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雲霞木棉相映紅!增城「掛綠人文講堂」帶你讀懂千年花事

2024-03-19旅遊

花開明艷,樹姿巍峨。陽春三月的嶺南諾爾漫天,灼灼赤焰猶如春的信使,娓娓道出歷經歲月沈澱的花語花事。

3月18日,廣州市增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舉辦的「掛綠人文講堂」第十三期「千年木棉」主題文化講座,在增城區圖書館舉行。講座特邀知名作家、文化學者孫衛明,講述木棉的故事傳說,引領讀者了解木棉的悠悠花事、豐富寓意及人文內涵。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與傳播的孫衛明,著有嶺南文化系列【千年花事】【花城花市】【閑話南粵先賢】【南粵先賢說】等,編撰的【廣州小史】第一輯【花事】即將出版。

花事溯古:

於歷史之窗朗讀程式文故事

「誰與春風露訊息,珊瑚枝上喚流鶯。」在古人吟詠的木棉花歌中,日漸回暖的嶺南正悄然迎來一場雲蒸霞蔚、木棉紅遍的春色美景。

「春天初來,便以一樹紅艷向蒼天宣示她不可輕忽的、蓬勃向上的生機,百卉之中,確實亦非木棉莫屬。」孫衛明首先向現場聽眾道出木棉的生機盎然與獨特魅力。

木棉,也稱紅棉、英雄樹、攀枝花、斑芝棉等。花開似火,蕊紅如焰,樹梢紅雲如瀑,樹形矯健如龍,常有「嶺南到處足種此,嶺北居人稀見之」一說。

溯古尋今,無數文人以木棉入詩著文,憑如椽巨筆書寫屬於嶺南的獨特風物之美,展現奇幻多姿、別具一格的嶺南花木,構成一幅幅色彩濃烈的木棉花圖。

從南宋劉克莊【木棉】的「幾樹半邊紅似染,居人雲是木棉花。」到清代屈大均【木棉花歌】的:「廣州城邊木棉花,花開十丈如丹霞。燭龍銜日來滄海,天女持燈出絳紗。」繽紛絢爛的詩歌意境,毫不吝嗇地向人們展示木棉的風采。

「花自己,本是沒有故事的。幾千年,幾萬年,嶺南之地,山林野坡,沼澤水畔,春風到處,即有山花開。千秋百代,有故事的是與花有關的人。」談及嶺南的花與人,孫衛明娓娓道來,並循著歷史脈絡,攜手聽眾探尋「烽火樹」的源流。

據【西京雜記】記載,位居南粵先賢之首的南越王趙佗,曾向漢武帝進貢烽火樹,這一烽火樹也被普遍認為是木棉。後有嶺南大家陳恭尹與屈大均揮灑筆墨,書寫木棉這一嶺南奇花,令木棉豪邁正氣的形象深入人心。

隨後,孫衛明還講述了粵詞之祖、南粵先賢崔與之與木棉的緣分,在千年以來有關木棉的故事中,現場觀眾聽得認真入迷。

細述歷史,千年古邑增城也與木棉有著不解情緣。「粵江二月三月天,千樹萬樹朱花開……濃須大面好英雄,壯氣高冠何落落!」「嶺南三大家」之一的陳恭尹曾居於增城十八載,寫下【木棉花歌】。

如今放眼望去,擁有上百年樹齡的木棉遍布增城,樹與民相依相存,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其中石灘鎮上塘村前的老木棉樹已有360余年樹齡,於歲月洗禮中篤定守護這一方水土。就如經典粵語歌曲【紅棉】裏吟唱:「紅棉盛開,天氣暖洋洋。英姿勃發堪景仰,英雄樹力爭向上,紅棉獨有傲骨幹。」每到春來,木棉便傲然挺立、如約綻放,向樹下的後人耳語多彩的花事。

花語映今:

於花之內蘊延續人文之美

坐忘一樹無青地,疑是霜林葉盡紅。

早春時節,木棉先長花芽,再長葉芽,當其花滿枝頭時,無需綠葉陪襯,如火般的花朵便映紅半邊天。花期之後又決然落紅,不見半點雕零頹靡之態。

孫衛明介紹,無數粵籍文人及入粵人士喜愛、吟詠木棉花,皆因其形似驕陽、神似英雄的獨特風姿。木棉也因其綻於初春時節,花朵火紅、樹葉成蔭、立於高處的特點,深受英勇堅韌的嶺南人民喜愛,並成為自由開放的嶺南文化的象征。

「花卉本無情,是人們為其賦予了雋永綿長的審美旨趣。」孫衛明如是表示。花和城相映,根與魂相承,木棉動人的地方,還在於其雲水襟懷。它一生執著堅定,向上直聳雲霄,向下綿延數裏,為後人留下浩然正氣,教人以昂揚之姿頂天立地、傲然風中。

活動現場,聽眾積極參與互動問答。除透過事例闡述木棉的人文內涵外,孫衛明還分享了木棉花兩度當選廣州市花的趣事。孫衛明表示,木棉花曬幹為藥,還可制茶,早已融入廣府人的日常生活,撿拾木棉已成為嶺南地區一抹樸實無華的風景。

「木棉花開,冬天不再來」,當目之所及皆是漫天殷紅,春的腳步已然到來。陽春三月,花紅似火的增城,正在「掛綠人文講堂」文化品牌活動中,迎接雲霞相映的浪漫春意。

南方+記者 李鵬程

通訊員 寧淞淇

【作者】 李鵬程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