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上藍關古道,下黑龍口鎮

2024-02-01旅遊

駕車沿 藍柞公路 ,順流 輞峪河 輞川峪 ,在峪口的 薛家村 小廣場前右拐便駛入 藍關大道

薛家村觀藍關古道路線示意圖

藍關古道 ,又名 丫頂關、青泥關 ,因為從峣山到藍橋段是一道綿延起伏的山嶺脊梁,古稱「青泥嶺」。從藍田縣城南七裏 火燒寨村上峣山、登七盤,經亂石岔、蟒蛇灣、雞頭關、風門子、六郎關、下十二箏坡到古藍橋,再由藍橋經新店子、牧護關入商洛、出武關到達秦嶺東南各地,這就是藍關古道的路線。 早在商周時已有雛形;秦統一六國後,大修以鹹陽放射線天下的馳道,藍關古道是當時通往荊楚的東南馳道上最接近鹹陽的一段險道。

天然觀景台

沿新鋪設的水泥山道一路盤旋而上,這條路是1958年,為順應大煉鋼鐵的需要,曾在藍關古道上修建一條可通汽車的簡易公路至 藍橋鎮 ,稱 峣山公路

極目輞川內外,風景殊

登高望遠:

往南望,層巒疊嶂深處是雲橫秦嶺分水嶺;

向西看,隔峪是簣山雙乳峰坳祝國寺文峰塔聳立;

西北眺,蒼茫白鹿原,影視城依稀可辨;

北面瞰,湯湯灞水正歡歌,櫛次鱗比藍田縣,縱橫高速橋架與其下關中環路線網;

回顧東,藍關古道蜿蜒沒深山。

藍關秋色

唐代 皮日休 曾在 【藍關銘】 中描寫:「天輔唐業,地造唐關。千巖作鎖,萬障為栓。難圖其形,莫狀其秀。雙扉未開,天地如鬥。軋然副啟,人濟入濟。似畫秦國,鋪於馬底。險不可侵,唯王之心,矧夫茲關,獨可規臨。」

層林盡染

歷史上藍關古道既是防衛來自東南威脅的最後一道關隘,也是爭奪天下,發兵東南必經的第一要沖,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五次出巡,有兩次經過這裏。歷代在西安建立王朝的統治者,無不把藍田視為溝通秦嶺南北,促進東西經濟、文化、商貿交流和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的樞紐。

層林盡染,層巒疊嶂,氤氳流嵐

氣象萬千的藍關古道,沿途每一處都流傳著美麗的傳說:七盤古道南面有個 蟒蛇灣 ,相傳是神仙斬蟒除害,死蟒化形而成的地方;山谷中有 一個分成兩半的卵形巨石 ,傳為斬蟒時的試刀石;古道旁的 雞頭關 上有一形似雞頭的山崖,傳說是天上的神雞私自下凡在此消滅了危害人類的蠍妖,後因違反天規而不能上天被永鎮於此,化為 石雞

雲橫秦嶺家何在

青泥嶺 最高處的 風門 又稱「 封門 」,這裏兩山對峙,形如雙扉,其口多風,故稱「 風門 」,又因為從峣山登古道後,一路皆可以回頭眺望秦川,但過此門後就再也看不到了,故又稱「 封門 」,古時東去的客人到此,無不落下思鄉懷親之淚。 六郎關 ,傳說是北宋名將楊六郎駐過之地。

秦嶺秋韻,眺望玉山

車過 六郎關與六郎關村 ,登臨 十二箏坡上端 。俯瞰 藍橋峪 ,但見 玉山並秀 蓮花山呈 藍橋仙窟 藍河 碧水蹦蹦跳跳地在層林盡染的峽谷裏奔流著。

對望玉山並秀,飽覽畫圖勝景

駕遊山上踟躕前,瀲灩風光沈醉纏。為舒胸臆發感慨,遂作:

藍關的秋

千巖作鎖萬障栓,悠悠古道幾千年。

商旅士學王侯將,南來北往進長安。

人言逢秋悲寂寥,此期途經景多絢。

雲橫秦嶺巒疊嶂,層林盡染勾雙眼。

北眺:終南山北麓聖坊仙居

北望終南山北麓,山上修有今日依存的古寺,它就是聞名中外的 凈土宗祖庭--上悟真寺 ,那裏巖崖峻峭,曲水回環,茂林幽篁,流雲飛瀑,自古即有「聖坊仙居」之稱。幾年前,我曾取道 水陸庵 ,遊 下悟真寺 ,然後一路徒步進山循又一條 藍關古道 一路拾級而上,走過山上楔嵌在絕壁之上下臨幽澗的或原木或山石鋪就的 古棧道 ,登臨過 上悟真寺 ,寺僧曾對我言:電視劇【白鹿原】裏的和尚就是劇組親自請我下山出演的!

