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賈誌宏,無期徒刑!他用80噸「金包銅」騙了200億元!昔日一省首富也被「拖下水」

2024-05-28推薦

2020年6月,一起涉案金額達200億元的假黃金案震動全國!作為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制造商之一武漢金凰珠寶公司(下稱「金凰珠寶」),曾向多家金融機構質押了大量黃金進行融資。後來金凰珠寶發生了違約,債主們隨後將質押的黃金拿去檢驗,發現竟然是假黃金!

其中,7年前還是中國前十大富豪,身家一度力壓許家印的昔日山東首富、資本大佬、泛海系掌門人盧誌強損失慘重,其旗下民生信托涉及金額超40億元。這也成為泛海系商業帝國崩塌的導火索。

2024年5月28日,武漢市中院一審對金凰珠寶及其實控人賈誌宏等18名被告公開宣判,賈誌宏被判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10億元信托違約引出驚天大案

80噸假黃金騙取200億融資

2019年10月,10億元的長安信托-金凰3號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到期後,長安信托釋出公告稱,因借款人金凰珠寶未按合約約定償還貸款本息,該計劃延期六個月。六個月過去,金凰珠寶仍未完成「金凰3號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的兌付,引出了多家信托公司近百億產品面臨違約的情況。被卷入的機構包括民生信托、東莞信托、安信信托、長安信托等多個機構。

然而,這些資金對應質押黃金竟是「金包銅」的假貨!震驚全國的「假黃金」案由此被揭發。據悉,金凰珠寶憑借這些表面鍍金、內部成分為銅合金的假黃金共獲取了金融機構約200億元融資,未到期融資額約160億元,對應質押黃金超過80噸。

據公開資料,金凰珠寶成立於2002年8月,於2007年10月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2010年8月18日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股票程式碼:KGJI。其官網介紹稱,金凰珠寶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批發於一體的大型黃金首飾生產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黃金首飾制造商之一。

事發前幾年,武漢金凰珠寶透過信托融資非常頻繁,而「金凰系信托計劃」均有一個共同點——其增信措施均為「保險公司承保+實物黃金質押」,具體風控措施有:

1、黃金質押:金凰公司提供其合法持有的不低於上金所AU9995標準的實物黃金質押,信托放款前,質押物本金質押率控制在75%以內;

2、保證擔保:金凰珠寶實際控制人賈誌宏提供個人無限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3、監控措施:(1)質押實物黃金直接保存於武漢本地商業銀行保管箱中,保管箱封存。(2)質押期間內,不進行查庫,保管箱不開封,做到靜態質押。

公司退市

實控人被判無期徒刑

「金包銅」這種低階造假手法被發現後,武漢金凰退市,實控人賈誌宏被抓。

2024年5月28日,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對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肥渤銀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及賈誌宏等18名被告人合約詐騙、騙取貸款、違法發放貸款、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職務侵占、假冒註冊商標一案依法公開宣判。

對被告人賈誌宏以合約詐騙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罪,數罪並罰,判處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其他被告人分別被判處三年二個月至十二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應財產刑,對被告單位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肥渤銀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判處相應罰金。

涉案企業代表、被告人家屬和各界群眾100余人旁聽了庭審宣判。

企查查資料顯示,賈誌宏,1961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曾就職於總後後方基地指揮部,任武漢金凰珠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16年8月起任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高級經濟師,武漢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獲得過「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等多項榮譽。

截至目前,賈誌宏名下終本案件未履行金額仍超過150億元。

資本大佬損失慘重

2000億商業帝國轟然倒塌

在「假黃金」案中,損失最慘重的要數民生信托以及其背後的資本大佬盧誌強, 被視為泛海系商業帝國崩塌的導火索

作為「泛海系」的掌舵人,盧誌強1952年出生於山東威海,1985年「下海」創業。隨後他成立了泛海控股,並於1994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是中國房地產行業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

2014年之前,泛海控股的業務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此後公司開始向金融領域轉型,透過收購並入信托、保險、證券、期貨、典當、資管等金融資產。2016年,泛海控股迎來高光時刻,實作營收246.7億元,同比增長79.4%,創下歷史紀錄。2018年,泛海控股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

而盧誌強的個人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 在2015和2016年連續進入【胡潤百富榜】前十,身家力壓許家印 2015年,盧誌強以830億元財富,成為山東首富。截至2020年,盧誌強身家依然高達620億元,排名第66。

據上海證券報,此前,盧誌強還曾試圖拉許家印一把,僅在2020年3月,泛海國際就累計花費6280.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5億元),連續購入共計7740萬美元的中國恒大票據。被媒體評為「許家印的好兄弟」。

然而,民生信托在「假黃金」案中涉及資金超過40億元,在多方壓力下,民生信托及其他涉事信托機構對投資人進行墊資兌付,這也導致泛海控股2020年度計提約25.2億元信用減值損失,占其利潤總額的比重達56.1%。疊加對海外部份計畫及商譽計提減值準備、武漢房地產計畫受疫情影響收入未達預期、匯兌損失, 泛海控股於2020年由盈轉虧

此後,泛海系金融業務「爆雷」不斷,僅民生信托就多次「踩坑」,遭遇了「中建五局蘿蔔章事件」、新華聯債券逾期、寶能信托違約等一系列事件。最終導致泛海系徹底崩塌。

為緩解資金壓力,泛海控股很早就開始出售資產進行回血。2021年初,泛海旗下武漢的一宗計畫被轉讓,總價為30.66億元。此外,泛海控股還將浙江計畫及多個海外計畫出售。金融資產也被出售。以被視為「泛海旗下最優質金融資產」的民生證券為例,由於泛海控股對山東高速的12.6億元債務逾期未還,2023年3月,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證券34.71億股股權上架法拍平台,起拍價約58.65億元,最終國聯集團以91.05億元拍下。疊加此前的主動出售行為,截至當年6月底,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證券股份占比已降至31.23%。 另外,泛海控股持有的民生信托、民生銀行等金融資產股份也主動或被動地進行了出售,但也是杯水車薪。

時至今日, 泛海系兩大上市公司泛海控股和民生控股均已被迫退市 。今年2月7日,*ST泛海(即泛海控股)公告,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當日摘牌。4月26日,*ST民控(即民生控股)公告稱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事先告知書】的公告,深交所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編輯 | 段煉 杜恒峰

封面圖片:視覺中國(圖文無關)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武漢市中院、每經網、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紅星新聞、上市公司公告、公開資料等

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