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我在印度生活了兩年,說幾句可能很多人不愛聽的大實話

2024-10-20旅遊

印度,這個名字在歷史書上從來都不是簡單定義為一個國家,而是一個籠統的的大片區域!歷史時期一直都是由一票大小王國把持,這幫王國分子一個個都拼命維護著自己的傳統和習俗。

結果呢?德裏、孟買、拉賈史坦這些地方,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不管是人文風情還是建築風格,都獨樹一幟。

在印度的旅行中,我總覺得印度就是一個挺普通的國家,有它的美好,也有不那麽光鮮的一面。正是這些美好與不美好的大雜燴,讓我更全面地認識了這個國家!

抵達德裏

已是夜裏一點多,機場入境處那面手印裝飾的墻壁,帶著宗教的莊嚴、現代的灑脫,一看就知道,啊哈,這裏是印度!

在印度,印度教幾乎無處不在,那面墻上的手印,每一個都印著蓮花,九種手勢代表了各種吉祥的含義。蓮花,是印度教的聖物,還是國花呢。

而德裏這個名字,源自波斯語,意為「門檻」。一旦你踏入了德裏,也就邁進了印度文化的大門。

印度人在拍照上真是個性十足

他們好像更在意拍照的過程本身,而不是結果,不管照片拍得好不好,頭是否拍全,有時連自己在不在照片裏都無所謂!

走到哪裏都能看見在拍照,似乎他們的座右銘是:上拍天,下拍地,中間拍自己!對於他們來說,外國人也是拍照的熱門素材,不是偷拍你就是假裝自拍偷拍和你合影。

拍完後,圍在一起看照片。不過,你要是真看上了某個畫面或人物想拍照,最好還是禮貌地打個招呼,通常都很樂意。

還記得朋友來印度前給的忠告:

「萬一到了印度,別隨便給街頭的乞丐錢,你給了一個,立馬全條街的乞丐都會圍上來,讓你左右為難。」

在印度,你會看到很多小乞丐,有點像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裏男主角小時候的樣子,大多是家境極其貧困,一大家子可能都指望著孩子在街上乞討。

但這裏的貧窮和你想的不太一樣,有的人連身份證都沒有,據說到了2016年還有兩億多人成了所謂的黑戶,這讓很多保護政策都無法真正惠及到需要幫助的人。

走在印度的街頭,別太驚訝,這裏的乞丐有點不一樣。你正悠閑地穿行在熱鬧的小巷,突然一位穿著得體的紳士或淑女,站在小洋樓前,向你伸手要錢。

初來乍到,這畫面足夠讓你目瞪口呆,心裏八百只草泥馬奔騰而過,比看到路邊攤賣烤冰淇淋還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事兒得這麽理解:在印度,求神拜佛求得是一口氣,求人討口飯也是一種風俗。給予和接受之間不一定平等,不少人潛意識裏就覺得,伸手要錢理所應當,何必大驚小怪。

這種社會風氣,讓布施成了日常,而乞討,也就不再是貧窮的專利。

別看這樣,我在印度可是學精了,除了那些真的窮困潦倒需要幫助的乞丐,其他的隨手施舍統統免談!

你要知道,那些站在洋房前要錢的,只是想試試運氣,看看能不能輕松賺點外快。這給了他們一種「不勞而獲」的錯覺,還讓像我這樣的遊客倍感尷尬。

咱們聊聊印度的婚禮

那可是一場視覺盛宴,足以讓任何奢華派對相形見絀。在印度,舉辦一場婚禮,幾乎等同於公開展示你的財力和社會地位。

不少印度家庭為了一次難忘的婚禮,能節衣縮食攢錢好幾十年!想象一下,如果有足夠的火箭和宇宙飛船,印度人絕對能在太空舉辦一場婚禮,讓整個銀河系都羨慕嫉妒恨。

像心理學家柯卡爾那樣的人物也許會開玩笑說,這是為了讓鄰居眼紅,但我說,這分明就是要震撼到宇宙。

孟買貧富差距大到令人咋舌

不只有亞洲最大的塔拉維貧民窟,還有名聲在外的露天洗衣場——千人洗衣場。

多年前,孟買因為水資源短缺,普通人洗衣成了大難題。於是就有了這個洗衣場,解決了不少人的煩惱。

這洗衣場是洗衣工們的職場,也是他們的家!一家大小靠洗衣維生,每天清晨四五點開始工作,忙到晚上都是常事。男人們洗洗搓搓,女人負責晾曬和熨平。

薪資不高——一天頂多掙個七八美金。

看在神的份上,孟買的物價倒是親民得很

五六塊錢人民幣,足夠你在大吃一頓。但別被這便宜的生活成本蒙蔽了雙眼,孟買的房價可不便宜,尤其是那些能看到海景的房子,價格是讓人瞠目結舌!