上坐十二箏坡,下觀無限風光

隋末唐初,悟真寺院歷經擴建,至唐開元初期,已成為擁有上下兩院,含上方北院、上方南院、橡灣竹林寺、山北玉泉寺、山北水陸道場、河灣口華嚴院,共六大寺院群落,殿宇庭堂4000多間,僧眾1000余人,據有山場田產5000畝以上的超一流寺院。

玉山並秀躍然藍峪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瞧:藍橋峪裏 王順山國家森林公園、蓮花山森林公園、窄峪……

十二箏坡秋色濃

山青水秀的藍橋自古被譽為人間仙境和世外桃源,北面是藍田八景之一的 玉山並秀 杜甫「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 的詩句便指此處;南面是藍田八景之一的 藍橋仙窟 ,現叫 碧天洞 ,也叫 湘子洞 ,傳說韓湘子在此修道成仙。

紅葉映玉山

夢斷藍橋 的典故,一直流傳著兩個千古絕唱。

尋眼穿縫俯瞰上悟真寺下悟真峪段

其一,相傳,這裏是 唐朝裴航遇到仙女雲英 處。 【太平寰宇記】卷五十四和明代龍膺【藍橋記】及現代秦腔【藍橋相會】 所述一個古代愛情故事稱,仙女雲英給裴航炮製治療他母親的藥物時產生愛情,她因盜取制藥仙杵而觸犯了天條被天兵抓去,為此 「夢斷藍橋」成為表述「愛情悲劇」的成語。

尋眼穿縫俯瞰上悟真寺下悟真峪段

其二,民間關於發生在藍橋的愛情故事還有著這樣的傳說。 【史記·蘇秦列傳】和【莊子】 中都有記載:春秋時期,有一名叫 尾生 的少年,和他心愛的姑娘相約在橋下見面,可是姑娘沒有按時赴約。後來下起了大雨,河中漲起了洪水,但是他仍堅持不走,抱著橋上石柱,等著姑娘,最終溺死。水退以後,姑娘匆匆趕來,看到這情景,也殉情而死。

尋眼穿縫俯瞰上悟真寺下悟真峪段

【國策·燕策】 中曾寫道: 「信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參,三者天下之高行也。」 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的【長幹行】 一詩中也亦雲: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均贊頌了堅守信約的精神。 此後,人們把相愛的男女一方失約,而另一方殉情叫做「夢斷藍橋」,把對愛情的堅守稱為「抱柱之信」。

闊步藍關古道直奔藍關驛

1958年,炸山修 峣山公路 時不慎把 藍關石門 的多個被毀石橋柱也不知去向。曾有不少學者前往該地尋找當年舊址,但均未找到。直到2004年12月中旬,藍田縣藍橋河村兩位村民樊民政和範有奇在藍橋河挖沙時,才在河邊發現了這兩個柱形石塊。 石條長約1公尺,重達千斤,雖久經河水沖刷,但其上凹痕仍十分清楚

藍橋驛前揮揮手,古道故人往荊楚

古時的藍橋是當時古道中最重要的驛站,因此千百年來的藍橋便成為秦嶺深山中最負盛名的地方。 韓愈 遭貶潮州途經藍關被大雪所阻,留下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的千古絕句。明代詩人 劉機 面對王順山美景,發出 「天下名山此獨秀,望中風景畫中詩」 的感嘆。

柿柿累枝皆如意,姹紫嫣紅待旅人

明李本固的【藍橋道中】詩雲: 「不盡青山綠水,都來鳥語花香。攬轡藍橋幽處,渾忘身在他鄉」。 就連一些準備去長安應試的舉子也在藍橋發出 「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京」 的慨嘆。

藍關古道與312國道重合處

1974年又從 藍關古道左側的古棧道(經上悟真寺處)沿藍水 修建了一條 從水陸庵至藍橋的公路 ,即現在的 312國道 從此永遠結束了「雪擁藍關馬不前」的歷史

古藍橋遺址處

藍橋鎮 ,位於秦嶺七十二峪之一 藍橋峪 ,又稱 藍峪、清峪、悟真峪 ,在秦嶺腹地 王順山 北麓凹處的 藍河 北岸, 古代因藍關古道上此處在藍水上架有一橋而得名 東界商州市牧護關鎮,南連葛牌鎮,西鄰輞川鎮,北接普化鎮。 地勢狹長,溪流貫穿其中,該區三面環山,氣候濕潤,植被茂密,環境優雅,緊靠312國道交通便捷,是休閑旅遊度假的理想之地。

