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老子「弱者道之用」的「弱」是什么意思?

2024-01-18国风

编辑丨杨宏

作者简介:

桡哲,独立学者。10余年来,致力于东岳哲学的革新、研究、传播和发展。

著有原创哲学理论:「外在生存结构论」、「群团化分工论」;【三大起源通论】(含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社会起源);心理学基础理论【狭义心理学】、【物演人格论】;哲学通史【物演哲学史】;美学基础理论【物演美学论】。

「弱者道之用」的「弱」是什么意思?

【道德经】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那么,弱者道之用中的「弱」是什么意思?

余秋雨对整句的原文翻译是:「反者,道之动。」这个「反」字,是「逆向因果」结构,老子把它看成是大道的动力。等到启动之后,又成了大道的运动方式。简单说来,朗朗大道,凭着逆反力量而运动。「弱者,道之用」,即弱是道的作用,正是凭着弱,才能安顿于纷争的世间。这与「弱肉强食」的观念和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正好相反。后面两句,是重复性强调,古今表述没有太大差别,就不翻译了 。

曹金洪对整句的原文翻译是:循环是道的运动方式,即矛盾双方向对立面运动转化。柔弱是道的运用特征,就是说道的作用是以柔克刚。天下万物都产生于有形实体,而这种有形实体又产生于无形之物 。

郭永进对整句的原文翻译是:道是透过正反两极、一阴一阳的互动而创造一切万有。而柔弱的空无,才是道在起作用的部分 。

曾仕强对整句的原文翻译是: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示弱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生于能看得见的「有」,而「有」却生于看不见的「无」 。

可见,余秋雨认为 「弱」是道的作用,凭着弱,才能安顿于纷争的世间 ;曹金洪认为 「弱」是道的运用特征 ;郭永进认为 「弱」是空无 。;曾仕强认为 「弱」是示弱

可「弱」究竟是什么?无论是余秋雨,曹金洪、郭永进,还是其他对道德经翻译的人都是没有具体说清的,因为 要说清「弱」,就必须先说清「道」,说不清「道」本身,自然无法说清「弱」是什么

在前文中,已具体阐述「道」指向的是「递弱代偿」理论,所以「弱者道之用」中的「弱」本质指的是「递弱」。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递弱呢?

这就是【物演通论】第十三章中 自然存在的递弱分布态势 ,其包括:

a.相对量度递减。

即物类的整体质量是递减的,也就是说越是前衍的存在其总体质量就越大,而越是后衍的存在其总体质量就越少。比如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的90%多,大部分是氢元素,而其他的原子、分子、细胞、多细胞生物的质量会逐级减少。这只是举的太阳系的例子,是为读者更好的理解。而物演通论的思想其本质,是以奇点爆炸炸之后的宇宙这样大的尺度来衡量物类整体质量的,只是因为宇宙太大,很多物类不清楚,但无论你怎么区分,一定是越多前衍的存在其整体质量越小。

b.相对时度递短。

即任何作为相对存在的物类,其存在时效是递短的,也就是越是后衍的存在其物类存在形式的演动速率越高、越失稳定、其存在时效越短,而越是前衍的存在其物类存在形式演动速率越低、越稳定、其存在时效越长。纵观生物史,灭绝的大多数高等动物,而越是相对低等的动植物,越不容易灭绝。

例如地球上的病毒、细菌等单细胞生物或者非细胞结构的生物在地球已经生存者几十亿年,至今仍旧是整个地球上最多的,其生存时效之长、整体质量之大是人类根本无法匹敌的;又如蟑螂、蚊子等低等生物其生存的时间同样也上千万乃至亿年;而人类诞生至此不过数十万甚至百万年,但今天的人类居然正如赫拉利所说的人类已经快到毁灭自己的地步,这种时效的比较足以看出越是前衍的存在其生存时效就越长,而且这还没提非生命存在的无机物。

c.衍存条件递繁。

即条件无非外界依存条件和自身的生发条件,本段着重的是横向依赖的外在条件。所谓外界依存条件既是说纵向对应的物类所需获得生存、繁衍的依存条件以及横向同类之间的依存关系的条件,而依存条件会随着演化越往后,依存条件会逐级大比例增加,因为前体存在作为更普遍的存在,是后衍存在的依存条件,后衍存在是前衍存在构合而成,必然注定越是后衍的存在所依赖的条件会越多,自身越来越复杂,依存条件也就越繁,而且还需要更为苛刻的环境条件,否则不足以实现自身的稳定存续,而前衍的高存在度下的存在所需的依存条件却是极少的,对环境的要求也远远小于后衍存在。

