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簡陽糖廠興衰記

2024-08-05推薦

友情提示:本篇為本頭條號釋出的簡陽文史30系列文章之六,請點一下「關註」,關註成功本頭條號後,系統將自動推播更新,既方便您收文、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簡陽糖廠興衰記

湯純佩

簡陽糖廠辦公樓拆遷前(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建制沿革

四川省國營簡陽糖廠的前身,是抗日戰爭時期由民國政府交通部公路運輸總局撥款,在簡陽至石橋間的沱江東岸射洪壩興建來的一個頗有些歷史風塵的老廠。

該廠於1940年籌建,1941年建成投產。總投資2485萬元(法幣)。年產95度動力酒精250萬加侖。沱江沿岸土糖房和土漏棚生產的糖泡酒和漏水(廢蜜)是生產酒精的最佳原料。

當時正值抗戰最艱苦的階段。民國政府搶通了雲南大理祥雲縣至西昌、西昌至樂山的公路。急需將經滇緬公路運至昆明的戰略物資經西祥公路和樂西公路運至成都,再轉運到重慶。汽車運輸,須用酒精作燃料。產糖的沱江沿岸,由政府投資興建了好幾座酒精廠。

簡陽酒精廠是政府辦的國防廠。當時全廠有管理人員51人,工人120人。技術工人主要來自江浙,俗稱「下江人」。也有少數本地「槍匠」作機修鉗工,雜工由本地人充當,建成投產後生產正常。

1946年,簡陽酒精廠改屬民國政府資源委員會資川酒精廠,名稱為資川酒精廠簡陽分廠。總廠地址在資中縣銀山鎮,即四川省國營銀山糖廠前身。

1949年12月,由解放軍內江軍事管制委員會派代表黃平良接管。為簡陽縣境內第一個全民所有制企業。

1951年為川南工業廳202廠。

1952年11月更名為四川省國營簡陽糖廠。

1956年,縣食糖生產劃歸簡陽糖廠。糖廠日榨蔗能力達350噸,1958年達500噸。

1958年建成蔗渣造紙車間。生產有光紙、打字紙、凸版紙。

1961年—1963年由於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以糧為綱」與甘蔗種植爭地,糖廠因甘蔗大減產而停工。1964年復工。「文革」後期經濟好轉,榨蔗量上升。

1977年,四川省醫藥局撥款四十萬,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血研所技術援助建成「右旋糖酐」車間,年產「低小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註射液200萬瓶(俗稱代血漿)。該藥在1979年對越南自衛反擊戰中挽救了不少戰士生命。

1979年,制糖擴建,由500噸/日擴至1000噸/日。由內江地區輕化局設計室牽頭,本廠技術科自行設計。當年施工,當年投產。在挖新建鍋爐房基礎時出土了西周時期的刀幣、劍、戟等文物。現存市文管所。

1979年的擴建,對簡陽糖廠是一次脫胎換骨。淘汰了老古董蒸汽機,榨機改為馬達直拖,新建壓榨車間和制煉車間,新上20噸/時次中壓鍋爐,配建熱電結合「背壓式」發電機組1750千瓦時。新建陸路、水路起卸行車。從蒸汽機進到馬達,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向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跨越。造紙增加了1575紙機一台。酒精車間也增加了鋼制發酵桶。酒精儲罐(400M3)。簡陽糖廠成為糖、紙、酒、藥的聯合企業。固定資產原值達1300萬。年創利400多萬。

簡陽糖廠拆遷前(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甘蔗是地球上光轉化最好的植物之一,它全身是寶。糖廠所有產品只需購買一次基本原料。甘蔗經壓榨制煉,產成白砂糖。產生的糖蜜是制酒精原料。蔗渣經除髓是上好的制紙原料。白砂糖和酒精發酵,生產右旋糖酐。隨著縣內甘蔗產量增加。簡陽糖廠於1984年再次擴建。為平衡運輸道路、堆場、倉庫等等的用地問題,將解放鄉筒車六隊「農轉非」全員進廠。時值黨委換屆,特升調時任紅塔區委副書記、區長的傅育金任簡陽糖廠黨委書記。

1984年擴建實際投資1130萬;由縣工商銀行貸款。設計仍由地區輕化局牽頭。設計室由張世琪總工程師主持。本廠技術科、基建科和從各大糖廠抽調的工程設計人員實際操作。國家輕工部毛惠文工程師也親臨指導,特別調黑龍江新中國制糖廠高級工程師兆潤(滿族)來廠作熱力系統設計。上級撥了90萬熱能節能基金。

縣內由謝正傑副縣長任指揮長,地區由輕化局李副局長,糖廠由劉誌勛廠長任副指揮長,協調方方面面關系。全廠職工夜以繼日全力以赴,奮戰9個月。再次做到當年施工,年底榨季投產。

