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未來五年全球五大趨勢

2024-02-10推薦

從2015年起,每年年底,科爾尼都會推出【未來五年全球五大趨勢】研究報告,今年報告的覆蓋期是2023-2028年

等待裝船出口的風電葉片。圖/IC

文 | Eric Peterson Terry Toland 賀曉青 周鵬遠

從人口、經濟、環境、地緣政治、資源、技術等維度不斷探索全球政商執行環境,是科爾尼全球商業政策委員會的核心任務。在前幾年的報告裏,我們捕捉到氣候惡化、地緣政治、人工智慧等中長期趨勢,在今年的報告裏,我們重點指出這些力量之外的「新興趨勢」——當下看似不太引人註意,但會對未來五年商業和政府的執行帶來顯著影響的中長期趨勢。透過辨識未來五年全球五大趨勢,我們希望幫助企業及政府提前構建適應未來發展變化的能力。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產業政策密集程度再創新高

產業政策作為保護國家安全、提升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抓手,正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多關註。疫情後各國面臨諸多新挑戰,如對關鍵資源的過度依賴、對清潔能源的高度需求、對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的開發及套用等,它們正在推動新一輪的產業政策調整。

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歐盟【綠色協定工業計劃】、【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印度制造計劃】僅僅是大規模產業政策中的幾個範例。由於國家間存在競爭目標,且各國均希望在未來五年確保經濟永續增長,維持金融財政穩定,故各類產業政策將可能加劇地緣政治動蕩及經濟風險。

全球產業政策正在迅速激增。2009年【全球經濟警報】的一項研究追蹤了90項與產業政策有關的幹預措施,到2022年,這一數位增長到2083。僅2023年1月至7月已發生1868起幹預事件,幾乎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制造業、基礎設施、油氣、鋼鐵、醫藥、汽車、航空等傳統產業政策增加的同時,全球供應鏈不穩定、產能不足、競爭加劇、凈零轉型等挑戰也驅動著綠色能源、農業工業、生物技術等領域新產業政策的頒布與套用。

在過去40年裏,中國曾成功利用產業政策,大力投資並推動制造業和國有產業蓬勃發展。亞洲協會研究發現,中國在產業政策上的支出遠超其他任何主要經濟體,2019年占GDP1.7%以上,即超過2480億美元。產業政策越來越被視為促進新興市場發展的工具。如在風電行業,中國透過在地化、技術轉讓、設立合資企業等方式,大規模促進行業發展,推動制造強國崛起。

隨著產業政策的持續推進,一些國家已開始實施歧視性政策幹預保護其內部產業而犧牲外國商業利益。美國透過加大產業政策力度保護其國內經濟主體競爭力,透過政策幹預減少對中國關鍵制造業和自然資源的依賴。

在歐盟與美國之間,產業政策也會使其原有的緊密關系變得緊張。歐洲領導人對拜登政府發起的「買美國貨」行動及【通脹削減法案】和【芯片法案】表示擔憂,並指出其保護主義色彩。歐盟和美國都在為促進國內半導體制造業發展提供資金扶持,批評人士稱,此類競爭發展將觸發全球範圍內的「產業政策軍備競賽」,造成不必要的供給過剩和重復支出,進而降低產業發展效率。

產業政策也推動全球不平等的日益加劇。已開發國家利用產業政策將高價值制造業帶回國內,並透過產業補貼、出口管制或關稅政策來促進當地生產,與開發中國家進一步拉開身位。以全球視野有效協調各國之間的產業政策將有助於防止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前景展望和對企業的啟示

因各國均從自身利益出發加大產業政策力度,未來五年,全球產業政策的興起可能會加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為緩解不斷上升的地緣政治風險,各國需深化跨境協調,以降低供給過剩。企業則需加強監控違反產業政策中新關稅及貿易限制的行為,尋求直接補貼、稅收抵免及政府采購相關機會,並持續探索研發投資及行業標準制定等領域的產業聯盟及合作機會,以提升產業整體發展效率。

