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蔚來李斌的150度電池1000公裏長續航實測,這次長城老總魏建軍親自下場直播,實測長城的城市NOA,汽車行業果然現在卷到沒有邊際,需要車企老總親自下場,給自家產品帶貨,接近使用者,直面使用者的實際體感,有這樣真實的直播,所見即所得,使用者才會更願意為產品買單。
這次的城市NOA直播設在長城總部保定,雖說是「開卷考試」,但這一次的智駕能力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從全程表現來看,長城的城市NOA系統可以做到 紅綠燈辨識及啟停、無保護左右轉、障礙物辨識與應對 、 選道辨識 等功能,並能夠 精準辨識並禮讓行人 , 精準選擇通行道路 , 擁堵路段智慧走停 ,及時判定和規劃路線。這進一步重新整理了大家對傳統車廠的智駕能力認知,原以為傳統主機廠 主打基礎的L2 ADAS功能 ,現在看來長城在高階智駕能力的儲備已足夠豐富,彈藥充足, 智駕水平可以說已進入國內的智駕第一梯隊行列中 。
1. 無圖的城市NOA
智慧駕駛的最終目標一定是奔著解放人的雙手雙腳目標去的,最大化的降低人在開車過程中的疲憊感和倦意感。長城這次直播的城市NOA,其實很符合我們使用者日常的上下班所遇到的場景,途徑區域包含 城區 和 高架的公共道路。 此次的演示正是這些將碎片的獨立功能模組如行車模組做好的同時,將日常 功能場景 連線起來,做到從家到公司的點對點自動駕駛。
目前大部份車企主推的是仍是 高速NOA,城市NOA仍處於期貨或部份城市先支持的狀態, 而且這部份開通 NOA的城市主要聚焦於一線城市,且仍依賴於高精度地圖 ,這意味著城市NOA的開通速度會降緩甚至部份三四線城市就根本不會被開通,因為高精度地圖的成本昂貴,維護更新周期漫長。
長城這套支持城市NOA的智駕系統稱為 Coffee Pilot Ultra(CP Ultra) ,能夠實作 從行車到泊車、從高速到城鄉的全場景連線 ,為使用者提供 全場景、點到點 的智慧化出行體驗。這套智駕系統的硬體平台和傳感器配置為,Orin-X的高算力平台,搭配1個雷射雷達、3個公釐波雷達、11個高畫質網路攝影機以及12個超音波雷達的3 60度全方位感知能力,是目前業內主流且豪華的硬體配置方案。
好馬配好鞍 , 好的硬體需要有好的軟體演算法 做支撐,才能發揮硬體最大的能力邊界。長城的CP Ultra系統實作 完全無圖全場景的NOA ,無論是城市場景,盤山公路,甚至是鄉村小路,都能正常開啟NOA功能,真正做到有路就能開,去哪都能開。從這次具體的直播效果來看,幾個典型場景可以展現CP Ultra系統的實力水平:
1)路口通行能力
無論是短路口還是長路口,車輛都能平穩透過,並未出現自車路口 啟停時間較長 、 車輛畫龍或橫向拉偏的現象 ,這背後主要有幾個關鍵因素,一個是紅綠燈狀態的準確辨識,包括不限於 紅綠燈的通行狀態,方向資訊以及倒計時資訊 ,同時結合路口車輛距離和速度資訊,才能保證自車在路口的正常啟停;同時對於透過路口時缺失的車道線資訊,需要系統 根據前車或車道寬度進行車道線擬合 ,保證車輛正常行駛。
2)通用障礙物辨識和變道能力
城市道路場景人流混雜,各類未知障礙物居多,實際開車過車中,必然會遇到與其他車輛進行 「賽局」 的過程,遇到前方慢車需要超車,遇到加塞的車輛需要留有一定的距離余量,遇到錐桶等靜止障礙物具備繞行的能力,遇到突然出現的行人、電動車等具備減速或剎停的能力。這背後的關鍵點在於: 支持城市道路的所有障礙物的檢測輸出 ,包括不限於非機動車、施工鐵板圍墻、三角警示牌等通用障礙物,同時 對距離的輸出需足夠準確 ,才能保證車輛的靈活繞行;同時在遇到慢車場景,需 根據導航路徑和交通流的情況自動調節車速進行變道操作 ,對於擁堵路段能夠主動拉近與前車的距離,對於要加塞的車輛進行提前預判,及時減速避讓。
3) 車道線辨識能力
對於無高精地圖的智駕系統,要實作城區NOA功能,在沒有先驗知識的情況下,對於 車端車道線的感知能力非常依賴 。而城市道路的車道線種類繁多,除了常規的虛實線,還有 分叉線、倒流線、路口停止線 等,而且城市道路的線經常存在 磨損和遮擋 ,這對智駕系統的車道線感知能力都提出了極高的挑戰。從上圖來看,長城的這套智駕系統可以做到 遠距離辨識導流車道線 ,系統能提前自動打燈,最後做轉向變道操作,整個操作過程十分順暢絲滑。而且,系統還具備了一定的車道線「腦補」能力,可以自己模擬出車道線,從而實作順利行駛。
2. 全方位的安全體系
