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今年經濟為何如此困難?

2024-06-03推薦

人們不禁要問:今年的經濟到底怎麽了?難道全面漲價的時代真的要來了嗎?

作者:龐明

回顧上半年,中國經濟在多重壓力下步履維艱。 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在基數效應下實屬不易,但距離5%左右的全年目標仍有不小差距。

4月以來,多個經濟指標再度走弱。 5月官方制造業PMI跌至48.8%,時隔三個月再次落入收縮區間。

財新服務業PMI更是跳水式下跌8.5個百分點至46.7%,創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 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5.2%,其中16-24歲青年人失業率高達17.3%。 不少畢業生直言今年是「史上最難就業季」

在需求疲軟的情況下,物價全線飄紅,更讓百姓雪上加霜。 5月CPI同比上漲0.2%,結束了此前兩個月的負增長。其中食品價格大漲2.7%,鮮果價格更是暴漲26.7%。

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PPI同比漲幅擴大至4.6%。 柴米油鹽的漲價引發全民吐槽,連一向親民的泡面都漲價了。

可讓人歡呼的薪資漲幅卻遠遠跑輸物價上漲速度。 有網友苦笑道:房價落,萬物生,但薪資不生。

究其原因,當前中國經濟,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 傳統的房地產、基建等行業後勁乏力,而戰略性新興產業尚未成氣候。

去年房地產銷售面積大降,房企資金鏈趨緊,拖累上下遊產業鏈。政府透過擴大基建投資對沖經濟下行壓力, 但隨著地方債務風險上升,基建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在遞減。

過去那種大基建時代已一去不復返,未來將進入精細化的"大維修"時代。 很多城市爆出高架橋梁坍塌、地鐵逢雨必漏的新聞,水電路氣的老化更是讓人擔憂。

曾經的"基建狂魔"光環不再,一個個曾經的明星計畫淪為"爛尾樓"。反觀新興產業,雖然智慧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亮點頻現, 但受制於關鍵技術、核心零部件受制於人等短板,尚不足以充分發揮新動能引擎作用。

除了周期性因素和結構性矛盾,人口老齡化、外部環境惡化帶來的沖擊也不容忽視。 中國人口自去年首次出現負增長後,老齡化行程明顯加快。

據測算,撫養比將由2022年的47.5%升至2035年的61.7%, 勞動力數量和素質下降必然影響經濟增長潛力。

地緣政治風險上升更是雪上加霜,嚴重沖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在內憂外患中,中國經濟劇烈顛簸。

面對百年變局,中國經濟恢復的道路註定「阻礙重重」。但只要保持戰略定力, 在供給側持續發力,經濟就一定能走出陰霾、重現光明。

一方面,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另一方面,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 傳統產業要加快數位化、智慧化、綠色化改造,新興產業要加速突破,形成新的增長極。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中國經濟正在爬坡過坎,但只要上下齊心,大家都能跨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