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探訪北京「九龍山」的前世今生

2024-03-20旅遊

◎戶力平

龍是華夏民族的圖騰,被視為祥瑞,由此各地有不少以「九龍山」而稱的地名。北京歷史上曾有過七處稱「九龍山」的地方,或多條山嶺相聚,貌似九龍而立;或延綿數裏,形如九龍騰躍。「龍年」之際,筆者饒有興趣地進行了一次尋遊,探訪那一處處「九龍山」鮮為人知的歷史與人文掌故。

九龍山之得名,附會於「龍生九子」

九龍山之得名,附會於「龍生九子」之說。或多條山嶺相聚,貌似九龍而立;或延綿數裏,形如九龍騰躍。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王恰好生有九子,而是以「九」表示極多。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單數為「陽」,雙數為「陰」。【漢書】雲:「禮壹娶九女,所以極陽數,廣嗣重祖也。」顏師古註引張晏曰:「陽數一三五七九,九,數之極也。」因陽數中「九」最大,有至高無上地位。又因「九」的諧音為「久」,意為「永久」,寓意天長地久。「龍生九子」中的「九」實為虛數,也是貴數,隱喻高貴與至高無上。

「龍生九子」之說由來已久,但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初步確定。最早源自明代大學士李東陽【一麓堂後稿】第十二卷,將龍生之「九子」排列為:囚牛、睚眥(yázì)、嘲風、蒲牢、狻猊(suānní)、赑屃(bìxì)、狴犴(bìàn)、負屃、螭(chī)吻。

自明代以來,各地附會「龍生九子」之說,結合本地山嶺、山峰的形貌、走向、地勢,將其稱為「九龍山」,並演繹出許多掌故。

就北京地區而言,稱「九龍山」的地方,一是自然形成的山脈,形似九龍相擁,如分布於房山、門頭溝、延慶和懷柔的九龍山;二是人工堆砌的岡丘,延綿數裏,形似長龍,如曾分布於朝陽、豐台和海澱的九龍山。溯其淵源,也多有歷史與掌故。

朝陽九龍山:消失的京東歷史景觀

北京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九龍山,當屬朝陽區九龍山。為此,成為我尋訪的第一站。

乘地鐵7號線到九龍山站下車,走出車站,但見一派都市景象,未見山的蹤影。幸好約了曾在附近工作過的劉老先生,他曾是北京內燃機總廠職工,廠址便在廣渠路,當年的九龍山就在廠區內,對這裏的歷史頗為了解。

我們沿著廣渠路向西而行,劉老先生向我介紹著九龍山的歷史。他說歷史上的九龍山,是百子灣附近有一座東西走向的岡丘,但它不是自然形成的山脈,而是人工堆積而成的。

元代郭守敬開鑿通惠河,與大運河相通,歷時兩年告成。由於二閘一帶地勢較高,開挖河道時囤土量甚大,在河的北岸堆成一座小山。登上其嶺,但見九條山脊蜿蜒二裏許,宛如九條巨龍而臥,故以「九龍山」稱之。最高的一條山脊上還有一座觀音廟,據說是為保佑水運永遠暢通而建。因周邊地勢平坦,其遠遠高於地面,由此成為京東的一處景觀,也是一處景色絕佳的遊覽勝地。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記為:「東便門外五裏許,黃木廠迤東,有土阜高數丈,蜿蜒裏許,形勢若龍。主峰有廟一,清末尚未拆盡。山門匾題‘觀音閣’三字,碑為道光六年(1826年)三月重修。門外有鐵鐘一,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大通橋科房車戶、皂役、各倉擋手捐鑄。」民間傳說,明末起義軍李自成的軍師宋獻策,兵敗後曾隱居於觀音閣內,以問蔔、看相、堪輿為生,人稱「老神仙」。

當年九龍山的確切位置在今廣渠路北側九龍花園小區後身,並由此向東「蜿蜒裏許」。清末民初,九龍山一帶日益荒涼。「盧溝橋事變」之後日軍占領北平時曾在此修建鍛造廠。1949年在此成立了華北農業機械總廠,1954年更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廠。1958年擴建廠區時,全廠工人利用假日工余義務勞動,挖掉了這座九龍山,用其土填平了九龍湖,建起高大的廠房。1965年10月北京農業機械廠更名為北京內燃機總廠。為了紀念廠區內曾有過的九龍山,還在廠區內修建了一座長長的九龍亭。如今九龍山蹤跡全無,甚至連1993年出版的【北京市朝陽區地名誌】上也沒有記載。多年前廠區消失,被開發建成九龍花園小區。

