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真沒想到,秦嶺深處的洛南縣這麽美

2023-12-06旅遊

對我來說商洛市洛南縣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它是因為早就知道商洛市轄區有一個洛南縣,曾經聽朋友說它雖然處於秦嶺山區,但卻是一個很不錯的地方。對它陌生是因為這些年來去過它周邊的商州、丹鳳、商南、潼關、藍田等,就是沒去過洛南縣,不知道它到底什麽樣子。

前幾天約了2個朋友專門乘車去了一趟洛南縣,親身感受了一下洛南縣的風土人情和秀美山川。

洛南縣因處於洛河以南而得名,清澈的洛河貼著縣城北邊靜靜流過,滋養了這裏的百姓,也造就了這裏的秀美風光。

來到洛南縣城,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街道整潔,馬路兩邊很少見菜葉子、塑膠袋之類的垃圾,大街小巷都打掃得幹幹凈凈。第二個感覺就是人少車少,馬路雖然都不太寬,但車輛行駛非常通暢,沒有擁堵現象。人行道上的行人也不多,走路都是不慌不忙,讓人覺得生活節奏緩慢舒適。或許是地處山區的緣故,這裏大多數人性格樸實和善,說話慢聲低語、謙和友好。

那一天,我們轉到洛南老城,想參觀一下被譽為「陜南第一文廟」的洛南文廟,沒想到當天不開放。正當我們面對虛掩的大門深感失望的時候,從裏面出來一個工作人員,當知道我們是從外地遠道而來的時候,便領著我們進去在大院裏轉了轉,他還對展室不能開放表示歉意,這讓我們心裏感覺暖洋洋的。從他嘴裏,我們了解了這個文廟的大致情況。洛南文廟始建於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為縱軸式古建築群,分為前、中、後三個院。文廟的牌樓建築風格獨特,是一個四柱六脊的高大門樓,中間橫梁上方刻著「欞星門」三個渾厚有力的繁體大字,無論是頂上的脊獸、橫梁上雕刻的花鳥還是檐下層層鬥拱托起的翹角,其精美程度都讓人驚嘆不已,凸顯了中國古代傳統建築藝術的精美。整個牌樓雄渾大氣,巍峨壯觀。據那個工作人員介紹,欞星門的作用主要是構造一種莊嚴和界限之感,讓參觀和祭拜者進入欞星門時,心裏自然湧起一種崇敬之情,然後再向裏走,去大成等殿參拜孔子,感受孔子的神聖和偉大。其實,欞星門最初叫「靈星門」。靈星是天上的一顆耀眼的星,當年為了祈盼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漢高祖劉邦規定祭天先祭靈星。到了宋代,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占據主導地位,為了表示孔子的崇高地位,便用「靈星」來命名文廟的大門,即「靈星門」。又因為大門外形與窗欞相似,後來,人們便將文廟的大門改為「欞星門」。

從文廟出來,我們搭乘公交車前往花石浪遺址。公交車司機聽說我們要去花石浪,便熱情地告訴我們坐到終點站以後,還要步行大約2公裏,過兩條河,讓我們下車後開啟手機導航,不然很難找。車到終點站以後,司機又把我們往前送了一大截路,來到了一座大橋前,才讓我們下車,並給我指了方向,我們被司機的熱情善良深深感動了。

順著司機指的方向,我們跨過了南洛河大橋,走了大約1公裏,又過了一條叫石麻河的小河,來到了山腳下一個叫做東河村的地方。東河村屬於尖角鄉管轄,依山傍水,位置優越。我們走進村子向人打聽花石浪遺址,一位白發老者領著我們在村裏拐了兩個彎,然後給我們指了上山的路線。我們謝過老者,便順著兩邊長滿野草的山坡小道上到半山腰,找到了被荒草遮掩的花石浪遺址標誌物——一個石碑和兩個山洞。

