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神秘的故宮未開放區雨花閣

2024-05-09旅遊

摘自【草根春秋】系列:旅遊篇 走進故宮 (十四)【中正殿區域景點】。

雨花閣位於故宮內廷西路春華門內,是一座藏傳佛教的佛堂,從外表看,只有三層,但實際有四層,這種建築被稱為明三暗四。雨花閣建築形制奇特,腰檐分別覆藍,綠琉璃瓦,屋頂為單檐攢尖頂,上覆鎏金銅瓦,頂立鎏金喇嘛塔,四條脊上裝飾藏式銅鎏金蹲龍。

春華門內的 雨花閣

雨花閣及東西配樓

中正殿區域 左為雨花閣右為中正殿

咱們先從中正殿區域的南進第一進院落雨花閣前面的春華門走起。

春華門:位於雨花閣正南, 春華門即凝華門。

春華門外宮墻上可以看到有一片是露磚的

明皇宮時期的城墻是不抹灰的,直接露磚。這裏看見的墻不是城墻,是叫宮墻,宮墻是外面抹灰刷紅的。為了讓抹灰持久,還有釘麻刀的。墻頭上是琉璃磚疊澀出檐,覆琉璃瓦做成墻帽,上面有墻脊,脊端安裝脊獸。這一段露磚似乎是成心鏟掉了抹灰或者還是什麽?

春華門為隨墻琉璃門3座,每座均安雙扇實榻大門

春華門形制類似禦花園北側的入口--順貞門,為隨墻琉璃門3座,每座均安雙扇實榻大門。

春華門內 第一院落的主要建築;春華門、雨花閣、雨花閣東西配樓、梵宗樓。

春華門內即是雨花閣; 長期以來一直處於封閉狀態,裏面保持著原本的內部陳列,被稱為「原狀佛堂」,雨花閣便是其中的一座。

春華門內即是雨花閣

別具一格的雨花閣

雨花閣外貌

雨花閣是宮內數十座佛堂中的最大最高的一處,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清朝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接受蒙古三世章嘉國師的建議,仿西藏阿裏古格的托林寺壇城殿,在原來明朝建築的基礎上改建成「雨花閣」,在閣內供奉西天梵像。

雨花閣

雨花閣是一座藏傳佛教密宗佛堂,嚴格依照藏密的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設計。

底層稱為「智行層」,懸掛著乾隆帝禦題「智珠心印」匾額,供奉無量壽佛等事部主尊,佛龕後面有乾隆十九年(1754年)制造的掐絲琺瑯立體壇城3座。

暗層稱「德行層」,樓梯間前面設有供案,供奉行部佛像9尊,中心為宏光顯耀菩提佛,佛母及金剛各4尊分列其左右。

三層稱「瑜珈層」,供奉瑜珈部佛像5尊。最頂層稱「無上層」,供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上樂金剛各1尊。

雨花閣

雨花閣為樓閣式建築,外觀三層,一、二層之間靠北部設有暗層,為「明三暗四」的格局。

底層面闊、進深各3間,四周出廊,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添建前檐抱廈3間;南面明間開門,次間開雙交四椀菱花槅扇檻窗4扇;屋頂南北為卷棚頂,東西為歇山頂,屋面覆綠琉璃瓦,屋脊和屋面剪邊為黃琉璃;檐下采用白瑪曲孜、獸面梁頭等裝飾,屋內天花裝飾為六字真言及法器圖案。

二層面闊、進深各3間,東、西、南三面出平座;南面明間開門,次間安檻窗,黃琉璃瓦藍剪邊卷棚歇山頂。

頂層面闊、進深各1間,正面開4扇槅扇門,兩側為槅扇窗;四面出平座,環以琉璃掛檐板;四角攢尖頂,屋面滿覆鎏金銅瓦,四條脊上各立一條銅鎏金行龍,寶頂處安鎏金銅塔。

雨花閣

雨花閣

雨花閣四條脊上各立一條銅鎏金行龍,寶頂處安鎏金銅塔

雨花閣

龍和塔共用銅近一千斤,乾隆四十四年(1799年)曾重造。建築形制獨特,具有濃郁的藏式佛教建築風格。

雨花閣

雨花閣

雨花閣每層檐下有泥金彩龍盤繞柱梁之間

檐下采用白瑪曲孜、獸面梁頭等裝飾,天花裝飾為六字真言及法器圖案。

雨花閣概述圖

每年四月初八日,宮中派喇嘛5名在雨花閣無上層誦大布畏壇城經。二月及八月初八日,各派喇嘛10名在瑜珈層誦毗盧佛壇城經。三月及六月初八、九月及十二月十五日,各派喇嘛15名在智行層誦釋伽佛壇城經。每月初六日,在德行層安放烏蔔藏經。

