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網紅大橋」搭載文化通江達海

2024-03-19旅遊

閱讀提示

貴州是中國唯一沒有平原的省份,全省92.5%的面積是山地和丘陵,高聳險峻的山峰深深切割了河谷和發育強烈的喀斯特地貌,嚴重阻礙貴州發展,正是在這樣的地理條件基礎上,貴州在溝壑之間建起一座座橋梁,徹底改變了貴州的交通面貌。

近年來,貴州著力講好橋梁故事,傳播橋梁好聲音,多措並舉促進橋梁文化傳播和橋旅融合深度發展。

「如果沒有來到貴州親眼所見,我還真以為這個‘梗’是假的。」3月14日,正在貴州旅遊的廣東遊客陳華對記者說道。

去年以來,貴州以橋為媒打造橋梁文化新高地,將「世界橋梁博物館」的熱詞送上了熱搜。而陳華本身也是一名土木工程師,對各式橋梁有著天然的親近,這促成了這次貴州之旅。親眼所見後,貴州的橋讓陳華嘆為觀止。

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

提起貴州,不僅有奇山秀水的自然景觀,更有讓人瞠目結舌的橋梁。貴州因喀斯特地貌,山多路陡,橋梁就自然成為連通山水間的重要媒介。今年兩會期間,貴州公路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勝林代表對記者回憶道,曾經的貴州公路跨越限於資金及架橋技術與裝置,難以飛渡,不得不降低路線標準從岸邊架設,以求修建中、小橋梁或設渡通車。

張勝林介紹,世界前100座高橋有近一半在貴州,幾乎包攬當今世界的全部橋型。其中世界前10座高橋有3座在貴州;貴州的15座橋梁共計獲25項國際國內大獎;杭瑞高速北盤江大橋、平塘大橋、鴨池河大橋、花魚洞大橋等4座橋梁獲有橋梁界諾貝爾獎之稱的國際橋梁大會(IBC)古斯塔夫·林德撒爾獎,贏得「世界橋梁博物館」美譽。

「貴州橋梁生動展示著貴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千年之變’,蘊含著獨特而豐富的精神文化價值。」張勝林表示,過去,貴州各民族群眾受山地分割、山路阻隔影響,一直以來交通不便、交往不多、交流較少,劃分行政區域也往往以河為限、以山為界,被自然的山水阻隔分開。如此背景下,橋成為各族群眾交流的重要依托。因此,每當大橋合龍,很多當地群眾都會自發地敲鑼打鼓、鳴放爆竹,表達心中的感激和喜悅。

特殊的地理條件讓貴州橋梁建設面臨的難題和挑戰更多,也為貴州橋梁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實踐平台,積累了豐富的造橋經驗。科技還造就了貴州橋梁「高、大、新、美」四大特點。在張勝林看來,這些世界名橋,藏在貴州深山,除了本身的交通功能之外,也極具文化研究和傳播潛力。

為貴州橋梁打造IP符號

橋梁自古以來就是貴州等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的符號,在茅以升主編的【中國古橋技術史】中,明代貴州人葛鏡以「地方有誌之士」的身份入圍古代造橋名家。400多年來,位於黔南州福泉市的葛鏡橋歷經數次洪災屹立不倒。

一座葛鏡橋,半部貴州「開山」精神史。 貴州人民在建橋的過程中也逐漸認識到,橋作為實體,既是交通基礎設施的關鍵環節,也是發展環境的「靚麗名片」,既是貴州「走出去」通江達海的重要物質依托,也是「引進來」的「形象代言人」和「務實推動者」。

因此,貴州省正加速將「世界橋梁看中國、中國橋梁看貴州」的獨特文化符號向外界進行傳播,推進橋梁個人化、符號化IP打造。開展「名家書寫貴州交通」、歌曲征集、藝術攝影、大型橋梁紀錄片、橋文化展覽等「7+N」系列活動,全方位講好橋梁文化故事。

2023年9月,貴州推出四集大型紀錄片【萬橋飛架——山水間的人類奇跡】,在國內百家新媒體同步熱播,該紀錄片融合傳播指數位居全國熱播紀錄片第一位、晚間黃金檔電視節目第一位,實作了貴州省文化類紀錄片傳播的新突破。

「太震撼了,不但有模型、實物,還有數據方式展示,特別真實。」去年,貴州首次舉辦「萬橋飛架——貴州橋文化展」,市民李艷芬關註本次展覽已久,開展第一天就前來觀展。這次展覽在300公尺展線上,展示秦漢以來2000余年的貴州交通橋梁文化,開幕當天就成為「爆款」。在現場,李艷芬興奮地建立了自己的虛擬分身,沈浸在貴州橋梁元宇宙探索空間中,空間內展示的鴨池河大橋,讓她從視覺上體驗了一把「高空蹦極」,刺激的視覺效果讓她感到十分震撼,萬橋飛架以數位化方式走入公眾視野。

橋旅融合留住文化記憶

「以前我每次路過貴州的鴨池河特大橋,就會想起自己小時候翻山越嶺的艱辛,更會給孩子灌輸現在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貴陽市某建築企業工作的工程師王喬恩對記者感慨地說,自從去年以來,他開始註意到貴州加大了橋梁文化的推廣,而自己也有意識地帶孩子去參觀學習,讓孩子接受文化傳承。「我也會親自給孩子講解橋梁施工裏面的細節難點,讓孩子對貴州的發展更有切身感受,這種效果比單純的看書好太多。」

緊鄰黃果樹旅遊景區的壩陵河大橋,開啟了貴州「橋旅融合」的先河。該橋是貴州第一座可以進入橋體內部觀光旅行,開展蹦極等極限運動的超級大橋。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座橋梁,貴州高速集團投資打造了一座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集中展示了貴州橋梁的建設歷史、技術創新,成為該省中小學研學教育實踐教育基地。

截至目前,基地吸引了全國600余所高校及中小學開展「國之重器·大國工匠」研學活動。每到暑期,火熱的「橋梁研學」幾乎場場爆滿。不僅如此,壩陵河橋梁博物館還面向俄羅斯、克羅埃西亞、巴西、牙買加等近30余個國家的留學生講述貴州橋梁建設成就及建設精神。

位於貴州省黔南州的平塘特大橋穿雲撥霧,被譽為「天空之橋」。貴州將平塘特大橋與周邊「天書」「天眼」「天坑」等景區聯動發展,進一步深化拓展「天」字旅遊品牌的內涵外延,成為充滿浪漫感的交旅融合理想去處。橋梁服務區還配套修建了橋梁博物館和觀景酒店,展示貴州橋梁本身的深厚文化和壯麗景色,並透過開設牙舟陶非遺文化互動專區,將非遺與旅遊結合,拓展周邊村寨農旅體驗計畫。

憑借獨一無二的資源稟賦與獨樹一幟的設計理念,平塘特大橋天空之橋服務區獲得「全國公路科普教育基地」榮譽稱號,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超200萬人次。

李豐(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