至此,簡陽糖廠達到日榨甘蔗2000噸,年產紙8000噸,年產食用酒精5000噸,年產低小分子「右旋糖酐葡萄糖註射液」500萬瓶的生產能力。是當時西南地區最大的制糖企業、四川省重點企業、國家中型一級企業。

1984年末,職工總數達2576人,固定資產2420萬,工業總產值(不變價)2109.9萬,銷售收入2491萬,利稅449.5萬(見簡陽縣誌工業誌)。

每當榨季開始,運蔗車排長龍。甘蔗透過機械化起卸至甘蔗堆場再進入輸蔗機,以每小時100噸的速度,經撕裂進入榨機重復壓榨,混合蔗汁經制煉車間澄清、真空蒸發、煮煉、結晶分離、幹燥等工序而成白砂糖。每小時平均出糖10噸。廢渣經除髓打包漸堆成一座座小山,光堆場占地就四十余畝。整個工廠按均勻而有序的節奏平穩執行。空氣中也漫著甘蔗的清香和糖蜜的甜味。耳邊只聞切蔗機嗒嗒聲,真空泵啌啌聲。偶爾夾雜著蒸汽嘶嘶、汽車喇叭叫。你若在糖廠榨季工作過,那你就真正體會到:甜蜜的事業、甜蜜的工作。

簡陽糖廠車間行車拆遷前(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企業管理、文化

上世紀五十年代照搬蘇聯「一長制」,1954年糖廠改工作委員會為黨委。首任書記是南下幹部許光增,廠長為鐘競明。1960年換屆,由侯定省任書記,但不久即調回銀山甘蔗研究所,由黨委副書記蔔綱元主持工作。1962年,省輕工廳制糖處派郭致清到簡陽糖廠任廠長。1964年復工,蔔書記、郭廠長組織全面恢復糖、酒、紙正常生產。

1966年,內江地區工交政治部派內江鐵路大修廠黨委書記黃永初來簡陽糖廠搞「四清」。經摸底認為簡陽糖廠情況復雜,副書記蔔綱元因出身不好,思想異端,被定為階級異已分子。為加強黨的領導,內江地區工交政治部特調樂至縣武裝部部長趙國華任簡陽糖廠黨委書記,另調內江市糖廠張銀安任副書記,張是當時制糖系統「五一」煮糖法的標兵、全國勞動模範,曾出席省、全國「群英會」,在文革前期郭廠長「靠邊站」時,簡陽糖廠的生產實際由他管理。趙國華於1975年調簡陽縣委公交部任部長,張銀安接任黨委書記。

簡陽糖廠壓榨車間拆遷前全景(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四清」運動在糖廠揪出一大批「牛鬼蛇神」。有老工人家屬,地主分子李某某,歷史反革命分子羅某某(羅系原國民黨兵工廠技師,故又定為「反動技術權威」),參加過緬甸抗日遠征軍的鐘某(是個「兵痞」),因在報紙上寫錯字汙蔑了領袖的女工易某定為現行反革命。最荒唐的是劃出了一個出身不好的中專生、會說幾句英語的王某為「右派分子」。算得上五花八門、門門俱全。「四清」未完,「文革」又開始了。工作群組匆匆撤出。等到「組織」給這夥牛鬼蛇神平反,已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了。

文革中,簡陽糖廠的糖、酒精和紙的生產基本維持。造紙產品還有亮點。在毛主席像章越做越大,毛主席語錄本越做越小的年代,生產的50克毛著專用紙和40克語錄專用紙風行全省,受到各級「革委會」好評。

生技科科長劉誌勛和全科技術員等臭老九被下放到造紙車間蒸煮工段勞動。運料、除髓、裝鍋,工作又臟又累。為改變這一狀況,他們就地取材設計制造出蒸渣皮帶輸送機、裝鍋螺旋輸送器等,降低了勞動強度,減少了用工,提高了勞動效率,也改善了自身勞動條件。劉誌勛,榮昌縣人,瀘州化工校畢業。他在1978年接任廠長,主持了1979年、1984年的兩次擴建。1991年卸任廠長後又帶隊援外。援外期間任馬利第二制糖廠廠長。他是四川省制糖行業專家,四川省高級專家,制糖高級工程師。

簡陽糖廠造紙車間拆遷前(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管理模式基本相同。由「一長制」、「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八十年代逐漸過渡為廠長、總經理責任制。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又是廠長為「中心」,黨委為「核心」,「雙心」並列。

1953年至1980年,在指令性為主的統一計劃、分級管理的經濟執行模式下,在生產、流通、銷售過程中,以行政幹預為主,生產、生活資料實行統一價格、批發、分配、財政統收統支,金融實行「借貸制」撥款,勞動就業由國家包辦。