不經意間,我們走到位於廣渠路北側的九龍花園。劉老先生說,這就是北京內燃機總廠的舊址,也是當年九龍山所在地,而今已建成居民區。2014年底地鐵7號線開通時在其東部設「九龍山」站,由此使一個消失的老地名得以恢復。

豐台九龍山:南苑大紅門吉祥之山

道別了劉老先生,我從九龍山站乘地鐵7號線到雙井,再換乘10號線到大紅門。據1947年出版的【北平市城郊地圖】的標註,在大紅門附近也有一處九龍山。

按照約定,我在大紅門站A1出口,見到了豐台文史研究者李先生。我們向東而行,不多時就來到南頂小區。張先生告訴我,這裏曾是京城著名五頂之一的南頂,即碧霞元君廟。其東面曾有一座「九龍山」。說是山,其實就是一個長約三裏,高二三丈的土崗子。在其南面就是京南的主要水系涼水河。河的南面是明清時的皇家園囿南苑,俗稱南海子。而南苑的北門為大紅門,也稱北紅門,門外有橫跨涼水河的永勝橋,也稱大紅門橋。據清吳長元【宸垣識略】記載:「九龍山在南頂永勝橋北岸,乾隆間疏浚涼水河土堆成。自西至東,約長三裏,高二三丈不等。委蛇起伏,宛如遊龍,環植桃柳萬株。開廟時,遊人挈榼敷席群飲。夏木陰陰,水田漠漠,不減江鄉風景也。」民國時期出版的【北平市城郊地圖】上有其標註。九龍山實為由三座人工堆積的土山組成,高十余米、長約3裏。涼水河屬北運河水系,因其源頭之水全部來自地下泉水且水溫較低而得名。據【欽定日下舊聞考】載:「良鄉縣南亦有涼水河,水經謂之樂水,與都城外之涼水河異派。此河源出右安門外西南鳳泉,東流經萬泉寺,分為二支:一南經草橋,一北經廣恩寺。俱東註永勝橋復合為一,東南流至小紅門之西,入南苑匯一畝泉及三海子諸水,由五孔橋出,經馬駒橋東流至張家灣,入潞河(北運河)。」歷史上涼水河多次疏浚,其中乾隆年疏浚時工程浩大,所清淤之泥土堆成山,並附會「龍生九子」之水,稱「九龍山」。別看這座土山不高,但卻被視為吉祥之山,因為地處南苑北側,有遮擋、拱衛園囿之意。乾隆帝曾賦詩贊美大紅門外的景致:「北紅門裏仲秋天,爽氣遊絲拂錦韉(jiān)。行過雁橋人似畫,踏來芳甸草如煙。」

「那這座九龍山是何時消失的?」我問到。

張先生介紹說:據當地的老人講,民國時期九龍山尚存,大概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逐漸消失了,其位置在今天的涼水河北側光彩路與榴鄉路之間,也就是石榴莊城市休閑公園一帶。因這座「九龍山」消失的年代久遠,而今已鮮為人知了。

隨後我們來到石榴莊城市休閑公園,也就是當年「九龍山」所在的位置,其南側就是涼水河。雖然河道不是很寬,卻是京南最大的河流。

海澱九龍山:曾被慈禧改為「九花山」

離開石榴莊城市休閑公園,我返回地鐵大紅門站,乘車半個小時,來到長春橋站,尋訪海澱區曾有過的一處九龍山。

走出地鐵站,向東走過橫跨長河的長春橋,再向東南而行,便是長河南岸的半壁街南路,由此繼續前行,便來到九龍山舊址。

長河,也稱南長河,自元代以來便是京城的重要引水河道,清代因是皇家龍舟往來京城與西苑的水路,故有「禦河」之稱。光緒十年(1884年)在疏通長河時,將清出的淤泥堆在了河岸上,由此形成一道蜿蜒二裏許的土丘,俗稱「土山子」。據傳光緒皇帝乘龍舟去往頤和園時,見土丘高丈余,形似長龍,遂賜名「九龍山」。

光緒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後60大壽,欲在頤和園舉行「萬壽慶典」,祈禱長壽。一天,她乘龍舟沿長河從高梁橋到頤和園,當行至萬壽寺西側河段時,見河岸上有一座土山,雜草叢生,很不雅觀,便問隨行的大太監李蓮英,這土山叫什麽名字?李蓮英說這土山蜿蜒二裏許,形似長龍,光緒帝賜名「九龍山」,慈禧一聽,頓感不悅,隨即傳旨:在這山丘上遍種秋菊,以迎「壽日」。

