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1-2月光伏出口數據出爐,「量增價減」問題進一步加劇

2024-03-21推薦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3月20日,中國海關更新了進出口統計數據,今年1-2月光伏三大主材(矽片、電池、元件)出口總額為63.3億美元(矽片數據按「直徑>15.24cm的單晶矽切片」計),相比於2023年同期水平下降了27.2%;而從出口量方面來看,今年1-2月三大主材累計出口21.3億kg,相較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反而提升了40.1%;再看主材中量、價占比均超80%的元件,根據長江證券的測算,今年前兩個月元件出口規模大致為38.4GW,同比增長39%,而根據上述海關數據,其出口額為53.3億美元,同比下降23%。

縱觀2023年全年,中國光伏三大主材出口量同比增長50.4%,但出口額卻同比下降了5.4%,出現了較為罕見的「量增價減」現象,而從今年前兩個月的情況來看,這種狀況仍在繼續,而且振幅進一步加大。那麽,這一現象因何而起?還面臨何種風險?又有哪些應對的方法呢?

全球光伏產業鏈價格下行,中國產品出口價格承壓

近年來,「出海」成為了光伏行業的關鍵詞,諸多業界大佬和龍頭企業如隆基、晶科、協鑫等,都在強調出海的重要性,認為出海是勢在必行,只有走向全球,中國光伏制造業的未來才能更加光明。

而就目前來看,中國光伏出海可分為兩種模式:第一種就是上文提到的 傳統的產品出口模式,也就是所謂的「中國造,全球賣」 ;第二種則是 產能出海模式,也就是在海外建廠,搭建當地產能,形成「全球造,全球賣」格局

先從出口模式來看,中國光伏制造業在21世紀初的起步期,就依靠著電池、元件的出口搶抓到了發展機遇,到了今天,中國也仍是全球矽片、電池、元件的第一大出口國,元件更是行銷全球,始終占據著全球產業鏈C位。

但從2023年至今的情況來看,正如上文所列數據,中國光伏主材出口出現 「量增價減」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全球範圍內的光伏產品(尤其是元件)出現了一波持續時間頗長的「降價潮」 。去年全年12個月份中,有11個月元件出口量都實作了同比增長,但只有4個月實作出口額同比增長,尤其在7月份之後,元件出口整體形勢轉暖,但出口額卻持續低迷。這一問題也讓光伏企業業績承壓,盈利能力出現下降。

此外,值得註意的是,作為中國出口歐洲、美洲市場的主力產品, 元件出口量增速也明顯放緩 。2022年,中國光伏元件出口量153.6GW,同比增長55.9%,到了2023年,增速降至37.9%;元件出口量占國內元件總產量的比例也由52.1%降至42.4%。

實際上,全球光伏業競爭加劇、全鏈降價只是中國出口面臨的諸多難題中的一個,除此之外,以下三類問題、風險也需關註:

(1)消費國貿易限制措施的加碼,尤其以歐盟、美國、印度為主 。歐美曾在2010年代後對中國光伏產品實行「雙反」措施,當時直接導致國內企業遭遇寒冬,破產出局者不在少數,直到今天,美國的「雙反」仍未取消,中國國內產能也無法正常出口美國。歐盟和印度作為全球光伏主流市場,對中國產品也有諸多貿易限制措施,2023年,歐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有關對風電、光伏進行調查的提案、言論也不時出現,可以說,「雙反」風險仍在。而且,歐盟對產品碳足跡要求尤為嚴格,也加高了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歐洲的門檻;而印度2021年就對中國太陽能背板征收過反傾銷稅,2023年還對包括天合、隆基等龍頭在內的中國40家光伏企業進行了避稅調查,受種種措施影響,中國2022年以來對印度的光伏產品出口量、出口額持續下降( 被視為未來光伏裝機第一大國的印度,正在調查中國光伏企業 );

(2)海外主流市場推行光伏制造業本土化相關戰略、政策的影響 。主要涉及地區、國家仍是歐盟、美國和印度,目前已出台較有影響力的包括歐盟的【凈零工業法】(NZIA)、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IRA)、印度的【生產制造激勵計劃】(PLI),還有一些提案尚在討論或試行期。值得註意的是,光伏制造本土化與貿易限制措施往往是伴侶關係,一方面透過補貼、稅收減免等優惠措施支持本土制造,另一方面也透過貿易手段限制外國競爭者;