比如原子层级,衍存的条件无非电子、中子等依存条件就能达成稳定的结构,再比如树木,只需要氧气、二氧化碳、太阳能及少量的其他粒子就能稳定存在成百上千年,绝不需要过多的依存条件,也就是从亚原子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等一系演化,其依存条件是逐渐增多的。

而到了人类,依存的条件似乎无所不及,不论是从前体存在获得足够的能量支持还是同类之间的依存关系的都会逐渐繁复化,所以人类不得不上天入地到处寻找依存条件,倘若人类足够稳定,是绝不需要如此多的花招来无止境的获取依存条件,这只能证明人类这个存在形态的稳定性极低,非得要各种方式才能稳定存在、繁衍。

扩展;另外就是越是后衍的物类,其需要生发的前体条件、环境条件就越苛刻,而越是前衍的存在其生发的前提就越少,环境要求也不会太高。例如分子的生发条件是原子,细胞的生发条件是分子,显然分子的生发条件要比细胞的生发条件充足得多,容易得多。这里主要表达的依存条件。

d.存变速率递增。

即演动速率增加,发生跃迁的速度就更快,而且越是后衍的存在因为自身稳定性降低、越残弱、活跃性越高,其演动速率就必然加快,而且也正需要这样的演动速率才能维持自身的稳定存在。

譬如,人类需要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维持自身的稳定存在。最早发生在亚原子、原子、分子阶段大多是结构异变,而结构导致的演变是非常缓慢的,动辄几亿甚至十几亿年才会有一次跃迁;而到细胞之后,这种演化的核心到了基因,也就是基因突变会才会发生演变,但是基因突变所需要的时间同样是需要上百万年、千万年才有可能发生。演化速率尽管是增加的,但是时间仍旧是今天人类不敢想的长度;到了人类,这种基因突变变成了逻辑突变(或者文化突变),这种依靠逻辑方式的变化使得人类在近几百年、或者说几千年的演变速率几乎超过了以往几亿年才能形成的演变。

再譬如,地心说不过两千年,日心说不过四五百年,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也就二百年左右,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观也就一百多年,这种演变的方式史无前例的改变着人类今天的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e.「自在」存态递失。

即存在从高存在度的「自在」存态逐渐趋向于低存在度的「自为」存态。所谓「自在存态」即越是前衍的存在越是与自然存在混为一体,仅仅依靠自身高存在度的存在本性就能稳定存在,所以对于后衍低存在度的存在而言,其就是无活力、缺乏机能的静态存在,如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等不需要任何需能移动求存类似的状态就能实现自身的稳定存在,着重是被动的就能达成存在。

而随着衍化的进行,越来越后衍的存在者越来越不能仅仅依据自身单调枯燥的存在本性而存在,难以保持这种静态自在,于是越往后衍的存在者其自在存态丢失,而所谓存在本性即指的是高存在度的存在,存在效力越强。

f.「自为」存态递强。

所谓「自为」可以理解为消耗能量的主动去获取依存对象。甚至可以说,满足自身稳定存在消耗的能量越多、越频繁,其自为程度也就越大。所以,自为存在是无法再依靠自身的被动属性来获取依存对象的。

因为随着演化的进程,越是后衍的存在其「自为」存态越强,属性越繁杂,获取对象所需要的能量消耗越大。如动物能动性、机能增强的表达,但是所有能动性自为的不断增加,其表达了存在递弱、存在越来越艰难的趋势。而所谓「存在属性」指的是后衍存在的物质质态、感应质态和活化机能,而这些属性都是存在递弱而代偿出来的。

毕竟,愈后衍的存在物其存在度愈低,于是存在本性之缺失(存在稳定程度的缺失)换来了存在属性之繁华,存在属性可以显示为某种相对活跃或较为主动的存在「能力」,而且后衍存在者也必须愈来愈必须依据自身光怪陆离的存在属性而存在。但是,只有借助于日益精巧的求存功能才能为日益失落或日益衰弱的后衍存在提供存续的基础。

事实上,除此之外,其实还有越是后衍的存在越容易整体灭归到前位存在,而且其很难再次演化出来。

由上所述,即可了然,「弱者道之用」中的「弱」究竟指的是什么,是越后衍的自然存在,其 相对量度递减、相对时度递短、衍存条件递繁、存变速率递增、「自在」存态递失、「自为」存态递强,以及更容易整体灭归

这就是具体的「弱」。

基于「物演新论」思想所做的延伸

转发本文即可获得【物演通论】思维导图和参与意识起源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