早年間的雨花閣

雨花閣是目前中國現存最完整的藏密四部神殿,對於研究藏傳佛教具有重要的意義。

這座佛堂興建的緣起記載在章嘉國師的藏文傳記中——乾隆皇帝曾問章嘉國師西藏佛教是如何復興的,有哪些人在西藏為佛教建有廣大功業,他們的主要功績又如何。

章嘉國師便講述了古格王朝的王室對佛教復興所做的努力、西藏佛教後弘期的著名大譯師仁欽桑布建立托林寺以及托林寺正殿的建造陳設等情況,聽罷,乾隆皇帝即表示在紫禁城內也要修建這樣的一座佛殿。

雨花閣一層外景

雨花閣一層內景

於是,這座制式宏偉的藏傳佛教密宗佛堂被建起,專用於供奉西天梵像,其中不僅陳設有密教三大本尊琺瑯立體壇城,還有來自於清宮造辦處工匠與中正殿造佛喇嘛的傑作,以及藏蒙等地向皇家敬獻的來自西藏地區、印度和尼泊爾不同時期的佛教藝術珍品,包括金銅佛像、唐卡和法器等。盡管從一定程度上,清朝藏傳佛教信仰已經成為團結蒙藏民族、維系皇權的政治需要。

雨花閣一層北間的唐卡佛像

東西兩邊墻上分別懸掛有9尊忿怒明王和度母。忿怒明王是保護整個佛堂不受邪魔侵襲的兇惡神;度母是印藏佛教中特有的女神,據說她們都是觀音菩薩的化身,專以慈悲、度難為神職。其變化身有36尊之多,作用不一、各司其職。藏傳佛教思想中的宇宙模型。

白衣佛母的標誌就是傘

唐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雨花閣內的陳設立體而形象地再現了藏傳佛教格魯派密宗四部的修行理論,將藏傳佛教的修行層次,透過佛像與唐卡的陳設,做了具象化的表現。

故宮博物院藏傳佛教研究學者發現,雨花閣是自元代藏傳佛教引入漢地以來,第一次完整而系統地以建築和造像的形式,呈現密宗四部及其神系的思想。密宗修行人要嚴格遵行修行層次和階段,由此可見,乾隆皇帝在接受藏傳佛教的同時,也在試圖整合藏密神系的系統和規範。

雨花閣在一、二層之間靠北部設有暗層,為「明三暗四」的格局。在四層的佛龕供奉上,分別代表著密宗四部修行的不同層次,分別供奉著功行品、行德品、瑜伽品和無上瑜伽品四部密宗佛像。

雨花閣一層前有抱廈,抱廈正中設九級樓閣式八方塔

雨花閣一層前有抱廈,抱廈正中設九級樓閣式八方塔。穿過抱廈是正間,迎門正中是一座紫檀木雕七級樓閣式八方塔,漢白玉石座。左右對稱安置一對瓷塔,一對五級楠木樓閣式八方塔,這是由五座塔組成的第一排陳設。

雨花閣一層懸掛著乾隆皇帝禦題「智珠心印」匾額,正間天花裝飾觀音六字大明咒,整個殿堂前布滿了佛塔、佛像和供物,以及佛龕之後的三座掐絲琺瑯立體壇城。

雨花閣一層懸掛著乾隆皇帝禦題「智珠心印」匾額

整個殿堂前布滿了佛塔、佛像和供物

一層殿堂前部置滿了佛塔、佛像、供物等,幾無行走的空間.

迎門正中是一座紫檀木雕七級樓閣式八方塔,左右對稱安置一對佛塔、一對楠木雕樓閣式八方塔。這是由五座塔組成的第一排陳設;第二排陳設有兩盆掐絲琺瑯榮花樹;第三排陳設有木珊瑚樹四棵;第四排中部陳設有銅鍍金五供,兩側分別有一對掐絲琺瑯象鼻鼎爐、一對掐絲琺瑯塔。殿正中為紫檀木佛龕,供佛三尊,中供銅鍍金釋迎牟尼,左右供無量壽佛,一層殿堂前部置滿了佛塔、佛像、供物等,幾無行走的空間。

殿正中為紫檀木佛龕,供佛三尊.中供銅鍍金釋迎牟尼,左右供無量壽佛.