數位孿生的興起

數位孿生將在未來五年成為主流。1991年數位孿生的概念就已經存在,即物理系統、產品、流程的數位表示,形成無法區分的對應物用於模擬、測試、監控和維護等。由於普遍缺乏對其效用的了解和較高的成本等因素,其尚未廣泛成為政府或企業運作的工具。改善政府流程、支持城市規劃和幫助診斷疾病只是該技術用例的冰山一角。

世界各國政府已經開始使用數位孿生技術。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正在開發一種數位孿生模型,以幫助其在使用前評估醫療裝置;歐盟正在開展一項名為「目的地地球」的倡議,該計劃將利用大量環境、社會經濟和衛星數據來開發地球的數位孿生,旨在幫助政策制定者和公眾更好地應對氣候變遷。

數位孿生還可幫助重塑全球城市。預計到2025年將開發500多個城市數位孿生,到2030年透過提高城市規劃能力和建立智慧城市,該技術可節省約2800億美元。

數位孿生市場將在未來五年以50%~70%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擴張,具體增速取決於不同行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航空業和汽車行業 (見圖10) 。

數位孿生還可以改善供應鏈營運,賦能裝置布局測試,並根據需求變化對各種生產輸出進行建模。

前景展望和對企業的啟示

數位孿生可以徹底改變政府和企業的營運方式。在未來五年內,將數位孿生與其他4IR技術(如AR和VR功能)相結合的企業將踴躍出現。創新技術的結合將提升企業領導者利用技術進行戰略規劃的水平。

首先,評估數位孿生是否能以及如何為您的業務服務;其次,確保網路安全措施到位;最後,加強數據管理流程。

加強保護生物多樣性

在現存的870萬種動植物中,有100萬種在幾十年內面臨著滅絕的風險。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隨著魚類等對經濟有益的野生動物的滅絕,到2030年,生態系退化可能導致全球每年2.7萬億美元的損失,或占全球GDP的2.3%。鑒於生物多樣性問題的緊迫性,政府和企業壓力劇增,未來五年內將加大力度防止物種滅絕。「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即保護、管理和恢復自然系統以應對社會挑戰,將受到更多關註。這類解決方案包括為恢復植被和減少水資源浪費提供資金支持等舉措。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2022年地球生命力報告】,自1970年以來野生動物族群數量平均下降了69%。各區域生物多樣性喪失程度參差不齊。

人類活動長期威脅著生物多樣性。過度捕撈作為其中的主要問題之一,除造成族群瀕危以外,還對就業及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世界各地對魚類需求持續增加,更多企業和就業機會依賴於持續減少的魚類資源。隨著魚類消失,就業和沿海經濟也將隨之消失。

化石燃料燃燒及農業工業化極大程度影響著地球的生物群落和生態系。荒野地區被大規模清理以適應牲畜飼養及農作物種植的擴張需求,野生區域減少,生態系被破壞,全球生物多樣性遭遇險境。

我們預計政府和企業將在未來五年內加強協同合作以減緩生物多樣性的損失。【公海條約】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目前,只有大約1%的公海受到保護,該協定將有助於實作COP15透過的生物多樣性框架協定目標:2030年至少保護全球30%面積的陸地和海洋。

2023年7月,歐盟透過了【自然恢復法】,旨在恢復歐洲退化的生態系,計劃在2030年恢復20%的陸地和20%的海洋,並在2050年恢復所有的生態系,這是過去30年來歐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第一項重要立法。

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以減少生物多樣性損失。百萬紅樹林計畫(Million Mangroves Project)於2018年啟動,其使命是利用商業力量將資金用於紅樹林修復工程。該計畫的支持企業已承諾種植超過75萬株紅樹林。除此以外,歐萊雅、瑪氏、聯合利華、雀巢、達能、開雲等集團均已加入生物多樣性聯盟(One Planet Business for Biodiversity-OP2B),旨在探索替代農業實踐,大規模保護生物多樣性。

