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海(亞洲、非洲)
紅海是一片長達2300公裏的狹窄海域,位於亞洲西部與非洲北部之間,從西北的蘇伊士灣延伸到東南的曼德海峽,覆蓋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裏;該海域形成於大約3800萬年前,原為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伸區域。由於板塊運動的影響,紅海隨時間推移逐漸變寬,周圍幹旱地區河流輸入有限,導致海水鹽度逐漸增高,目前成為全球鹽度最高的海區之一。
紅海兩岸主要是阿拉伯國家,包括伊斯蘭教聖城麥加和麥地那位於其東岸,因此紅海自古以來在穆斯林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被視為「聖海」和「朝聖之海」;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前,紅海僅是一條邊際的運輸路線,主要承擔西亞至北非的海上運輸,但蘇伊士運河的建成使得紅海一躍成為全球最關鍵的海上貿易通道之一。據估計,全球每年約有30%的貨櫃貨物和20%的化石燃料透過這裏運往歐洲,蘇伊士運河的過橋費也為埃及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同時顯著提升了該國的國際地位。
2、地中海(歐洲、亞洲、非洲)
地中海位於歐洲、亞洲與非洲的交匯處,東起西亞的敘利亞、黎巴嫩西海岸,西至伊比利亞半島南端的直布羅陀海峽,並透過此與大西洋相連,海域總面積約252萬平方公裏,為全球最大的陸間海之一;盡管地中海遼闊,但其地理位置相對封閉,在蘇伊士運河建通前,只能透過直布羅陀海峽和土耳其海峽兩條狹窄的通道與外海相連。其中,直布羅陀海峽寬約45公裏,土耳其海峽在最窄處僅1.5公裏,巨大的地中海透過這兩個狹窄的通道與外洋進行水體交換。
地中海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之一,其發展經歷了多次劇烈的地質變化。數百萬年前,一次大規模地質活動導致了與大西洋相連的古摩洛哥海峽的閉合,地中海一度成為巨大的鹽沼。直到後來一次大地震開辟了現今的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才與大西洋重新連通,恢復了活力,這片海域也成為了包括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在內的西方文明的搖籃。
3、黑海(亞洲、歐洲)
黑海位於東歐和西亞之間,是一片內陸海,面積達到42萬平方公裏,僅在西南部透過土耳其海峽與外海相連,是全球封閉性最強的大型海域之一。黑海的水源充足,源於周邊的多條大河,包括多瑙河、頓河和聶伯河等,這些河流均流向黑海。
黑海是烏克蘭、羅馬尼亞、喬治亞和保加利亞等國的重要海域,同時也是俄羅斯在最南端的海上出口。東巴爾幹、高加索及中亞的裡海沿岸國家要透過黑海進入地中海及歐洲,必須經過這片海域。
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黑海一直是周邊國家爭奪的焦點。歷史上,包括沙俄帝國和鄂圖曼帝國在內的多個強權曾將黑海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鄂圖曼帝國在鼎盛時期甚至曾使黑海變成自己的內海。盡管鄂圖曼帝國已成為歷史,但土耳其仍控制著黑海唯一的出海口,這條狹窄的海峽大大增強了土耳其的國家影響力,同時為其大國夢想添翼。
4、波羅的海(歐洲)
波羅的海位於歐洲北部,處於歐洲大陸與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之間,海域面積約43萬平方公裏,區內有芬蘭灣、裏加灣和波的尼亞灣等多個大型海灣。其最西部透過厄勒海峽、大貝爾特海峽和小貝爾特海峽與外海相連,其中最窄的小貝爾特海峽平均寬度只有2公裏,而最寬的大貝爾特海峽平均寬度為16公裏,其中兩條狹窄海峽由丹麥控制,而最著名的厄勒海峽則為丹麥與瑞典共有。
波羅的海的海水鹽度較低,平均鹽度不足1%,由於其緯度較高,冬季海水易結冰,造成沿岸港口多為凍港或半凍港;盡管波羅的海自身條件一般,但其地理位置處於西歐、北歐和東歐三大勢力的交匯點,周邊還有德國、俄羅斯等大國,使得這片海域的爭奪歷來激烈,主要參與者包括俄羅斯、德國、丹麥、瑞典和波蘭等。隨著冷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加大對俄羅斯的遏制,北約的擴張速度加快,瑞典、芬蘭及波羅的海三國的加入使得波羅的海逐漸成為北約的「內湖」。
5、波斯灣(亞洲)