掐絲琺瑯立體壇城

佛龕之後有乾隆十九年(1754)制掐絲琺瑯立體壇城3座。壇城座落於漢白玉須彌座上,外部為一紫檀木重檐亭式罩。壇城是用銅鍍金掐絲琺瑯制造的。三座壇城造型顏色完全一致,只是內供神像不同。

掐絲琺瑯壇城是雨花閣內制作工藝最精、耗資最大的工藝品。根據清宮檔案記載,三座壇城建造從乾隆十八年開始,至乾隆二十年建成,買辦物料和外雇匠工等耗銀一萬二千九百三十六兩三錢九分六厘。

壇城外紫檀罩共約用紫檀木九萬三千二百余斤。三座琺瑯壇城建造耗銀連同紫檀木耗銀數估價超過建造雨花閣此工程(約二萬二千五百多兩)造價。

由此足見此掐絲琺瑯壇城的國寶價值。

這三座壇城坐落於漢白玉須彌座上,外部是紫檀木重檐亭式罩,造型顏色完全一致,只是內供神像不同——中間是密集壇城,東邊是勝樂壇城,西邊是大威德壇城。

故宮雨花閣內的這三座壇城也是世界範圍內現存最名貴的立體壇城。

掐絲琺瑯壇城局部

掐絲琺瑯壇城局部

掐絲琺瑯壇城局部

掐絲琺瑯壇城圓形底盤直徑3.65公尺,中間為藍色正方體供台,高0.70公尺,每邊長1.69公尺。四個立面為四種顏色(北紅 南白 西黃 東藍)的金剛杵頭,供台上是正方體宮殿,開四門,每門前是裝飾繁縟華麗的五彩牌坊。

方殿內是圓形框架,圓中心是井字,壇城的主尊神像立於井字正中。

周圍格內是護法神像。圓形框架上部開一單檐盝(lu)頂天窗。盝頂上是一長方體平台,台上是一小方閣,內供佛經一部,此閣稱'續閣',即'經閣'。

宮殿內外裝飾有幡幢、白猿、飛天、寶瓶等。供台下圍繞著64個金剛杵組成的金剛墻。此墻外是一圈彩色火焰墻。兩墻之間是八大寒林。按東南西北和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位擺放有塔、樹、山、祖師、龍神、樹神、骷髏、獅子、狐貍、狼、虎、象等,數目都是八的倍數。每個方位都有護方神,各有一寶樹,樹下坐著一天的主宰者,如帝釋天、大自在天等。

法器 藏傳佛教思想中的宇宙模型。

雨花閣第一層後有一道屏風,左右皆有樓梯,樓梯窄而陡,拾級而上,便到了一個夾層。夾層又叫仙樓,這裏供奉的主要是以大日如來為中心的神祗,是為密宗修行的第二部「行部」。因為第二部是藏傳佛教中正式修密宗的開始,所以配置有一些兇惡的保護神。

雨花閣二層外景

處於二層的暗層仙樓稱德行層,供奉行部佛像九尊,以宏光顯耀菩提佛為中心,四尊佛母和四尊金剛分列左右。樓梯間前設供案,供行部佛像9尊,以宏光顯耀菩提佛為中心,佛母和金剛各4尊分列左右。

雨花閣二層佛龕供案

二層佛龕漢文;‘此層供奉行德(即行部)品佛,應念行德品內宏光顯耀菩提佛、佛眼佛母、無我佛母、白衣佛母、藍救度佛母、顯行手持金剛、伏魔手持金剛、藍摧碎金剛、白馬頭金剛、無且壽佛等經’。

行部佛像九尊,以宏光顯耀菩提佛為中心,四尊佛母四尊金剛分列左右。四尊佛母均為右舒座式(左腿盤著,右腿伸出,右腳踏一朵蓮花),其裝束和面部表情相同,只是手式和持物各異。四位金剛均展左立(左腿伸直,右腿彎曲似弓箭步的姿式)。

雨花閣二層佛龕

雨花閣二層

雨花閣三層佛龕供案 5尊銅佛有胎藏界大日如來和金剛界大日如來

三層普明圓覺稱瑜伽層,供奉以大日如來佛為中心的瑜伽部佛像五尊,即金剛界毗盧佛、成就佛、最上功德佛、普慧毗盧佛和度生佛。瑜伽部五尊佛像均著菩薩裝,全跏趺座。分別象征著密宗瑜伽部的兩大系統。藏傳佛教認為,修行者修證到這一階段,基本上就具備了成佛的條件。

