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涼山冕寧縣西番(bó)藏人的興衰史,從主體到不足2%

2024-02-10旅遊

冕寧縣地處四川省涼山州北部,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有冶勒自然保育區、大橋水庫、靈山寺等寧靜而悠遠的景區。聞名遐邇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在冕寧的沙壩,耳熟能詳的彜海結盟也在冕寧彜海。安寧河發源於冕寧境內,並穿越而過,培育出的冕寧粳稻口感上佳,遍地開花的冕寧土菜館常是中餐的首選。

電視劇【索瑪花開】的拍攝地,冶勒湖

冕寧各族人民其樂融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幾個世居民族中,西番人的興衰是一部波瀾壯闊的變遷史。【宋會要輯稿·蕃夷五】說:「淳熙七年(1180年)八月八日,樞密院編修官李嘉謀言...黎州過大渡河外,彌望皆是蕃田,每漢人過河耕種其地,及其秋成,十歸其,謂之蕃租,土丁之耕蕃地者一有七八"。當時西番人還是妥妥的地主,這種番漢租佃歷史上延續很久的。

西番人即使在清朝時衰落,嘉慶【四川通】載,「冕寧縣安寧河谷九員土千戶、百戶轄西番1614戶,錦山、牦牛山東西坡(今沙壩溝、瀘寧區南河上段)的西番人約二千戶,全縣計約三萬人,約占當時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

影視劇中的彜海結盟

又據冕寧縣明、清時期的縣誌記載,喇嘛教寺廟遍布全縣村寨,僅安寧河兩岸僅有大、小寺廟9座,在冕寧縣城內就有存入經文上萬部的寺廟3座。在寧靜山脈以東、藏區三大印經院之一的「初裹印經院」就在冕寧縣曹古鄉(「曹古」系「初裹」的諧音)境內,寺院曾有僧眾上千,香火旺盛,朝佛者每天絡繹不絕。

「初裹印經院」四周曾有上千畝的大片箭竹林帶,是當時制作經版的上乘材料。方圓百裏的高山草場,曾有過48座牦牛場。據藏學家們稱,現存布達拉宮中的一部份經書典籍和其它寺院的一些經書都是從這裏印刷、裝幀、打封後從牦牛古道過雅礱江、金沙江,送往西藏和康區各主要寺院的。

冕寧縣各鄉鎮行政區域

冕寧曾以「環而居者皆西台種」更名寧番衛軍民使司,可以說西番人在冕寧盛極一時,人口眾多,寺廟林立。即使到清末民國初,西番人衰落的情況下,結尾喇嘛寺在逢廟會時尚有千人朝拜。但時至今日,冕寧西番人數不過五六千,喇嘛廟已是蹤跡難覓。不禁要問,他們來自何方?又去向何處?

女子服飾

一、西番人的來源

西番有多種解釋,但這裏特指涼山西番人。專家解釋「番」由「蕃」衍生而來,而西番這稱謂在明清文獻中與「吐蕃」一詞視為一體。彜族稱西番人為「奧足」,也就是藏人的意思。解放初,民族辨識時,涼山西番人被納入藏族中。但不久西番人提出質疑,相關領導高度重視,並派出有關人類學專家實地調研考察,透過分析族源、文字、語言、傳說等確定西番人為藏族無疑。

涼山似乎和藏族聚集區相距千裏,其實開啟地圖就可以初步了解,冕寧緊鄰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涼山州的木裏藏族自治縣,可以說是歷史上藏區和內地緩沖地帶的邊緣了,作為緩沖地,歷史上免不了因從事經濟活動、聯姻等而遷居到冕寧者。

涼山州

但幾次較大遷徒是和歷史事件息息相關的。冕寧建縣雖早在西漢元鼎年間,但從公元864年後便被地方政權吐蕃、南詔、大理割據長達4個世紀。元跨革囊,所置蘇州也僅是羈寳州。在這之間便有數次遷徙:

