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黔西鴨池河鐵索橋的歷史

2024-01-22旅遊

俯瞰黔西北大地,暮春的綠意隨群山起伏,高鐵穿山越壑,汽車風馳電掣……依托交通築起的「高速平原」,黔西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生態建設成效斐然,特色產業星羅棋布,美麗村寨點綴其間。

1958年修建的鴨池河吊橋與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鋼筋水泥大橋並列於峽谷間

然而,最美的風景,還是你幸福的樣子。

貴州素來有「橋梁博物館」的美譽,在貴州橋梁快速發展史上,鴨池河鐵索橋如今盡顯滄桑已成歷史。這裏的橋梁工程讓人嘆為觀止,堪稱橋梁傳奇。在黔西大關鎮境內,岸陡谷深的鴨池河段上聳立著三座大橋:原321國道上的鴨池河鐵索橋、鴨池河公路大橋和貴黔高速公路上的鴨池河特大橋。

鴨池河鐵索橋鳥瞰

鴨池河乃彜語「歐茨液」諧音,是烏江幹流之一段。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大關鎮的鴨池河畔。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原321國道上的鴨池河鐵索橋,位於原321國道清鎮與黔西交界處。

秦天真

1956年,貴陽市首任市長、時任貴州省建委主任秦天真率貴州省交通廳到鴨池河考察。秦天真是畢節人,也是中共貴州省工作委員會建立人之一。在革命戰爭年代,長期往返貴陽、畢節兩地進行地下鬥爭的秦天真深知在鴨池河建橋,連通貴陽、畢節兩地的重要性。經過反復調研和論證,並請來蘇聯專家米丘林提供技術支持,雖然只是一座鐵索橋,但它結束了鴨池河天險自古無橋、往來人馬車輛只能靠擺渡的歷史,結束了兩岸老百姓千百年來的無橋之苦。來往客旅多了,老貴畢路沿途也鬧熱起來。清鎮黃粑、衛城辣子雞、鴨池河酥梨,都成為當地的標記。

鴨池河鐵索橋鳥瞰

鴨池河上曾有一座簡陋的鐵索吊橋,建於清代,毀於鹹豐八年(1858年),其後無力再建,便改為滑索纖渡。1957年,國家動工修建鋼桁構加勁柔性單孔懸索吊橋,歷時一年零六個月, 1958年7月1日建成通車。鐵索橋車輛排隊單邊放行,車輛在上面通行還有時間規定。「橋面是枕木,兩岸有戰士把守,車只能一輛輛過。」鐵索橋的護橋員李正輝今年68歲,據他回憶,在橋的入口處等待車輛放行,往往一等就是三四個小時。當時從畢節坐車去一趟省城貴陽,要花上兩天時間。

鴨池河鐵索橋橋面舊照

鴨池河鐵索橋上的鐵索舊照

鴨池河鐵索橋橋面舊照

鴨池河鐵索橋橋台全景

鴨池河鐵索橋橋面是用木板鋪成的,橋兩端是用四根大水泥柱及鐵索撐起整座橋,站在橋上從木板縫隙裏可以看見峽谷底藍綠色的河水,曲折的河流在上百米深的峽谷裏,雖不寬闊,卻異常湍急。頓時有眩暈之感,恍若隔世。

這座鐵索橋曾是321國道穿過鴨池河的唯一通道,由於橋身險峻,橋頭有兩個衛兵不分日夜的站崗,負責對通行的車輛進行關卡,保證每次透過鐵索橋的車只有一輛。 這座大橋也見證了貴州省交通歷史的發展。

貴畢公路建成通車後,鴨池河大橋不再是貴陽至畢節唯一之路。

長年曝曬在外的鐵索橋,水泥柱、鐵索

長年曝曬在外的鐵索橋,水泥柱、鐵索、以及木板慢慢變成統一的古色,散發出的古老氣息,似乎在向每個過客大聲宣告自己曾經的激情燃燒的歲月。貴畢公路建成通車後,鴨池河大橋不再是貴陽至畢節唯一之路。鴨池河大橋往日的繁忙景象褪去。

鴨池河鐵索橋側面特寫。

鴨池河鐵索橋正面特寫——「不準機動車雙車過橋」、「汽車過橋不少一分鐘」,

因為這座橋,大關鎮一個村子還改了名字。這個鴨池河邊的村子,原先就叫鴨池村。「修建鴨池河公路大橋時,蘇聯專家米丘林提供了很多技術上的指導和幫助。為紀念米丘林,當地人就將鴨池村的村名改為現在的‘丘林村’。」

鴨池河鐵索橋側面特寫

1997年12月31日,對於大關鎮、對於丘林村,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鴨池河鐵索橋30公尺處,長176公尺、寬近10公尺鋼混結構的鴨池河公路大橋建成通車。鐵索橋正式退休。這座飽經滄桑的鐵橋自然退休後,靜觀新橋上車水馬龍的風光至今。

如今的大關鎮丘林村。羅興祥 攝

大關鎮丘林村鴨池河河灘。羅興祥 攝

沒有想到的是,在貴州橋梁快速發展史上,鴨池河上的這座鋼筋水泥大橋,如今又被今天的貴黔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世界級新鴨池河特大橋代替,貴陽至黔西早期開車需要五六個小時縮短到今天不到一小時。

位於貴黔高速公路上的鴨池河特大橋,雄偉壯觀

貴陽到畢節從此不再經過勞苦功高的鴨池河鐵索橋,321國道幾乎被人遺忘,鴨池河鐵索橋默默的隱落在其間。漸漸淡忘在人們的視線裏。

註:文章由作者整理完成,來源於網路。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