▲ 雨花閣四層佛龕供案

頂層稱無上層,也是最為神秘的無上瑜伽部三位主尊佛所在,供奉密集金剛、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各一尊,位置與底層壇城的主尊保持一致,拉薩上下密院主修的就是這三大金剛。 三尊青銅塑像高44公分。一至三層均為銅鍍金像,唯有這三尊佛像是青銅制作。體積雖小但工藝高超精美遠勝過其他佛像。

格魯派認為密集金剛具有更深的成佛義理,只要修證此神,其自身也就具備了成佛的條件。如果信徒矢誌不移,從第一層一直修行至此,那麽他實際上就達到了自己成佛的境界。這是每一位信徒的無上追求,所以這一層稱作「無上瑜伽部」。

歡喜佛

主神造型均為雙身 佛像叫做「歡喜佛」

主神造型均為雙身 佛像叫做「歡喜佛」局部

這主神造型均為雙身 佛像叫做「歡喜佛」 局部

這一部的主神造型均為雙身,在佛教中象征著「欲」,皇帝在結婚前來這裏參觀,就能知道怎樣進行男女之事。也就是俗稱的「歡喜佛」。雖然由此反映出密宗修行中,「性」也作為修行的手段,但這種雙身修行的含義絕不是外界所認知和想象的男女陰陽互補之事,他們乃是智慧與力量結合的表象,完全是藏傳佛教密宗思想的具體化。

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和政權的興替,難得的是今天的雨花閣仍然保持了嘉慶以前的原貌,只是由於物件擺放密集且容易損壞,這裏並不具備開放條件,但故宮博物院計劃將來透過數位技術將這個神秘的佛堂向觀眾展示。

更為難得的是,這座清宮佛堂以其明確的宣示教理成分,為體系龐大而豐富的藏傳佛教影像學和神系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具有極高的宗教意義和藝術價值。

瀏覽了雨花閣,下來瀏覽雨花閣前東、西兩側的東配樓、西配樓。

東配樓、西配樓位於春華門內 。

雨花閣前東、西兩側的東配樓、西配樓

雨花閣前東、西兩側的東配樓、西配樓。均為三開間卷棚歇山頂二層小樓。東配樓為乾隆帝的金剛上師三世章嘉的影堂、西配樓為六世班禪的影堂。

在乾隆繁興佛教的人生旅途中,六世班禪和三世章嘉都是讓他刻骨銘心的人物。六世班禪和三世章嘉去逝後,乾隆皇帝為這兩位宗教領袖各建了一座影堂,以紀念他們對西藏的穩定和佛教的繁興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同時也表達自己對這兩位大師的緬懷之情。

西配樓位於雨花閣西,為紀念六世班禪影堂,為二層,三開間,前檐出廊,卷棚歇山頂。據【西配樓】檔案記載其陳設為:

西配樓上三面墻掛供墨刻班禪額爾德尼源流十三軸。

明間安紫檀桌二張上供中洋彩瓷騎獅文殊菩薩一尊,左洋彩瓷騎象普賢菩薩一尊,右洋彩瓷騎吼觀世音菩薩一尊,前安楠木三屏風一座上供番銅俐瑪釋迦佛一尊,番銅俐瑪昭釋迦佛二尊。前供洋彩瓷五供養一分,洋彩瓷寶瓶一對,洋彩瓷五供一分,案前鋪設紅白拜氈一分。

六世班禪畫像

西配樓下明間墻上掛供畫像班禪額爾德尼一軸,上掛拉布哩一件,前安紫檀案一張上供銀間鍍金班禪額爾德尼一尊(重六百二十七兩六錢,上嵌舍利珠一顆,穿黃片金衣二件),左右安紫檀嵌黃楊木垂恩香筒一對,小挑桿燈一對,前中供四體白傘蓋儀軌經一本,丹書克經一本,班禪源流經二本。紅皮匣一個內供班禪羅布藏巴爾丹依什祈禱速轉胡秘爾漢經一本。前中供銀輪一件,左右供九江瓷寶瓶一對,花海螺一對。前供銅鍍金嵌松石七珍一分,九江瓷五供一分,案前鋪設紅白拜氈一分。

