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1次33人,等位2小時!國民「豪車」登上神壇,已拿捏廣東人78年

2024-08-06旅遊

引言:狠狠拿捏廣東人78年,永遠不會「落後」,最近更是變身網紅景點火爆全網。

公共交通可以說是上班族、學生族,甚至老年人們的生活必備,但是就在不知不覺中,一些奇葩的「角色」騰空而出,玩起了不一樣的概念。

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也有可以蹦迪的,還有的可以喝早茶……

「狂野共生、水中蛟龍、紙醉金迷」

它們居然玩得這麽「花」?

在遙遠的北美阿拉斯加,一輛破舊的巴士停靠在這無垠的荒蠻之地上, 與周圍的高山,原始森林,河流,野生動物「共存」了60年 ,雖然到了最後更是被當作古董放進博物館。

但是當年有不少人為了一睹它的風采,曾穿過河流,越過荒野。 甚至還有每年都有為了看這輛巴士一眼,而不惜為此失去生命的「朝聖者」。

而這都只是因為一位名叫凱瑞斯格拉斯哥流浪者,在這輛巴士上進行了一場荒野生存的故事,為這輛巴士烙上了「神奇」的標簽, 可以說這是巴士與自然與人的一種「狂野共生」的神奇場面了。

而「對不可能的事說不」的杜拜, 更是將一輛在陸地上行駛的公共巴士,變成一艘水陸兩棲巴士,成為「水中蛟龍」 。而且車內還提供空調、衛生間、電視、音響系統和DVD播放系統等多項設施。

它帶領遊客體驗杜拜原始的河流,是整個杜拜最令人驚嘆的地標之一,吸引了很多遊客打卡。

不得不說,這簡直是實作了小時候夢裏的場景。

而國內也出現了這場輕功「水上漂」的計畫。 誰說遊橘子洲只能坐船?現在還能坐車! 並且位於橘子洲水陸兩棲車已經營業了,雖然100元/人的票價讓遊客吐槽貴了點, 但是坐過的朋友表示起碼快樂了,入水的時候真的很刺激。

除此之外,深圳最大的雙層巴士——紅胖子,可以說是實作了對私家車的降維打擊了,看似平平無奇的外部 ,內裏的全景天窗和氛圍燈直接將巴士的格調提升至另一個層次,豪華得像私人飛機,成為深圳大馬路上的「秀兒」。

想象一下,當夜幕降臨時,氛圍燈緩緩亮起,與窗外霓虹交相輝映的時候, 那感覺像不像解鎖了【小時代分代——巴士時代】那種「紙醉金迷」的場景。

除此之外,還有這座配置了立體聲環繞音響、電視大屏、點歌台等裝置的東莞音樂巴士, 不僅車身內外都搭配了氛圍燈和燈帶,裏面還設定了多個小吧台和旋轉座椅。

每當夜幕降臨,這座音樂巴士不僅承載著乘客, 更像是一台流動的演唱會,簡直不要太嗨, 但就是社恐的朋友千萬不要攔到這輛巴士,不然腳趾準能尷尬得扣出三室一廳……

重量級選手——「饕餮盛宴」

廣東人的早茶「嘆」到巴士?正啊!

而廣州也驚現了一座可以買雪糕、早餐的巴士。 巴士行進時間約45分鐘,用餐時間大約為2小時,共設餐位33個 ,由雙人、四人、五人、八人卡座組成。

從網上放出的套餐價格來看, 價位從99元至149元不等 ,並且每款的已售數量都非常高,粗略加起來的話, 單從一張圖統計,當時接待的客流量已經過萬了。

而且這座巴士延續了充滿廣州氣息的雙層巴士造型,喜慶的車外觀,外殼上更是被印上了許多廣州的特色地標,例如海珠橋、廣州塔小蠻腰、五羊雕塑等經典形象。

最重要的是,這輛巴士不僅實作車上吃東西自由,還實作了廣州自由。

據官方資訊顯示,這條巴士除了會橫穿城市新中軸線和夜景線之外,還途經北京路、六榕寺等充滿西關風情的地區,沿途還可以看到海心橋、廣州大橋等廣州地標性風景。

邊吃邊看坐巴士看風景的行為,還真是「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在車上吃東西被罵」的真實寫照了。

而巴士內部更是被廣式文化「擠滿」了 ,從車內飾到餐品設計都融入了濃厚西關風情,除了桌椅非常的「廣」之外,連車窗的都做得非常細節,直接將代表嶺南文化的滿洲窗元素填上。

要不是窗外的景色在動,都會讓人誤以為這是不是那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西關大屋 ,一秒穿越回19世紀的廣府宅院。

而且巴士上供應的每一份茶點, 都是由身著素色旗袍的講解員進行介紹的 ,氛圍感直接拉滿,茶點也不是預制菜,而是由開業了20多年的廣州本土酒家——陶苑酒家出品的。

每份餐點都延續了廣式特有的「一盅兩件」,包括蝦餃、鮑魚鮮蝦燒賣、當歸鳳爪、蝦滑荔枝球、桂花綠豆糕等茶點,簡直太享受了。

居然還有本土樂隊駐唱。坐著雙層觀光巴士,嘆著音樂茶歇和空調,再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廣州Citywalk? 不得說,廣州人的生活確實夠「中產」。

而反觀廣州的巴士文化,其實和廣式早茶一樣,早已融入了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成為廣州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廣州巴士風雨70載