1960年實施【鞍鋼憲法】,「兩參一改三結合」:即幹部參加勞動,工人參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規章制度,領導、技術人員,工人三結合。政治掛帥,思想先行。工業學大慶。文革中「三忠於、四無限」、「早請示,晚匯報」、跳「忠」字舞、唱語錄歌。三班制職工的班前會由值班長帶頭念語錄,呼口號。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時,黨委宣教科請貧下中農「憶苦思甜」,女專家來廠向工人階級「戰士們」控訴萬惡的舊社會,指導食堂做「憶苦飯」,服從當時政治的主旋律。

糖廠就是一個小社會。糖廠黨委下設黨辦室、組織科、宣教科,領導共青團委、廠工會。教育方面從幼稚園托兒所、子弟校小學、初中、一度曾辦到高中、電視大學。職工子弟上學可以不出門,就醫有職工醫院。從生孩子、上戶口、照光照片、住院,不用出廠。子弟就業容易,有勞服司「五七隊」。有「頂替、輪換、臨時工、臨時合約工、大集體、小集體」等招工就業途徑。有職工夥食團、招待所、來客食堂、司機食堂(榨季專門接待拉甘蔗司機)、夜班食堂。開水鍋爐房、洗澡堂二十四小時開放。工會有專職電影隊,放電影,放壩壩電視。工會、共青團組織勞動競賽,職工培訓,辦板報,組織職工文娛演出。經常開展職工籃球、桌球、田徑等體育活動。

簡陽糖廠職工醫院拆遷前(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新宿舍陸續建成。全廠形成新老夾雜的上中下三個宿舍片區。八十年代中期新電影院、劇場落成時,還特請省川劇名角陳書舫等來廠演出「陳姑趕潘」、「秋江」、「花田寫扇」、「做文章」等傳統劇目。全簡陽的戲迷們歡聚一堂,大飽耳福、眼福。穿衣方面,就是在「布票」時代,糖廠的「勞動蘭」也是簡城、石橋的一道風景。無論是匯報演出、下鄉宣傳「紅十條」、到隆昌「武力保衛紅色政權」,還是「接芒果」、跳「忠字舞」遊行,都是清一色的藍色工作服帽。胸配大紅像章,外加工代會條章,蘭瓦瓦,紅彤彤,神氣十足,伴隨著鼓樂聲行進。

1971年「9.13」後雖然激情消失。但這些頭戴藍帽、身著藍工作服的人,依然神氣十足,男女昂頭挺胸出入大街小巷。農貿市場,用手套、糧票換雞蛋,換土特產,換買鮮菜鮮果。每到星期天或倒班休息時就騎車「遠征」--到河溝、堰塘、水庫垂釣。

糖廠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大中專生、技校生、轉業軍官、軍人、由政府安置來廠。黨委系統各分廠、車間的支書、保衛、後勤部門的負責人全由轉業幹部擔任。全廠工程技術、財務、統計、醫務、教師、政工等初、中、高級職稱者260余人,其中高級7人,中級70余人。

分來的大、中專生因專業對口和政府需要,時時調入、調出。轉業軍人十余名調回公安系統。子弟讀書成績好的上石橋中學、簡陽中學等名校,大學畢業後都有長足的進步。在省、地、縣都有任職者。副省長楊誌文,自貢市委書記雷洪金是糖廠子弟的代表。

簡陽糖廠家屬院拆遷前(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從中興到衰落

上世紀九十年代前,食糖采取統購包銷,商業部門收購各糖廠生產的糖.1991年後行銷發生變化,食糖的管理從指令性變為指導性。食糖零售市場開放。憑票供應的辦法被取消,建立中轉和地方的二級食糖儲備制度。食糖儲備原則是:國家進口糖由中央儲備,國內生產糖由產區分別儲備。由此形成各制糖企業歸屬輕工部門。各糖公司歸屬商業部門的糖業管理體制。由於各制糖企業此前只管生產,不管銷售,並未與市場發生關系,突然與市場接軌,必然缺失銷售渠道,缺少必要的儲存裝置,更缺必要的流動資金。

1984年擴建後的第二年,中央即對農村取消計劃種植。甘蔗笨重,不易運輸,不易儲存,經霜後糖份轉化,種甘蔗長年占地,產值不如種糧食和經濟作物高。隨著「噸糖噸糧」政策措施取消,農民種蔗興趣全無。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內江地區六大糖廠入榨甘蔗逐年減少。簡陽糖廠也在1993年停榨。全縣剩余萬余噸甘蔗送往資陽糖廠加工。1997年,資中球溪糖廠最後停榨。「甜城」內江自此風光不再。