南板墻掛供紫檀邊玻璃心吉祥天母掛屏龕一座,紫檀邊十六羅漢掛對一副。春紬簾二架。

北間床上鋪設紅白氈二塊上設繡藍緞靠背座褥迎手一分,左右設文竹插屏一對,汝釉瓷石榴瓶一件,黑漆描金冠架一件,黑漆描金痰盆一件。左安文竹炕案一張上設青玉雙喜有鎖蓋罐一件,右銅商金出戟花觚一件,套藍玻璃紙插屏一件。右安文竹炕案一張上設瑪瑙根戟耳爐一件,藍玻璃瓶盒二件。地設花梨花椅二張。

北墻掛紫檀邊影翠花玻璃掛屏一件,左右掛禦筆黃箋紙字對一副。

西墻掛木彩漆如意掛屏一件。南進間床上鋪設紅白氈二塊上設繡宮紬靠背座褥迎手一分,黑漆描金痰盆一件。紫檀炕案一張上設青玉爐一件,漢玉頂頭瓶一件,青花白地瓷四方雙管瓶一件,地設紫檀繡墩二個。

西配樓以樓下明間墻上所掛供的班禪額爾德尼畫像為中心布置影堂,畫像前置供案,案上供銀間鍍金班禪額爾德尼像一尊,畫像和銀像均按照班禪真容繪制和鑄造。

班禪頭戴貂皮帽,身穿右手結說法印,左手托無量寶瓶,表明自身是無量壽佛的化身。畫面分空界和下界,下界背景為青綠山水。下界青綠平地上置雕龍寶座,座前置供桌,上供花、嘎巴拉碗、輪、爐、摩尼珠等供品。下方三朵雲團裏湧出三位護法神,中為六臂永保護法,右為閻摩,左為吉祥天母。三位護法神前置嘎巴拉碗,裏盛象征五知五覺的眼、鼻、舌、耳、心。畫像背後有漢滿蒙藏四體文題記:「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聖僧班禪額爾德呢自後藏來覲,上命畫院供奉繪像留弆,並永崇信,以證真如。」

班禪銀像為坐式,右手結安慰印,左手結法界定印,銀像重六百二十七兩六錢。

北間床上鋪設有靠背座褥迎手,左右陳設有文竹插屏、汝釉瓷石榴瓶、黑漆描金冠架、黑漆描金痰盆等物,應是按照班禪生前的生活起居而布置的。

樓上三面墻掛供墨刻班禪額爾德尼源流十三軸,【活計檔】記載:「四十四年三月初三日,……交班禪第一輩至十三輩畫像源流十三張,中正殿新畫,傳旨著廂邊配軸頭成做掛軸十三軸,……九月二十六日……持進安在養心殿呈覽。奉旨:著收貯。」班禪圓寂後,班禪額爾德尼源流十三軸就供奉於西配樓上,以作為永恒的紀念。


紀念三世章嘉的東配樓影堂;

由於章嘉圓寂的時間比班禪晚六年,其東配樓影堂的建築形制與西配樓班禪影堂相同,亦為二層,三開間,前檐出廊,卷棚歇山頂。其所陳設方式及內容亦與西配樓相似,多處互相對應。據【東配樓】檔案記載其陳設為:

東配樓上現供佛經供器:

明間墻上掛供中畫像釋迦佛一軸,左畫像無著祖師一軸,右畫像龍樹祖師一軸。前安紫檀案一張,上供紫檀三塔龕一座內供大利益梵銅俐瑪大持金剛一尊,番銅俐瑪觀世音菩薩一尊,番造綠救度佛母一尊。左右供楠木三屏風二座上供番造綠救度佛母二尊,番造吉祥圓滿救度佛母一尊,番造觀世音菩薩一尊,洋彩瓷五供一分。

南間墻上掛供中畫像大持金剛一軸,左畫像喜樂和祖師一軸,右畫像龍樹祖師一軸,前安影子木半圓桌一張上供紫檀龕一座內供番銅俐瑪無量壽佛一尊。

北間墻上掛供中畫像彌勒佛一軸,左畫像獅吼觀世音菩薩一軸,右畫像獅吼文殊菩薩一軸,前安影子木半圓桌一張上供彩漆四方龕一座內供利益銀造三輩達賴喇嘛一尊。

明間案前鋪設紅白拜氈一分。

樓下明間墻上掛供畫像章嘉胡土克圖一張,上掛拉布哩一件,前安紫檀案二張上供銀間金章嘉胡土克圖一尊(共重六百九十九兩一錢,穿黃片金衣兩件),左右安紫檀嵌玉垂恩香筒一對,花海螺一對,前供大紅皮匣一個內供畫像吉祥天母一軸,嘎布拉劄穆魯鼓一件,銀巴銅鈴杵一分,小紅皮匣一個。前供九江瓷寶瓶一件,九江瓷輪一件,銀間鍍金八寶一分,九江瓷五供一分,案前鋪設紅白拜氈一分。