1、唐至德元年(756 年)南詔、吐蕃聯軍攻州。南詔占會川,吐蕃占嶲州,昆明(今鹽源),藏族先民向涼山發展。

2、七世紀,墀松德贊時期,吐蕃王朝臻於全盛,其勢力曾東達唐王朝的松(今松藩)、茂(今茂縣)、雅(今雅安)、黎(今漢源)、各州,各在這些地區經營一百多年之久。其間,大量吐蕃人遷入定居,是冕寧西番人口增加最多的時期。唐末,吐蕃勢力衰落,但西番人仍居住當地。

3、十三世紀時,元世祖忽必烈率軍南下,入滇攻滅大理時,又有一部份藏族向南發展,移居於川滇邊境一帶,再次增加了境內的藏族人口。

在幾次的遷徙中,大致形成了冕寧西番各支系的分布區域。多須西番,分布在冕寧牦牛山以東安寧河流域,當地人逝世後魂魄的歸宿地叫「nima拉薩」。尼汝西番,分布在冕寧牦牛山以西雅礱江流域等地,來源於瞻堆(今甘孜州新龍縣境),民間稱「西天起祖,瞻堆落業"。後經滎經、漢源、石棉,最後耕牧於吳家壩(今冕寧縣寧源鄉);納木依西番,分布在冕寧縣的牦牛山系、雅礱江流域,有家譜記載其起祖是倉木多的地方,可能為今昌都或山南地區。

牦牛山

西番人聚集後形成了其特有的文化和政治制度,文化上篤信佛教,和拉薩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歷史上較大村落都建有喇嘛寺,男子「多習喇嘛經」。據說,凡弟兄中二丁抽一、五丁抽二當喇嘛。民眾不管男女大小,均信佛教。較富有的家庭都辟有專用藏經樓,室內建一龕,列佛像,積多卷經書。窮的家庭,至少有一卷經書,一唐卡,對家中之經書,要延請喇嘛念誦等。而政治上歸附中央,自元始設定土司制度。

二、元朝時的蘇州西番

在元朝時,開始實行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部份少數民族聚居區利用區冊封各族首領或有功人員為世襲宣慰使、安撫司、土知州等土官(州縣下封土千百戶等)職,統治當地人民的一種制度。土司除對中央王朝負擔規定的貢賦和征發外,還在轄區內永遠保持傳統的統治機構和權力。

在1253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大軍征大理至忒刺時,分三路進軍,其東路大軍過大渡河,到達西番聚集區時,西番投誠。

1264年時,在冕寧北的蘇州壩(大概在今大橋水庫附近)設定了蘇州宣慰使,管轄西番,隸成都元帥府,宣慰使撒加布,曾在泰定帝三年入朝獻貢。但不久降為土知州,隸雲南行省羅羅斯宣慰司,征其賦稅。

大橋水庫

羅羅宣慰司管轄著現涼山州和攀枝花的絕大部份地區,可以說是彜族歷史上最強盛的土司。到清朝時從羅羅宣慰司分裂出的河西土千總,任管轄西番1503戶。清後期,羅羅宣慰司分家出來的河東、河西土司絕嗣後,由越西斯茲土司繼承倆家職位,管轄的西番人數在五千余戶。

河東土司的衙門曾在西昌城邊,後取名河東街

1330年正月,雲南諸王禿堅及萬戶伯忽等叛,攻陷中慶路,4月朝廷征調烏撒彜族土官祿余等鎮壓,祿余打敗禿堅,西番知州撒加伯和裏州土官德益附於祿余。

但六月撒加伯等合烏蒙彜兵萬人攻建昌,四川兵敗撒加伯於今瀘沽鎮,七月率兵八千拆棧道欲拒四川軍於大渡河。同年八月元廷大軍破中慶,平息諸王及土官叛亂,而撒加伯,至次年九月朝廷調陜西兵南下才被平息。

