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四川龍泉驛·明蜀王陵(明代)原創 煙雨客 煙雨客

2024-04-18旅遊

四川龍泉驛·明蜀王陵(明代)

原創: 煙雨客

那道石門之後,丹青失色,萬念俱灰,任你金銀滿庫機關算盡,卻也十室九空,再也榨不出什麽來了。

——煙雨客

早上七點半起床,推窗發現天氣陰沈,好像久憋了一場大雨,加上走路時右腳腳踝隱痛,回想大概是昨天扭到了,十分心情已去掉多半,糾結片晌,不想改變昨日之計劃,收拾完畢還是八點出了門。

轉了兩趟地鐵,到達蜀王陵站時已然十點有余,這時天氣轉好,微風輕拂山崗,路邊的樹林裏樹葉沙沙作響,像是情人低聲呢喃,肩上不時還飄落著櫻花瓣,加上幾聲清晰又悠長的鳥叫聲,那刻真想撿拾一朵飄落的櫻花,裝進白色信封,拜托南風做郵差,將這份美寄給遠方的你,寫什麽呢?就寫:春已至,花已開,光陰簡約,一切美好終將到來......

明蜀王陵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是明代藩王蜀王的家族陵墓群,已經發掘或探明的就有十座,目前只有僖王陵和昭王陵對外開放。

僖王陵

僖王,朱友壎,明朝第三代蜀王,首代蜀王朱椿之孫,也就是朱元璋的曾孫

沿著台階而下,就是地宮大門。該墓最初於1978年中學擴建操場時被發現,次年對其進行發掘清理

墓門外的八字墻,其間原建有一道金剛墻,發掘後被拆除,現可見到墓門及上方廡殿頂的門樓。僖王陵是一座仿木結構的地下宮殿式建築,三進三重殿四合院布局,其主要建築均可與明初蜀王府建築相對應

磚砌八字墻,上面鬥拱、滴水、筒瓦及吻獸皆仿木之制

地宮大門高大肅穆,由兩塊巨石鑿成,隱約可見早先的朱紅色,門釘,是明蜀僖王陵亮點之一,門釘排列「九縱九橫」,九為陽數之極,九九八十一個門釘,象征帝王最高地位,親王,為「九縱七橫」,等級以下以此類推......那麽,僖王陵是越制了嗎?

古代最早的門釘稱之為「涿戈」、「浮漚釘「,「浮漚」本是水面上漂浮的氣泡,又大又圓,後來喻指大門上的釘帽

進入地宮大門,就是甬道,內建蟠爐及壙誌,壙誌上簡要記錄了墓主人身份資訊

蟠爐側面

由於光線及遮擋,【大明蜀僖王壙誌】原碑情況難細考,碑文在拓本可以清晰得見,在這裏紅線簡單標註下,以示閱讀。據壙誌記載,僖王為獻王之孫,後風疾復發,朝廷特遣太監帶禦醫從北京趕往四川給他看病,不料在路上就得到了朱友壎去世的訊息,享年26歲

  • 壙誌:相當於墓誌銘,根據描述,該墓為明蜀僖王陵無疑;
  • 獻王:朱椿,明朝第一任蜀王,朱元璋第十一子。

  • 壙誌上也有亮點,碑額左右雙龍刻五爪龍紋,藩王陵寢,帝王之制

    左右廂房上鬥拱把頭絞項造,無出跳,屬早期建築做法

    透過甬道,就是前室大門

    前室左右均有廂房,柱、窗、枋、鬥拱、屋檐皆仿木作

    廂房一側

    廂房內有什麽?

    廂房上鬥拱單抄單昂五鋪作,重拱計心造

    券頂之上可以看出曾經的盜洞

    門樓上盜洞有塊大石頭,螭吻構件看起來較新,應該是當初破壞,後來新復原的

    前室頂部有兩處洞口,①號是原有的盜洞,這個盜洞很有意思,地面豎井挖穿夯土青磚,不偏不倚直達墓室券頂門樓之上,人員進來可以踩著門樓上下出入,其定位之精準、似乎是早有預謀,大概只有該墓匠師才會如此熟悉墓結構吧。②號矩形洞,猜測應該是當代擴建學校所導致

    前室內部,皆仿木殿宇結構

    綠鬥拱,紅檐柱,曾經是何等的氣派?