北間床上鋪設紅白氈二塊上設繡黃宮紬靠背座褥迎手一分,左右設文竹插屏一對,青龍白地瓷寶月瓶一件,黑漆描金冠架一件,黑漆描金痰盆一件。

北墻掛紫檀邊玻璃掛龕一座,左右掛磁青紙對一副。

東板墻掛紫檀邊影翠花掛屏一件,地設花梨花椅二張。

南板墻掛木彩漆如意掛屏一件,春紬簾二架。

南進間床上鋪設紅白氈二塊上設繡倭緞褥一件,黑漆描金痰盆一件,紫檀炕案一張上設青玉子仙人一件,紅白玻璃罐一件,均釉瓷桃式洗一件。地安紫檀邊嵌影子木桌一張上設銅掐絲琺瑯爐一件,影子木匙筋盒二件,花梨木繡墩二個。

東配樓的陳設特點以樓下所供三世章嘉畫像為主題所建構的影堂,以紀念這位為清宮藏傳佛教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宗教領袖。

樓下明間正中掛供三世章嘉畫像,像前案上供銀間金三世章嘉像一尊,畫像與銅像均按照生前章嘉音容相貌繪制。

章嘉頭戴貂皮帽,右手結說法印,左手托無量寶瓶

章嘉頭戴貂皮帽,右手結說法印,左手托無量寶瓶。全跏趺坐於有三層墊褥的雕龍寶座上。畫面分空界和下界,下界背景為青綠山水。下界青綠平地上置雕龍寶座,座前置供桌,上供代表五知五覺的供品,花(即嗅覺)、果(即味覺)、鼓(即聽覺)。下方三朵雲團裏湧出三位護法神,中為六臂永保護法,右為閻摩,左為吉祥天母。三位護法神前置嘎巴拉碗,裏盛象征五知五覺的眼、鼻、舌、耳、心。畫像背後有漢滿蒙藏四體文題記:「乾隆五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欽命中正殿畫佛喇嘛繪畫供奉利益畫像章嘉胡土克圖。」

章嘉銅像高75厘米,頭戴黃帽,面相慈祥,左頰還鑄有作為其體貌特征的面瘤。右手結說法印,左手結禪定印。銅像重六百九十九兩一錢。

章嘉銅像高75厘米,頭戴黃帽,面相慈祥

案上還放置有一個大紅皮匣,內供畫像吉祥天母一軸。吉祥天母與章嘉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她是章嘉生前的護法神,吉祥天母曾在章嘉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出現,幫助章嘉戰勝種種魔障和仇敵。據【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傳】記章嘉國師是在各方弘揚達賴喇嘛事業的惟一得意弟子,但西藏執政的頗羅鼐卻與章嘉國師作對,吉祥天女在章嘉國師的夢中顯靈幫助西藏軍隊消滅了頗羅鼐叛亂:

以前章嘉國師患病,出現兇兆時,夢見自己坐在一座城堡頂上,頗羅鼐擔任將軍,帶領許多西藏軍隊圍住城堡,火箭像雨點般射來,守城堡的人們抵擋不住,只見從城堡下面突然出現一個可怕的女人,躍騾揮刀,如鷂入雀群,將頗羅鼐的軍隊驅逐到遠方。與此同時,章嘉國師的一個善於圓夢的並有靈應的侍從也在夢中夢見一個自稱是達賴喇嘛從西藏派來的女人,穿著青衣,騎著騾子,鞍前懸著一個血淋淋的首級,似乎是頗羅鼐的頭,說是來拜見章嘉國師的。不久,從西藏傳來了頗羅鼐去世的訊息。章嘉國師等人做夢的時間與頗羅鼐去世的時間正好相同,這無疑是吉祥天女除掉了達賴喇嘛師徒仇敵的明證。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傳】又記章嘉國師在做「天女施食」法事拋食子時,差遣吉祥天女到前方保護漢軍,消滅了大小金川的叛亂:

