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十三朝古都,遍地是國寶的西安,你真的會玩兒嗎?

2023-12-21旅遊

咱家地裏,又挖出啥新寶貝啦?

身在我們這樣一個文明古國,血液裏流淌著5000多年的文明基因,每每看到這樣的新聞,就問誰能忍住不點開看!

從線上到線下,最近幾年,掛起了一股考古熱,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講各種博物館規劃到自己的旅行必打卡行程中。

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和阿信同樣的感受,自己看貌似又看不出啥門道,請講解吧,錢又花了,輸出的知識密度好像和網上的又沒啥區別。

咋辦?

這次, 中信出版聯合騰訊視訊知識、微博區域、新浪陜西、西安釋出 等機構,聯合舉辦了一場「萬物皆有新知」之「一頭紮進博物館」主題活動,首站就選擇在了十三朝古都,出土文物資源最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重鎮——西安。

至於兩位領隊和講解,那更是直接升級到了頂配陣容!

首先是 許衛紅老師,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奮戰在考古一線二十余載, 曾參加了秦始皇陵兵馬俑三號坑、二號坑等多項重大考古發掘,登上過【百家講壇】,在阿信家出版有 【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 一書。

阿信也曾聯合騰訊視訊知識為許老師打造科普專欄 【考古有意思:走進地下大秦帝國】

要說秦代考古,估計找不出比許老師更合適的了。

另外一位是 於賡哲老師,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於老師不僅上過【百家講壇】,還是全網超5000萬人次圍觀的歷史視訊博主, 在阿信家出版有 【燒尾:於賡哲說唐才子才女】【淩煙閣——唐代風雲人物啟示錄】

雖然主攻隋唐史,作為西安在地學者的優勢,也使得於老師成為詮釋中國古代史的最佳人選。

兩位老師相遇,會給你的博物館之旅開啟怎樣神奇的體驗?

讓阿信來給你好好說道說道……

你所不知道的秦始皇帝陵考古細節

秦始皇陵被譽為是考古學家的天堂。

而其中最讓人驚嘆的,當首推兵馬俑。

30多年前的驪山腳下,一輛公交車揚長而去,只留下飛揚的塵土以及當時風華正茂的 許衛紅 老師。

那時,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並不十分著名,距離臨潼縣城還有近十公裏。荒郊僻壤的狹小的宿舍、不分男女的廁所、每天轆轤吊水的日子和想要而不可得的獨立辦公桌,艱苦的環境使得很少有大學生能接受這種組織派遣。

初出茅廬的許衛紅,跟隨「兵馬俑之父」袁仲一先生參與了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三號坑的考古挖掘工作。

11月23日,在帶領大家參觀 三個兵馬俑館、銅車馬坑、百戲俑坑等景點時,許老師回憶起當年的發掘細節時仍歷歷在目,宛如昨日。

我們發掘的過程中,突然發現了一塊帶著彩色花紋的漆皮,我們的隊長穿著涼鞋就順著竹梯子準備將這個土塊送到外面緊急保存。

梯子很滑,隊長一下就摔了下來,所有人都沒想著去扶他,而是搶著去找他手上的土塊。

從此以後,我們發掘不許穿涼鞋下坑,梯子也改成了金屬的。

那些年,許衛紅老師追隨秦帝國留下的蹤跡,聆聽著出土文物無聲的吶喊,嘗試破譯始皇帝留下的摩斯密碼。

許衛紅老師也從一個趴在坑裏清理浮土的小娃,成長為了秦鹹陽城考古發掘活動領隊。

秦始皇帝陵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始於2009年,至今歷時14年。從執行領隊到領隊,許衛紅曾經負責了最初4年的工作。

將講述考古生涯中, 許多連小說家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趣事,這些都藏在了秦始皇的兵與城之下。

比如, 八千秦俑皆彩繪,上妝步驟是怎樣?

先上 「底妝」 ——給眼、鼻孔、唇以生漆作隔離,改善陶俑「肌膚」狀態,提高亮度和柔軟感,再打一層白色「粉底」遮瑕,而後刷上各種色度的紅彩,宛如定妝;

再上 「眼妝」 ——用棕色或紅色顏料圈出眼珠,筆尖稍頓,畫一個小黑點,表示瞳孔;

最後上 「唇妝」 ——先打底,再塗朱色。如果先上唇彩,會容易手蹭著嘴唇,蹭掉顏色。

看來秦工匠的思路和現代人化妝如出一轍。

許老師正在用手術刀清理彩繪

再比如, 秦始皇住的房子到底結構是怎麽樣的?

