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中原」最早指哪裏?透過文理分析告訴你!

2024-03-29推薦

看到部份河南網友和陜西網友又在為「中原」在哪裏爭論不休了,本來在前面那篇【中華文明發源地的阿Q之爭幾時休?民科界的三國演義】文章是想討論這件事的,結果大部份內容都在針對「三星堆民科」們,所以就特寫此篇進行論述。

「中原」一詞最早出自於【詩經】,原本就是「原中」的意思。按彼時的文言文結構, 「中原」、「中國」和「中心」統統都是「原中」,「國中」和「心中」的意思。所以「宅茲中國」就是「宅茲國中」,即「 國之中心 」的意思。而且這不是「地理概念」,是「首都」概念。關於這件事我在有關「宅茲中國」的系列文章裏已經詳細論述了,這裏不再贅述。

其實,我勸網友們在爭論時第一件要幹的事,就是先去查一下字典,無論是紙質版還是網路版:

1. 原野之中。 【詩·小雅·小宛】: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鄭玄 箋: 「中原,原中也。」 漢 司馬相如 【喻巴蜀檄】: 「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 【三國誌·魏誌·郭嘉傳】: 「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 魯迅 【無題】詩: 「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

2. 地區名。廣義指整個黃河流域,狹義指今河南 一帶。 【國語·晉語三】: 「恥大國之士於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雖微 秦國 ,天下孰弗患?」 三國 蜀 諸葛亮 【出師表】: 「當奬帥三軍,北定中原。」 【文選·謝靈運<述祖德>】詩: 「中原昔喪亂,喪亂豈解已。」 李善 註: 「中原,謂 洛陽 也。」 宋 陸遊 【示兒】詩: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 「反正我是南國的女人,不懂中原的禮節的。」

3. 泛稱中國 。 鄭觀應【盛世危言·議院】: 「況今中原大局,列國通商,勢難拒絶,則不得不律之以公法。」

以上是【漢語詞典】裏的解釋,【國語詞典】裏也大同小異:

1. 平原之中。
▶ 【詩經.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 【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
2. 黃河下遊一帶,包括河南的大部份、山東的西部,河北、山西的南部及陝西的東部。
▶ 【文選.諸葛亮.出師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
▶ 宋.陸遊〈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3. 中國。
▶ 【文選.張衡.東京賦】:「文德既昭,武節是宣,三農之隙,曜威中原。」
▶ 唐.魏徵〈述懷〉詩:「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不得不說,當「中原」成為一個特定的「地理概念」時,【國語詞典】裏的解釋更加準確且具體。所以盡管中原是以河南為主體,但山東、河北、山西和陜西的部份地區也包括在內。而這些在【孟子】的相關章節裏是可以印證的。詳見【何尊銘文中的「宅茲中國」能說明些什麽問題?恰恰說明與洛陽無關】一文。但【孟子】裏沒有「中原」一詞,只有「中國」。

其實【詩經】裏還有一篇也含有「中原」一詞:

這首【吉日】描寫周宣王田獵時選擇吉日祭祀馬祖、野外田獵、滿載而歸宴飲群臣的整個過程。

「瞻彼中原,其祁孔有。」的意思是:遙望原野漫無邊,地方廣大物富有。 依舊是「原野之中」的意思。若按特指的地域概念理解,周宣王時京城在鎬京(西安),史稱「宣王中興」。那麽他的田獵之地也必在鎬京附近, 「中原」豈不就是指陜西嗎?

這種邏輯麽,凡是「民科」幾乎都有,卻未必是陜西民科。有人在我之前的文章評論區問我為什麽只針對「河南民科」而不是「陜西民科」?似乎我對「陜西民科」有包庇之嫌疑。我問他看到哪些陜西民科的言論,他卻語焉不詳。

值得討論的是「中原」一詞,除了在最早的【詩經】裏不是「地理特指」外,有地域概念的「中原」是什麽時候出現的呢?