河東土司的曾駐地,現分上下土司巷

除了蘇州土知州撒加布外,瀘沽酋長建蒂等土官也叛亂,元廷動用了大軍才平息。交通不發達年代,發大兵千裏之外,「宰雞」絕不會動用牛刀,實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三、明代設衛所、置軍屯、土官勢減直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穎國公傅有德統大軍征雲南。次年故元平章月魯帖術兒入朝,繳元延印信,認其為建昌衛指揮使,蘇州任襲元制。十六年,西平侯沐英進撫建昌,蘇州治所由蘇州壩遷今縣城。

1392年,西番土官怕兀它率西番土軍萬余人同月魯帖木兒為叛亂。被平定,蘇州土知州被廢除,置蘇州衛軍民使司。

次年,以「環而居者皆西台種」更名寧番衛軍民使司。叛亂時羅羅宣慰司後裔安的領部助明有功,後安氏支系世襲為寧番安撫司,住地瓦都。

爾蘇藏族

衛治附近番人編為四圖,納入行政區劃。以蘇州壩為中心,北齊勒(南)埡河上源,咱耳山,東至羊糯雪山西坡,西到牦牛山東坡的番民,經涼國公藍玉大軍征服後,設千、百戶土官領之。

十八省移民

在冕寧除了西番各土官外,還有寧番安撫司、桐槽、乾縣千戶等彜族土官,各土官為了爭奪利益,爭戰和叛亂不斷。所以自明洪武二十五年平定月魯帖木兒亂後,裁土知州,設衛所,置軍屯。這些軍戶來自雲南、貴州、廣東、福建等,後來號稱十八省移民。這種移民形成了現涼山的地區星羅棋布的分布的屯和堡,如尤家屯、大興堡、川興堡等等。

冕寧具有歷史銘印的建築

在民國時,涼山各地還能聽見粵語、閩南語等,時至今日,冕寧少許詞匯還間雜有外省方言,如「俺爹」「俺娘」等。大量的移民戍邊加強了對邊疆的統治,客觀上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也為「改土歸流」創造了條件。

四、清代改土歸流,西番土司由盛及衰

清代一統,寧番衛沿舊制。康熙四十九年四川提督嶽升龍撫安建昌,對寧番衛境內歸誠的安撫司一員、土千戶二員土千戶二十六員授予職號,報兵部頒給印訊號紙,劃定住地,征其糧賦,由冕山營管轄,雍正初撥一批由靖遠營管轄。其襲替由史部奏請皇帝批準。

雍正五年,三渡水黑麻溪及鹽井衛之臘汝窩等番部發生動亂,嶽鐘琪調各路進剿。黑麻溪、瓦都、瓦尾、哈哈等寨番部到營投誠。官兵自頭渡過兒斯河(今雅礱江),打敗兒斯營(今瀘寧區)等七寨,西番各部大量被屠殺,人口銳減,各部投誠認納糧草。次年,川陜總督嶽鐘琪奏請廷請效苗疆「改土歸流」。其善後奏折內稱:

建昌地司惟河東、河西宣慰司、寧番安撫司三處地方最廣,河東半近涼山,半近內地,請仍授安承爵之女安風英為長官司約束涼山一帶,其附近內地者即改隸流官管轄。至河西、寧番逼近內地,悉改土歸流,其阿都宣慰司、及紐結、歪溪等土千百戶共計五十六處,一律改流,近衛者歸衛管轄,近營者歸營管轄,並擇番苗老成殷實者立為鄉約保長,令其約束。

清廷批準了奏折,安氏寧番衛被降為土目,僅能管五處彜寨。設定冕寧縣,參革安撫司一員、土千戶一員,撤銷土百戶九員,百戶降為土目四員。其印訊號紙追繳送禮部。但河東、河西、阿都宣慰司等並未裁減。

雍正六年「改土歸流」,準予世襲千戶一員,百戶十三員,取具宗圖,報禮部換給(銅質)印訊號紙。同時,革職土千百戶十二員。如擺戰田土百戶大咱,原轄地在今森榮、回龍兩鄉內。罷顯土百戶沙家,轄地在今森榮、回龍兩鄉內。皮羅、木羅土百戶七兒,轄地在今聯合、南河兩鄉內。三渡水土百戶順姑,轄地在今棉沙灣等鄉內。水墨巖土百戶韓雅,轄地在今森光鄉內。

