四百八十裏(百八十為合文),北到鹵城六十裏。」均為隸書。【水經註】卷11【滱水註】載:「徐水又逕北平縣,縣界有漢熹平四年(175)幽冀二州以戊子詔書,遣冀州從事王球、幽州從事張昭,郡縣分境,立石標界,具揭石文矣」。由此可知,繁峙大寨口東漢摩崖石刻應在東漢熹平四年(175年)左右。
繁峙縣大寨口村現存「南行唐界石」,既是漢代南行唐縣的北陸界、鹵城縣的南界,也是冀州與並州的州界。既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縣界碑,也是目前為止山西境內發現的最古老的摩崖石刻,文物價值極高。
十、鹵城行唐古道
東漢縣界摩崖石刻所展示的北通鹵城南至行唐的裏距,必然是當時實際存在使用的交通道路。這條古道是晉北黃土高原代郡鹵城,進入河北平原行唐縣的又一交通要道。該界石碑文中詳細標註的這條全長540裏的交通要道,直接證明了鹵城有其特殊軍事、經濟價值。山西境內古道,由北到南,鹵城——大營——南窯門——雲霧峪——白坡頭口——王子村——大寨口——竹帛口——鐘耳寺——紅崖——神堂堡——茨溝營——南天門。
兩漢有三種大工業,煮鹽、冶鐵、鑄錢。漢代巨富,多從冶鐵起家。從漢武帝劉徹起,收為國家的專利事業。近年發現三晉璽印上刻有「鹵城發弩」四字,證明了鹵城有發弩官的存在。發弩官是漢朝郡國專門制造弩器的官姓名標示。這是因為繁峙境內金、銀、銅、鐵等礦藏豐富,冶煉歷史悠久的緣故。
在鹵城行唐古道沿線周圍,山嶺縱橫,擁有眾多的關城和險隘。自北往南,如白坡頭口,大寨口,竹帛口韓莊長城段,應關城等。清代光緒【繁峙縣誌·關隘】:「白坡頭口,在縣東一百二十裏,道通直隸阜平。」
①韓莊長城
竹帛口韓莊長城,位於山西省繁峙縣神堂堡鄉韓莊村東北1公裏處的崇山峻嶺間。東連鐘耳寺村接神堂堡至茨溝營,西過海拔1831公尺的鐝柄山一路向東至靈丘縣的牛幫口,一路朝北過大柳樹村直奔平型關。全長35公裏,城墻隨蜿蜒起伏的山勢修築,氣勢恢宏,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②大沙河
太行山鹵城行唐古道在山西境內,處於大沙河西岸。大沙河,古稱泒河,發源於山西省繁峙縣東北的孤山腳下。大沙河在漢代時,水量很大,很可能有舟船行走,運送貨物。另據【水經註·汾水】記載:「漢永平中治滹沱石臼河,按司馬彪後漢郡國誌,常山行唐有石臼谷,蓋資承呼沱之水,轉山東之漕」。行唐縣春秋戰國前期,屬中山國,中山國有船只出土。
太行山鹵城行唐古道除作為軍道作用之外,還是晉冀蒙民間商道的南北經濟交通線。公元前200年,白登之圍事件之後,匈奴引兵北去,漢亦罷兵,派劉敬與匈奴結和親之約,並開放北方通商口岸,進行邊境貿易。精明的山西商人抓住機會,積累財富。
河北平原與山西高原,內蒙草原,物產相異越大,通商互市愈盛。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兩漢之時,已是「重裝富賈,周流天下,道無不通。我們可以想見這條南北水陸兩用商貿古道,人聲鼎沸,絡繹不絕,一派繁榮景象。
③東支線
對於商品貿易這種經濟活動,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是其終極追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對商貿路線的選擇。
本地知名學者李宏如老先生介紹:除了在大寨口發現的摩崖石刻外,還有一條秦漢古道,從繁峙韓莊村,向東北有一叉道,過鹿骨台、大柳樹舊村、橫澗村。在快到東連仲村時,這裏原來也有一處摩崖石刻,後來毀壞。由橫澗村向北行,經平型關,進入渾源、大同、內蒙一帶。自橫澗村西行,過繁峙代縣,經過忻定盆地進入晉中、晉南地區。如果走這條古道的商人,可以繞開設在白坡頭長城關口的官軍盤查,減輕稅賦負擔,增加利潤。同時,去內蒙的話,路程也近了許多。