    中室內部

    中室廂房

    鬥拱,一鬥三升

    最後就是後室,存放墓主人棺槨的地方

    棺床頂部藻井繪有八瓣蓮花,是為寶頂佛八寶,可見當時四川已深受藏傳佛教影響

    棺台中間有道鏤空長方形,填滿了黃土,是為「金井」,中國葬制講究入土為安,遺體入土才能承龍脈、得地氣,而帝王陵為了防盜都是用厚石板密封,「金井」的運用,使得上面的棺槨接通地氣,傳承龍脈

    後室正壁中心鑲嵌著一個描金釉陶鏤空雙龍盤,堪稱明代雕刻之珍品。細看右側自上而下有一道裂紋,明末大亂,山河破碎,餓殍遍野,更有張獻忠入川屠城,大地一片赤紅,「蜀人受禍慘甚,死傷殆盡,千百不存一二」,你看著昔日的子民是不是也為之震動,卻也無可奈何?

    那些精美刻花紋飾:

    昭王陵

    昭王陵,墓於1991年建成渝高速被發現,後經考古挖掘異地遷移於此處,昭王陵是昭王和他的正妃夫妻合葬墓

    蜀昭王,朱賓瀚,第八代蜀王,因病崩殂,享年二十九歲

    沿著台階而下,就是地宮大門

    內部空間

    券門後面頂門石凹槽

    蟠龍石碑,昭王陵中精美雕刻

    石碑上面的龍竟是人頭龍身!和明太祖朱元璋畫像如此相像

    歷史課本上的朱元璋畫像

    棺室分左右,左側為昭王正妃劉氏的棺室

    下方須彌座棺座雕鳳紋

    右棺室為昭王棺室

    須彌座棺座雕龍紋

    兩棺室隔墻上有鏤空門扉一孔,稱"相思門",方便夫妻二人在陰間的聯系

    蜀昭王薨於正德三年,王妃薨於正德十六年,前後相隔十三年。從墓的建築結構來看,在造墓之初,就事先規劃好了將來夫妻同葬的安排打算,可見這對夫妻生前感情深厚,正是應了那句話「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皇室中也有生死相許的愛情

    雲紋浮雕

    相比較僖王陵,昭王陵毀壞嚴重

    殘桌

    殘碑

    明崇禎十七年(1644)張獻忠率軍攻入成都,蜀王朱至澍跳井自殺,推測昭王陵墓被毀應與張獻忠入川有關。

    僖王陵中八十一顆門釘、壙誌五爪龍紋、描金釉陶鏤空雙龍盤,昭王陵中仿朱元璋之人頭龍,可見明朝歷代帝王對蜀王都是恩寵有佳,死後享受的都是帝王待遇,此中緣由應該與第一代蜀王朱椿有關:

  • 建文四年(1402年)靖難之役結束,明成祖朱棣登基之後,蜀王朱椿第一入朝覲見;
  • 永樂十四年(1416年)蜀王朱椿舉報谷王朱橞意圖謀反,得朱棣贊揚:「賢弟此心,周公忠存王室之心也。」
  •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蜀王椿薨,明成祖哀悼之輟視朝七日,賜祭謚曰獻 。

  • 特別是在朱棣「靖難之役」中,蜀王曾助朱棣奪得皇位,此後,可以說歷代蜀王世襲恩澤,代代傳承,永享封國。

    只可惜,明末政治腐敗,祖制僵化,國家內憂外患,蜀王國存世267年,傳十三王,終究難逃覆滅的命運。蜀王陵地表建築早已湮滅無跡,要不是後人誤打誤撞發現地宮,這些前朝往事就像一朵朵浪花被淹沒在滄海橫流中。

    來源: 煙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