西番土司改土後逐漸衰落,涼山普雄一帶彜族大量西遷至安寧河谷及牦牛山一帶,逐漸占有偏僻地區土千百戶及土目管轄地。拖烏、勒帕、曹古等地的西番人紛紛遷往木裏喇嘛地域內;雅礱江以東的窩堡、馬頭山等地的西番人遷到保波、八窩龍等地,一部份遷至鹽源、木裏、九龍等縣,留居原地者大大減少。

所以,光緒二十八年縣知事申報名冊中只有河西、白鹿(路),虛郎、三大枝四員漢族聚居區的百戶了。據民國二十九年國民黨行營【調查報告】中說:所轄西番寨落,為倮夷侵占,名實俱亡,後裔以為平民。漢族聚居區的,也因廢棄土司制等原因,已編入保甲。寧屬土司「除木裏偏僻西陲有地形上之險阻與宗教之結合,尚能維持其勢力」,多以天然淘汰。

服飾花紋

五、以下對「改土歸流」時準許世襲的西番土千百戶及土目去向作簡單介紹,同地區非西番裔不作闡述。

(一)世襲土千百戶十四員

1、蘇州土千戶姜(麻達)氏

姜氏千戶住地為蘇州壩東緣之額即(今額基)。初住下額即,清後期遷上額即,民國元年(1912年)復遷下額即。現在仍有後裔居住。

其「管西番寨落四處:額即、我瓦,瓦杯、勒了」。額即(基),我瓦(今峨瓦)為今大橋鎮峨瓦行政村,瓦杯為今寧源鄉巴甫行政村;勒了(今勒埡)為今治勒鄉(相距額即約八十裏。從所管村落看,雍正年間「改土歸流」後,千戶跟一般百戶相差無幾。

姜氏家族,先世麻達(汝都)。康熙四十九年姜喳襲千戶,依名改姓為姜。其千戶世系(清康熙年間起一一下同) 為:姜喳一—姜開學(乾隆六十年襲)—一姜啟賢(道光六六襲)——姜後興(道光十一年襲)—市姜復盛(道光十七中費)——妻女富(鹹豐二年裝)一—姜發貴。

千戶印為銅質,比百戶印大一圈,「大躍進」時當廢鐵回收,據說,現存於博物館。

2、架州土百戶李氏

李氏百戶住地架州。「架州」可能是"賈竹」音譯之變音。其「管西番寨落六處:架州、九蔔、三代、擦拉、椀格、小格達」。所轄地為今樟木溝、惠安兩鄉。九蔔、擦拉在今惠安鄉迫夫行政村內,架州在九蔔自然村後,叫「百戶垣」(原百戶住地):椀格、小格達在今樟木溝鄉,三代在今惠安鄉平壩村大埡口自然村後,叫「三代垣」,過去為穆(布迪)氏世居。

在三代垣的殘垣斷壁中,尚存花崗石刻藏文本教六字真言咒語碑一座。碑面經風雨寒暑浸襲已圓滑,但字跡和影像仍清晰。上為行圖案,中置五行藏文,下有一動物,似乎是獅子。

李氏百戶,先祖世居蘇州壩額基,受封架州。康熙年間裏五授世襲百戶,依名改姓為李,自是家族均改為李姓。裏五子那咱襲位,家大業平,建衙門造「龍床」,更因身壯力大,票悍無比,為鄉紳所忌,他們投狀寧遠府,訴其謀叛。那咱到建西晉竭府官,表面敬送蜜糖一壇,其實內裝銀子。因而府官得賄,不了了之,但說「那咱」不好,應取漢名,並修字輩。那咱回家,即叫掌案師爺修字具報。故有「遵印正成發,永遠得昌達」字輩排行。

