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浙江遊客為何奔波2000余公裏赴三亞,送這位特殊的「朋友」回家?

2024-05-28推薦

「6點15分‘海棠’成功入水!」5月26日清晨,獲悉短肢領航鯨「海棠」順利野外放歸的訊息,來自浙江省寧波市的遊客宋科威開心地跟身邊人報喜。

作為最早發現「海棠」擱淺並提供救助的愛心人士,宋科威持續關註「海棠」救治情況,甚至自費奔波2000余公裏,只為親赴三亞送「海棠」踏上歸家路。

「‘海棠’是幸運的,在三亞遇到了一群有愛心、有技術的人們。145天的接力救援,不僅讓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頑強,更讓我愛上了三亞這座有愛的城市。」宋科威說。

意外結識「海棠」

宋科威與「海棠」的首次見面,在三亞海棠灣的沙灘。

在浙江從事外貿工作的宋科威,因公司團建活動來到三亞。1月3日,她早起來到位於酒店旁的海灘上準備觀日出、為朋友準備沙灘生日祝福。突然,沙灘上一團黑色的物體引起了她的註意。

「走近一看,才發現是頭柯吉拉。它全身都沾滿沙子,身上多處有咬痕,眼睛緊閉,只有鰭還微微抖動。」宋科威回憶道,發現短肢領航鯨還活著,她立即報警求助,並和同行的7名朋友一起開啟救助行動。

根據常識,宋科威和朋友們從周邊找來一條破舊的毛巾搭在「海棠」背上,並用水桶裝水不停澆濕「海棠」身體,眾人還合力形成「陰涼人墻」,為「海棠」遮擋陽光。

「發現‘海棠’後,周邊的保潔人員、路人都紛紛加入救助的行動中。」宋科威說,三亞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救援人員一小時後抵達現場,海昌生物保育中心保育人員帶著醫療裝備,藍絲帶誌願者帶著水桶和擔架布,亞特蘭蒂斯酒店調來轉運擔架,海警戰士準備好了遮陽布。大家齊上陣、共參與,迅速為「海棠」處理傷口、遮陽、保濕、補水,並最終用鏟車把它轉運到最近的救助站——三亞海昌生物保育中心。

三個小時的海灘救助是漫長的。頂著烈日,宋科威一直守護在側,並隨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那天是團建活動的最後一天,按規定可以自由活動。因為碰到‘海棠’,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堅守在沙灘上,希望多為救助行動出份力。」宋科威坦言,由於「海棠」傷勢嚴重,對於成功救治大家都信心不足,但所有人都沒放棄,積極搭把手助力「海棠」救援。

數月牽掛「海棠」

次日,宋科威按計劃回到寧波。但她關註「海棠」的心,卻一直在跳動。

「從‘海棠’離開沙灘後,我就一直在網上追蹤它的訊息。媒體關於它的報道,我也及分時享給朋友們,大家都很關心‘海棠’的救治情況。」宋科威說。

「檢查發現肺部有感染,肝、腎功能異常」「1月5日開始進食」「1月9日獨立遊動」「1月18日肝功能恢復正常」「1月23日自主下潛」「4月27日血檢結果正常」「5月7日經評估達到放歸標準」……「海棠」身體的點滴變化,一直牽動著宋科威的心。

「思聰、李波、建軍等誌願者日夜陪護‘海棠’,及時透過短視訊記錄救治情況並釋出在新媒體平台,我經常和孩子一起翻看這些視訊,看著‘海棠’一天天好轉,特別開心。」宋科威說。

5月12日是宋科威的生日。今年的生日,她許下了「海棠」平安健康長大,順利開心回家的心願,並向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捐贈了512元,用於購買「海棠」日常食用的魷魚。

「‘海棠’一天能吃近20公斤的魷魚和鯡魚,視訊中看到它大快朵頤的模樣,特別可愛。」宋科威在雲端關註著「海棠」的成長,既欣慰又感動。

在她看來,短肢領航鯨的救治是個難題,三亞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全力推進海洋生態的保護,職能部門積極聯動科研機構、海洋企業、公益機構,整合各方力量,溫柔以待每一個海洋生命,科學施策實作中國首頭擱淺短肢領航鯨成功救治,創造生命的奇跡。

「500余人次數月接力陪伴,各方8萬多元的愛心捐贈,‘海棠’的救助開創了中國短肢領航鯨成功救助和野外放歸的先例。」宋科威感嘆道,這個為愛奔跑的故事,是一座文明城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溫暖寫照。

千裏送別「海棠」

再見「海棠」,宋科威覺得它胖了。

的確,如今已似「大茄子」的「海棠」,體長從擱淺時的3.6公尺長到了3.96公尺,胸圍也從1.9公尺長到了2公尺,現在已經重達500公斤,自由下潛、自主捕食、辨識同類等技能對它而言都不在話下。

5月25日,看著在水中翻滾玩耍的「海棠」,宋科威手機的攝影功能一直在開啟,她要多拍下「海棠」的照片留作紀念。因為,送別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收到‘海棠’即將放歸的訊息,在家人的支持下,我帶著朋友們對‘海棠’的祝福,連夜從寧波飛往三亞,希望可以親自送它重回大海。」搭乘飛機抵達三亞,宋科威顧不得旅途的疲憊,在「海棠」放歸當日全天候守在三亞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水中「海棠」的每次呼吸、每次進食、每次翻滾,她都密切關註著。

「昨天淩晨5點左右,我在‘海棠’擱淺的海灘寫下了‘海棠一路平安’的祝福,這也是大家共同的心願。」身穿繪有「海棠」圖式的文化衫,宋科威在參與「海棠」放歸行動的人群中格外醒目,她要以此方式送別這位特殊的海洋朋友。

