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近七成受訪者感到旅行體驗得到提升

2024-03-18旅遊

暮色來臨前,在湖北一所高校讀書的李梁玉和朋友抵達了柴達木盆地的酒店。這是前往察爾汗鹽湖途中的落腳點,迎接她們的是幾棟貨櫃改造的二層房屋,在西北廣袤的大地上,酒店往前和往後100公裏幾乎渺無人煙,這裏是唯一的休息和補給點。「我們在一兩個月前就預訂了酒店,一晚大約300元,因為訂了兩晚,老板給我們便宜了很多。但是我不小心選錯了兩次日期,反反復復麻煩老板改了3次價格,他都很有耐心。」等到李梁玉去青海時,當地已迎來旅遊旺季,酒店價格上漲,但老板並沒有坐地起價。「雖然我們只能在那吃飯,但餐食也沒有‘死貴’,價格合理。」酒店老板的耐心和「良心價」讓李梁玉感到舒適,當地對景區和周邊服務業態的管理也讓她感到滿意。

在近年的文旅熱潮中,旅遊景區的口碑和服務成為遊客們討論的熱點。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以大學生為主的青年發起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418份。結果顯示,68.52%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出門旅行的整體體驗提升了,9.48%的受訪者認為變化不大,22.64%的受訪者認為在不同景區感受不同。

68.52%的受訪者認可文旅產品的開發、設計

去年在貴州的旅遊經歷,讓在湖南一所高校讀書的遊夢婷印象深刻。「景區規劃合理,有3條遊覽路線可選,都可以不走回頭路地遊覽到各個點位,而且有供遊人休息、吃飯、拍照的區域,食住行和遊覽都很方便。」除了合理的景區規劃,走心的創意策劃也會讓遊夢婷心動不已。走進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她被科技感的布展所震撼。一處展廳還原了揚州的四季,微縮版的古鎮被不斷變換場景的投影籠住,美輪美奐;另一處展廳3D效果逼真,仿佛真有河裏的魚朝她遊來。她購買的套票包含體驗式遊覽,要到各個模擬古代場景的場地去完成任務、蓋章,更巧妙的是,大運河的故事、知識被設計在故事線中,「有一個任務是讓我們撈淤泥,就是模擬運河清淤」。「一番體驗比單純的看展品,更有助於了解運河文化。旅遊地的景觀本身重要,背後的策劃和管理也一樣重要。」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68.52%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不少景點的開發設計更好了,12.38%的受訪者認為變化不大,18.52%的受訪者認為不同景點優劣不一。一些景區的精巧計畫讓北京化工大學學生趙文垚覺得體驗感更強。剛剛結束的寒假,他到廣西陽朔旅行,花20元體驗了「撐船老翁」——穿上蓑衣扮成船夫,一邊聽船夫介紹晴天和雨天所穿蓑衣的不同,一邊和鸕鶿玩耍,體驗江上漁民的日常。

此外,70.01%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景點的設施更加完備了。在上海一所高校讀書的龍毅飛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時,導覽器是可以免費借用的,而且帶有顯示器,可以播放豐富的講解視訊。比起使用常見的只有一個耳麥的導覽器,他從這台導覽器上看到了更多生動的文物知識,「能免費使用也更有助於文物知識的傳播」。

旅途中打動年輕人的點滴細節,與文旅產業發展的大環境息息相關。蘇州大學旅遊管理學科負責人、東吳智庫副院長周永博教授介紹,遊客對景點品質的認可度提升,與國家對景區的嚴格管理和國內旅遊市場高度開放的競爭機制密不可分。「國家A級景區管理體系持續多年,這一措施的成效有目共睹;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的優勝劣汰,也讓旅遊供給的品質不斷提升。」此外,年輕人掌握的資訊來源廣泛、全面,更「會玩」,也是他們能夠獲得較高品質的旅遊體驗的原因之一。

70.86%的受訪者認為旅遊地綜合服務意識更強

文旅產業的發展不僅在於旅遊產品的最佳化,旅遊服務的提升也讓一些受訪者感到欣喜。李梁玉的老家在黑龍江,她從小就常到哈爾濱玩。「近年來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基礎設施變得太方便了。以前地鐵沒修好,從火車站去地鐵還要提著行李箱走很長一段路。現在不管是去地鐵還是公交站,都只需要走幾步路,這些公共交通已幫遊客把‘最後一公裏’打通了。」

李梁玉小時候就去過冰雪大世界,「不過我小時候滑雪圈還是單收費的,滑一次80元;餐廳裏的泡面要25元一盒,如果不在那買吃的,都不能用那裏的熱水」。但最近幾年,她發現景區裏除了購買食物,別的都不用再單花錢,滑雪、滑冰刀都免費,食品價格也公道了很多,而且拿著自己帶的食物也可以進到溫暖的餐廳裏吃。「這些都是很大的進步。」李梁玉說。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67.41%的受訪者認為近年來旅遊城市的交通食宿更為便捷,58.72%的受訪者認為旅遊中的不良現象治理更到位,70.86%的受訪者認為旅遊城市所在地政府、商家、市民等的服務意識更強。