(3)地緣沖突等「黑天鵝」事件的影響 。近年來地緣沖突頻發,尤其是2023年11月以來的紅海危機,導致中國光伏產品出口歐洲的運費飆漲,以元件為例,到2024年2月份,出口歐洲的元件單瓦物流成本比去年10月要高出2倍之多。此外,貨物安全、交付周期等也受到影響,在途庫存也隨著航程的延長而增加,造成了尾款回收時間推遲,資金成本占用增加等問題。

鈦媒體APP認為,針對相關風險,光伏企業在出口布局中應更加註重多元化,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註重挖掘「藍海市場」,可透過自貿協定擴大對夥伴國的出口;同時,在出口貨運方面,還需註意提升物流精細化管理水平,建立靈活的運輸計劃,做好風險管控;此外,研判、跟進國際貿易格局、政策、地緣政治變化,做好應對預案也很重要;而針對歐洲等對碳足跡認證要求較高的地區,也需積極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進行產品、供應鏈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追蹤、核查、認證;在技術、產品方面,則仍需堅持技術創新,註重產品差異化,抓住光伏N型替代機遇,提升企業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力。

產能出海「風潮正勁」,但落地、經營仍面臨挑戰

近年來,「出海建廠」在中國光伏企業中掀起風潮,頭部企業經過多年布局已在東南亞形成垂直一體化產能,而 2023年中國光伏元件五巨頭(晶科能源、隆基綠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阿特斯)聚首美國建廠更是成為標誌性事件 。此外,中東北非、拉美市場也愈發受到關註,尤其是中東北非,2023年,多家媒體曾報道,中國光伏企業去往這一區域的考察團「一波接著一波」「絡繹不絕」,相關貿易、投資往來也大幅增加,TCL中環等龍頭已簽訂協定規劃在沙烏地阿拉伯建廠,協鑫科技也在3月15日公布的財報中表示,其位於中東地區的多晶矽計畫有望於今年正式開工建設( 光伏龍頭協鑫科技全面押註顆粒矽,業績下滑但股價大漲12% )。

在全球經貿格局顯現出明顯的本土化、近岸化傾向,歐美大市場紛紛推行制造業回流的大背景下,中國光伏企業的產能出海可謂正逢其時,但其落地及營運也還面臨著不少變數和風險:

(1)歐美等國政策的變化,如果海外產線建成後受到排擠、限制,或已承諾補貼無法兌現,都會影響企業經營 。而且,外國的政府、領導人選舉等也會影響政策一致性,中國企業在這方面的應對經驗往往較少;

(2)海外市場的基礎設施配套、供應鏈體系、營商環境等與國內差異較大 ,產能所在國的工廠用地、電力供應等配套不佳、難以形成供應鏈體系或供應鏈成本過高、營商環境不佳等,也都制約著中國產能的落地、生產和營運。尤其是首次出海的企業,在國內習慣了近年來地方政府提供的優厚的政策、基礎設施,以及全產業鏈的供應體系、豐富的基礎人才儲備,到海外後往往難以適應;

(3)對產能所在地的法規、環境、風俗習慣、文化等不熟悉 ,這在商業談判、生產建設、日常經營中也都會帶來一些問題。

對於這些問題,鈦媒體APP認為,企業需以全域思維綜合考量出海一事,找準自身定位,做好投資報酬等經濟性測算,並制定相應出海戰略;此外,還需著力強化海外資源,與專業機構合作,加強國內企業間的出海協同,探索「抱團出海」;提升企業國際化品牌形象、目標市場品牌形象,做好品牌出海、當地公關;建立長期風險管理原則,保持對沖習慣;出海建廠前做好目標市場調研,布局海外供應鏈;在當地建設、生產、營運過程中尤需註意因地制宜,培養本土化思維,熟悉當地法規、政策、宗教習俗、文化差異等,合規經營,避免風險;同時,產能、基建出海時,需註意配置本土化團隊,做好當地工人的管理;積極與當地政府溝通、協調,建立對話機制,配合其在地化目標,實作共贏互惠,提升企業在當地的形象和影響力;與當地企業、資本合作時,尤其是合資建廠時,要尊重商業與市場規則,劃定好雙方利益邊界。 (本文先發 鈦媒體APP,作者| 胡珈萌 ,編輯| 劉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