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山西三線記憶:艱苦歲月,鑄就輝煌,雙管三七高射炮總裝廠

2024-04-29旅遊

在山西寧武縣西南部的蘆芽山區,隱藏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那裏是綿延7.5公裏的廠區,曾經的雙管三七高射炮總裝廠——國營長城機械廠,承載著無數三線人的青春與夢想。

艱苦歲月,鑄就輝煌

20世紀60年代,國際風雲變幻,為了應對復雜的國際形勢,保障國家的安全穩定,中國開展了三線建設。在這場偉大的歷史行程中,長城機械廠應運而生。它坐落在群山環抱之中,地勢高峻,山嶺縱橫,符合三線建設「靠山、分散、隱蔽」的要求。

在那個時代,一批批風華正茂的工人、知識分子,響應國家的號召,跋山涉水,來到這裏,開始了披荊斬棘的拓荒之路。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用汗水和智慧在這片土地上建起了這座巍峨的軍工大廠。

長城機械廠規模宏大,廠區綿延15華裏,共分為九個區。群山峽谷中,生活區、辦公區、總裝及生產區井然有序。職工宿舍、學校、醫院、食堂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雖然與世隔絕,但職工們的生活卻是衣食無憂,充滿了歡聲笑語。

保密嚴格,責任重大

作為雙管三七高射炮的總裝廠,長城機械廠的保密工作做得極其嚴格。為了達到分散的目的,各個保密車間或部門零星分布在公路兩側,相隔數百米。最為重要的組裝車間更是被安排進山洞,確保了生產過程的安全和保密。

工人嚴格按照規定操作,一絲不茍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確保每一門高射炮的品質都達到最高標準。他們的辛勤付出,為國家的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高山美麗,生活卻很艱難

高山美麗,工廠光榮,但艱苦的日子也同樣難以忘懷。冬季的寧武,風雪交加,夜長晝短,嚴寒如冰。除了氣候的惡劣,山裏的生活也極為艱苦。當地有句俗語:「管岑山的石頭,寧武的風,一年四季半年冬。」這樣的環境,對於生活在這裏的工人們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考驗。

然而,更大的困難還在於生活的匱乏。在那個年代,全國物資都極為緊張,山裏更是如此。細糧供應有限,每人每月只能分到三兩油,這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工人們天天吃著高粱面、玉米面,偶爾才能吃到一些馬鈴薯和白菜。肉類和魚類幾乎成了奢侈品,蔬菜也少之又少,更不用說水果了。孩子們只能把山上的野果當作水果來解饞。每次吃飯時,看到孩子們愁苦的面容,父母們心裏都如同刀絞一般。

文化豐富,精神傳承

隨著廠區建設逐步完善,「187廠」越發壯大,廠區、辦公樓、家屬區、工人俱樂部、醫院以及從托兒所到高中的子弟校等生產、生活的基礎設施應有盡有,宛如一個微型社會。工廠廣播站是當時特殊的宣傳手段,每天早中晚三次廣播,廠內新聞、國家大事、先進事跡等經廣播員聲情並茂、鏗鏘有力的播報,催人奮進,踔力前行。

每周至少放映三場露天電影,孩子們總是提前用小板凳占上地方,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吃著繭豆,享受銀幕下的快樂。這些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職工們的業余生活,也增強了他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這裏,職工們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三線精神。他們不畏艱難困苦,勇於拼搏創新,為了國家的安全和穩定,甘願犧牲個人利益,默默奉獻。這種精神不僅在當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三線人,也在今天依然閃耀著光芒。

歲月流轉,記憶永存

然而,隨著形勢的變化和軍品訂單的減少,長城機械廠也面臨著巨大的困境。1979年,由於成本高昂和軍方不訂貨等原因,工廠陷入了困境。187廠被迫停產,並於1982年開始撤離。職工們帶著對這片土地的眷戀和不舍,離開了他們曾經奮鬥過的地方。

如今,長城廠的舊址上依舊還留有上個世紀建築風格的紅磚瓦房、高聳的水塔、老式住宅樓。一條靠山的公路,成排的職工樓房,都在靜靜地訴說著當年的輝煌。這些灰色、斑駁、挺立的老建築群是那段崢嶸歲月的歷史痕跡,它們見證了長城機械廠的輝煌歷程,也見證了無數三線人的奮鬥與犧牲。

回首那段歲月,我們不禁為那些無私奉獻的三線人感到由衷的敬佩和感激。他們為了國家的安全和穩定,放棄了城市的舒適和便利,紮根深山老林,用汗水和智慧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