一個多月後,九龍山上就種滿了菊花。慈禧太後見滿山菊花盛開,甚是高興,遂將「九龍山」改稱「九花山」。因菊花古稱九花,為長壽之花,多有吉祥之意。

到了民國年間,此地已是一片荒蕪,小土山也逐漸夷為平地,只留下九花山這個地名。1998年隨著長河的整治,河道兩岸環境徹底改觀,綠柳成蔭,時有遊船由此透過,但「九花山」之名已不復存在。

在此尋訪,恰好遇到一位曾居住在附近廠窪村的老人,他說九龍山緊鄰長河,東西走向,長約二裏,民國時期還有,上面沒有什麽樹木,只有荊棘和蒿草,時有野兔子出沒,後來就逐漸消失了。

房山九龍山:金陵風水之寶地所在

房山九龍山位於轄域中部車廠村至龍門口一帶,從香泉環島駕車上五環路,至衙門口橋,經京昆線、西六環,至大件路橋,再經大件路、燕東路,在燕化賓館與房山的文史學者楊先生相會,隨後繼續前行,不到半個小時,來到地處九龍山下的車廠村。隨後尋遊了地處九龍山腹地的金祖山景區。

據楊先生介紹,九龍山為大房山脈的主峰之一,海拔1000多米,當地人稱之為皇陵尖,因沿主峰而下奔向山間平地的山脊宛如九條巨龍奔騰,故稱九龍山,也稱雲峰山。而金祖山景區因曾有金代皇陵得名,金陵是北京地區第一座皇家陵寢,比昌平的明十三陵早200多年,葬有17位皇帝。

金海陵王於貞元元年(1153年)將國都遷往燕京,並改燕京為中都。為鞏固中都的國都地位,於貞元三年三月(1155年),下令營建大房山諸陵,遂派司天台官員在北京及周邊地區選「萬吉之地」,經過半年考察,最終選定了「大紅山大紅谷(亦作大房山大洪谷,今九龍山一帶)」。司天台官員上奏稱:大紅山大紅谷有明顯的「行龍」痕跡,且低於連山頂,符合「玄武垂首」之說。其東為綿延逸通的山岡,是明顯的皇陵「護砂」,即「青龍入海」的「左輔」。西為幾個突起的山包,亦是明顯的皇陵「護砂」,乃「虎踞山林」之「右弼」。而西北側山谷中有泉水湧出,向東南流淌,千年不斷,是明顯的皇陵「水砂」,即所謂「朱雀起舞」。對面的石壁山是金陵的「影壁山」,又稱「朝山」「彼岸山」。實為附會之言,但海陵王甚悅,遂令大興土木,修建皇陵。

不到一年時間,陵寢初具規模,遂將太祖睿陵、太宗恭陵、德宗順陵的靈柩自金上京(今黑龍江阿城)遷葬於此。此後經過世宗、章宗、衛紹王、宣宗,共五世六十余年的營建,金陵逐漸形成一處規模宏大的皇家陵寢。按功能劃分,金陵包括皇陵、坤厚陵和諸王兆域三部份。

明朝末年,金代後裔努爾哈赤興起於白山黑水之間,並建立了後金國。明王朝與其作戰,一敗塗地。遂有大臣上奏說:滿人的祖陵在大房山,王氣太盛的。熹宗朱由檢信之,於「天啟元年(1621年),罷金陵祭祀;二年,拆毀山陵,劚(zhú)斷地脈;三年,又建關廟於其地,為厭勝之術」。由此金陵遭到徹底毀壞,並逐漸消失。

清廷定都北京後,曾對金陵進行保護與部份修葺,但因元氣大失,難以恢復昔日皇陵之風貌。而今尚有遺跡可尋,成為文物保護區。

在此尋遊了一個多小時,參觀了金陵遺址和國內僅存的景教遺址元代十字寺,還登上高高的山嶺眺望,滿眼的綠色,充滿生機。

門頭溝九龍山:北京西山第一道屏障

到門頭溝九龍山尋訪,幸有永定河文化研究會的張先生陪同。

據張先生介紹,九龍山為北京西部山區重要山峰之一,海拔853公尺。據【北京市門頭溝區地名誌】載:「九龍山位於龍泉鎮、色樹墳鄉、妙峰山鄉交界處。山勢和緩,嶺脊呈北東綿延數公裏,遠眺似龍狀,故名。為燕山期以來形成的典型向斜山峰之一。」另據【京西古道史話】載:「九龍山屬太行山山脈,東自三家店水閘始,向西至匣石口後轉而向南,與潭柘寺後山相接,為西山山脈百花山山梁的延伸末端。山嶺兩側各有四條山脊蜿蜒而去,猶如八條巨龍相背而臥。而另一條‘龍’則順山嶺而下,直伸到永定河邊。遠眺似幾條巨龍,故名九龍山,其山勢俊朗,護衛著北京的西部,被視為西山龍脈。」