不管古人是從 火燒寨村上峣山至藍關,還是從藍田古剎水陸庵溯藍水而上 ,入 河口 進山,經二十裏奇山怪石 峽谷棧道至藍關 ,都會在 藍橋驛會合 ,往上便是 商洛地界 ,藍水在此拐四個彎,轉過山嘴, 眼前兩山對峙,雄踞一關,便是藍關,也就是牧護關。 這幾條道,我三十年來曾無數次經行過。

牧護關隧道西口

藍關和牧護關易名原由: 話說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後,派大將 蘇顯 一路追殺劉秀於秦嶺。劉秀冒雪從藍關古道逃入秦嶺中,行至藍水狹谷南端,眼看追兵逼近,情勢萬分危急時刻,邂逅一牧人,二人急忙互換穿戴,劉秀慌忙躲藏起來,而牧人悠然待敵。追兵至,發現牧人服色似劉秀衣著,而人非也。牧人騙追兵道: 「劉秀已翻嶺東去。」 方使劉秀暫得化險為夷。 劉秀洛陽稱帝後,為了感念牧人救駕有功,遂將此處由藍關改名為牧護關。

牧護關 地處秦嶺分水嶺上,嶺西屬於 黃河流域 ,有 灞河之藍河 出;嶺東屬於 長江流域 ,有 丹江之七盤河 出。山勢崢嶸,挺拔峻秀,層巒疊嶂,蔥籠如蓋,引人入勝;位於商州區西北部,是商洛市西大門,有「天然園林」和「天然氧吧」的美稱, 「姑娘不穿裙子,老人不拿扇子,空中沒有蚊子,晚上要蓋被子。」 這首流傳於牧護關民間的俗語是當地夏天最真實的寫照。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底蘊和文化沈澱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是陜西省不可多得的生態旅遊度假勝地。

詠秋柿:藍關嶺下柿如丹,高掛枝頭惹嘴饞。曉連星影染朝霞,晚帶日光曛空懸。

其實, 藍關古道是商於古道在黑龍口鎮北去的岔路之一,也是整個商於古道北段一條官道名稱 。在牧護關鎮這段商於古道的 秦關村 附近,一座始建於唐末的 韓文公祠 就修建在路旁。 韓文公祠 又叫 秦嶺廟, 是後人為了紀念 韓愈 而修建的。祠前巖壁上的那棵 蟠龍松 ,歷經千年,依然青翠。明代弘治十年(1497)擴建,塑韓文公像。清朝順治、康熙、雍正年間(1644——1735)又重新修葺,建成殿軒三楹、雲亭一座。在古道上走不遠,就是 湘子洞

101省道黑龍口鎮流峪河畔

黑龍口鎮,位於 流峪河 七盤河 的交匯處,為 丹江 的發源地。丹江叫法官方是: 據說堯帝時洪水遍溢,堯的兒子丹朱帶領鄉親們對黑水河進行治理,丹朱因勞累過度而犧牲在工地上,人們為紀念丹朱把黑水河改名為丹江。 而我早前遊 荊紫關 平浪宮 時看到另一版本:丹江早期叫 八百裏黑河 把控黑河的黑龍王的大太子就是楊泗, 小名 擋住兒,楊泗斬殺作惡多端的黑龍王於此卻遭美人魚搭弓射心,楊泗血染黑河,人們遂把黑河改稱丹江。

101省道黑龍口鎮曹家飯館門前

黑龍口鎮,是出入商州的必經之路,故有「商州西大門」之稱。自古便是商州出深山進平原的關口要道,亦是商賈遊客必經的驛站。三面環山兩面臨水,312國道、101省道穿境而過,分道於藍田大寨鎮重逢於黑龍口鎮上。 是商於古道上重要驛站,一路北走藍關古道自不多說,另一路北去灞源鎮,經青坪村上箭峪嶺下渭南。 相傳漢高祖劉邦入關中西取鹹陽,即於此分兵兩路進軍,一路由此過藍橋,另一路則經張家坪出輞川峪。

曹家飯館燴菜

這裏既有江南風情,又兼北國風光。 全鎮人口中約四分之一屬 客家人 。他們大多是自清順治十八年(1661)到乾隆年間,由清政府強行遷入或者因戰亂、災荒逃難而遷居來的廣東、安徽、江西等地的客家人。他們至今還保留著客家人的方言和風俗習慣,說話聲音圓潤,婉轉如歌,性情溫和,講究禮儀,團結友愛,待客熱情。

藍關古道行

商於古道藍關路,雲橫秦嶺經行處。

黃河長江兩流域,商周辟徑通荊楚。

夢斷藍橋皆因愛,並秀人文道牧護。

四季曾歷多峪走,江山如畫盡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