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如何評價最近很火的「美白黃金」光甘草定,和菸鹼醯胺、377相比有什麽不同?

2022-12-31推薦

從美白來看,光甘草定比菸鹼醯胺強,和377同一等級,三者各有特點。

菸鹼醯胺只能阻止黑色素小體轉移,無法從源頭抑制黑色素,治標不治本, 停用菸鹼醯胺容易反黑

SymWhite377是間苯二酚衍生物,抑制酪胺酸酶活性 ,從源頭美白。但377比較刺激,使用不當或377濃度過高會引發一系列肌膚問題。皮膚敏感不太適合高濃度377。

光甘草定同樣是間苯二酚衍生物,美白效果不輸377 ,但更溫和,覆蓋的美白通路也更全,屬於全能型美白優等生。

下面講講這三者美白的特點。

1.光甘草定、377、菸鹼醯胺的美白原理不同:

一般皮膚變黑包括四個方面:

1)紫外線照射後產生訊號;2)訊號被傳遞到黑色素細胞;3)細胞產生黑色素;4)黑色素運輸到角質層導致皮膚變黑。

常規美白產品都在狙擊這四個步驟:

光甘草定、377、菸鹼醯胺對應的起效步驟不同,美白原理也不同。

光甘草定 有間苯二酚結構,可以競爭性抑制酪胺酸酶,減少黑色素生成,根源美白;可以減少自由基,抵抗氧化暗沈;可以抗敏,減少皮膚色沈。

SymWhite377 同樣有間苯二酚結構,能直接抑制黑色素生成,可以從根源上美白。

菸鹼醯胺 只能阻止黑色素傳遞到表皮 [1] 。黑色素都生成了,但送不出去,導致皮膚看起來白。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沒從源頭降低黑色素含量。

--

2.光甘草定、377的美白效果比菸鹼醯胺強:

原理的差異,決定一個成分是否有持久的美白效果。

題目裏問到「菸鹼醯胺」,它的美白通路單一,僅靠抑制黑色素轉運,讓皮膚角質層看起來白一些。

要註意的是,這種「治標不治本的美白」本就可逆,一旦停用菸鹼醯胺,黑色素重新發放到角質層,很容易反黑。

根據2005年一項研究,5%的菸鹼醯胺使用8周確實可以提亮膚色,但是 停用後,皮膚反黑成原樣 [2]

菸鹼醯胺除了反黑外,還有兩個問題:

一個是 起效濃度高 ,3%-5%菸鹼醯胺才能美白,低濃度的菸鹼醯胺基本沒有美白效果。

一個是菸鹼醯胺生產過程 易殘留菸鹼酸 ,菸鹼酸刺激皮膚產生泛紅、幹癢以及刺痛感,而菸鹼醯胺濃度一高,菸鹼酸的含量就隨之增加,對皮膚的傷害也就更大。

很多人所說的「菸鹼醯胺不耐受」,往往是「菸鹼酸不耐受」,不太適合敏感肌。

很多產品一直把美白賣點放在「菸鹼醯胺」上,倒不是菸鹼醯胺美白效果多好,而是 經過長期的廣告宣傳,大眾認同它是個不錯的美白成分,願意為它買單

--

真正的美白王者不是菸鹼醯胺,而是那些能從源頭上減少黑色素生成,覆蓋盡可能多的美白通路,還溫和不刺激的成分。

比如 光甘草定 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光甘草定有多強呢?從體外細胞實驗來看,在相同濃度(3.125mg/L)時,光甘草定體外抑制酪胺酸酶的效率比菸鹼醯胺高100倍 [3] ,簡直吊打 菸鹼醯胺

可能有人說菸鹼醯胺在抑制酪胺酸酶活性這方面就是菜雞,光甘草定PK菸鹼醯胺,勝之不武。那再來PK一下經典的酪胺酸酶抑制劑—— 曲酸

2005年,有個甘草提取組分抑制酪胺酸酶的研究,從中看到低量光甘草定即可抑制酪胺酸酶,效果是曲酸的14.4倍 [4]

當然,題目中提到的377在美白方面的表現也很出色。

377 和光甘草定具有相似的間苯二酚結構,他們同屬於間苯二酚衍生物,能競爭性結合產生黑色素的酪胺酸酶,從源頭上減少黑色素生成,在美白效果及持久度上均比菸鹼醯胺出色得多。

既然377和光甘草定同為間苯二酚衍生物,那麽它們有什麽區別嗎?