從豬年起(公元1767年),與京師南方雲南省接壤的幾個小邦國與漢人不睦,大皇帝便用兵征討,門域和麗江等地戰敵頻繁,經年不息。大皇帝遂令章嘉國師做「天女施食」法事。國師奉旨在皇宮中山上永安寺做了為期七天的「色界大自在吉祥驅敵天女威猛施食」法事,臨近拋擲食子時,章嘉國師吞飲酒食時發生一陣極為恐怖的聲響,近侍喇嘛等人說,他們看見了一種好似布滿了軍隊的景象。我也曾聽遍知一切班禪大師說過:「在拋食子的那天,前方陣地上雙方軍隊展開激戰,敵方軍隊使用許多大象戰車,滾滾而來,突然全部掉轉方向,退了回去,敵方軍隊自相殘殺,損傷慘重。當他們向一個能知過去未來的法師問起情由時,法師說,漢人京城中有一個隱身的總攝輪瑜珈大自在,似乎親見戰場情形,差遣具法力的護法保護漢軍。」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傳】又記吉祥天女進入京城,幫助章嘉國師撲滅了大火:

有一天晚上三更分時,章嘉活佛寢殿後面的許多房屋突然失火,人們一片慌亂,章嘉取出供在枕頭邊佛龕中的前世章嘉活佛修持的本尊神和最為珍視的喇嘛尊者的身像,跑到寢殿院子裏,侍從們用水澆火,怎麽也撲不滅,火苗向寢宮上下燒了過來。突然有一個牧區女尼模樣的人將一顆雞蛋放到他手中,章嘉活佛想雞蛋是消災之物,就扔進火中,頓時刮起一陣狂風,將火苗吹回,寢宮周圍未受一點損害。轉眼尋找那個女尼時,已不知去向。通常那樣的牧區女尼是不會進入宮中,何況是在深夜,外面的所有門戶都有兵士層層把守,誰也進不來。所以大家感到驚奇,都說:「此乃吉祥天女之神變」。

這三則神話分別代表了三個不同地區,即西藏、漢地和宮廷,吉祥天女在不同的時空裏由於章嘉國師的法力而幫助了清朝軍隊平定頗羅鼐和大小金川叛亂,並進入宮廷撲滅大火,其背後反映了章嘉國師對藏漢地區安定的影響力。

由於章嘉國師長期居住於京城、服務於內廷,因此屬於藏區的護法神吉祥天女也隨章嘉國師一道進入宮廷,不僅成了章嘉國師的護法神,還成為宮廷和清王朝的護法神。就在章嘉國師七十大壽時,乾隆皇帝把自己的一幅為文殊菩薩化身的【乾隆佛裝像】和禦筆題詩的【具吉祥天女剌繡像】,先後賜給了章嘉國師,目的是乾隆想借章嘉國師的護法神吉祥天女佑助文殊大皇帝和清王朝。乾隆在【威德吉祥天母】和【具吉祥天女剌繡像】的原本唐卡上題詩表達了這種意願:

吉祥天母,雷音主軍。海獸獅面,前引後護。息諸惡業,增長善根。勝於一切,優彼群魔。是四天母,俱化身足。而弗露相,復有四時。春夏秋冬,與是福相。化身而五,益壽者五。福壽青面,不動善音。善行白衣,是亦化身。律行十二,金剛善聞、金剛隆助、金剛善喜、金剛善護、金剛雙眼、金剛威伏、金剛龍母、金剛名王、金剛護國、金剛藥王、金剛石母、金剛善頂。共廿九尊,隱相者四。相即非相,非相即相。宣揚佛法,福國佑民。

三世章嘉唐卡畫像圖

在建成三世章嘉影堂後,乾隆皇帝把吉祥天女畫像供奉於章嘉畫像前,想繼續在另外一世界裏護佑章嘉國師。

北墻掛紫檀邊玻璃掛龕一座,據現存原狀為乾隆佛裝像內容,中心為文殊菩薩的轉輪君王乾隆佛裝像,頭戴黃帽,左肩上飾般若經,右肩上立智慧劍,身披袈裟,右手呈說法印,左手托法輪,坐於雙象座上。背景是一座喇嘛寺廟。圍繞乾隆周圍的是圓形玻璃小壁龕,龕中繪諸神像,從釋迦、宗喀巴、密集金剛等到他的金剛上師傳承系列以及諸護法神像。乾隆佛裝像前為蓮花池,周圍為眾生念經的超度羅漢,池中蓮花盛開,轉生者從蓮花中出現。紫檀邊玻璃掛龕左右所掛磁青紙對聯,據現存原狀為乾隆禦筆:「佛日九層懸最上,智珠三界證真如。」

