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歐洲為何難統一?不是少了個秦始皇,而是多了根攪史棍!

2024-06-15推薦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幾乎成了定理,歷史上中國即便數次分裂依舊能夠走向統一,昭示著只要在這片大地上生存,統一將是必然的真理。

不過,在數千公裏之外的西方,這片總面積與中國版圖面積相當的地方,卻零零散散的分散著幾十個國家,始終沒有統一。

有人將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歸咎於中國有秦始皇的存在,不過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因為歐洲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誰?他到底幹了什麽?

一、一統的必要因素

從歷史的角度看,所有國家最早期都是從部落發展而來,然後憑借著戰爭或者教育實作了文化同步,最終走向了融合。

只靠歷史的發展,這個過程是相當漫長的,於是就必須透過外力來解決這些後顧之憂。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大一統,是兩千多年前秦始皇所實作的,憑借著冠絕東方六國的超然實力,在十余年的時間裏,陸續的滅掉了東方各國,最終組建起了大一統的秦王朝。

在組建秦朝之後,秦始皇都做了這樣幾件事情,書同文,車同軌,焚書坑儒,統一貨幣度量衡,甚至包括日常的禮儀。

現如今存在的倫理綱常群臣關系就是秦始皇時期存在的,這套關系一直影響了後續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

有了秦始皇這次開天辟地的壯舉,華夏大地上的民眾才有了大致相同的文化認同,由此催生出了後續各城池之間的商業往來,民眾之間因此連線緊密,民族之間的隔閡感由此消失。

經過幾代人的更叠後,相鄰地區即便後續被分為兩個行政區域,民眾之間的交流也不會斷絕,這種情況遍布中國大地,這便是中國有基礎實作大一統的原因。

不可否認,秦朝的這種做法有萬世開太平的意義,但是從行程上來講,還是過於激進,很多事情本應該歷史演變,結果全部被秦朝的武力解決。

這樣雖然一勞永逸的解決了文化問題,但是歷史的反噬也是相當明顯的,強行他國拆毀宗廟文化,無異於絕祖墳根,在此期間,國家需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秦朝反而繼續對外征戰,結果因為步子太大最後倒下。

這也並非秦朝之過,在秦朝之前並沒有此類先例,由此秦朝本質上是為民族融合獻祭了自己。用一個國家作為代價換取各民族的融合,相信除了中國這片土地之外,任何一個國家是無法做到的。尤其是在歐洲。

二、現實制約

中國古代是以農耕文化為主,廣袤的平原,風調雨順的節氣賦予了這個民族在土地上創造的能力。

文化是在物質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而且當時歐洲顯然不具備中國土地的優勢。由此與中國的農耕文化相比,歐洲率先形成的是海洋文化。

在歐洲的傳統文化寶典中,漁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生活來源,大多數傳統神話童話故事也大多圍繞著海洋,與中國傳統山賊小說不同,歐洲文化中充斥著海盜因素。

在那個年代,由於技術條件的制約,傳統木質船幫結構無法承載太多的人員,由此導致了歐洲雖然形成一些零星散小的國家,但是人員數量始終不多。

作為歐洲傳統文化的搖籃,希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這個地區充斥著城堡,例如馬拉松的來源,便是城邦聯盟對抗波斯文化的過程。

一座城便可以囊括一個國家的人,這就註定了在這片大陸上將會有無數的城邦出現。

每一個城邦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或許城邦與城邦之間可以透過戰爭實作兼並融合,但是繁多的城邦數量,註定了單個強大的城邦無力一統大陸。

所以從國家的層面上來看,零星幾個城邦之間的融合,對於大一統國家之間的組建毫無意義。另外, 歐洲的海岸線破碎而綿長,遠遠達不到中國這般海陸分明的境地,漫長的海岸線導致外族可以透過任何地點登陸,每一處都是作戰的前沿。

沒有明確的前方和後方的劃分,傳統歐洲國家無法專心的從事生產,導致國家的上限無法拔高,民眾也無法享受國家經濟恢復發展所帶來的反哺,只能掏空家底建設軍隊。當國家無法把有限的人力節約出來,整個城邦就得不到所謂發展。

