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追回年輕人,露營端上「娛樂拼盤」

2024-05-11旅遊

圖/IC

盡管多次傳出「涼涼」,但露營這個頗受Z世代擁泵的戶外休閑計畫,在今年五一假期依然「一地難求」。

「原本以為沒多少人,結果問了幾家露營地才終於找到位置。」重慶00後女生鄧思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自己和閨蜜抵達露營地後發現,不少年輕人正在碧綠的草坪上支起帳篷和天幕,並湧入湖邊、叢林等地方,享受著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悠閑時光。

自2020年開始,露營可謂是戶外活動的「頂流」。然而隨著旅遊行業的復蘇,不少玩家逐漸被分流,同時露營地「同質化」「計畫單一」等問題也讓不少早前鐵粉開始遠離。露營市場增長速度一度減緩,國內多家露營地甚至出現艱難營運,最終不得不關門退場。

「露營市場並沒有外界傳聞的那麽不堪,只是經歷了一場洗牌。在淘汰掉不專業的從業者後,剩下的露營地不但‘轉型升級’,還賦予了行業更多的可能。」在浙江經營著一家露營地的張晨表示,如今從業者不再只專註打造單一的露營地,而是不斷引入農旅特色、親子樂園等「露營+」計畫,以滿足消費者更多的戶外需求。

「此次洗牌並非壞事。反而能讓從業者在未來更潛心紮根市場,為客戶打造更好的計畫和服務,進而推動市場爆發出更大的生命力。」張晨說。

露營去放空:精致風催火周邊商品

重慶一處戶外露營地裏,鄧思興奮地拿著飲料,伴隨著藍芽音響傳出的音樂,和朋友坐在帳篷外的折疊椅上愜意地聊著天。一旁的燒烤架上,肉串和蔬菜在火苗的炙烤中發出滋滋聲響,頗有種歲月靜好的感覺。

鄧思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早在4月底就和朋友敲定了露營計劃,「畢竟各個景區都人滿為患,與其花高價訂機票酒店後再去人擠人,不如選擇輕松自在的露營生活。」

同樣利用五一假期選擇露營的周雪已經在露營地呆了兩天,「原本只想短暫玩耍後就回家,沒想到露營地活動安排得格外豐富。昨天晚上是篝火舞會,明天又有樂隊演出,根本舍不得離開。現在計劃著再多待上幾天。」

盡管一度被外界視為發展遭遇瓶頸,但露營在這個五一期間,依然成為大多數年輕人聚會玩耍、享受假期的選擇。據美團、大眾點評等平台數據顯示,早在3月,「露營」相關搜尋量同比上升450%。

露營戶外活動「重煥生機」,正成為不少人的選擇。

「盡管旅遊業的復蘇讓客戶群體分流,但露營仍在五一期間獲得不錯的客源和流量。」張晨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營地早在假期前一周內就全部約滿,後續還陸續接到不少咨詢電話。但因為已無法提供更多的場地和帳篷,只能無奈全部拒絕。

從事戶外露營裝備銷售生意的阿傑也向貝殼財經記者介紹,近一兩年來店鋪生意雖然沒有早前那般火爆,仍然有穩定的客源和訂單。

「年輕人在經歷了初期粗放式露營後,開始追求更有品質的露營體驗,自然對物品的需求也有所提升。」在接待客戶時,阿傑發現當下年輕人對於露營趨於享受戶外的狀態。相對帳篷、睡袋、蛋卷桌等傳統露營物品,氛圍燈、咖啡機、藍芽音響等較為小資的物品更受到這一群體的歡迎,「誰都希望能在難得的節假日裏徹底放松身心,而不是在簡陋的帳篷中吃幹糧充饑。」

電商平台4月上旬數據顯示,近三十天內,露營帳篷、充氣床品類、冰桶、吊床等戶外生活裝備銷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不可否認露營行業在開發中確實暴露出諸多問題,也有不少從業者陸續結束,繼而引發外界傳出‘露營涼了’的傳聞。但就五一假期市場情況而言,其仍然在年輕群體中有著一定影響力。」張晨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畢竟假期熱潮導致景區擁擠,有悖於年輕人渴望的悠閑度假。而露營則能讓他們在自然環境下,以輕休閑的方式緩解工作壓力。這種‘偷得浮生半日閑’顯然更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紮個帳篷 賺快錢 」的日子

經過火熱的幾年,露營這一「頂流」也並非沒有成長的煩惱。

「以前每到節假日或者天氣好的周末,不僅露營地人滿為患,就連公園的草坪也會出現無數頂帳篷,但今年明顯數量少了不少。」一位玩家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己早前也曾對露營頗為熱衷,但體驗過多個露營地後發現內容過於同質化,「大抵是燒烤、打打羽球或者玩玩飛盤,越來越沒意思。」