山西境內鹵城行唐古道東子路,從南到北,韓莊——堯子村——鹿骨台——大柳樹舊村——橫澗——孤山鋪——小屯——水磨——大營——鹵城。古道東支路沿途蜿蜒,地形較西路更為險峻,為歷代兵家所必爭之地,雖非官道,其亦為鹵城縣之安危及冀晉之溝通做出很大貢獻。
鹵城行唐古道鐘耳寺
十一、農耕型聚落鐘耳寺
鹵城行唐古道經過兩千余年的發展,遺留下來眾多的傳統聚落遺址,雖然如今這些聚落、關閣、古寺遺存的保護程度有好有壞,但其依舊可以證明古道的昔日輝煌,亦為我們透過遺存辨析古道路徑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從上文提到的鹵城行唐摩崖石刻縣界,古道重要關卡大寨口,沿古道南行八裏,五台山東台大會谷谷口處,便是鐘耳寺,這裏依山傍水,氣侯宜人,村民比鄰而居,煙火相連,雞犬相聞,是山西小有名氣的長壽村。也是古今居住於太行山鹵城行唐古道沿線傳統聚落中的農民生產、生活、聚居和繁衍的場所的典型代表。
相傳,很久以前,從天而降一口銅鐘,天鐘肚大口小,原有四耳,因天神童子嬉耍鬥法,以腳踢天鐘,天鐘墜落於村子的奇石上,撞掉一耳,只余三耳,村民故建寺曰:銅鐘寺。村名也由東福村變成「鐘耳寺」。
鐘耳寺是繁峙有史料記載最早的寺院。 據宋代【廣清涼傳】記載,漢靈帝中平年間,即公元184年~189年,曾有一位名叫惠澄的僧人,慕名而來到這裏修行。後來他去了京師洛陽幾年後回到寺中,發現銅鐘不知去向。心情十不爽,後來山廷夢中告訴他,這口天鐘,本來是兜率天王所造,現已收回五台山金剛窟。
惠澄就在寺中刻石作銘文,銘文寫道:(銅鐘)是寺中的法鼓,金剛窟位於本寺附近,擊鐘時聲震四野。鐘身聚集著神仙、釋梵等許多賢哲聖人的形象,能消除眾生的痛苦和煩憂。「擊振吼,膩叱聞。集賢聖,滅苦因」。
大約在漢明帝時期(約在公元紀67年左右),佛教傳入中國。漢明帝應攝摩騰與竺法蘭兩位尊者請求,在五台山建造第一座佛寺——大孚靈鷲寺,後改名顯通寺。鐘耳寺位於五台山東台大會谷谷口處,既是僧侶焚修之地,也是當地村民信仰、往來商侶歇腳,百姓心靈皈依之所。
中國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認為:「佛教不僅在思想上發生極大影響,文學方面傳來調平仄的方法,經過六朝文人的研究運用,駢文轉成四六,古賦轉成律賦,古詩轉成律詩再轉為宋詞、元曲,如果沒有平仄,就不會有唐以後的文學。其他如理學、音韻學、印刷術,以及雕刻、建築,音樂等類,都與佛教有密切關系。佛教是中國文化重要的構成部份 。」
十二、關隘型聚落茨溝營
關隘型傳統聚落為鹵城行唐古道沿線重要的傳統聚落型別之一,分布在古道沿線上。如山西境內的白坡頭口,大寨口,竹帛口,茨溝營等。在戰爭時期,透過自己的防禦設施獨自或與其他關隘聯合對入侵之敵進行抵禦,歷史上為古道的防禦起到重要作用。在和平時期,對駐守的官兵實行軍屯政策,進行農事生產和經濟發展等,為當地的社會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鐘耳寺繼續南行二十余裏,在太行山深處,有一個人文風光俱佳的小村莊叫茨溝營。村莊四面環山,小河穿流而過。
據現有資料介紹,茨溝營以前叫應關城,原來是長城守軍的指揮部,位於繁峙縣神堂堡鄉東南端,西北與神堂堡村毗鄰,東與阜平縣接壤,依山就勢,背山面水,素有「晉冀咽喉之稱」,春秋戰國時期,也是趙國與中山國的交界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險要的地勢成為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
1939年5月,359旅旅長王震取得繁峙細腰澗抗日伏擊戰勝利後,曾在此召開慶功大會,晉察冀邊區政府還給全體官兵頒發了2000元獎金。
①應關城
茨溝營村,三面城墻包圍,另建有衙署,軍火庫及東西南三座城門。村東有一座明代萬歷年間修建的「應關城」門樓,明清以來是內長城一線上的重要關隘要塞和軍事重鎮,駐紮有兵營,現在村中仍有察院、衙門、大教場、小教場等古老地名。因此,1986個公布為山西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入選「首批中國傳統古村落」。
