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研學遊價格是普通旅行團兩三倍?行業人士支招如何不被割韭菜

2024-08-15旅遊

「酒店從說好的準四星變成經濟型酒店,每天行程基本都是淩晨4點起床,才能如約趕上當天的安排。」「環球影城出來後沒有安排晚飯,回酒店叫外賣。」「說好的行程,北京科技館沒約上,軍事博物館沒約上,清華大學沒約上,門口拍個照應付……」8月初,有家長在網路上吐槽給孩子報名北京研學遊踩雷的經歷,感慨:「此行根本不算研學,就是打著研學名義的旅行團。」不少網友在留言區分享類似經歷,稱花了更多的錢卻遭了罪,難以再相信研學團。

暑期研學旅行進入旺季,同時,研學遊市場仍存在價格虛高、貨不對板、產品同質化、收費不透明、專業標準缺乏等問題 。暑期,多地釋出暑期研學旅遊註意事項,提醒家長註意甄別。為加強相關機構價格自律,7月30日,煙台市市場監管局釋出【關於規範支教研學機構服務收費行為的提醒告誡函】,要求支教研學機構應在辦學場所醒目位置依法依規公示收費計畫、服務內容、收費標準、退費辦法等;不得強制或變相強制開展研學旅行、課後服務、社會實踐等活動並收費,以及只收費不服務等違規收費。

參加研學的學生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參觀。新華社照片

研學團相比旅遊團溢價明顯,但實際體驗參差不齊

去年,由於供給未跟上爆發性需求,「天價研學遊」等話題在輿論中飽受爭議。有家長對此無奈感慨稱,每學期都要去一兩次研學遊,去了燒錢,不去又感覺被同齡人落下,孩子也不樂意。也有被高價「勸退」的父母直言,「對孩子來說,出去研學就是換個地方玩手機」,「在博物館看那些研學的孩子一隊又一隊,感覺他們也沒認真看,東張西望的,老師也就是維持秩序,本質上是變相的旅遊團。」「內容景點沒多大差別,研學價格比自己出去貴一半,還不如一家人出去玩一圈。」

南都記者隨機搜尋發現,當前旅遊平台、旅行社、教育機構推出的各類研學團,多為期一周左右,售價少則六七千,多則數萬元,國際產品萬元起步,名校參訪、博物館遊覽和科普教育等主題深受歡迎。而一些主打觀光玩樂體驗的行程(不含遊學導師)也打上了諸如「輕研學」的標簽以引流。同樣的私家團路線,研學和非研學路線在價格上呈現出數百元至上千元的差異,國際路線產品的差價更大。較為明顯的差價,令不少家長質疑研學遊價格虛高。

例如,根據旅遊平台搜尋結果,成都經典5日遊路線(涉及都江堰+三星堆博物館+大熊貓基地+四川博物館+武侯祠等)的當地參團常規價格基本在2000元出頭,豪華私家團價格超3000元,而走幾乎同樣路線的研學團當地參團價格則超5000元。

差價體現在哪裏呢?對比行程可以發現,研學團的行程除了景點本身,還加入了三星堆古蜀文明探索基地、川劇變臉演出、大熊貓保育員養成記體驗、川菜博物館等研學教育相關、互動性強的計畫,這些普遍是收費計畫。根據頁面詳情,在人員配備上面,除了常規團的普通話導遊服務,研學團增加中文遊學導師服務,並多了學校課程費用、場地費用、體驗所需物料等其他費用。

今年暑期,網紅講師張雪峰首度下場研學旅行,開賣8999元的「峰行萬裏菁英研學營(蘇州篇)」也引發一波較大的關註。南都記者留意到,該研學營行程除了拙政園、蘇州博物館等常規旅遊景點,還加入了博世汽車、科沃斯機器人等知名企業研學環節。據頁面資訊,每個研學團含攝像老師和峰學老師,報名者全程入住希爾頓花園或同級別酒店。有媒體對比發現,該研學團收費較市面上推出的蘇州6日5晚自由行或私家團路線收費高出76%以上。

但一些研學團的價格難以與實際體驗匹配。去年,南都記者曾報道清北研學遊,最終清華北大連校門都沒進等「貨不對板」亂象。8月初,又有家長發文分享類似的經歷,稱在昆明一旅行社報了近6000元的北京研學團,由於害怕踩雷,挑選很久,聽旅行管家說「保證清華一定能進,安排的行程一定都能約上」,一共4個人管32個孩子,感覺穩妥就報名了,沒想到結果仍然踩坑。

有留言稱,「之前給孩子報了大機構的團,價格是別家的兩三倍,說好幾個娃配一個老師,住宿條件也比較好,結果都是陰陽話。反正解釋權都在他們那。」有多位北京本地網友直言,如今研學遊像帶著孩子特種兵式旅遊打卡走過場,「每天看著一群群孩子看完升旗儀式在廣場睡覺」,「17點閉館的國博,孩子們16點才來進場,又熱又曬純打卡,何必呢?」

研學遊又貴又坑?從業者:惡性競爭影響行業口碑

艾媒咨詢報告分析稱,2023年中國研學遊行業市場規模達1469億元,預計2028年將突破3000億元。隨著研學遊市場趨向成熟,同質化的研學旅行服務將越來越難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科技、制造、能源、互聯網等跨領域的佼佼者也已進入這個龐大的市場,不斷拓展行業邊界,開發出豐富多樣的跨界融合研學產品。巨大的需求市場,吸引一眾企業跨界入局,據業內人士透露, 相比於普通旅行社,研學遊的價格是普通旅行團的 2~3 倍,毛利高出20%~50%