主業停產,糖廠僅靠紙、酒、藥副產品維持。產品產量規模小,形不成效益。企業冗員多,人浮於事,負擔沈重。紙和酒精只能以銷定產;藥的情況好些,與醫藥界銷售部門聯合形成「百訊」制藥,尚可維持。經分流和內部承包,機修、車隊、職工醫院對外營業服務。到1984年,經撥、改、貸、擴,糖企業虧損仍無法償還銀行本息,企業債務攀升,資金鏈斷裂,再生產難以為繼。

簡陽糖廠單身宿舍拆遷前(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1993年12月,簡陽糖廠「破產」。成立四川蜀陽實業總公司。由蜀陽公司貸款「收購」簡陽糖廠,其目的是破除呆賬、甩掉銀行利息。對工人未作任何安置。實際上是「一廠、一司」,一套班子兩個牌子。因為這次「破產」,簡陽糖廠未能享受行業產品結構調整的相應資金和相關政策。

1994年,廠長覃昌柱帶制糖技術人員、工人骨幹到雲南承包滄源糖廠榨季生產。共承包了兩個榨季。

1997年上年,糖機裝置賣給廣西金光糖廠。

1997年6月,廠行政換屆,調時任輕機廠廠長的湯純佩回廠任蜀陽實業總公司總經理、簡陽糖廠廠長。

1998年,將造紙分廠、酒精分廠、動力、水電分開。各用快裝爐供能。同時建生活用水水塔,改造井水凈化系統,將生活用水、電同生產系統分開。以利分別租賃承包。

1998年,造紙分廠承包。2003年,因環保問題停工。後拆除蒸煮裝置,新增脫墨裝置。用廢書、廢紙作材料造紙,勉強維持生產。

酒精改用木薯、紅苕、玉米等生產食用酒精,缺流動資金一度向職工借資,因以銷定產開開停停,後虧損。1998年對外承包後也是時開時停。到本世紀初基本停止生產。

聯辦後的藥廠也因硬體不達標,無力投資幾千萬修建「GMP」車間被迫停產,登報拍賣。1999年9月,市委書記胡相全牽線,市政府副市長傅子鵬主持,蜀陽公司總經理湯純佩與科倫集團董事長劉革新,經20分鐘談判達成收購協定。附加協定最後一條,科倫集團必須沿用原制藥廠職工不低於50名。

2001年,傅育金書記退休,黨委書記由萬勇接任。

2003年春,子弟校在職教師、幼稚園老師由市教育局接收。

2003年9月18日,蜀陽實業總公司破產。法院據破產法成立清算組,企業進入破產清算程式。從1940年到2003年簡陽糖廠歷63年風雨完成歷史使命,正式落幕。

簡陽糖廠最早的單身宿舍拆遷前(曾慧蘭攝於2010年7月11日)

消失於都市的繁華

2007年按上年省平均薪資發放職工一次性安置費和失業救濟金。

2010年,拍賣造紙、機修、酒精全部裝置、廠房、庫房、辦公大樓、職工醫院、酒精沼氣站。

拆遷原職工所購福利房、還租原職工租住房、進廠職工原住房,共還各類住房898套。

土地由政府接收、撥用、拍賣。現雄州大道占地20余畝,職高、衛生花園占90余畝。河邊地44畝將成為濕地公園一部份,婦幼保健站(婦女兒童醫院)、臨時農貿市場,均屬原糖廠365畝土地的一部份。

精華集團在雄州大道B段旁推出的「東城華府」小區則是原糖廠辦公大樓所在地,共占地75畝。

蜀州花園占地90畝,有小部份是原糖廠的上家屬區。

科倫制藥已整體遷入新市工業園區。產值早已上億。生產管理骨幹仍是原糖廠制藥分廠職工。

制糖、酒精、機修、鍋爐、動力發電的工程技術人員、技術工人,從1991年起,分批由卸任廠級幹部劉誌勛、覃昌柱、舒守成等帶隊援非。

在非洲馬利、貝利、馬達加斯加等國糖廠工作。劉誌勛1991至1993年曾任馬利第二制糖廠廠長。本世紀初覃昌柱、舒守成曾任馬達加斯加索科馬制糖公司糖廠廠長。現在馬達加斯加糖廠還有簡陽糖廠的制糖、酒精、動力技術專家在那兒工作。領導他們的廠長是原制煉車間主任虞華。

如今,在糖廠的土地上再也無煙囪、廠房、機器轟鳴、車水馬龍景象,早已消失在都市的繁華中。代之以學校、醫院、道路和漂亮的高層住宅。在蜀州花園林蔭下的長凳上,坐著三三兩兩糖廠的退休職工。在濱江路跳廣場舞大媽隊伍中,不乏過去糖廠宣傳隊的佳麗。

簡陽糖廠地塊處修建的樓盤(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涉版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