從無到強,濃縮了一個時代的記憶

廣州巴士的發展,是羊城發展的縮影。 它們從最初的寥寥幾輛,到如今穿梭在繁華都市之中,接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悄然改變著市民的出行方式。

雖然國內的第一條巴士路線始於1907年 ,是一條從青島市區開往麥克倫堡(後改名為嶗山區柳樹台),但是當時還不能算是公共的交通工具。根據以往的資訊統計,這輛車在當時只面對部份人群開放, 是屬於「公」字輩的存在。

但廣州的公共交通歷史,如果從第一輛巴士面世時間開始算起的話, 可以追溯到1946年,算起來已經生存了78年了。

雖然早在 1934年,國內已經有部份汽車公司開始從英國進口雙層公共汽車 到馬路上試行了,時至今日香港依然保留著雙層巴士的款式,成為香港一份獨特的回憶。

當時在廣州街頭出現了第一輛巴士, 是由廣州時代公共汽車公司打造的 ,因為略短的車身造型, 在當年被廣州人民形象地戲稱為「火柴盒」

不僅如此,連內裏也非常符合盒子的特性, 采用的都是木質車廂 。當然,在那個「火柴盒」巴士盛行的年代裏,路面上行駛的廣州巴士幾乎都是用木材制造的,不管是車廂、車身還是地板和座椅。

但有意思的是,在巴士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在1958年前後,因為客觀因素導致了汽油的汽油, 所以出現了一些將車輛改裝成燒木炭的巴士。

雖然在此之前也有少部份車輛是燒木炭的 ,但自1958年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 ,幾乎所有的巴士都是將利用 廢舊汽油桶改裝成的木炭爐懸掛在車身尾部。

雖然早在汽油全面斷供的幾年前, 廣州當地也有從匈牙利進口一批伊卡路斯柴油大客車 ,但是伊卡路斯一直都在3號路線行駛,並沒有在其他的路線進行。

而它也有一段屬於自己的小記憶,那就是由於依卡路斯車廂內的旁板是鐵質的,在關門的時候必須很大力,所以隨著開關門時清脆的「啪」一聲, 只要動作慢一點,就一定被夾到。

所以在那個 巴士後面「掛瓶」 的年代,經常會出現在海珠橋上橋斜坡路段的時候,出現巴士因為不夠動力上坡,有蛇仔或蛇女(廣州人對乘務員的俗稱)為了讓巴士產生更多的煤氣或炭氣 ,而下車提著一桶水向木炭爐潑水的有趣場面。

直到60年代中期,大慶油田的開發,讓石油供應恢復正常,木炭巴士才逐漸被汽油車所取代, 在這個年代,也出現了華南地區的第一批越秀牌鋼架鐵車廂巴士。

而當廣州電車公司成立之後, 在1968年,廣州解放路上開始出現了電車巴士 (當時名為廣州電車1路後改為101路)在路上行駛。

到了70年代,更是出現了由廣州市客車裝配廠出產的 「鉸接式加長型」巴士,全車由兩節車廂組成,長達14.2公尺可裝載150多人 ,比以前的「火柴盒」多出4倍,能裝下整村人不是玩笑。

除此之外,當年比較有特色的巴士,還得數1992年,那一年廣州市第一公共汽車公司,就成功引進美國的尼奧普蘭空調巴士,雖然是二手的,但是當時在202路線上行駛的它, 成為巴士空調化的先鋒選手。

到了後面,新福利巴士公司在180路投放的 國產空調巴士,算是正式開啟了屬於廣州人的「坐巴士嘆空調」的享受人生了。

而後面雙層巴士的出現,更是造就了廣州巴士的名場面,不僅成為全國率先大量引入雙層巴士並投入營運的地區, 而且還是在巴士上安裝、使用自動報站器的國內首創者。

而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廣州更是成為廣東省內首位從傳統的人工售票變成互聯網售票的地區。

不僅如此,這些無人售票的巴士還是國內的先發無人售票類的冷氣巴士, 之後更是將無人售票擴充套件到了電車和中巴的身上。

之後的發展更是高歌猛進,從單一路線到四通八達的公交網路,從「火柴盒」的木質車廂,到鋼鐵巨獸般的越秀牌巴士,再到如今的電動環保、智慧互聯的新時代公交, 全都深刻烙印著廣州這座城市發展的足跡。

可以說,巴士在每一位去過廣州的人的心中,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獨特的記憶。它們和乘客一起穿梭在繁華的街道與靜謐的小巷之間, 見證了這座城市的變遷與人們的成長。

圖為2023年,國內首台觀光音樂餐飲雙層巴士——音樂茶歇巴士

寫在最後

其實不管是廣州的巴士文化,還是全國各地對巴士的獨特的情懷,其實都是時代多元文化的縮影,它們共同經歷著時代變遷後改變的生活畫卷。

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廣州的巴士也在不斷前進演化, 從最初的木質車廂變成現在的「飲食餐車」, 它們不僅僅是交通工具的升級,更是城市發展的見證者。

這些巴士穿梭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將人們從繁忙的工作中解脫出來, 巴士也從單純的交通工具變成了一種文化。

大家對廣州可以喝早茶的餐車有什麽看法嗎?大家家鄉又有什麽樣特色的餐車呢,或者說大家對巴士有什麽特殊的回憶呢? 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