我們先看【孫子兵法•作戰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 ,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 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 利者,未之有也。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 ,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國 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 中原 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生民之司命,國家 安危之主也。

可以看出,文中的「中原」即所說的「國家」之意,之所以不用「國」而用「中原」,是因為「平原」是用來種植糧食的。即「國中之平原」的意思。為什麽這麽說呢?這就是「文理分析」的重要性!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於國,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 」

這一句是說善於用兵的人,攻打敵國時,要在敵國境內獲取糧食而不是從國內抽調三年的屯糧。

「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力屈財殫,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 」

這一段說的是如果從國內路途遙遠輸送糧食,就會造成百姓財務枯竭。 「百姓之費」就是百姓的花銷,對應的是錢財,而錢財缺乏是因為糧食的缺乏,所以「內虛於家 」的當然就是指糧食。那麽「內虛於家」的「中原之地」,可不就是能大面積種植糧食的平原之地嗎?

【孫子兵法】寫於春秋時期,孫武(約前545年-約前470年),字長卿,齊國人,中國春秋時期軍事家。我們來看一下關於他的介紹:

孫武為陳國貴族之後。周景王十三年(前532年),齊國內亂,孫武避亂出奔吳國,入吳後長期避隱深居,潛心研究兵學。 吳王闔閭即位後,孫武經伍子胥多次舉薦, 以所著兵法十三篇獻闔閭 ,被任為將軍。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孫武與伍子胥共謀利用唐、蔡兩國與楚國的矛盾,將其爭取為吳的盟國。隨即與伍子胥等佐闔閭統領大軍攻楚,於柏舉之戰大敗楚軍,乘勢攻占楚都郢。孫武五十多歲時,便不再為吳國的對外戰爭謀劃出力,轉而隱居鄉間,修訂其兵法著作,最後得以壽終。

在春秋戰國時期, 「國」的概念就是「諸侯國」,不過是按大小分為「萬乘之國」、「千乘之國」和「百乘之國」罷了, 「天下」才是「大中國」的概念。結合上述「孫武在吳國寫兵書並獻給吳王 」的敘述,【孫子兵法】中的「國 」大機率就是指「吳國」,所以「中原」是「 吳國之中原 」。如果是「泛指」,就是各個諸侯國的「中原」,更不是具體的地域了。

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原的概念基本還是第一種意思,即「平原之中 」的意思。那麽要把「中原」當作「大中國」的地域概念來理解,必然要從秦統一六國,形成大一統的中國開始。

【史記·七十列傳·平津侯主父列傳】 含有「中原」一詞的具體內容如下:

徐樂曰:臣聞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於瓦解,古今一也。何謂土崩?秦之末世是也。陳涉無千乘之尊,尺土之地,身非王公大人名族之後,無鄉曲之譽,非有孔、墨、曾子之賢,陶硃、猗頓之富也,然起窮巷,奮棘矜,偏袒大呼而天下從風,此其故何也?由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亂而政不脩,此三者陳涉之所以為資也。是之謂土崩。故曰天下之患在於土崩。

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此其故何也? 非權輕於匹夫而兵弱於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澤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境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是觀之,天下誠有土崩之勢,雖布衣窮處之士或首惡而危海內,陳涉是也。況三晉之君或存乎!天下雖未有大治也,誠能無土崩之勢,雖有彊國勁兵不得旋踵而身為禽矣,吳、楚、齊、趙是也。況群臣百姓能為亂乎哉!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也,賢主所留意而深察也。

紅色字型部份譯文下:

吳、楚、齊、趙的軍事叛亂就是這樣。吳、楚等七國陰謀叛亂,他們都自稱萬乘君王,有披甲的戰士幾十萬,他們的威嚴足以使其封國之民畏服,他們的財物足以鼓勵其封國的百姓,但是他們卻不能向西奪取尺寸的土地,而他們自己卻在中原被擒,這是什麽原因呢?