成功引導進醫療池、順利起吊、安全轉運、抵達碼頭……「海棠」野外放歸行動的每個環節,宋科威都緊緊跟隨。晚霞初現,看著載有「海棠」的利洋358科考船緩緩遠行,宋科威淚目了。在她的身旁,「海棠幹媽」王悅琪、藍天救援隊隊員姜軍等長期陪伴「海棠」的愛心人士,揮別的手臂遲遲不願放下。

「三亞是個美麗的城市,景美、人更美。與‘海棠’的相識,與這群海洋保護熱心人的相知,開啟了我與三亞的緣分,期待日後能有機會帶著家人一起好好遊覽這座有愛的濱海城市,深度感受一座文明城的厚重與浪漫。」參加完送別活動連夜趕回寧波,宋科威內心許下未來三亞行的期許。

對此,三亞給予積極回應。目前,三亞旅文部門聯合三亞旅投、各涉旅企業已為宋科威及其家人提供了酒店住宿、海上娛樂、特色餐飲等專屬禮遇產品,盛邀她重遊三亞,深度體驗鹿城特色旅遊產品。

特寫

擱淺短肢領航鯨「海棠」重歸大海

「朝陽下的奇跡!擱淺短肢領航鯨‘海棠’回家了!」5月26日6時15分,霞光盈空,「海棠」在人們的註視中,向大海遠方遊去。

創造這個「奇跡」的,正是三亞。1月3日,一頭重達500公斤的短肢領航鯨,在三亞海灘擱淺,牽動了無數人的心。隨後,三亞開始了一場145天的合力大營救,政府職能部門、公益機構、愛心企業和專家、誌願者、技術人員接力救援,成功讓「海棠」恢復健康,踏上回家路。

5月26日6時,十多位誌願者、保育員、海警、船員齊心協力,將「海棠」送回大海,「海棠」回到久別的海洋家園。

70海裏的回家路,需要耗時近12個小時。這一路,註定不尋常。

5月25日18時30分,利洋358科考船搭載著領航鯨「海棠」,從三亞啟程,前往水深500公尺深的海域。裝有「海棠」的專業水槽被安放在船尾的甲板上,這裏的點滴變化牽動著20余名隨船人員的心。每隔5分鐘,隨船保育員都會用手輕撫「海棠」額隆,感知體溫,用水瓢往身上灑水降溫,塗抹凡士林保濕,並鋪上毛巾,以防曬傷。

5月25日晚,誌願者、保育員和船員在船艙內討論放生過程的細節。

「為‘海棠’澆水降溫、扶正身位、檢查呼吸次數,大家都在精益求精,不放過每個細節,確保‘海棠’回家之路的最後一程萬無一失。」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說。

受海上風浪影響,利洋358科考船在航行中出現左右搖晃,「海棠」體位也因此產生側偏。今天零時,隨船誌願者劉冰雪發現「海棠」體位偏左,大家立刻投入「戰鬥」。

大家協力調整裝有「海棠」擔架布的位置,同步在「海棠」身體與擔架的空隙,塞進高密度海綿,以防它的左胸被壓傷。「有驚無險,及時處置確保‘海棠’的安全。」劉冰雪說。

海上的夜靜悄悄,克服深夜的疲倦,大家始終緊盯著「海棠」的變化。淩晨2時許,新的意外來臨。

隨船誌願者胡雁思漢發現「海棠」軀體起伏大,呼吸從正常狀態下每五分鐘3次增加到每五分鐘7次,如人類睡覺時突然驚醒般的狀態。

「現場觀察到‘海棠’的突發情況,所有的誌願者立刻準備,經保育員評估動物狀態,並協調船只中途停船,更換新的海水,不停為‘海棠’降溫。」胡雁思漢透露,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家持續忙碌到淩晨4時許,「海棠」呼吸終於恢復正常。

6時22分,利洋358科考船抵達北緯17度28分、東經110度15分,這是「海棠」即將野外放歸的海域。

5月26日6時,十多位誌願者、保育員、海警、船員齊心協力,用擔架將「海棠」吊起,準備放生。

現場指揮員發出指令,船尾龍門吊的吊臂緩緩升起,裝有「海棠」的擔架布隨即一點點從專業水槽中脫離。到達一定高度後,吊臂移動方向,緩緩下降,安穩地將擔架布平放在船舷旁。「海棠」告別了它的「搖籃」——專業水槽,準備入水回家。

「一二三……」開啟擔架布的捆綁繩,大家小心翼翼將「海棠」的雙鰭從擔架布中取出,而後眾人齊力拉起擔架布一側。

隨著擔架布緩緩展開,布內的「海棠」開始翻滾,撲通一聲落入海中。一個漂亮的翻身,入海的「海棠」自主下潛,緩緩向大海深處遊去。

5月26日,利洋358科考船甲板上,大家透過觀看無人機拍攝的畫面,觀察「海棠」在大海中的即時情況。

「‘海棠’遊出數米後,又轉回頭,仿佛是和大家的告別。」蒲冰梅說,「海棠」非常聰明,與它相處的4個月多,大家都對它產生了深深的情感。

「回家吧!希望‘海棠’能夠越挫越勇,勇敢地健康地活下去,盡快找到家人和朋友。」目送著「海棠」遠遊,誌願者李波站在甲板上久久不願離去。

旭日東升,迎著希望,「海棠」開啟生命的全新旅程。

5月26日,誌願者使用無人機即時觀察剛剛放歸大海的領航鯨「海棠」。

5月25日,海南三亞海昌生物保育中心舉辦放生儀式,受傷擱淺短肢領航鯨「海棠」的發現者之一宋科威,手拿受傷短肢領航鯨「海棠」擱淺第一現場的照片,講述本次愛心救助的過程。

記者:黃媛艷 王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