在歐洲歷史上也有過數次統一,不過這種統一是局部的,短暫的和不充分的,無論是拿破侖還是羅馬,亦或者是德意誌,都是透過短期爆燃驟漲的武力實作的。

這種統一是初步的,短時間把自己吃成了一個胖子,反倒是給國家攢下了無數幾種難返的矛盾,尤其是文化方面。歐洲不同於中國,中國雖然是多民族國家,但本質上是以漢族為主導,漢族擁有絕對多的人數。

在文化領域,自古就有胡入漢則 之汗,入胡則胡之的說法,想要實作文化上的統一,必須是人數較多的一族對人數較少一族的文化浸染。

而且中國文化融合的難度耕地,即便是在秦始皇時期之前,東方六國各自有了自己的文化,本質上都是在炎黃文化、周朝制度之下發展而來的。

這一點歐洲並不具備,無論是日耳曼人,拉丁人還是斯拉夫人,三者之間勢力相當,始終處在一個微妙的平衡當中。

當文化之間無法浸染,那就註定會帶來各自為政的現實因素。而且從民眾角度上講,歐洲民眾崇尚自由,崇尚個人英雄主義,而中國的文化則講究大一統,講究集體精神,由此就將底層民族文化融合的難度,拔高到一個難以觸碰的層次。

不過終究是事在人為,當一個國家大一統建立起來之後,經過幾十年的時間還是有希望實作的。但無一例外都無法做到的情況下,必然是有人在背後做手腳。這裏就不得不提那個背後的老六,英國了。

三、英國近代均勢外交政策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回憶錄中,丘吉爾有過這樣一段總結,英國近幾百年來的外交政策無一例外都是為了反對歐洲大陸上出現最強大最有侵略性的國家。

英國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裏總是在與相對弱小的一方聯合在一起,打敗歐洲陸地上的霸主。這便是所謂的均勢外交政策。

這項政策意在維持歐洲政治的平衡,英國需要確保自己長期以來的軍事強大,於是他希望削弱任何一個可能威脅的國家。

歷史上,他曾經和法國爆發戰爭,與沙皇俄國爆發戰爭,與德爆發戰爭,抗擊過拿破侖,反擊蘇聯等。

在這種心態的作祟之下,英國才在二戰之前,在整體實力不弱於德國的情況下,對德國采取綏靖政策。

歷史書上介紹這是英國恐懼德國的表現,實際上則是完成借助德國之手變相削弱蘇聯等歐洲國家的目的。

英國這麽作為,出於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一個就是大陸情節,英國無數次希望重新回到歐洲大陸上爭鋒,只可惜由於英法戰爭導致英國只剩零星寸地。

為了盡早實作這個夢想,英國必須削弱歐洲本土的實力。

另外從20世紀之後,英國雖然依舊擁有世界第一的海軍,但是其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被美國超越,在軍事上更是被德國等國家追趕。

此時英國的綜合國力下降,為求自保維持地位,英國只能選擇這種方式,以此來讓世界霸主的地位茍延殘喘三十年。

最後,在二戰之前,英國依舊是日不落帝國,為了發展殖民地,構建貿易,英國必須維持世界態勢的穩定。

而在這個階段,英國逐漸養成了利用錢財解決戰爭的毛病,而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顯然不是大國的做法,於是英國只能用錢去收買那些相對弱小的國家。

另外,在英國火急火燎的做生意的同時,英國各主要國家也在世界各地構建起殖民地。

歐洲內部同樣在進行力量的重新劃分與內部貿易,如果英國無法擁有超絕於歐洲本土國家的實力的話,那麽歐洲本土貿易的這塊蛋糕,英國肯定是不能分上一杯羹的。

實際上二戰之後,在英,法,德三國的主導之下構建起的歐洲共同體,歐盟等組織,也是英國在均勢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只不過後來隨著發展,英國發現自己越來越在聯盟中成為弱勢一方,於是才有了後來公投結束的鬧劇。

結語

大一統國家,從來都不是一排腦門就能出現的,任何一項壯舉都是站在歷史的巨人肩膀上才實作的,歐洲遲遲無法統一,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歷史的積澱,以及背後還存在英國這個攪史棍。

如今的歐盟等機構,越來越有中國春秋戰國的影子,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有幸能夠看到歐洲統一的那一天。屆時將是一只雄獅蘇醒,世界各國為之震動。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英國對歐均勢外交傳統的文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