在印度流浪漢不是孤零零的單身狗

而是帶著全家老小上陣!一家人在街頭搭個帳篷,那場面比露營還熱鬧。在路邊的一天包括晨跑洗澡和路邊攤煎餅,真正的戶外生活高手。

至於那些真能隨地打滾的流浪漢,那就更妙了,天大地大任我睡,誰說睡覺非得有床?

在教育方面

印度政府頗有遠見,實行了12年義務教育,可謂是籠絡人心的好政策。

醫療方面也不落人後,號稱所有公民在公立醫院都能享受免費醫療。

聽著是不是挺美?別高興太早,這免費醫療有個小插曲——藥是有的,醫生是沒有的。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操作,也只有在印度見得到。

讓我們聊聊印度的軟體業

那可是聞名遐邇的!上世紀末,印度就開始著重發展電腦產業,特別是軟體外包服務,成了強項。

想一想,美國矽谷的程式碼可能就是在印度敲出來的。憑借時差和成本優勢,印度軟體工程師在鍵盤上跳舞,矽谷老板在電話裏點頭哈腰。

呼叫中心業務也是一枝獨秀。現在,印度是全球最大的呼叫中心外包接收國。

你在美國遇到信用卡問題,撥打客服熱線,電話那頭傳來的「你好,請問有什麽可以幫您?」很可能就是來自印度的問候。這裏每天有將近四十萬的接線員在和世界各地的顧客聊天,不亦樂乎。

話說回來,在印度辦個電話卡,簡直比考大學還難。

你得備齊各種檔,填寫比論文還長的申請表,甚至連家裏老爸的名字都不能漏。

所有資料遞交完畢後,還得等上幾個小時才能啟用使用。這整個流程,足夠你在印度旅行的同時,完成一部小說的閱讀。

至於住宿,來說說印度的價格邏輯

一百塊的住宿條件慘不忍睹,風扇響得比街頭賣藝的還響,床單上的斑跡讓你懷疑這是不是上個世紀的遺留物!

如果想住得稍微好一點,得掏兩三百,服務有保障,但在孟買,這個價格能讓你住的地方,連德裏的貓窩都比不上。

在印度,想找個像樣的大型商場比找針還難,這裏流行的是街頭小鋪!

這些鋪子擠擠小小的,大多也就十平方米左右,商品種類可以一眼望到底。最小的鋪子就那麽點大,只能擠進一個人,專門賣些帕安、檳榔粉這類日常小物。

大部份店面都透著歲月的痕跡,墻壁裂痕斑駁,櫃台破舊得讓人擔心一碰就散架!

再說說孟買的海邊

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那裏的海水藍得發綠,浪花一波接一波,浪濤拍打著岸邊的礁石。坐在海邊台階上,遠望大海和天空仿佛融為一體,清新的空氣讓人神清氣爽。

孟買還有一大賣點——實惠的海鮮。多虧了優質的水域和地理位置,海鮮新鮮又便宜。

每天一大早,你總能看到一群只裹著纏腰布的男人,手拿或頭頂著一米寬的大籃筐在路上走。起初我還以為是搬運工,後來才知道這些都是魚販子!每天從海邊的市場拿貨,然後乘坐城軌去往偏遠地區售賣。

有一次,我好奇問了一位賣家龍蝦的價格。她在地上用水寫下「800盧比」,那裏有12只龍蝦!我確認了好幾遍後,實在是覺得太便宜,忍不住就買下了。

在印度,某些蔬菜的價格甚至比肉還貴。

像他們常吃的大白菜和生菜都是進口的,一顆大白菜竟要價30塊人民幣,兩顆生菜也得十幾塊。後來我被推薦去了一家超市,馬鈴薯和洋蔥之類的本地蔬菜便宜多了,而對普通印度人來說,仍然不便宜。

印度的網路不快,流量費用卻是出奇的便宜。140多盧比就可以買到有效期28天的1GB流量,而1500盧比左右就能買到三個月的無限流量套餐。

至於交通嘛

印度的大部份道路上看不到任何交通訊號燈,更別提斑馬線或車道線了,連人行道都是稀罕物!有印度同事曾笑稱:「路是有錢人修的,富人又不用走路,搞人行道幹嘛?」這話是調侃,卻也道出了一些真相。

如果你想體驗當地的交通,可以坐「嘟嘟車」,就是那種帶棚的三輪車。不過,最好是事先和司機談好價格並確認路線,以防被繞路或多收費。

印度的車輛分兩種:沒有空調的,價格便宜,條件簡陋;有空調的,價格貴些,但坐起來舒服多了。

你以為印度的喧囂只是人聲鼎沸,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喧囂是全方位的,包括了各種車的喇叭聲、人聲犬吠,簡直是音樂節的現場版。

真的,走在印度的街頭,幾秒鐘足以讓你的耐心和神經達到極限,那種從血液裏逼出的暴躁感覺,沒幾個能扛得住!

