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與海為鄰(隨筆)

2024-08-06旅遊

李 霽

我在一個夏天來到北戴河,那正是一年中最耀眼的季節。風從海上來,只在額頭上輕輕一拂,我的心就被折服了。從此,我在北戴河定居下來,一住就是三十年。

我家離海灘不遠,這片海一直是我心儀的去處。那浪花擁吻的軟草和沙地,就是撫慰我心靈的錦毯。在北戴河天光與海色交相輝映的四季裏,我尤喜愛春和秋。候鳥也在這兩個季節途經於此,為這海天一色而流連。

春日裏,斜倚棧橋俯瞰北戴河濕地,它的生動精致宛若一幅水墨畫:天空是流動的留白,鳥群是洇染的墨色,飛翔的翅膀就是畫境中勾描的線條。渤海灣的潮頭在這裏轉彎,漲潮時的堆浪,碎玉般漫過沙地和岸邊的植被。退潮後的沙灘,凝固了海水的波紋,任人們的足跡拓下溫醇的詩行。海鳥的鳴叫傳來,北戴河以母親接納遠方兒女的溫情,安撫、包容和哺育飛抵而來的生靈們,只待它們休養生息、恢復體力,飛赴下一段遙遠的旅程。

秋天的北戴河則是一頁關於思念的散文。我馬上記起的,是一個男子站在礁石上釣魚的身影。他是我的父親。釣魚並非父親的愛好,他更多是為了改善全家人的夥食。我蹲在旁邊註視著長長的釣線,父親提竿的剎那,有擺尾掙紮的魚從深藍色的海水中躍出,鱗光在秋日的余暉中閃爍。我高興地歡呼起來。父親從容地收線、摘魚,一甩手,魚翻落於籃中。在那之後,我不止有過一次釣魚的經歷,卻始終忘不了父親手持魚竿站在秋色中的樣子。而現在,海風吹送,洪波湧起,父親已離世多年,但他對家人的關愛與呵護始終溫暖我心。

大海是北戴河亮麗的名片,而那些百年老房子則為這座浪漫的城市增添了一抹厚重。去年9月,我陪同幾位作家老師在北戴河尋訪老房子。盡管已秋色漸深,造訪的幾處老房子卻溫暖而明亮。北戴河作為避暑療養勝地由來已久,也留下了許多用於休閑度假的小樓老屋,其中一些的歷史可以上溯至晚清。那些老建築講述著這座城悠久的歷史,如今紛紛拆掉圍墻,真切地走進了人們的尋常生活——有的變成了博物館、圖書館和婚拍基地,有的變成了高端民宿、葡萄酒莊和特色餐館,既為人們提供了舒適的休閑空間,更提供了一份懷舊的生活格調。

當年全家遷至北戴河時,我們暫住在父親單位一棟被當成倉庫的老房子裏。老房子是典型的歐式風格,一層設三間正房,外帶一間耳房;二層是帶露台的起脊閣樓,也是我的臥房。老房子前院有塊荒地,父親帶著我們姐弟倆把草拔了栽上番茄苗,把地平了架上黃瓜秧。但不知是種子先天不足,還是果實發育不良,模樣瘦得可憐。忍不住摘下嘗嘗,黃瓜生澀無味,番茄則酸如飲醋,倒是當初隨手栽在角落裏的扁豆,鋪天蓋地掛滿柵欄。到了秋天,院子裏落滿樹葉,是後院幾棵楓樹的葉子。有時我躺在廊下的藤椅上看書、會朋友,或者一個人坐著,只等有風吹來,太陽下山……

如今,以老房子為主組成的北戴河近代建築群,早已被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些不可移動的文物經過保護、開發和利用,被精心打造成北戴河城市旅遊的新名片。從天南地北蜂擁而至的遊客,在老虎石公園裏相遇,在石塘路街市上相遇,在消夏節、音樂節、沙灘節、美食節上相遇,在讀書會、展覽會、朗誦會、分享會上相遇。似乎每一次照面都是機緣巧合或老友歡聚,彼此在精神和情感的昇華中,印證自己與北戴河的情緣。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29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