上述這段歷史指的是西漢初期的漢景帝七國之亂,參加叛亂的有吳、楚、趙、濟南、淄川、膠西、膠東等七個諸侯國,故稱「七國之亂」,也稱「吳楚七王之亂」。這裏有句很關鍵的話就是: 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於中原者 。這不能向西奪取尺寸的土地在哪裏呢?我們來看一下關於此次叛亂的歷史記錄:

吳楚聯軍東進, 行至梁國(今河南商丘) ,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吳楚聯軍並力攻城,攻下梁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梁王劉武向朝廷告急,周亞夫認為吳楚聯軍勢大,正面決戰難以取勝,獻策用梁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雒陽。

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在今山東巨野西南) ,堅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漢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梁王於是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拼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

梁國城池防守嚴密, 吳兵無法西進 ,轉而奔向周亞夫的軍隊。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私下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軍斷糧,士兵饑餓,幾次挑戰未果,於是夜裏襲擊周亞夫軍營,佯攻東南面,周亞夫命令於西北面守備。吳兵果然從西北強攻,未能攻破,吳兵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周亞夫率軍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很明顯,無法西進指的是「梁國」,即河南商丘。而河南商丘在河南省的東部,吳楚兩國無法西進商丘,卻被「擒於中原 」,如果把「中原」視為地理概念,那麽此處的「中原」就是指這叛亂七國的所在地。如果把「國之中心」視作「中原」,那麽彼時的中原就是以西漢首都長安為中心。

七國之亂的結局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余六國皆被廢除,而且這七王要麽在封地自殺,要麽被砍頭獻於長安,要麽到漢營請罪後自殺。所以,所謂「擒於中原」,還是一個「首都」在哪裏,哪裏就是「中原」的泛指概念,而不是固定的地理概念。

既然西漢時期的「中原」是以「長安」為中心的,那麽在秦朝的時候呢?是不是以鹹陽為中心呢?我們來看【 史記·七十列傳·南越列傳 】中最後一段話:

中原鹿走,群雄莫制。 漢事西驅,越權南裔。陸賈騁說,尉他去帝。嫪後內朝,呂嘉狼戾。君臣不協,卒從剿棄。

這是司馬遷在寫完【南越列傳】後的五句總結,結合他在【 淮陰侯列傳 】裏的那句「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毫無疑問,就是秦朝失去了中原的「 鹿 」,也就是失去了「帝位」。那麽彼時的首都就是「鹹陽」。而楚懷王與劉邦和項羽約定,誰先進關中得鹹陽者為王。那麽此時的「中原」,當然就是以鹹陽為中心的「關中平原」,我們看一下對鹹陽的介紹就明白了:

鹹陽地處陜西省 關中平原中部 , 位於陜西省八百裏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亙北,山水俱陽,故稱鹹陽。鹹陽身處華夏歷史文化長河的發端,是秦漢文化的重要發祥地。鹹陽孕育了中國的農耕文明, 農業始祖後稷在此教民稼穡

我寫到這裏,估計部份河南網民又要跳腳了,認為我又偏袒陜西了。其實我的結論到這裏才「呼之欲出」:所謂的「中原」一直就是個「 動態地理位置 」,唯一不變的概念就是「 平原之中 」,而這「平原」是指一個國家的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 」!還記得我前面提到的【孫子兵法】嗎?這 「中原」指的就是可以大面積種植糧食的平原,而鹹陽也具有同樣的內容!作為農耕社會,誰的農業發達,經濟就發達,就是國力之根本!河南之所以長期被視作「中原地區」,不就是因為能大面積種植糧食的緣故嗎?

最後,我再從文字的角度說一下這個「秦」字:

「秦」最早的字義就是「雙手持杵舂稻谷 」的意思,下面是兩個「禾」字,上面的兩邊是兩只手,中間是個中午的「午」字,即「杵」的本字。秦公簋的那個「秦」字中間還加了個「石臼」的「臼」字,更加證實了是在「 舂米去稻殼 」,由此可見「秦國」本就是糧食富庶之地。

所以大家爭來爭去的「中原地區」,無非就是個「糧食生產基地」,「中原文明」也不過就是「農耕文明」罷了。與其陶醉於古代的農耕文明,不如花點心思搞好現代文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