乾隆以後,架州百戶家產名望都在蘇州千戶之上,府縣賜匾很多。前錄尚存。匾文如下,右:口校四川寧遠府冕寧縣口口三級辛」,中:「表正蜜邦」 ,左,「乾隆四十五年孟夏上浣,架州百戶那咱」。架州百戶,又是冕寧縣內最早改火葬陶罐石塊墓為漢式土葬大墳之家,自康熙授封百戶裏五起即行土葬,歷代墓碑建造精致。有的至今尚存。

百戶世系為:裏五一那咱(乾隆襲)一一李遵學(乾隆襲)一一李印春(嘉慶襲)一一李正龍(光緒襲)。末代百戶李正龍自幼讀書,聰穎過人,民國新年中暑身亡。後裔現居九蔔。

3、糯白瓦土百戶李氏

李氏百戶住地糯白瓦。原康建於老堡子包包,清末移居嚴家堡子。「管西番寨落四處:糯自瓦、溫州瓦、大格打、買五」。糯白瓦為今大橋鎮大橋行政村屬自然村,溫州瓦為今寧源分碾子行政村屬自然村,大格打、買五為今田壩行政村屬。

千季氏家族住額基,受封糯白瓦。百戶世系為:吼兒一—季迎祿(乾隆襲)——李遵文(嘉慶襲)一一李下氏(道光上二十八年)一——李正隆(鹹豐元年襲)。其後裔仍住糯白瓦。

清代頒發的冕學土官印信,民間李氏尚存。其質規如下:百銅,童1.9斤,高0.3尺。印面正方形,寬0.195尺;印面半為漢文篆字,右曰:「糯白瓦上百戶印」,半為滿篆字相對照;印頭左右兩側刻凹形文,左曰:"乾隆二十七年三月」,右日:「乾字一萬二千五百八十號」,印背右刻" 糯白瓦土百戶印禮部造」,左刻滿文與右之漢文相對照。

4、苗出土百戶羅(曹古)氏

羅氏百戶住地苗出,是依山傍水林茂土沃的村落,民國初年仍有五六十戶番、漢居民。其「管西番寨落五處:苗出、柯別、窩始扒,火炭堡、小格達」 。苗出、柯別為今大橋鎮柯別行政村,其它三寨落在今寧源鄉龍洞河、巴甫兩行政村內。火炭堡大路邊的大石上刻有藏文黃教六字真言咒語。

羅氏先祖為曹古(姓),世居柯別山東西坡和曹古壩等地。百戶世系為:熱即巴一撒咱別雍正五年襲)一姜嵯(乾隆六十年襲)一烹襲(道光元年襲)一羅成興(道光二十一年袋)。鹹豐八年羅成興病故,絕嗣,百戶印信繳縣府。有說今存於搏物館。

5、大村土百戶馬(多巴)氏

馬氏百戶住地蘇州壩東緣之大村。「管西番寨落五處:大村堡、即瓦、擦拉堡、白基、啞巴斧」。大村為今大橋鎮大橋行政村屬自然村,白基、啞巴斧為今店子行政村,即瓦(今結尾)為今寧源鄉結尾行政村。

大村馬氏百戶,與中村百戶同宗,大村百戶始祖為多巴。百戶世系為:也四噶一三嗎咱乾隆四十一年襲)+馬開文(乾隆六十年襲)二馬成貴(嘉慶襲)—馬應龍(道光二十七年襲)—馬朝元(鹹豐七年襲)一馬騰芳。民國初,馬騰芳遭老寨子劉姓屠戶暗算,絕嗣。

6、迤東土百戶葉(麥倆)氏

葉氏百戶住地犬鹽井村在拖烏河左岸。「管西番寨落五處:大鹽井、姐糯姑、勒扒、拖烏、糯巴堡」。轄地為今彜海、拖烏兩鄉。大鹽井、姐糯姑、勒扒為今彜海鄉大鹽井和勒扒兩行政村,拖烏、糯巴(今魯壩)為今拖烏鄉之拖烏和魯壩行政村。兩個村落名原兩個家族姓氏。