九龍山雖然不高,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呈U字狀,延綿數十裏,為北京西山的第一道屏障,扼守著北京最重要的一條河流——永定河的出口。歷史上九龍山有「四多」,即地下煤炭多,山下泉水多,周邊古樹名木多,山間文物古跡多。該地區現存一條明、清時代的商業古道,是北京地區通往山西等地的交通要道,兼有通商、軍事兩種功能。

站在九龍山之巔,東面可以遙望北京城,西面可以眺望整個山區,北面可以看到永定河,南面定都閣近在咫尺。景致隨季節變換,令人賞心悅目。

延慶九龍山:塞北天賜媯川之福地

延慶區九龍山位於城區東北15公裏,因山勢為連綿起伏的九道山梁,故名。

據【延慶史話】記載:「九龍山北靠五龍山,西接媯河,東倚臥龍山,南引鳳山涅槃,峰巒起伏,蜿蜒如巨龍盤峙,鳳翥(zhù)龍翔,居塞北天賜媯川之福地。」而【隆慶誌】則記載:永樂十二年(1414年)三月,燕王朱棣車駕北巡,駐蹕團山,詔重建隆慶州。永樂十三年(1415年)分置永寧縣,治團山下。據當地流傳:朱棣在南京稱帝後欲遷都北京,遂尋一陵寢寶地,並派劉伯溫(當為廖均卿或姚廣孝)四處勘查。當來到延慶(舊制永寧衛)九龍山時,忽然眼前一亮,這地界兒北有青山,南面寬闊,左右二山相對,可謂是塊風水寶地,遂上奏朱棣。謂之:「九龍山上承紫微、星垣籠罩、王氣雲集;下布祖陵龍穴、天賜福祚;陵域左有一山,如青龍,右有一山如白虎,前有一山如朱雀,後有置物,如玄武,南有二山如龍虎二將守門,此乃皇家之最佳壽域。」朱棣聞之,另派欽差再做勘察,遂擬將皇陵設定於此。

九龍山下有個跑馬灣村,當村民得知皇家要在此修建皇陵時,覺得一旦建陵,將遷離故土。於是把村名改成屠家營,並刻石、做舊,立於村邊。因明帝為朱姓,「朱」與「豬」同音,而豬就怕屠戶,不久朱棣放棄在此建陵,後來把皇陵建在了昌平天壽山下,即今天的明十三陵。

雖然這是一個流傳久遠的掌故,無可考證,但歷史上明成祖確實到過延慶九龍山一帶。

登上九龍山,但見峰巒起伏,極目遠眺,頓感心曠神怡,雖然山中沒有太多的人文景觀,卻山色秀麗,環境優雅。

懷柔九龍山:曾被譽為「凈土佛國」

懷柔區南部橋梓鎮境內有座九龍山,海拔516公尺,今稱聖泉山。

據1993年【北京市懷柔縣地名誌】載:該山「嶺脊呈南北走向,北連慕田峪長城所在山嶺,南有九條山梁綿延起伏,故俗稱九龍山。」因山間曾有聖泉寺而稱聖泉山。聖泉寺始建於唐代,明成化年間重修。除大雄寶殿、大悲殿、圓通殿等人文景觀外,寺廟周邊還有多處自然景觀。

民間盛傳,唐代著名女將樊梨花鎮守幽州北境,一次與北國交兵,被困九龍山下,敵強我弱,命懸一線。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觀世音菩薩顯靈!觀世音菩薩救我!」觀世音菩薩聞聽呼救,立即點化九龍山的九條伏地青龍,請它們施救,成就殊勝因緣。九條青龍欣然領命,立即興風布雨,在軍陣上空下起傾盆大雨。交戰雙方被大雨澆得睜不開眼擡不起臂,自顧不暇。亂軍中,樊梨花率親兵蒙頭急奔,突圍而去。事後,樊梨花感念觀世音菩薩救命之恩,遂在九龍山雲興之處,為觀世音菩薩建寺塑像,以為永久供奉。

這裏背靠燕山,前擁懷沙河,雖沒有五嶽之名,卻有五嶽之勢。高嶺百轉,群峰林立,峰嶺之間溝谷棋布,歷史上佛教建築眾多,因遠離塵世喧囂、獨享天然之氣,被譽為「凈土佛國」。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