仔細勘察秦始皇的眾多房子之一——一號建築中,許衛紅發現這房子正如今天的「復式小高層」。

裏面不僅有洗浴室,甚至還裝了「浴霸」壁爐、鋪了防水層。整個房屋的地平,四周高,水池中心最低, 和現代的洗浴房沒有差別。

寬敞、保暖、防潮、隔水,設計考慮周全,施工一絲不茍。這也體現了小高層的主人,一定擁有優渥、舒適的生活。

一號建築復原圖

實際上,這座1974年發現的秦鹹陽城一號宮殿總面積約5000多平方米,總高度接近12公尺,差不多是現在四層樓的高度。

因此,大秦帝國的綜合實力遠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強大,如果沒有統一的政權做保證,這種建築規模的人力排程是非常難以實作的。

再比如, 項羽真的燒了阿房宮嗎?

如果土被火燒過就會變得又紅又硬,考古稱為「紅燒土」,然而在阿房宮遺址上並未發現紅燒土,倒是鹹陽宮殿出土了大量紅燒土,這證明 項羽燒的是秦宮室, 而非阿房宮。

阿房宮3d復原圖

有一次,許衛紅和團隊在老鄉家屋檐下歇息。

一村婦開門端著兩杯綠豆湯出來,許老師開始和她閑聊:

你家周邊的地裏,莊稼長得好不好?

澆地的時候,水下滲程度如何?

如果他們說,「莊稼長得不好」「下滲不順利」,這樣的回答對於考古隊來說可是個好兆頭。

這說明 地裏一定有夯土。

要知道, 尋找古代建築,秘籍就是找夯土。 有夯土預示著不是有墓,就是有建築。夯土對於考古人來說是簡直就是珍寶。

就這樣 從爛土、殘磚、碎陶片中,考古人一點點在尋找歷史的遺跡。

於賡哲笑談唐才子才女

帶我們重識唐朝社會文化

11月24日,於賡哲、許衛紅兩位老師聯袂為我在陜西考古博物館,奉上了一場歷史盛宴。

其中陳列的 上官婉兒墓誌 ,無疑是最近今年最為引人註目的明星出土文物之一。

2014 年,上官婉兒墓在西安鹹陽機場附近被發現,墓中未發現棺槨痕跡,無文物出土。

從天井、甬道和墓室被遭到大範圍破壞,應是大規模、有組織的破壞,很有可能是「 官方毀墓 」行為。

不過劫後余生,出土了一方完整的墓誌,全文一共九百余字,規格不低,在唐代墓誌裏算得上比較大的了。

上官婉兒的墓誌,為我們還原了她命運的諸多戲劇化轉折。

於賡哲老師在今年出版的新書 【燒尾:於賡哲說唐才子才女】 中,為我們詳細解讀了這位傳巫師女的一生。

作為專攻隋唐史的歷史學教授,於老師在書中介紹了與唐朝科舉制度相關的眾多人物,與其命運浮沈的一生。

所謂「 燒尾 」,出自「魚躍龍門」的傳說 。相傳每年春季,黃河鯉魚溯水而上,躍過龍門時,必遭雷擊燒掉尾巴之苦後,方成真龍。

唐中宗時,長安士人遇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必辦宴會,名「燒尾宴」,取「 神龍燒尾,直上青雲 」之意。

因此,有唐一朝「燒尾」之說,便與科舉、士人緊密相連。科舉路上的衣食住行,串聯起了整個唐代的社會文化。

其中的一個著名樣本便是 白居易

唐代詩人白居易(772—846)

初到長安,白居易就做起了租房族。

【國史補】記載:「既捷,列名於慈恩寺塔,謂之題名。」這就是著名「雁塔題名」。

白居易在27 歲考中進士後,便是其中最意氣風發的題名者之一,「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 」,不僅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還大有一種「卷死」同年們的意思。

唐代科舉每次取士 30 人左右,錄取比例大概在 2%,整個唐代進士也不過七八千人,所謂「五十少進士」,27 歲考中進士,雖然不是唐代最年輕的紀錄,也是足以傲視同年的優異成績了。

科舉之途,為唐代普通人憑借才華、婚姻進入上層社會提供了一定的路徑。但這只是理論上如此, 白居易在他的人生前半段,想在長安搞套房仍是大不易 。他品級低,俸祿少,長時間買不到房,只得被迫繼續租房。

為此牢騷也沒少發,【蔔居】一詩就體現了他的這種落魄: 我還不如一只老鼠有洞,還不如一只蝸牛有殼 ,不管地段,哪怕低窪潮濕,哪怕環境喧囂,不管房子品質如何,只要有個屬於我的房子,我就會覺得幸福得不得了。

