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五大巖石造型地貌

2024-06-02旅遊

五大巖石造型地貌是指張家界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巖地貌、丹霞地貌、岱崮地貌。這些地貌形態、成因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差異,各自塑造了不同的地貌,豐富了自然景觀。

張家界地貌屬於砂巖地貌的一種獨特形態,其獨特的景觀舉世無雙。張家界地貌的基巖,即母巖,主要是沈積巖中的應時砂巖。石英砂巖特殊的膠結構造,質地堅硬而又脆弱,垂直節理明顯,巖層厚度大,平緩而有裂隙,在長期的風化、侵蝕、自身重力作用下,最容易形成垂直度極高的石柱、石峰、石林等地質景觀,最明顯的外觀特征就是線條粗獷,層理清晰,棱角分明,具有節奏感等。張家界地貌除3000多座峰林奇觀外,還有其他一些同樣非常神奇的地貌景觀,也是在長期風化、侵蝕、重力崩塌作用下形成的,主要有天生橋、溶洞、石墻、嶂谷等景觀。

喀斯特(KARST)即巖溶,是水對可溶性巖石(碳酸鹽巖、石膏、巖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以及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的總稱。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稱喀斯特地貌(巖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巖高原的地名,那裏有發育典型的巖溶地貌。

地表喀斯特形態有:溶溝和石芽、峰叢、峰林和孤峰、溶鬥和溶蝕窪地、落水洞、幹谷和盲谷、鈣華等。地下喀斯特形態有:溶洞和地下暗河。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態主要有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石灰華和泉華。中國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廣泛,型別之多,為世界所罕見,主要集中在雲貴高原和四川西南部。

嶂石巖地貌為中國三大砂巖地貌(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之一,為地貌學按巖性分類確立的一種新型地貌型別,主要由易於風化的薄層砂巖和頁巖形成,多形成綿延數公裏的巖墻峭壁,三疊崖壁,除頂層為石灰巖外,多由紅色石英巖構成。遠遠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畫,甚為壯美。被地質、地理學家命名為嶂石巖地貌。

"嶂石巖地貌"有五大特點:丹崖長墻連續不斷、階梯狀陡崖貫穿全境、"Ω"形嶂谷相連成套、棱角鮮明的塊狀結構、溝谷垂直自始至終,並蘊藏著大量奇特的地質、地貌景觀和與之相關的"天人合一"的歷史與地方文化景觀。

張家界地貌是以塔柱狀峰林為特色,看上去是千峰聳立、萬石崢嶸的景觀。丹霞地貌紅色的奇峰異石與嶂石巖有點相似,但它是由流水整體侵蝕切割形成的,以塊狀結構為主。而嶂石巖地貌則是以延續不斷的丹崖長墻、彎曲相連的Ω型嶂谷以及一頭開口的峽谷為主要特色,因此認定它是一種新的地貌型別,命名為嶂石巖地貌,與丹霞、張家界並列為中國三大砂巖地貌。

嶂石巖這種特殊的形態與構成它的巖石性質有關。這個堅硬的厚層是構成它的主要成分--石英砂巖,下面則是一層比較薄、比較軟的泥巖或泥質砂巖。雖然它薄,但是它在嶂石巖地貌形成過程當中起很大作用,因為比較松軟,所以它先風化剝蝕,然後在重力的作用下上面的巖石塌下來了,這是嶂石巖地貌形成的一個主要原因,也是丹霞地貌的主要機制。但有區別,丹霞地貌整個巖層都比較松軟,是一層層從外往裏剝落,而嶂石巖地貌是從下往上塌,然後就往後面退。當底部軟巖層被侵蝕掏挖後,上面的巖石沿裂隙向下垮落,首先形成縱深往裏、一頭開口的溝谷,兩側陡壁繼續垮塌,就逐漸形成型的嶂谷。當然,像嶂石巖回音壁這樣的天下奇觀,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如此完美天成的,不能不說是大自然的一項萬古傑作了。

在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丹霞山分布廣泛的第三紀(6500萬年~165萬年前)紅色砂礫巖層。在丹霞山地區,厚達300~500公尺的巖層被流水、風力風化侵蝕及重力崩塌等,形成了堡壘狀的山峰和峰叢、千姿百態的奇石、石橋和石洞。

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丹霞地貌的定義變得越來越簡潔和有概括性,再也不羅列具體的地貌形態了,而是把這些形態歸結為"以赤壁丹崖為特征的一類地貌"(即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學者們規定"丹崖"的高度應大於10公尺,"丹崖"的坡度則應滿足懸崖坡的條件:55°至90°之間。高度和坡度低於上述標準的丹崖不能算是丹霞地貌,應歸入紅層丘陵山地中,這是劃分丹霞地貌與紅層地貌的界限。

岱崮地貌是中國山東省沂蒙地區獨有的一種特異地貌景觀,是指以臨沂市岱崮鎮為代表的山峰頂部平展開闊如平原,峰巔周圍峭壁如刀削,峭壁以下是逐漸平緩山坡的地貌景觀,在地貌學上屬於地貌形態中的桌形山或方形山,因而也被稱為「方山地貌」。中國地理學會依據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岱崮鎮全國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現象,將原稱「方山地貌」正式更名為「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是中國繼「丹霞地貌」、「張家界地貌」、「嶂石巖地貌」之後為中國科學家最新發現的新的世界巖石地貌型別。岱崮地貌在國家地理地貌型別史上和世界地貌型別歷史上都異常罕見,具有十分豐富的原生態旅遊觀賞價值和十分重要的地質地貌標本研究價值。

岱崮地貌的成因主要是古生代寒武紀灰巖經受了強烈的地殼切割和擡升運動,地殼切割和擡升運動區經過侵蝕、溶蝕、重力崩塌和風化等多重動力作用,形成了外表呈圓形、山頂平展、周圍峭壁如削、峭壁以下陡坡逐漸由陡到緩的崮,多呈駝、帽、桌和雞冠等形態。

走進大自然,領略鬼斧神工,感受神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