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3月4日訊(記者 趙曉雯)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釋出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3月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新聞釋出會,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中國網董寧 攝
近年來,世界大國之間在5G、芯片、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競爭愈加激烈,一些國家甚至采取制裁、「脫鉤斷鏈」、「去風險」等極端的手法。談及如何看待各國在科技領域的競爭,婁勤儉指出,5G、芯片、人工智慧都屬於電腦和通訊範疇。近年來,電腦和互聯網技術帶來交叉融合創新、整合創新和套用創新,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各國在科技領域出現競爭是正常的。
「中國主張,開放合作才是探索科學前沿、推動科技發展的正確選擇,科技競技場應遵循科技發展規律,符合市場經濟規則。搞‘脫鉤斷鏈’、‘小院高墻’只會阻礙全球科技進步,損害全球產業發展,拉大全球發展鴻溝。」婁勤儉說。
婁勤儉舉例稱,關於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在本世紀初曾經希望透過國際合作,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共同研發一套衛星導航系統。但由於種種原因,進展緩慢,陷入僵局。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不得不下決心透過自己的努力,建設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強大、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透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關,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範圍內實作了廣泛套用,賦能各行各業,融入基礎設施,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時空基石。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只要我們堅持自立自強,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任何一項已知的技術,要卡是卡不住的,最多就是時間問題。關鍵是我們要加強科技智慧財產權的創造、套用和保護。我們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並不是要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致力於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路,共同推進基礎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更好增進人類福祉。」婁勤儉說。
婁勤儉表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科技領域的立法主要是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學技術普及法等三部法律。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科學技術進步法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下一步,將研究推進科技創新方面的立法,特別是深入研究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有關倫理、道德、安全等重要問題,不斷完善科技法律體系。
編審:魏婧 張艷玲 蔡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