葉氏先祖麥倆(姓)。百戶世系為:汪渣一葉開文(乾路襲)一呷作(嘉慶襲)一葉朝德(道光二十三年襲)一葉延躍(鹹豐六年襲)。

同治二年,普雄彜族羅洪作列補哈聚普雄之眾,逾羊糯雪山,將葉氏管轄察落洗劫後,羅洪、倮伍、果基家支陸續自普雄遷東。葉氏百戶及其謝(那謝)、童(拖烏),黃(糯巴)等家族和彜族家支有紛爭,故多遷往今木裏卡拉鄉,還有部份遷至今石棉、九龍縣內。

7、熱即瓦土百戶金氏

金氏百戶住地在曹古壩南緣熱即瓦,「管西番寨落五處:熱即瓦,扯羊、覽金堡、打罵烏、曹古」。轄地域為今除小鹽井以外的曹古鄉、熱即瓦,打罵烏為今大馬烏行政村,扯羊為今扯羊行政村;曹古、覽金堡為今大堡子行政村。

金氏先祖阿嘎與馬、畢等十余姓同為魯(瀘)古「汝都」(意為祖人),清代聚居於今之曹姑、視槽、城廂、東河等鄉鎮。百戶世系為:牙卓撒一金開學(乾隆襲)一金王福(道光元年襲)一金得祿(道光二十一年襲)一金文仲一金朝楚。

所管曹古、扯羊等寨落羅(曹古)、黃、吳(吳肅)等姓,和彜族家支有紛爭,在清末大部群遷到今木裏卡拉鄉。末代百戶金朝楚的百戶大院亦被果基大腳家燒光,遷往後山、伍宿等地。

8、中村土百戶馬氏

馬氏百戶住地背依青山,面臨安寧河,南距縣城不尾一裏的中村。「管西番寨落五處:中村堡、阿溪橋、約角、小鹽井、伍宿堡」。中村堡、阿溪橋、約角、為今視槽鄉,小鹽井屬今曹古鄉,伍宿堡屬今城廂鎮河東行政村。

馬氏先祖即與馬金、畢等姓同為魯(瀘)古汝都。清代家族聚居於大馬烏、小鹽井、結果羅、中村、大村等地。百戶世系為:即藹(又名喇嘛保)一?—馬成鵬(乾隆六十年襲)一馬興貴(道光二十年襲)。管小鹽井、約角等寨落宋(結拉)、馬(綽帕)等姓後來和彜族家支有紛爭,清末民初亦大部遷到今木裏卡拉鄉。百戶住地中村多次被焚,土地被侵,故後裔遷住察拉、伍宿等地。

9、三大枝土百戶印氏

印氏百戶住地嘎斯,即今林裏鄉所在地。「管西番寨落四處即:麽別堡、結果羅、麻葉沖、呷斯」。後三個寨落名稱至今仍用,轄地還包括今後山和富強鄉的部份地區。

印氏轄地分三大支,據說清代以前是番民的一大聚居區,有十二「汝都」,人丁興旺。其百戶世系為:甲噶——印文選(乾隆六十年襲)——印照學(嘉慶袋)——印王龍(道光十八年襲)——印廷芳(光緒二十八年)。

10、窩蔔土百戶伍(朱)氏

伍氏百戶住地窩蔔即今窩堡。管「寨落四處,窩蔔、中間堡、蠟燭堡、兒斯堡」這些寨落大致屬今窩堡鄉。

其百戶世系為:藍布甲噶一—烏布叱(乾隆襲)一一伍廷輝(嘉慶十三年襲)一—戳拉呷(道光十六年襲)一—伍朱氏(豐三年護理,應襲伍洪貴)。伍氏絕嗣,傳與朱氏。清末,倮伍家支遷入窩蔔一帶,屬民大部西徙。1929年,剩下幾戶和朱氏百戶後裔亦西遷子耳、課波。

以上土千百戶,都是西番人,屬民都是西番人。其所地域,據【四川通誌】載:北至咱耳山正土司(住康定)界,東至勒扒越西廳,南至呷嗎山高山堡汛,西窩堡百戶。即今安寧河東岸雙橋村,西岸縣城以北的惠安、樟木溝、大橋、寧源、冶勒、拖烏、彜海、古、梘槽、東河、後山十一鄉(鎮)及富強、城廂兩鄉鎮的部份地區。加上窩堡土百戶和縣城以西雍正年間被裁的原木術瓦、瓦尾、耳挖溝三家土百戶地域,大致為元明清代西番人聚居的蘇州寧番衛。