前景展望及企業啟示

生物多樣性的持續減少是一場生存危機。由於商業高度依賴自然,如果政府、企業和社會不迅速采取行動,經濟成本將是巨大的。據世界經濟論壇(WEF)預估,到2030年,加強對自然有益的基礎設施建設可帶來每年超過3萬億美元的商業機會和1.17億個就業崗位。

除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以外,企業還需建立多維度的ESG評估體系,而非以降低碳排放作為單一目標,因為氣候變遷,特別是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挑戰,不僅僅是由碳排放驅動的。現在采取行動以避免未來損失是所有企業的最佳選擇。

釋放電子廢棄物的價值

電子廢棄物正在全球堆積如山。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數據,電子廢棄物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廢棄物型別之一」。廢棄的手機、電腦、電視、微波爐、IT伺服器和其他電氣裝置造成了當今世界上5360萬公噸(Mt)的電子廢棄物,相當於約5,300座埃菲爾鐵塔。

這些廢棄物中有很大一部份下落不明且回收不當,部份原因是發達市場和新興市場的法規滯後。對電子廢棄物的非正式處理使人們暴露於損害人類健康的有毒物質中。正確回收和再利用電子廢棄物可以減少生產新電子裝置所需的采礦量,遏制碳排放並創造良性迴圈。根據國際電聯的預測,若有效回收電子廢棄物,每年可帶來價值超過625億美元的經濟報酬,並成為蓬勃發展的迴圈經濟中的關鍵一環。

從手機和膝上型電腦到冰箱、電視等,所有帶有電路或電氣元件以及電源或電池電源的廢棄家庭或商業物品都是全球電子廢棄物快速增長的一部份。到2030年,電子廢棄物的產生量預計將增長到74.7公噸,如果條件保持不變,到2050年將達到110公噸 (見圖7) 。

電子廢棄物產生巨量的碳足跡,並人為加速全球暖化。制造電子裝置需要開采各種礦產,如金、鋰、錫和銅。隨著電子生產的擴大,傳統采礦將無法滿足電子裝置對稀土元素的需求。目前對稀土元素的需求超過供給量3000噸,預計到本世紀末,供需缺口將持續擴大。目前,電子廢棄物回收能力仍不足以補足缺口;跟蹤電子廢棄物對於確保其回收是必要的,但也極具挑戰。

另外,未追蹤的電子廢棄物也會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威脅。電子廢棄物有大量汞、鎘和鉛等物質。不當的電子廢棄物處理會釋放有害汙染物,這些汙染物會滲入地下水、汙染食物、汙染生態系並損害空氣品質,因此導致生活在電子廢棄物暴露地區的人們血液中的重金屬和汙染物水平升高。

如果回收得當,電子廢棄物可以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報酬。

在電氣和電子裝置中可以找到多達 69 種周期性元素,包括原材料和貴金屬,電子廢棄物中原材料的總價值可達570億美元。如果建立一個廣泛的收集和使用廢棄電子廢棄物以及回收關鍵部件的系統,將減少對新原材料的需求。基於電子廢棄物的迴圈經濟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增長,同時還可以減少排放。

更好的監管和財政激勵措施對於獲取電子廢棄物的價值至關重要。剛剛起步的電子廢棄物立法已經到位,但需要加強監管和經濟激勵措施,以擴大回收和迴圈經濟。

前景展望和對企業的啟示

未來五年將會有更多公司投資基於電子廢棄物的迴圈經濟,並將電子廢棄物回收納入其商業模式。更多的監管和經濟激勵措施可鼓勵企業利用電子廢棄物回收、發展業務線以利用電子廢棄物管理帶來的收益。在此領域也將可能開展大型的國際合作。

首先,需監控電子廢棄物領域的立法,並確保遵守所有現有和出台法律;其次,緊密跟蹤供應鏈中的電子廢棄物。最後,利用相關工具與技能推動迴圈經濟發展。

快速交通加速發展

美聯航和阿徹航空計劃於2025年開通空中出租車,可在10分鐘內將芝加哥市中心的旅客送至奧黑爾國際機場——這段旅程通常需要30到90分鐘。美國加州的飛行汽車公司阿斯卡(Aska)2019年首次亮相名為A5的飛行汽車原型機,並於2021年接受預訂,預計首架飛機的發貨日期為2026年。超級高鐵,同樣作為開發中的快速交通技術,到2027年將有機會實作商業套用。它能以每小時超過700英裏的速度在巨大的低壓管內移動乘客和貨物。