波斯灣位於伊朗高原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海域面積大約25萬平方公裏,最東端透過霍爾木茲海峽與阿曼灣及阿拉伯海相連。波斯灣的沿岸地區蘊藏著全球6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氣,是當前全球最為關註的海域之一。
波斯灣是相對較年輕的海灣,其形成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兩河文明的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在歷史上,亞述、波斯和阿拉伯等多個帝國就圍繞這片海域崛起,因長期為波斯帝國所控制,故稱之為波斯灣或波斯海,而阿拉伯人則稱之為阿拉伯灣或海灣。
由於其豐富的石油資源,波斯灣一直是國際焦點。其周邊的主要國家包括伊朗、沙烏地、伊拉克和卡達等,霍爾木茲海峽的戰略位置使得控制其南岸的伊朗成為該區域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盡管阿拉伯國家一直嘗試透過陸路建設輸油管道至紅海或地中海繞開霍爾木茲海峽和曼德海峽,但無論從經濟性還是安全性來看,海上運輸油氣仍然是最佳選擇。
6、墨西哥灣(北美洲)
墨西哥灣位於北美洲南部,是全球最大的海灣之一,面積達150萬平方公裏。它被美國南部的五個州、中美洲的地峽和古巴島環繞,東南部透過佛羅裏達海峽和尤卡坦海峽與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相連。
墨西哥灣與波斯灣相似,是全球知名的富含石油和天然氣的海灣區域。美國德克薩斯州的墨西哥灣沿岸集中了世界半數的大型石油公司,每年從這裏開采的石油和天然氣分別占到美國總產量的1/8和1/2。
就如俄羅斯將黑海視為自己的「後花園」一樣,美國也非常重視墨西哥灣,並將其作為控制拉美地區的海上基地。
7、日本海(亞洲)
日本海位於亞洲東北部,海域面積98萬平方公裏,四周被日本列島、北韓半島、東西伯利亞和庫頁島所環繞。日本海有多個狹窄的出海口,北部有韃靼海峽和宗古海峽,東部有津輕海峽,南部則有北韓海峽和對馬海峽。
日本海是國際上通用的名稱,而北韓和南韓分別將此海域稱為北韓東海和南韓海。日本海位於東亞地政治、軍事的焦點地區,周邊的幾個國家如日本、俄羅斯、北韓和南韓均是軍事強國,每一個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實力;中國也曾是日本海的沿岸國家之一,但隨著清朝末年國力衰退,這一地位逐漸被俄羅斯取代。
8、哈德森灣(北美洲)
哈德森灣位於北美洲北部,海域面積約82萬平方公裏,是一片深入加拿大領土的海灣,其北部巴芬島像是為整個灣區蓋上了一頂巨大的帽子,只在東部留下哈德遜海峽與外界相連。
哈德森灣地處高緯度地區,以惡劣的氣候和頻繁的大霧為特點,年平均氣溫低於-10℃,大霧天數達300天左右。其西岸和南岸為廣闊的加拿大大平原,面積超過300萬平方公裏,該平原河網密集,為哈德森灣提供了充足的水源。盡管這片廣闊的平原由於氣候原因人口稀少,僅有少數因努伊特人和愛斯基摩人居住,雖然哈德森灣深入加拿大國土,但根據國際海洋公約,由於灣區面積過大,最終未被認定為加拿大的內海。
9、亞速海(歐洲)
亞速海位於歐洲東部,是黑海東北側的一片小型內陸海,面積3.8萬平方公裏,平均水深大約7公尺,是全球最淺的海域之一。亞速海東邊為俄羅斯,北面和西面分別為烏克蘭東部各州和凱瑞米亞半島,南面透過狹窄的刻赤海峽與黑海相連,這是亞速海唯一的對外出口,最窄處寬度僅約4公裏。
亞速海雖然規模不大,對國際政治和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小,但對於沿岸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來說卻是非常重要的爭議區域。亞速海內有羅斯托夫、馬利烏波爾、別爾江斯克等重要港口,外側則有俄羅斯黑海的重要港口新羅西斯克。其周邊的凱瑞米亞半島一直是各方覬覦的地區,在俄烏沖突爆發後,亞速海的地緣政治重要性迅速上升,目前這片海域處於俄羅斯的控制之下。
10、愛爾蘭海(歐洲)
愛爾蘭海位於歐洲西北部,面積為10萬平方公裏,是位於不列顛尼亞島和愛爾蘭島之間的一片島間海,南北透過聖喬治海峽和北海峽與大西洋和凱爾特海相連,其中部位置有英倫三島之一的曼島。
愛爾蘭海沿岸僅有英國和愛爾蘭兩國,盡管該海域屬於國際水域,但曾有報道稱俄羅斯核潛艇出現於此海域。愛爾蘭海周邊有利物浦、都柏林等重要城市,對英國來說,雖然地理位置較偏僻,但在戰爭或其他特殊情況下,其海上運輸的安全性可能優於英吉利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