「直接翻倍賣也是有的,做長線營利潤更高。」有研學從業者對南都記者解釋,「貴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知識付費,以及讓孩子體驗參與的活動。畢竟圍觀和親手去做有一定差異,學到的也是不同的。」「不過,對於旅行公司而言,做研學門檻較低,有些旅行社以普通旅行團的形式做研學,還有很多研學公司打著研學名號做旅行,沒有真正的內容輸出,只是因研學名號進行較高的收費。這都是市場參差不齊導致的。」「不專業的研學團渾水摸魚,利用資訊差和家長焦慮賺錢,影響了研學市場的口碑。」

江蘇省消保委2023年10月公布的一項針對研學旅行消費的調查顯示,48.5%的消費者認為名校、博物館打卡教育效果不佳,34.3%的消費者認為只遊不學或只學不遊,效果打折扣。調查發現本人或家人參加過研學旅行的受訪者中,超四成表示研學費用標準超過每人每天500元。 消費者對價格的不認可,具體而言是認為研學服務質價不符,部份消費者認為涉嫌虛假宣傳。

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副會長、廣東佰信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紹對南都記者提到,隨著研學夏令營的概念慢慢被揭開神秘的面紗, 「打著研學之名行旅遊之實」的活動遭到不少吐槽,如今家長更加理性看待;加上家庭消費不如往年,很難承受動輒七八千、上萬的研學產品,都使得今年暑期研學產品整體收客不如去年。

艾媒咨詢近期釋出的統計顯示,36.9%的消費者認為目前研學遊計畫內容形式單一,孩子參加後沒學到東西,35.2%的家長認為目前市場上的研學遊資源匱乏。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研學遊行業正在跑馬圈地式的發展階段,目前中國研學遊行業企業主體型別豐富、數量多,各種教學機構跨界進入行業的現象十分常見,提供的研學遊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相關監管與計畫開發仍然存在提升空間。

如何避免踩坑:看師資配比情況,收費是否透明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研學遊之所以常被吐槽,主要因為大眾普遍認為價格與實際產品體驗不匹配。很多家長又想產品品質高又想要低價,但價格低很難有好產品。在合規的前提下,正常的研學團價格之所以偏高,主要源於課程板塊開發、人員設定、後勤食宿等方面的配置,都比普通旅行高。

內蒙古一家專註呼倫貝爾親子遊的旅行社負責人任憑對南都記者說明稱,其公司研學遊產品人均價格在8000元~9000元,「在課程方面,我們所有的研學計畫均是獨立開發的,不依賴於任何景區;在人員配備上,每個團都是一名研學老師、一名生活老師、一名攝影師、一名司機(兼職服務);住宿是當地最好的(帶娃旅行住宿很關鍵),全程餐飲(有兒童餐)。」

「旅遊產品的宣傳頁做得漂亮很簡單,但是幹起來真的很難。」任憑對南都記者坦言,如今研學產品五花八門,價格參差不齊,價格設定是否合理,對於消費者來說「雌雄難辨」,要靠慧眼辨識。「一是師資力量需要考核,是不是有專業的流程和規範,這個很重要。二是考量吃

住行的接待標準,一定要清澈透明,少一些隱性因素。三是研學團一定不能去購物,去消費,這個是一個良心賬。建議消費者在報團前多看看往期團隊的評價,盡量透過正規平台下單。」

有研學機構人員總結出了一些鑒別標準:看師資,配備的是普通的導遊還是專業教師;看師生配比,1比7或者1比6是合理的,1比20或比例更低就要慎重;看場地是否收費,有沒有專門的研學物料,這些都會令價格偏高;看含不含餐食、交通,以及具體的餐標,這些往往也是費用的大頭。「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研學價格超低,除非是搞促銷,否則一定要多做評估。價格超高也不合理,可能會被割韭菜。」

新華社照片資料圖

去年暑期研學「一位難求」,「天價研學遊」相關話題在輿論中飽受爭議。多位研學旅行從業者對南都記者表示,今年,隨著國內旅遊市場重回內生式增長,暑期研學產品價格較去年有所下降,人均消費從去年的超10000元降至7000元以上。家長在選擇產品預訂時也更趨理性。有商家認為,價格降低背後的市場競爭壓力更大,如果產品一味只註重低價,就容易令實際體驗進一步縮水,也不利於行業良性發展。

黃紹也對南都記者強調,「真正的研學確實比旅遊所耗費的成本高很多,前期研學課程開發,教學理念引導,執行時候的形式以及授課師資等等,對從業人員提出的要求更高。現在市場太卷,各個板塊都湧入到研學領域,市場又惡性競爭,慢慢的負面影響就會越積越多。」

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在7月中旬釋出【2024年暑期研學旅遊特別提醒】中要求,參與研學旅遊註意查驗組織方的相關資質,核實研學旅遊機構的註冊資訊、業務範圍、經營年限等資訊,多渠道了解活動收費、路線安排及具體課程,註意甄別虛假宣傳,警惕收費陷阱。關註研學機構的導師團隊是否具備從業資格和教學經驗,是否有合理的師生比例,能否在活動期間全程陪同,防止「只旅不研」「遊而不學」等。合約簽訂時,重點關註收費標準、收費方式、退費辦法及違約責任等條款。

采寫:南都記者 傅曉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