隨著飛行汽車、超級高鐵和其他創新型快速交通技術在未來五年有可能內成為主流,政策制定者面臨更大的壓力:實施政策監管並解決相關安全問題。快速交通能力的開發也將對環境和人口產生影響,加劇著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交通、旅遊、醫療等關鍵行業將受益於快速交通創新。飛行汽車和超級高鐵將大幅節約人們前往遙遠目的地所花費的時間,進而為旅遊業、運輸業創造新的發展機會,並為司機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快速交通創新將對多個行業產生影響。

交通、旅遊和醫療保健等行業將受益於快速交通創新。有了飛行汽車人們將能夠比傳統汽車更快、更遠地旅行,從而為運輸公司帶來更多機會,並為司機(以及飛行員,就飛行汽車而言)帶來更多就業機會。飛行汽車和超級高鐵將使人們更容易前往遙遠的目的地,為旅遊企業創造新的機會;飛行汽車和載貨超級高鐵車輛可縮短施工時間並降低建築計畫的成本;醫療保健行業也將從超級高鐵中獲益。

隨著快速交通的升溫,其他行業和企業可能會面臨挑戰。隨著電動飛行汽車和節能超級高鐵的興起,石油和天然氣行業可能會遭受沖擊;由於超級高鐵可以有效地運輸貨物,電商和物流公司將不得不重新考慮其運輸方式,使其更環保、更具成本效益;短途航空公司也可能面臨被擠出市場的風險。

快速交通對治理、環境和人口也將產生影響。

隨著這兩種技術的商業化進展提速,雖然政策和法規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在許多國家/地區已得到快速推進。2022年10月,日本交通部門與美國聯邦航空總署簽署了一項協定,共同制定將飛行汽車投入實際使用的規則和標準。預計日本將在2025年大阪世博會上使用飛行汽車作為交通工具。歐盟也正在制定超級高鐵系統的監管框架,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政策制定者有責任提前監管和投資該領域,最重要的是確保車輛安全。

快速交通創新對環境的影響已初見成效。據密西根大學永續系統中心和福特汽車公司的一項研究顯示,滿載一名飛行員和三名乘客的飛行電動汽車將「產生比傳統汽車低約52%的溫室瓦斯排放量,比電動汽車少6%。該優勢在交通擁堵嚴重的城市中最為顯著。

維珍超級高鐵一號的表現已經證明,超級高鐵具有極高的節能優越性。該公司估計,「如果全球航程在310~930英裏之間的每個客運航班都用超級高鐵取代,那麽航空所用化石燃料排放量將有可能減少58%。」

盡管新的快速交通能力展現了驚人的技術先進性和便利性,但它們也有可能加劇全球財富不平等。在基礎設施建成後,有無能力大規模部署新技術的國家之間的不平等程度可能會擴大;但同時,這些技術進步也可緩解教育和住房危機等矛盾。

前景展望和對企業的啟示

我們正處於快速交通革命的邊緣,政策制定者需在政策和監管之間取得艱難的平衡。實作這種創新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但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快速交通領域的創新者需要與鐵路營運商、國家航空監管機構、汽車公司和民間社會等眾多團體進行跨部門合作。

未來五年充滿希望與挑戰。企業領導者需要提升韌性、緊跟步伐,有效應對每一個重大趨勢,充分利用其中蘊藏的價值,行穩致遠,進而有為。

Eric Peterson為科爾尼全球商業政策委員會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Terry Toland為科爾尼全球商業政策委員會計畫經理,賀曉青為科爾尼全球合夥人、大中華區總裁,周鵬遠為科爾尼大中華區合夥人;編輯: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