②碧霞祠
茨溝營村應關城樓東側,有座奶奶廟,也稱碧霞祠,其祠與應關城同時建成。祠殿雖已破舊,但山門殿、正殿、鐘鼓二樓及東西廂殿舍大體遺存,祠內立有明萬歷九年(1581年)「東嶽泰山廟碑」和民國十八年的碑石,記載著這座祠廟的修建始末。
綜上分析,鹵城作為東西兩漢間的縣治所在,為平型關,大寨口、竹帛口、龍泉關之間隘口的政治、軍事中心,在古代發揮著軍道、商道的歷史作用。
結語:秦漢四百四十年
中國人重視歷史,記錄歷史,研究歷史,是為了從過去汲取對現在有用之處。
唐太宗李世民問宰相蕭瑀:「朕欲使社稷(國家)長久,應該如何去做呢?」蕭瑀回答:「夏殷周三代所以能長久保持天下,原因在於封建諸侯以為藩屏之固。秦設定郡守、縣令,二代而亡。漢對諸王子弟分封授國,得以延續四百年。但是,此後的魏、晉廢止封建。封建之法,效果明顯。」
秦朝郡縣制雖然短命,漢以郡縣、封建並列卻持續了四百年之久。唐太宗接受了宰相蕭瑀的意見,唐朝一共存在了289年。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1,新譯【史記】,三民書局印社。
2,雷海宗著【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2019年,商務印書館。
3,鶴間和幸著【始皇的遺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範文瀾著【中國通史簡編】,2019年,商務印書館。
5,呂思勉著【秦漢史】,2019年,商務印書館。
6,明代【代州誌】,清代【繁峙縣誌】等。
本文作者:趙宏斌,字善金,號憨山逸叟,山西繁峙下永興村人,本科學歷,本土文化學者,清涼書院院長,憨山文化研究會會長,世昌教育基金會會長。
2024年新年與國家一級作家雪漠
清涼書院簡介:
「東震旦國清涼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涼山誌】
清涼書院由趙宏斌院長創立,是書店型書院,社群型書院。
山西繁峙學生書店(現有3家分店),成立於2002年1月8日,致力於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20年。分為前十年,主要是個人在實驗小學南關小學、縣職工幼稚園等四所學校,推廣經典誦讀工程,接續中國文化斷層。後十年,開啟書店團隊自我覺醒之路,在山西省內開展多場民營書店「啟用人生系列」培訓課程。
2019年9月1日,繁峙清涼書院掛牌成立,致力於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構建繁峙人的精神家園,人文高地,開放學府,成長平台,續接千年文脈。
繁峙清涼書院每年舉辦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智慧家長大講堂、讀書會、文化交流論壇等公益活動二百余期。為繁峙縣宣傳部命名的新時代精神文明實踐點,繁峙縣關工委家庭教育工作站。被評為優秀誌願者服務組織。
2022年1月11日,註冊山西清涼普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清涼普扇文化傳播,以文化為根基,商業為載體,深耕大聖五台山「繁宇叢峙、智慧圓融」的地域文旅特色,多次舉辦夏令營,親子研學營,弘揚大善文化,點亮智慧心燈,讓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智慧的金色世界中。談天論地,文商共襄,手握清涼寶扇,慈風普雨滿人間!
以智悲雙運之發心
行廣大無礙之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