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為啥西方備受歡迎的火雞,中國卻很少有人吃?還沒什麽人養

2023-12-31推薦

美國人的感恩節盤中餐,少不了一只金奶油亮的烤全雞——火雞。美國每年要消耗上千萬只火雞,可以說是老外的「國寶級」食材。

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中國可是被稱為「美食大國」,這種受美國人熱愛的大鳥,反而在中國無人問津,更沒有人餵養。

為何中國人的「鋼鐵胃」會對火雞不感冒,這其中到底有什麽緣故?

一、為何中國人不喜歡火雞?

漢堡、薯條、麥當勞,這些風靡於國外餐桌的美食在我們國內也十分受歡迎,可唯獨火雞這一道菜鮮少有人嘗試。

這種大型鳥類體重可達10多公斤,需要依靠人工飼養。可在中國,這種異域鳥類卻很少登上餐桌,這究竟為何?

其實火雞的肉質根本不符合中國人的口味。我們吃雞肉講究的就是鮮嫩,喜歡肉質細膩的感覺。而火雞日復一日奔波活動,長期鍛煉使其肌肉發達、肉質老硬。

這種肌肉緊實的老雞肉,吃起來又幹又澀,令許多中國人難以下咽。但中國的雞種,由於活動有限,肉質鮮嫩,好比如各地的土雞、花雞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而且火雞的體型十分過大,難以融入中國的烹飪傳統。一只成年火雞肥壯龐大,可重達15公斤以上,需要大型烤箱來烹調。

但中國家庭的炊事環境無法適應這種大塊頭。因為我們習慣以鍋碗瓢盆烹調,普通的鍋碗根本無法容納如此龐大的食材。

最重要的是這玩意兒極其不易飼養,它們對環境的適應力極差,個性還十分兇猛,並且兄弟姐妹之間還愛爭鬥,這要養起來還不夠費盡的功夫。

它們的活動範圍還特別廣,養它們的場地都抵上普通肉雞的數倍。想必也不適合我們相對密集的養殖模式。

一來沒人願意吃,二來沒人願意養,這些因素疊加,使得火雞的本土飼養幾無可能。

這種鳥類目前與中國的烹呼叫具、飲食習慣都格格不入。如果要讓火雞在中國流行起來,可能還需要進行客製化培育,使其更符合中國百姓的口味才行。

二、火雞為何被美國人捧上天?

17世紀,一群求新求變的英國清教徒,為了追求宗教信仰自由,踏上了漫長千裏的旅程,來到了當時荒無人煙的北美洲。

他們坐上一艘名叫「五月花號」的簡陋木船,在北大西洋的冬季漂泊了兩個多月,風餐露宿,終於抵達一塊新的土地。

盡管雙方語言不通,但仍然慷慨地拿出自己的冬季儲備與他們分享。其中就有火雞。他們還是第一次見這種個頭大,長得又快的鳥類,對於勞動力短缺的殖民地居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及時雨。

據說如果當初沒有印第安人的幫助,這批歐洲人很可能無法在嚴酷的環境下生存。

從那以後,「感恩節」就成為了歐洲人為了他們舉辦的節日,他們會特意舉辦盛大的宴會,請來幫助過他們的印第安人族群,共享豐收的碩果,表達感激之情。

當然火雞就成為了最主要的食物,時至今日,每年11月最後一個星期四,美國幾乎所有家庭都會舉行感恩聚餐,它們成為桌上必不可少的經典烤肉。

那麽,火雞之所以能在美國廣受歡迎,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眾所周知,感恩節是他們的傳統節日,而火雞對他們來說也是淵源頗深。每年感恩節期間,光是雞肉的消耗量就高達3億公斤,相當於提供每位美國人2公斤的雞肉。

這一數據足以說明它們在節日中的地位。就好比中國大大小小的節日都要吃「餃子」一樣。

就火雞本身而言,它生長迅速,個頭較大,5-6個月就可達到10多磅,是普通肉雞的數倍。這為農民提供了可觀而穩定的蛋白供給來源。

況且現今商業化養殖的火雞成長速度更加驚人,短短6個月就可長到25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11公斤,所以說,豐富而穩定的食物來源,讓它們成為節日及日常主菜理所應當。

很多人都認為這種肉質的口感有點差,但這種雞肉從營養結構上看仍屬健康選擇。它含有高品質蛋白質,脂肪酸構成以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為主。

這種雞肉中也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人體必需營養素。所以從營養和健康的角度,它們不僅是節日首選,平日裏也常被制作成各類美食,深受民眾喜愛。比如火雞漢堡,既美味又營養均衡。

三、野生火雞的征服之旅

其實早在公元前3000年,墨西哥的原住民們就開始馴養體型巨大的野生火雞。

它們的體重高達10斤和張開的翅膀足足有2公尺長,飛行距離也長達1000公尺。

它們性格高傲,會發出「咯咯」的叫聲。當它們遇到對手時,會展開雙翅裝腔作勢地嚇唬對方,然後迅速逃開。

16世紀初,歐洲人闖入了美洲大陸,在這裏他們與當地人進行了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當地人為了回禮,把已經馴養好的火雞作為禮物送給了他們。

這是歐洲的人民第一次見到這種樣子奇特、體型巨大的鳥類,他們感到十分驚訝。由於不知道這種「大體型」種類雞的來歷,便稱之為Turkey。

法國和俄羅斯人則誤認為它們來自遙遠的印度,所以在自己的語言中給它們起了「印度鳥」的外號。

從那時起,歐洲人就將活的火雞當做「貴重的禮物」送給要好的朋友,誰知這些大鳥在馬車或轎車上大聲鳴叫、拍打翅膀,把車廂內弄得一團糟。慢慢地,火雞的形象在人們的心中變得又笨拙又好笑。

不過,聰明的廚師們發現了火雞肉的美味。於是烹飪火雞的食譜在歐洲各國迅速流傳開來。

但不同國家的人喜歡的烹飪方式並不相同,比如:德國人喜歡將火雞大腿肉做成涼拌肉食;而法國人偏愛將整只火雞烤制後,蘸取芥末醬直接食用;但英國廚師最拿手的卻是將烤火雞做成餡餅,外皮酥脆,配上火雞果醬,是上好的甜點。

從那之後它們就完全征服了歐洲各國人的味蕾,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後來跟隨殖民者來到北美的歐洲移民們,也將這一飲食習慣帶到了新大陸。

火雞在北美繁衍生息,並很快回到了它們起源的家鄉。如今每年美國的感恩節,烤全雞已經是這個節日最重要的象征。

筆者認為

每個地區都有專屬於它們的飲食習慣,或許在別人看來並不好吃,但都是他們傳統文化流傳下來銘印。

那麽,我們該如何看待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是否應該保護傳統,還是鼓勵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