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山城水韻是淶源

2024-01-13旅遊

雄踞燕山、恒山、太行山三山之匯,坐擁淶水、易水、拒馬河三水之源,河北淶源擁有層巒疊嶂、氣象萬千的自然風光。蘇軾曾這樣描寫古稱「飛狐城」的淶源:「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嶽爭雄尊。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

淶源地理位置特殊,處於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之間,孕育出獨特的淶源梆子劇種。淶源梆子兼收河北梆子和山西梆子之長,有的高亢嘹亮、激越鏗鏘,有的委婉細膩、詼諧風趣。淶源銅礦周邊不少村子,村民白天下地種田,晚上登台唱戲,戲文爛熟於心,張口就來。

歷史上的淶源不僅以雄奇的山川聞名,更以豐富的礦產著稱。淶源在唐代即設有國家鑄錢機構「飛狐鑄錢院」。據記載,唐玄宗時,全國設九十九爐鑄錢,淶源即有十爐。聳立於縣城中心泰山宮內的興文塔,即為錢坊捐資興建。

每次去淶源,我都要到位於百泉路的鑄幣文化廣場轉一轉,矚望那自漢至清淶源為國家煉銅鑄幣的光輝歷史。一組組展現鑄幣工藝的群雕,還有巨大的青銅錢範雕塑,仿佛穿越歷史的時空,與小城默然對話。於無聲處,一隊馬幫滿載而去,一串駝鈴悠然而來……

上世紀90年代,我有六年時間在淶源銅礦工作,回想起來,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青春時光。剛到淶源那段時間,我們大概有十幾個青工,每到節假日,由一名本地青工做導遊,騎著摩托車遊歷淶源的山山水水。我們去城中號稱遼代八大建築之首的閣院寺,觸摸那座飛狐大鐘的厚重千年;我們穿越四十裏飛狐鐵壁,追尋古絲綢之路的昔日繁華和楊家將的金戈鐵馬;我們登雲蒸霞蔚的白石山,觀白石晴雲,飽覽雄奇瑰麗的大理巖峰林地貌;我們爬古長城,在天高雲淡的烽火台上,遙想歷史風雲。

壯闊的美景讓我對這座山城一見鐘情,古城的人文歷史更增加了我對淶源的好感。

不過淶源也曾經歷過暗淡的時刻。記得有一年,河北省冶金企業文學創作筆會在淶源銅礦舉辦。有名來自省城的女詩人寫了一組關於淶源的詩歌,有一句「塵灰覆蓋了整座城市」。詩人眼中的這些「淶源印象」,讓我這個本地作者不禁有些汗顏。如果不是被女詩人提醒,來淶源好幾年了,我竟一直沒有發現,山城淶源居然很少有綠色!

上個世紀,土色的街、灰色的城,曾是許多以礦業為經濟支柱的小城市的統一形象,淶源也不例外。

如同所有資源型城市的命運一樣,面對資源日益減少的現狀,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同時發展經濟,成了淶源面臨的新課題。管住開山斧,杜絕汙染源。淶源徹底關停縣域內幾十家低效汙染的采礦和選礦企業,昔日以礦立縣的粗放發展模式開始轉型,旅遊等第三產業開始興起。

多年來,我心裏一直隱隱期待,期待淶源的三水之源有一個清澈的未來。2020年,歷經十年的河道整治和生態修復,小城終於建成了集防洪蓄水、生態涵養、旅遊休閑於一體的淶源湖旅遊度假區。山光水色,魚鳥翔集,積塵經年的三水之源,終於變得澄澈明亮。

雖然因工作調動,我後來離開了淶源,但我還有那麽多曾經的同事、親友在淶源。2018年,隨著榮烏高速淶源段的貫通,淶淶高速、張石高速、太行山高速等高速公路交會於城南,昔日古絲綢之路上的小城被納入共建「一帶一路」新格局。春遊百花、盛夏避暑、金秋賞葉、冬季滑雪,每一個來自山城淶源的召喚都會成為我心動變成行動的理由。我去淶源故地重遊的次數越來越多,腳步也越來越熱切。

去年中秋,我再一次和友人聚於淶源湖畔,仰望湛藍的天空,俯瞰清澈的湖水,有些欣慰,有些陶醉……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13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