遊宦京都二十春,貧中無處可安貧。

長羨蝸牛猶有舍,不如碩鼠解藏身。

且求容立錐頭地,免似漂流木偶人。

但道吾廬心便足,敢辭湫隘與囂塵。

當時,白居易租住在常樂坊,但不久就又搬了出去,估計是因為租金的問題。

到了元和二年,白居易成了翰林學士,又迎娶了楊汝士的妹妹。那個年代沒房照樣可以結婚。白居易結婚之後,依舊沒有房子,但搬出了華陽觀,搬到新昌坊,在那裏又租了個房子。

新昌坊也有問題,它位於長安城東部偏南,離上班的宮城或者大明宮比較遠(一般官員在皇城或者大明宮南半部上班,而白居易供職的翰林院在大明宮右銀台門內,距離更遠)。

每天上班,尤其是冬天,那個滋味實在不好受。白居易 【早朝賀雪寄陳山人】 就描繪過那個可憐的場景:

長安盈尺雪,早朝賀君喜。將赴銀台門,始出新昌裏。

上堤馬蹄滑,中路蠟燭死。十裏向北行,寒風吹破耳。

待漏午門外,候對三殿裏。須鬢凍生冰,衣裳冷如水。

忽思仙遊谷,暗謝陳居士。暖覆褐裘眠,日高應未起。

對白居易來說,路很長,天不亮就要上朝,冬夜馬蹄又滑,蠟燭也被吹滅了,寒風把耳朵都快給吹裂了,十分狼狽,然後突然想到一個事,你陳山人,日子過得多逍遙,每天都睡到自然醒,蓋著暖暖的被子。

你看我為了功名利祿,成了什麽樣子!

這一幕,不禁讓人慨嘆當下同樣選擇漂泊在外的異鄉人啊!

但是,我們都為人生的道路做了選擇,因此也願意在這條路上堅守夢想。雖然我們都曾「困居」長安,但是依然「不墜青雲之誌」。

除了才子,於賡哲在【燒尾】中也關註到了唐代許多女性的命運,她們雖在「科舉之外」,但卻也是重要的唐代歷史文化的一部份,如 薛濤、上官婉兒,以及宋氏姐妹等

考古,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簡單

在當年鹹陽城遺址挖掘清理過程中,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的領隊許衛紅老師發現了一塊兒 較為規整的石塊。

與其他石塊相比,它石質較好,邊棱整齊,打磨光滑。

在日記中許老師猜測, 石塊可能是建築台階。 她撿拾了幾塊回駐地,洗刷幹凈後看了個遍也無任何突破。

直到某天,晾曬的石塊如神啟般顯現出了「樂府」「北宮」四字,這個樂府所使用的樂器—— 石磬 才浮出水面。

石磬

石磬聲既和且平,關系國家命運。 石磬的發現說明秦始皇相信周禮的這套說辭,是重大的學術發現。

後世長期誤以為「樂府」機構為漢代所創,這個帶有「樂府」二字的秦代樂器, 印證了秦樂府的存在 ,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考古發現。

發掘出石磬的訊息經報道後,附近的村民老鄉都來看熱鬧,大家紛紛表示:「就這?俺村以前的磚廠垃圾裏有很多啊!」

還有很多?考古隊聽到這訊息,眼睛都放光了,當場就拉著考古隊 去磚廠「翻垃圾」。

600多斤的垃圾,考古隊足足翻了4天,不僅翻出了漢唐時期墓葬的築材榫卯磚和手印磚,還翻出了高級建築才會用到的龍紋空心磚、柱石、筒瓦和板瓦,甚至還翻出了錢!

錢模殘塊

準確來說,這些「錢」是 秦朝造錢的模具。 那時候金屬器鑄造都是模、範分開說, 以模造範,再用範造錢。

簡單來說,模是姥姥,範是媽媽,錢是兒子,這次直接把錢姥姥給翻出來了,怪不得人們常說錢能「生」錢。

錢模的發掘明確了秦代造錢工廠的地點、規模以及方法,為秦朝歷史研究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價值。

然而考古並非看到的那樣輕松簡單,隨手撿拾找到寶貝其實蘊含的是考古人幾十年的功力。

考古不是一味地「挖」,考古工作者不是土撥鼠。

考古發掘只是考古工作內容中極小的一部份,調查、勘探、發掘以及之後的修復、保護、研究,路漫漫兮其修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