花石浪遺址屬於舊石器時代猿人生活遺址,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發現的。從遺址出土了近7萬件文物,包括猿人的牙骨、生活活動的踩踏面、燒烤土層、使用過的石器,還有象、熊、犀牛、鹿、野豬、河貘等哺乳動物和魚以及龜化石等。其中的石器大多取材於附近河邊的石英巖等礫石。花石浪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舊石器時代猿人的生活具有重大意義,被列為1997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01年被列為國家第五批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我們站在一個比較深的山洞口朝裏面望去,只見洞深大約三、四米,面積大約有20平方米,呈不規則形狀,應該是山體運動形成的一個裂縫。眼下正值農歷十月,山坡上的野草都已經枯黃,在山風中晃來晃去,瑟瑟作響,好在天氣晴好,頭頂上冬日的太陽讓人感到一片明亮和絲絲暖意。我們回頭俯瞰山腳下靜靜流淌的石麻河,眼前仿佛出現了古猿人在河邊奔走、捕獵、打磨石片、背著獵物爬山等情形。想象著外面寒風凜冽或陰雨連綿,猿人們躲在山洞裏燒烤著捕來的動物或魚類,濃煙從洞口飄出,慢慢消散在山頂……

花石浪遺址帶給我們太多的思考,人類作為地球上一種特殊的生物,它的前進演化和發展那麽漫長和曲折、神奇而偉大。我們作為現代人類,有責任做好人類發展的研究,有義務保護好每一處歷史的遺跡。

看完花石浪遺址,我們又趕往另一個景區——饅頭山生態園。這個園區是洛南縣2005年開發建造的一個綜合性景區。它依托饅頭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承襲洛南縣深厚的文化底蘊,順應民眾健身休閑娛樂的需求,建造了山門牌坊、倉頡廣場、倉頡園、雲燕樓等景觀,提升了洛南縣城的文化品味和形象,使得當地百姓和外來遊客有了一個好去處。

山門牌坊是一座具有明代建築風格四柱牌坊,紅柱彩梁,鬥拱飛檐,氣宇軒昂。它的高度和寬度均為9公尺 ,取「九九歸一」之意。它聳立在山前,面朝著流淌的洛河,顯得雄偉而高大。我們從一座小橋越過洛河,走進山門,擡頭仰望,長長的登山石階直通山頂。我們邊登山邊數石階,竟然有347個石階,累得我們在中途歇了兩次。山頂的倉頡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倉頡全身雕像,旁邊有倉頡的介紹和一些碑刻。

前幾年去過白水縣,那裏有倉頡墓和倉頡廟以及眾多的石碑等,規模宏大,內容豐富。白水作為倉頡的故鄉,有倉頡的各種傳說和遺跡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看了這裏的介紹,才知道原來倉頡作為人文初祖黃帝的史官,曾在洛南境內掌管相關活動,為了記錄生活中的事,善於鉆研的他夜觀天象變化、晝看鳥獸足跡,逐步摸索出了用線條來記錄事物的方法,創造出了28個最早的漢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因此被後人們尊稱為「字聖」,洛南縣被譽為「漢字故裏」。

順著河濱大道向西走,在西片新城與老城的結合處,交通情況復雜,有多條機動車道相互交錯。一座灰瓦白墻的高塔挺立在幾條機動車道中間的河道裏,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引人註目。這就是洛南縣的地標之一八卦塔。八卦塔一共五層,四周雕梁畫棟,蔚為壯觀。塔下有一個奇特的八卦形橋梁環繞著高塔,橋梁修有放射性的引橋與周邊的八條機動車道相連,使得人行橋和車行橋互不幹涉又互相聯通,橋下有兩條小河繞過高塔後合而為一,與八卦塔和八卦橋共同構成了一幅令人贊嘆的奇妙畫卷。

由於時間有限,我們沒有再到別的地方參觀,便匆匆趕往長途客運站。盡管如此,這個秦嶺深處的縣城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它低調樸實,用自己的秀美和底蘊感動著八方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