有次,一個印度司機好奇地問我:「中國那麽多人,一定也很擠吧?交通很糟糕很混亂對不對?」

他那雙瞪得像銅鈴的大眼睛似乎已經預料到了我的回答。

我笑著回答他:「你可能不信,中國的大城市交通秩序井然,那裏沒有你們這種tutu車、摩托車、三輪車亂哄哄的場面,路上基本都是汽車。」

他聽後,那驚訝的表情,仿佛我剛告訴他我來自另一個星球。

談到孟買的交通,最方便也最經濟的非城軌莫屬。

和我們常見的高速城軌簡直是天壤之別。車子古舊得像個復古展覽品,距離短,速度慢,有時候和長途火車甚至共用一個車站,聽起來很不靠譜,實際上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

在孟買,城軌車廂分為一等和二等,還有專為女士設定的車廂。一等車廂環境好得多,票價也是二等的好幾倍。

因為查票寬松,許多人幹脆就不買票了,所以高峰期你可以想象那擠得要命的場景。

這些火車上,門都被拆了,主要是為了讓人上下車方便。你打算在人流如潮的車站等車停穩再下,那基本是癡人說夢,你還沒擠到門口,就已經被後面湧上來的人群推到車廂角落了!

印度最具特色的交通工具,非加爾各答的雙輪人力車莫屬。

這種車是英國統治時期的遺產,加爾各答是印度為數不多仍然保有這種傳統交通方式的城市之一。這些人力車不是任何機械動力,全靠人力跑動。

在德裏,街頭到處都是落後的貧民窟和破敗的基礎設施,但在建設現代化大眾交通系統方面已經邁出了步伐。地鐵與外面那些破舊的交通方式形成鮮明對比,坐在地鐵裏,你能真切感受到德裏作為國家首都的現代氣息。

出發去印度之前,我的胃已經先行一步緊張起來了。

心裏想的都是,印度的食物會不會讓我直接掛在廁所裏呢?真正踏上印度土地後,我的味蕾經歷了一場意外,沒讓我失望,反而讓我大呼過癮。

朋友們之前警告我,印度到處都是吃素的,可事實上,每頓晚餐我都能吃到肉,還配酒。

在孟買,我還特意試了一次中餐,就在印度門附近的一家餐館。

之前網上有人說在印度的中餐都是亂來的,但這家餐館的味道讓我懷疑是不是穿越回了國內,連牛肉豬肉都有供應。

印度的餐館大都晚上八點後開始營業。咖哩與國內五顏六色、形形色色的咖哩不同,咖哩味道濃郁、深入人心。

最開始,我還真有些怕在街邊小攤吃東西,怕那不潔凈的環境會讓我的腸胃再次翻江倒海。

不過,在加爾各答和瓦拉納希經歷了兩輪洗禮後,我的腸胃也強大起來,之後無論在哪兒看到小吃,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嘗一嘗。

旅行小貼士:

行李:

在印度,別想著拖著行李箱四處閑逛。路況如月球表面,坑坑窪窪,還有隨處可見的「地雷」(你懂的),真的不適合你拖著箱子走天涯!

飲用水:

喝水絕對要小心。我堅持只喝瓶裝水。有一次,一個很小的茶攤,茶攤老板燒開了水,遞給我一杯不太幹凈的奶茶。味道其實還不錯,幸運的是,我的胃也沒什麽大反應。

自煮:

大多數酒店有燒水壺,我還是內建了一個,以備不時之需。你知道的,去超市買點礦泉水自己煮東西總是更安心些。

空氣:

印度的霧霾和塵土飛揚是出了名的,所以帶上口罩絕對是個明智的。印度的灰塵實在太大了,有了免洗洗手液,至少可以讓你的手保持幹凈,吃手抓飯也不會那麽提心吊膽。

衛生紙:

印度的廁所文化和我們不一樣,很多地方是用手解決的,所以自備衛生紙是必須的,不然你會體驗到真正的「印度風情」。

去印度旅遊得做好心理準備

因為這地方就像是個硬幣的兩面——你不知道會遇到正面還是反面。幸運的話,你能體驗到一段無憂無慮的旅行;但別忘了,反面也總是潛伏著!

在印度的旅行中,有時你會碰到那種讓人有點兒不太舒服的場景。舉個例子,某些當地人會有點兒猥瑣,喜歡動手動腳。對此,女生一定要學會堅決地拒絕,一開始就得說個響亮的「NO!」以免給人留下可乘之機。

你會發現印度的矛盾:他們虔誠地崇拜女神,現實生活中對女性的歧視卻隨處可見;恒河在他們心中是神聖的,卻也日夜承受著嚴重的汙染。愛情在印度電影裏總是美好而浪漫,現實中的情侶卻不敢在公共場合任何親昵的行為。

馬克·吐溫說過,「對印度的任何評價都是正確的,相反的觀點可能也是正確的。」

這句話完美地描述了印度的復雜性!從億萬富翁到饑民,從探索宇宙的科學家到文盲,印度好似一個集永珍的大熔爐,熱情的好人和窮兇極惡的壞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