趙文垚在一次旅行中則親身見證了當地有關部門如何高效地解決了遊客的問題。在桂林旅行時,趙文垚的同伴把手機落在了商場的洗手間。他們報案後,當地派出所的兩名民警很快到達事發商場。知道民警辦案或許需要較長時間、有的案件甚至較難偵破,趙文垚和同伴並沒抱太大希望。大約過了3個小時,兩名民警回到派出所,「不翼而飛」的手機也被找回。「我們當時很激動,立馬給手機拍了照作個紀念。」

在周永博看來,旅遊配套服務水平與城市公共設施建設水平息息相關。「現在的旅遊活動不是點對點開展,而是以散客化為主。散客會深入到城市空間的各個角落,這就需要城市不僅僅有作為‘旅遊吸引物’的景點,還要有作為‘旅遊舒適物’的社會系統,也就是高水平的公共設施、公共服務,以及主客共享型的城市公共空間。」因此一些地區想要打造讓年輕人喜歡的旅遊場景,就需要在高品質的旅遊景區的基礎上,成體系地填補和提升城市空間裏的舒適物,培育出一些非常典型的城市場景,去滿足年輕人對城市便利和休閑舒適度的一些需求。

除了地方基礎設施和治理水平提升帶來的旅遊體驗提升,一些年輕人也已經在旅行中感受到了商家、市民的熱情。在天津一所高校讀書的粟悅曾聽舍友講過一個暖心的故事。舍友趁假期帶弟弟妹妹到淄博旅行,一天晚上3人在一家燒烤店吃完飯,正趕上下大雨,燒烤店老板看他們沒打到車,主動提出下班後送他們回酒店。老板騎的是電動車,每次只能帶1人,往返3趟後才把3人送回了酒店。後來舍友把這件事和老板的創業故事記錄了下來,發在網上。在粟悅看來,燒烤店老板冒雨送遊客、又被舍友記錄下來,是遊客和城市相遇的最好模樣。

好產品加好服務是文旅長紅的「不二法門」

李梁玉感到目前不少旅遊城市對商家的治理已相當到位,在西寧街頭一名大爺的攤位上買桃子時,李梁玉問了價,還特意記住了桃子的重量,又專門跑了幾家不同的果蔬店詢價、到超市給買到的桃子稱重。「每家店的價格相差不大,大爺給的桃子分量也足夠。」「沒遇到過任何‘宰客價’或缺斤短兩」,讓她感到當地人很真誠,工商部門治理也很到位。然而有一次到景區遊覽時,她卻遇到一些攝影店「霸占」景區中能拍到好景色的地方,她和朋友拍照拍到一半,就有攝影師來讓他們騰地方。「我們說還沒拍完,他就口出惡言。」李梁玉很氣憤,「這種情況還是會存在,應該予以制止。」

周永博指出,當前年輕人對旅遊目的地社會文化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要求各地不斷提升社會文明水平。「好客和誠信是旅遊接待中最直接展現給遊客的社會文明,因此文旅發展也要和精神文明建設統一起來,形成一種互相促進的局面,讓文旅發展去帶動精神文明建設,把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轉化成文旅發展。」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為了給遊客提供更好的旅行體驗,77.15%的受訪者期待景區提升含金量;53.25%的受訪者期待文旅行業培養和引進優秀的旅遊業從業人才;54.39%的受訪者希望暢通遊客投訴建議渠道;58.19%的受訪者希望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商家等及時回應遊客訴求。遊夢婷就希望各地或景區可以調研遊客的意見,不僅可以改善目前可能存在的問題,還會從遊客那裏獲得更多新的靈感。

在柳州,螺螄粉讓遊夢婷贊不絕口:「和在別的地方吃到的真的不一樣。」但當地的一處古鎮卻讓她覺得差強人意。「我們去的古鎮可能是為了吸引遊客而開發的,感覺沒有什麽當地特色。」十多年前古鎮、古街流行,一些城市競相效仿打造類似景觀,用曾經生活在福州的遊夢婷的話說,就是「走到哪都能找到一個三坊七巷」,然而有的古鎮並沒有呈現出當地特色文化,商鋪裏售賣的商品也大同小異。「我還是喜歡一些有特色的地方,不管是自然還是人文,與眾不同才讓人覺得有去的價值。」她期待各個城市或鄉村可以結合地方特色文化或有科技含量的新生事物,找到自己的優勢,揚長避短。

周永博分析,融合傳統文化的潮流設計、提供精神享受的文化場館、引發人際互動的城市場景、有益身心恢復的自然環境,是吸引年輕人的旅遊產品的幾個重要特點。「這就要求旅遊產品既要‘守正’,又要‘創新’,開展跨界的設計;其次,旅遊產品要提供對文化的深度演繹,挖掘文化的價值和內涵,給人們提供精神享受;此外年輕人的人際交往需求比較旺盛,喜歡在旅行中建立人際互動,這就需要我們積極地引導互動;另外還要考慮生態創新,現在有很多地方的生態環境很好,但自然環境保護能不能轉化成一種創新的文旅供給,還需要文旅企業等機構認真去思考。」

來源:中國青年報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路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