張晨印象深刻,自己在2020年入局時身邊不少朋友都湧入其中,甚至不乏地產公司、車企等產業跨行而來。近兩年來卻時常聽聞同行出局的訊息,「在經歷‘洗牌期’階段後,不少早前跟風入局卻體驗感不佳的露營地正在逐漸結束市場。」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露營市場爆發初期,不少露營地為了搶占客源和流量,通常只是簡單地收拾下草坪,擺上一些帳篷就匆忙營業。加上不少玩家初接觸這一市場,對露營品質沒有追求,引得這一市場在草莽階段發展迅猛。

「那幾年露營的錢實在太好掙了,只要你能租到空地,再買上一些帳篷和天幕就能營業,每位玩家收上幾百元,很快就能回本。」在四川經營著露營地的老劉表示,這種粗暴的營運模式讓不少渴望「賺快錢」的從業者都忽略了產品同質化以及計畫單一等問題,「當時比拼的是入行速度,根本沒多少人考慮品質和長期發展。」

拐點很快到來。產品同質化、內容設計過於單一以及安全衛生問題隨著入行者的增多趨於嚴重。貝殼財經記者登入二手平台搜尋發現,不少包括帳篷、天幕等有關露營的二手商品正在售賣,價格也從數元到數百元不等。

一位賣家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之前曾跟風入行,但很快就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原本想將商品轉手給同行,卻發現大家都在互相兜售,「現在不得不將商品半價乃至更低價格銷售,畢竟能撈回一點算一點吧。」

「營地客流量相比高峰期時曾一度減少近60%,連續幾個月沒有訂單都是常態。」事實上,老劉也曾遭遇過客流冷潮。他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市場出現大規模倒閉潮並非偶然,「露營已經過了最初的草莽階段,顧客也更傾向於業態更為豐富的露營地。然而行業裏不少營地的設施和服務普遍落後於市場需求,自然無法得到顧客認可。」

「未來沒有‘內容’的露營地肯定還會繼續被市場所淘汰。」張晨說,隨著當下消費者選擇的提升,從業者們也必須開始向精細化以及多元化方向發展,「露營地環境和裝置再好,客人也不會天天去。吸引消費者的只能是產品業態。今後誰掌握更多的內容,誰才有可能在市場中勝出。」

露營 也相親,花式娛樂留下 年輕人

為了在風口上站穩,張晨開始對露營地進行改造。

「玩家不可能一直聊天和燒烤,還需要營地為他們提供更多有意思的活動。」那段時間裏,張晨四處拜訪同行和老客戶,並對市場做出多次調研。他發現不少玩家希望能在露營地加入采摘、垂釣等休閑運動,另外還有客人建議打造親子遊計畫,以方便節假日帶孩子體驗大自然的樂趣。

據艾媒咨詢釋出報告,超六成露營消費者最期待露營地融入親子元素。分析人士指出,露營地引入新元素有利於增加消費者的體驗感,也可以吸引新的消費群體加入。

為此,張晨特意和附近農莊合作,推出草莓、葡萄等水果采摘活動以讓玩家享受親子時光,還定期打造營地篝火晚會、露天電影、飛盤比賽等活動,「現在每個月就會推出不同的主題,以此來提升客戶的體驗感和新鮮感。」

不少從業者在接受采訪時坦言,當下露營行業不能再局限於單一計畫,更需要植入「露營+體育」「露營+親子遊」等因素,以提升玩家對露營的興趣。

老劉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發現客流逐漸下滑時,他索性將露營地關停,進行升級改造。除了搭建木屋讓玩家有更多的住宿選擇外,還購置了無線音響、天文望遠鏡等裝置。

這些只是當下精致露營地的常規標準。要想讓顧客心甘情願地買單,還需要增加更多競爭因素。

為此老劉邀請樂隊、歌手前來演出,還非週期性舉辦騎行、飛盤等計畫的比賽,以此將單一的露營場地升級成綜合型的娛樂場所,「現在客流量比平時多了兩三倍,每到周末都擠滿了玩家,不少人還留言建議舉辦更多類似的活動。」

「隨著露營行業不斷升級,今後勢必會有更多的‘露營+’形式來滿足消費者的戶外場景需求。」一位戶外行業從業者向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露營不是「旅遊平替」,而是能滿足消費者戶外需求的休閑場景。另外也不能是獨立的個體計畫,應該成為區域旅遊的配套,「比如‘露營+相親’能為玩家提供豐富的社交場景與氛圍,‘露營+音樂live’能帶來更多年輕人的湧入,‘露營+采摘’則能吸引到家庭遊客。」

同樣據艾媒咨詢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1134.7億元,同比增長51.8%;預計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模將達到14402.8億元。

「數據增長的背後,是市場持續的消費需求。相較於歐美與日韓市場超過10%的露營滲透率,國內目前露營滲透率僅有3%。這意味著露營市場還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張晨說,「如今所謂的市場‘涼了’,只是行業內正常的優勝劣汰。相信經過此次洗牌後,未來市場將會爆發出更大的生命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