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大型河流入海口基本都會形成大城市,唯獨黃河卻是個例外

2024-08-10旅遊

全球的許內送流量備援容錯機制要河流入海口地區通常會發展成大城市。例如,埃及的首都開羅、亞歷山大和達米Eta等城市都位於尼羅河的三角洲地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城市群。同樣地,歐洲的萊因河和北美的密西西比河也孕育了如鹿特丹、阿姆斯特丹、紐奧良等重要城市。

尼羅河的河口和三角洲城市群

在中國,長江和珠江的入海口同樣誕生了許多重要城市和城市群。長江口孕育了上海,並且與南京、蘇州、杭州等27個大城市共同組成了擁有2.25億人口、GDP占全國四分之一的長三角城市群。珠江口則有廣州以及廣州、深圳、佛山等9個大城市構成的珠三角城市群,擁有7800萬人口,GDP達到14萬億元。

長三角的城市群

然而,中國的黃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盡管黃河入海口附近形成了5400平方公裏的黃河三角洲,但並沒有發展成為大城市或形成像長江和珠江那樣的城市群。目前黃河三角洲最大的城市東營人口僅200萬,GDP為4000億元,與上海和廣州的規模相差甚遠。黃河入海口未能形成城市群的原因與黃河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黃河三角洲區域

黃河歷史上多次決堤改道,自古至今至少記錄了26次改道,其中大規模改道六次。每次改道都給沿岸地區帶來災難性後果,導致大面積的黃泛區形成,這些地區難以聚集人口,更不用說發展成大城市了。1855年黃河經歷了第六次大改道後才相對穩定,但在抗日戰爭期間還曾發生過花園口決堤事件。

黃河的舊道

盡管新中國成立後黃河的情況有所穩定,入海口也較為固定,但仍未能發展成大城市。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有三:首先,黃河無法實作通航。中國的兩大內河航運系統——長江和珠江,能夠聯通內陸與海洋,而上海和廣州這樣的城市成為了內陸與海洋的物流樞紐,這一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黃河的航運能力不足

但是黃河幾乎沒有航運能力,其水量遠不如長江和珠江,下遊的水深通常不足3公尺,加上冰期、淩汛期和壺口瀑布等多種因素阻礙了通航。此外,黃河下遊的地上河段還切斷了京杭大運河南北通航,影響了兩岸城市如聊城、濟寧透過運河和支流與黃河連線。這些因素導致東營無法像上海那樣擁有廣闊的內陸經濟腹地,難以發展成大城市。

京杭大運河的位置

同時,上海和廣州不僅是重要的河港,還是海港,依靠江海聯運生存發展。而東營則缺乏這樣的條件,黃河每年向渤海輸送的巨量泥沙早已使得入海口成為泥濘之地,不適合建設港口。江蘇北部的沿海地區也因黃河入海口的影響,難以發展成為優質港口。

東營的黃河入海口

全球50%的大城市都是依靠港口發展起來的,而東營目前的港口條件限制了其河運和海運的發展,港口吞吐量不足1億噸,難以享受港口經濟帶來的益處。

由此可見,黃河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中國南北經濟的不平衡。如果黃河能擁有與長江和珠江相匹敵的航運能力,北方經濟的發展潛力或許會更大,中國的經濟整體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