(二)世襲土目五員

清雍正五年,以征三渡水違誤軍糧,參革安撫司一員,追繳土百戶四員印訊號紙,其部落仍由其管理,次年「改土歸統」降為土目,另委一員土目。凡土目由縣驗充給委,發予委牌。

1、瓦尾土目盧(瀘沽)氏

盧氏土目住地瓦尾(瓦尾營),今自然村名仍存,屬森榮鄉。管寨落「五處:瓦尾堡、白宿瓦、水墨巖、趕到底、麥地溝」。前三村在今森榮鄉境內南河上段,後兩個村為今麥地溝鄉。即分布在牦牛山下埡口段東西坡。

盧(瀘)氏,清代在牦牛山東西坡是比較大的家族。其土目世系為:瀘沽一盧潮佐(乾隆嗣)一盧成元(道光十四年嗣)—盧啟榮(光緒二十八年嗣),末代土目民國年間絕嗣。

2、耳挖溝土目達氏

達民土目住地耳挖溝在沙壩河右源楊家溝內,其管寨落「五處:耳挖溝、黑青溝、納窩堡、長腳堡、棉沙灣」。耳挖溝、招青溝屬今成功鄉」納窩堡、長腳堡屬今納窩鄉,棉沙灣即今棉沙灣鄉。但不含沙壩溝以西牦牛山東西坡及麥地溝以北的棉沙灣一帶。

其土目世系為:達安一—達文伯(乾隆嗣)一—達朝德(道光五年嗣)一—達朝恩(鹹豐四年嗣)一—達興隆。

清末民初,羅洪祖租家支遷來該地。約在民國二十年,達氏土目住地耳挖溝的大堡子五六十戶人被祖租支打敗,末代土目達興隆等人被殺後余者四散,後裔遷住沙壩三關。

3、兒堡土目穆氏

穆氏土目先系西番人,雍正五年從征三渡水因踩踏路徑有功,賞給世襲土目。住地七兒堡在今錦屏鄉內。

管塞落「九處:七兒堡、廟頂堡、納安堡、木羅堡、皮羅堡、錢閣樓、接興堡、糯居、扒達堡」。這些自然村名至今仍用。轄地為今瀘寧區,裏莊區的錦屏山東西坡。

其土目世系為:穆別一—兒斯(乾隆嗣)——穆懷玉(道光二十三年嗣)。其後裔,因民國初內爭誤傷,鄉紳乘機以「公道」相挾,被迫遷住接興,由親戚指一塊荒地開墾落戶,是為耳子廠。

4、木術瓦土目鄢氏

深氏土目住地木術瓦村名稱現已消失,舊址在今韃子墳村後。管西番寨落「五處:術術瓦,落西山、約落口、那架瓦,木那落」。術術瓦、落西山在今回龍鄉豐樂行政村內,嶽落口即今馬頭山鄉屬,那架瓦、木那落即今哈哈鄉的兩個行政村。

其土目世系為:那咱一—鄢卓由(乾隆嗣)一—成貴(嘉慶二十年嗣)一—鄢在朝(鹹豐十年嗣)一鄢文芳(光緒二十八年嗣)。其後裔解放後由韃子墳村遷伍宿。

以上四員土目,皆為西番人,所屬民也為西番人。

從歷史可以看出,西番人主要源於吐蕃強盛時的擴張,明朝置衛屯民後,人口比例降低,清廷屠殺後,趁機改土歸流後,各西番土官勢力衰落,普雄彜人趁虛進入。後西番人遷往各地,加上宗教對人口的影響因素,使得冕寧西番人大大減少。而且受漢文化影響,其中一部份已融入其他民族中。所以馬長壽在安寧河流域調研時,發現許多人往上一追溯,原來是其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