北間和南間設床,上鋪設有紅白氈靠背座褥迎手、冠架、文竹插屏、瓷瓶、桃式洗、琺瑯爐等,應是按照章嘉國師生前的生活起居而布置的。

樓上的陳設為一佛堂形式,以明間東墻上掛供的畫像唐卡為中心,釋迦佛畫像居中,左右掛供祖師像。像前龕內供有大持金剛、觀世音菩薩和綠救度佛母銅像。左右供楠木三屏風二座上供綠救度佛母、吉祥圓滿救度佛母和觀世音菩薩銅像。南墻上亦掛供唐卡,以大持金剛為中心,左右為祖師像。北墻亦掛供唐卡,以彌勒佛為中心,左右為觀世音菩薩和文殊菩薩。

北間墻前半圓桌上所供銀造三輩達賴喇嘛像,據龕後的漢滿蒙藏四體文題記為章嘉國師所認看:「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十日欽命章嘉胡土克圖認看供奉利益銀造三輩達賴喇嘛。」達賴喇嘛是章嘉國師的老師,把這尊由章嘉所認看的三世達賴喇嘛像供奉於章嘉的影堂中,也是對章嘉國師的一種紀念。

東、西配樓影堂位於中正殿這一區域內,中正殿是清宮藏傳佛教的管理中心,自北向南由中正殿後殿、中正殿、中正殿東配殿、中正殿西配殿、香雲亭、寶華殿、梵宗樓、雨花閣、雨花閣東配樓、雨花閣西配樓十座建築組成,形成了宮中最龐大的藏傳佛教建築群。乾隆最主要的佛事活動都是在這一區域內舉行的,如每年十二月舉行的跳布紮和念經活動等,據檔案記載:

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初七日起念護法經至初十日圓滿。……十二月初七日卯正三刻,皇上親行拈香,出凝華門東門,壽安宮早膳,初九日請養心殿佛堂雲龕一座,隨供櫃畫像護法一軸,在檀香屏風後安供。初九日卯正三刻,皇上親行拈香,出凝華門東門請安。未正一刻,皇上親行拈香入座,中正圓滿。初十日卯正三刻,遣莊親王拈香,午正一刻,皇上在壇城拈香入座,轉查克蘇穆,未初二刻回宮。

乾隆三十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午初一刻,皇上親行看跳布踏。

自康熙以來,這個區域在藏蒙黃教徒中就已樹立了很高的威望,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時,康熙下旨中正殿供奉佛像、喇嘛念經,均交由劄薩克達喇嘛管理。

劄薩克達喇嘛為駐京最高職務的喇嘛,掌在京宗教事務。乾隆親臨該區參加佛事活動,他的一舉一動都將成為乾隆尊崇黃教發出的最直接的訊號,透過駐京紮薩克達喇嘛迅速地傳遍藏蒙地區。六世班禪進京朝覲時,乾隆專門安排六世班禪到該區域上香,檔案記載:

[乾隆四十五年九月二十五日]班禪額爾德尼在智珠心印拜佛,上大香一支,掛哈達十個,仙樓下上二號香一支,掛哈達一個,供銀曼達一個,重四兩七錢,仙樓上上二號香一支,普明圓覺上大香一支,雨花閣上二號香一支,梵宗樓下上大香一支,掛哈達一個,供銀曼達一個,重四兩八錢,梵宗樓上上號香一支,哈達一個,寶華殿上大香一支,掛哈達一個,重二兩八錢,香雲亭上大香一支,掛哈達二個,中正殿上大香一支,掛哈達一個,供銀曼達一個,重五兩。……[十月]初三日,班禪額爾德尼到中正殿西配樓略坐,北床上靠背掛哈達一個。

於該區域建造班禪和章嘉的影堂,正是乾隆向外界發出的一個尊崇藏傳佛教的重要訊號。紀念兩位活佛,並非是建立影堂就算完事,而是要付諸行動。因此,自影堂建成後,乾隆每年都要到此上香,以表崇敬之情,【香檔】記載:「[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初七日卯正二刻,皇上親行在寶華殿上大香一支,香雲亭上大香一支,西配殿上二號香一支,中正殿上大香一支,東配殿上二號香一支,智珠心印上大香一支,二號香一支,西配樓上二號香一支,八阿哥隨在東配樓上二號香一支。」「[乾隆五十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巳初三刻,皇上親行在東配樓上二香一支。」

乾隆中期畫像,西藏地區維持了安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