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世界最荒首都:耗資40億,面積全球第4,建成至今依然是「鬼城」

2024-10-18旅遊

你有沒有聽說過「鬼城」,不是恐怖片裏那種,而是現實中真真實實存在的一座城市。

而且這個「鬼城」,還是一個國家的首都,當初為了建它,可是豪擲了40億美元, 這個城市就是緬甸的新首都—— 奈比多

每到夜晚寬闊的馬路上空無一人,豪華的政府大樓前門可羅雀,夜晚降臨,整座城市漆黑一片,只有路燈孤零零地亮著,實在是讓人瘆得慌。

那緬甸政府為什麽放著好好的首都不住,非要跑到這「鬼地方」來呢?

仰光的憂慮

在東南亞這片土地上有這樣一個國家,它有著連綿起伏的山脈,也有著廣袤的平原,更有那條著名的伊洛瓦底江,這就是緬甸。

說到緬甸,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金光閃閃的佛塔,虔誠的僧侶,還有那座充滿歷史滄桑感的城市仰光。

在2005年之前,仰光一直都是緬甸的首都,也是緬甸最大的城市。

這座城市街道兩旁分布著古老的寺廟和殖民時代的建築,還不時傳來陣陣悠揚的佛經誦讀聲。還有穿著隆基的緬甸婦女在路邊擺著小攤,售賣著手工編織的工藝品。

但是在這繁華的景象背後, 仰光這座擁有260多年歷史的城市,也有自己的問題。

原來仰光地處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勢低窪,每年雨季來臨,很容易引發洪水等自然災害,給這座城市帶來巨大創傷。

1930年時,8.5級的大地震就「突襲」了仰光, 緊接著滔天的海浪席卷而來,整座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無數生命在這場災難中喪生。

而且仰光在地形上也存在著巨大的 劣勢 ,一望無際的平原,雖然有利於城市的擴張,但也讓仰光失去了天然的屏障。

一旦發生戰爭,仰光將無險可守,直接暴露在敵人的炮火之下。歷史上,仰光就曾多次遭受外敵入侵,這種缺乏安全感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這座城市。

更讓緬甸政府頭疼的是,仰光的人口越來越多,城市規模也越來越大,有限的資源和土地,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

交通擁堵、環境汙染、住房緊張等一系列問題,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得仰光喘不過氣來。

巨資打造的「空城」

2005年11月6日,緬甸方面傳來一個訊息,引起了世界各方面關註: 緬甸要遷都了。

人們紛紛在地圖上尋找著這個叫做「奈比多」的地方,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奈比多」這個名字。

原來它之前只是緬甸中部山區一個默默無聞的小鎮,甚至在地圖上都沒有標註出來。

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 這座被緬甸政府選中的新首都,竟然是在短短三年時間裏,從一片荒蕪的山區平地上拔地而起的。

從2002年開始,就有無數的卡車、推土機、挖掘機日夜轟鳴,將原本寧靜的山谷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為了打造這座夢想中的新都,緬甸政府可謂是不惜血本,據相關人士透露,前後一共砸進去40億美元。

要知道這筆錢對於當時的緬甸來說,實在不算是一筆小數目。

短短幾年的時間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就出現在了世人面前,寬闊平坦的馬路,一眼望不到頭,據說有些路段甚至能直接起降飛機。

政府大樓更是修得氣派非凡,高大雄偉,一看就充滿了領導範兒。

此外,醫院、學校、體育場、住宅區,各種配套設施,也是一應俱全,就等著人們搬進來住了。

但是現實卻狠狠地打了緬甸政府一巴掌,搬遷工作完成以後,奈比多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人聲鼎沸,反而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冷清。

寬闊的馬路上,幾乎看不到什麽車輛,行人更是寥寥無幾,很多時候你走在街上,甚至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在空曠的街道上回蕩,讓人感覺毛骨悚然。