主要區別在光穩定性、刺激度上。

--

3.SymWhite 377能有效美白,但刺激度略高,光穩定性略低:

德之馨的377是非常出名的間苯二酚類美白成分,但在國家標準中, 377的添加上限是0.5% ,因為它過量添加有一定安全隱患。

第一個安全隱患是: 377有一定刺激性

之前一項細胞研究中顯示,10uM的377中,細胞增殖降低20% [5] 。而15uM (約50mg/L)的光甘草定中,細胞增殖只降低2% [3] 。同為間苯二酚衍生物,377的刺激性略高一些。

第二個安全隱患是: 377遇光不穩定,分解後一些副產物可能導致過敏。

之前一些研究中報道過用377後,一些人出現皮膚泛紅刺痛的問題 [6] 。相對來說,光甘草定的光穩定性比377略高,目前暫時也沒看到光甘草定的過敏案例。

總的來說,377刺激性略高,光穩定性不高,平時使用也要註意一下。

--

4.光甘草定有舒緩效果,減少炎癥帶來的反黑

前面主要講了光甘草定、377和菸鹼醯胺在美白原理以及刺激性方面的差異,其實光甘草定還有幾個加分的地方。

首先,光甘草定有一定 抗氧化效果 。這個在1998年最早的光甘草定生活活性實驗裏就確證過它的抗氧化能力 [7]

其次,光甘草定能夠 抑制前列腺素PGE-2分泌 ,降低皮膚炎癥,隨之可以降低皮膚炎癥導致的色沈 [8] 。另外,光甘草定帶的甘草黃酮基團,也增加了光甘草定的舒緩能力。

--

總結:

從美白效果來講,光甘草定、377>菸鹼醯胺。

從溫和度、光穩定性來講,光甘草定>377。

光甘草定美白通路齊全,並且在高效率美白的同時,還能舒緩皮膚,減少皮膚炎癥帶來的色素沈著和膚色不均,是比較全面的成分,可以說是最穩妥的美白選擇。

參考

  1. ^ Hakozaki T, Minwalla L, Zhuang J, Chhoa M, Matsubara A, Miyamoto K, Greatens A, Hillebrand GG, Bissett DL, Boissy RE. The effect of niacinamide on reducing cutaneous pigmentation and suppression of melanosome transfer. Br J Dermatol. 2002 Jul;147(1):20-31. doi: 10.1046/j.1365-2133.2002.04834.x.
  2. ^ Greatens A, Hakozaki T, Koshoffer A, Epstein H, Schwemberger S, Babcock G, Bissett D, Takiwaki H, Arase S, Wickett RR, Boissy RE. Effective inhibition of melanosome transfer to keratinocytes by lectins and niacinamide is reversible. Exp Dermatol. 2005 Jul;14(7):498-508. doi: 10.1111/j.0906-6705.2005.00309.x.
  3. ^ a b [3]王瑞雪,趙珍,鐘雁,李小迪,王誌勇.幾種常用美白劑協同作用研究[J].日用化學工業,2014,44(10):572-576.DOI:10.13218/j.cnki.csdc.2014.10.128.
  4. ^ Kim HJ, Seo SH, Lee BG, Lee YS. Identification of tyrosinase inhibitors from Glycyrrhiza uralensis. Planta Med. 2005 Aug;71(8):785-7. doi: 10.1055/s-2005-871232.
  5. ^ Sorg O, Kasraee B, Salomon D, Saurat JH. The combination of a retinoid, a phenolic agent and an antioxidant improves tolerance while retaining an optimal depigmenting action in reconstructed epidermis. Dermatology. 2013;227(2):150-6. doi: 10.1159/000353578.
  6. ^ Pastor-Nieto MA, Sánchez-Pedreño P, Martínez-Menchón T, Melgar-Molero V, Alcántara-Nicolás F, de la Cruz-Murie P. 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caused by phenylethyl resorcinol, a skin-lightening agent contained in a sunscreen. Contact Dermatitis. 2016 Oct;75(4):250-3. doi: 10.1111/cod.12617.
  7. ^ Yokota, T., Nishio, H., Kubota, Y., and Mizoguchi, M. (1998).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glabridin from licorice extracts on melanogenesis and inflammation. Pigment Cell Res 11, 355-361.
  8. ^ Kwon HS, Oh SM, Kim JK. Glabridin, a functional compound of liquorice, attenuates colonic inflammation in mice with dextran sulph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Clin Exp Immunol. 2008 Jan;151(1):165-73. doi: 10.1111/j.1365-2249.2007.0353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