智駕系統給人們帶去各類舒適性體驗的同時,安全也是智駕系統重要不可忽視的一環,近些年發生過多起 高速不辨識雪糕筒 ,撞上施工區域車輛的事故;城市 路口鬼探頭場景陸屢見不鮮 ,相關的事故也是頻頻發生;這些事故對車廠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和更嚴苛的標準。目前各家也在 卷感知的傳感器配置 ,做到更廣更遠範圍的覆蓋; 在卷軟體演算法,探索感知能力的效能邊界 ,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智駕系統的安全能力。
這次直播也出現了多次的 前車Cut in 場景。前車Cut in意味著自車傳感器需要對 前車距離、速度、加速度 以及 前車的偏航角 做出精準計算,前車如果高速 Cut in ,那麽在安全距離範圍內,自車應做到 無誤制軔 ;如果前車 低速Cut in ,需要做到 舒適減速 ,該場景對車輛的 感知 和 規劃控制模組 提出極高挑戰, 感知要做到準,決策要做到快 ,才能產生最終好的輸出體驗。
長城的CP Ultra也具備 強大的避障變道能力 ,可躲避大車、插隊車以及其他不規則障礙物。同時智駕系統已配備 AEB、LKA、ELK 等數十種 主動安全配置 ,同時除了滿足 CNCAP、ENCAP這類通用的法規標準場景 外,還增加了多種通用障礙物、及車輛行人的更高速域的AEB能力。具體來說,支持:
上述這些功能的實作使得長城的城區NOA功能會更為完善和遊刃有余,會讓人更為放心的去開啟城區NOA功能。如魏建軍表示:智駕的前提一定是 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 ,沒有安全就不能談智駕。所以,我們需要進行充分的安全驗證,把安全放在首位, 不能把使用者作為小白鼠做實驗,所以說安全無小事 。
3. 一體化大模型和超算中心
這次城市NOA直播背後的軟體層面技術支撐,是長城打造的 一體化智駕大模型——SEE (Safety、Efficiency、Experienced) , 特斯拉將端到端大模型風潮傳到國內,但國內真正落實到量產車型的大模型車企少之又少,另外國內稱的這類 大模型主要針對感知側 ,其他模組如決策、規劃並未引入大模型相關。目前主流的智駕方案仍是 感知、融合、決策和規劃 這類上下遊關系的串聯開發模式,這種開發模式的好處是各個模組開發更為聚焦,更多的考慮本模組的效能指標,後端模組基於規則或狀態機的方式實作起來也會更快。但弊端也較為明顯,加入越來越多的人為規則,意味著後期的可維護性很差,針對越來越多的corner case,加入的修補程式也會越來越多,整個系統的魯棒性也意味著越來越不可控。
而長城的 SEE一體化智駕大模型 ,實作 感知決策一體化的鏈路整合 ,基於深度學習技術,透過投餵數據對模型進行聯合訓練,不再 由規則具象化定義什麽是好的駕駛行為 ,而是讓模型像人類司機一樣直接學習「如何開車」,可應對的路況復雜度大幅提升、可決策的駕駛行為更貼近人類。實作了從規則驅動到數據驅動、從機器到大腦的轉變,透過數據驅動的自學習能力,使用者將充分體會到車輛在智慧駕駛方面每時每刻的進步, 切身感受到越來越少的接管次數,更低的駕駛緊張度,更少的驚嚇式制軔 。並且,它會擁有愈發像使用者的駕駛風格,打造個人化智慧駕駛體驗。
Corner Case千千萬,靠大量的路測和人工篩選效率太低,而數據驅動的策略是解決該類問題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也是體現一家公司軟實力的硬指標。 同時SEE大模型還在持續成長,只要不斷投餵數據,就能持續前進演化,為L2前進演化至L4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大模型依賴於大規模的數據積累 ,而 數據積累和模型訓練需要有龐大的算力支撐 ,長城打造了行業領先的超算中心 —— 九州,算力總規模達到1.64EFLOPS,實作5T/s的高效能儲存,為大模型的訓練提供堅實的算力底座。與此同時,在上千億個參數的大模型跨卡、跨伺服器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對數據進行 全流程的自動化管理、模型算力最佳化以及訓練效率提升 ,才能達到極致的高效和產出。在以數據為驅動的大背景下,車端持續產生的實際數據, 自動化地發現問題、記錄數據、 上傳數據,在雲端標註數據、訓練模型、驗證後 再更新至車端軟體,透過海量數據的回流使所有模組的 演算法效能(感知,融合,預測,規控等) 得到全自動化的高效提升,能夠快速解決長尾問題,最終為使用者帶來「快速前進演化」的智慧駕駛產品。
目前智駕行業已進入 競爭的白熱化階段,卷硬體卷配置卷方案 ,主機廠低階智駕方案的車型要做,高階智駕車型也要做,這體現了車企未來的競爭力和生命力,同時智駕可能會越來越成為車企的標配。 智慧駕駛的戰役已邁入下一個戰場,誰能在安全性和體驗性做到最佳,誰就能取得更大的市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