尤其是到了晚上,奈比多更是像一座空城,除了政府大樓和一些主要街道還亮著燈,大部份地方都黑漆漆的,冷冷清清,毫無生氣。

難怪很多去過內比的人都說 ,那裏就像一座巨大的「鬼城」,讓人心裏發毛,待著不舒服。

遷都的實際原因

緬甸政府為什麽放著好好的仰光不住,非要大費周章地搬到奈比多那個「鬼地方」去,真相遠沒有你想象得那麽簡單。

緬甸政府心裏的小算盤打得可精明了,緬甸在歷史上沒少挨打,不是這個國家來欺負一下,就是那個國家來搶點東西,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苦不堪言。

緬甸政府早就想改變這種狀況了,可是仰光那個地方,四面環海,地勢平坦,簡直就是一塊任人宰割的「肥肉」,根本不適合當首都。

所以他們把目光投向了奈比多,內比地處深山老林之中,易守難攻。把首都搬到這,簡直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別看緬甸國土面積沒多大,民族問題可是相當復雜, 130多個民族,就跟打碎了的花瓶似的,拼湊在一起。

而且他們還各內建著「小團體」,各個民族之間、軍閥之間互相看不順眼,明爭暗鬥就沒停過,國家發展機會都被浪費了,管理起來更是頭疼。

政府想推行點改革措施都難,更別說搞民主政治了。

遷都奈比多,正好可以借機削弱軍隊在仰光的影響力,把權力中心轉移到自己手裏,這招就叫「醉翁之意不在酒」。

想法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現實往往讓人難過。奈比多雖然地理位置不錯,卻是一個窮鄉僻壤,什麽都沒有。

政府為了把這地方「捯飭」出來,前前後後花了40億美元,占地面積非常之大,足足有7054平方公裏,是倫敦的四倍。

結果,這裏卻搞得像個「鬼城」一樣,人煙稀少,冷冷清清。

說到底,還是緬甸政府太想當然了,光顧著考慮國家安全,卻忽略了老百姓的感受。

山溝溝裏雖然說易守難攻,可交通是真的不方便,去趟仰光都要折騰個大半天,更別說其他地方了。

奈比多雖然政府大樓等各類建築修得像模像樣,其他配套的基礎設施十分落後。網路訊號時斷時續,手機經常沒訊號,打電話都費勁。

奈比多的生活成本還不低,本來就沒什麽人願意去,東西自然就賣得貴。

如果想找個吃飯的地方,選擇少得可憐。如果想找個娛樂的地方,除了公園就是政府廣場,根本沒得選。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緬甸政府當初為了逼著大家搬到奈比多去,可是用了不少「手段」。

政府部門都搬到奈比多去了,老百姓想要辦點什麽事,都得跑400公裏到奈比多去。 時間一長,搞得民不聊生,老百姓自然就開始不停地抱怨來抱怨去的。

所以奈比多變成「鬼城」,緬甸政府自己得背一大半的鍋。

當初規劃的時候,不好好考慮一下實際情況,光顧著追求高大上了,結果搞得老百姓怨聲載道,根本沒人願意去住。

不過話又說回來,奈比多也並非完全沒有希望,它現在可是名正言順的首都,政治地位在哪兒擺著呢。

如果緬甸政府能吸取之前的教訓,別再搞那些花裏胡哨的東西,踏踏實實地把基礎設施搞上去,網路訊號弄好點,交通便利點,生活成本降下來,老百姓自然就願意去了。

到時候,說不定奈比多還能發展成像仰光那樣的大城市,甚至比仰光還要繁華,不過這就要看緬甸政府的本事了。

結語:

奈比多的未來,到底是會像當初規劃的那樣,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還是會繼續「鬼城」的命運,現在還不好說。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城市的發展,不能只靠高樓大廈,更要靠人,靠人氣,靠活力。

只有真正為老百姓著想,才能打造出一座宜居宜業的城市。

參考資料:

中國知網【從仰光遷奈比多緬甸政府為何遷都成難解迷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