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关于鹿鸣宴背后的意义

2023-12-10国风

「礼乐治天下」是儒家特别推崇的。 孔老夫子认为在没有冲突、暴力和军事的情况下,用「礼和乐」就把天下的诸侯王公紧密地围绕在周天子周围,是一种最好的治国的方式。

「礼」就是对嘉宾的献宾之礼,「乐」就是用音乐的方式把主人和嘉宾之间的隔阂打开,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鹿鸣宴实际上就是一次燕飨之乐。 在燕飨之乐中周天子完成了使诸侯们忠诚于他,效力于他,达成了稳定国家的功效;大臣和诸侯们实现了表达对君王忠心的心愿,融洽和拉近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所以说燕飨之乐是周天子实现「礼乐治天下」的一种方式。

就是今天的老板们可以不需要太多的惩罚,不需要多严苛的规章制度,适时对员工进行「鹿鸣宴」怀柔一下,就能让下属忠心,实现「礼乐」治公司。

【鹿鸣】这部作品,表面上是宴请嘉宾,实际上其背后是有深意的。

东汉的王逸这样说:「鹿得美草,口甘其味,则求其友而号其侣也。以言在位之臣不思贤念旧,曾且不若鸟兽也」。鹿吃到了令自己非常满意的、味道可口的草,于是就呼唤朋友和伙伴来和它一起享用。表面上说的是鹿,实际上说的是在位之臣在享受到了君王给予的这些丰厚待遇后,不能够懂得君王的贤德,不能够常常想到君王的好,那么就连鸟兽都不如了。

东汉末年儒学家、经济学家郑玄说:「此诗之意,言君有酒食,欲与群臣嘉宾燕乐之,如鹿得苹草以为美食,呦呦然鸣相呼,以款诚之意尽于此耳」。君王有了美好的酒食,想与他的群臣嘉宾一起享受,就如同鹿得到苹草后认为是美食,呼唤它的伙伴来一起享用一样,表达的都是一份诚意款待之心。

唐朝的孔颖达在【孔疏】中这样介绍:「或以为两鹿相呼,喻两臣相招,谓群臣相呼以成君礼。斯不然矣。此诗主美君恳诚于臣,非美臣相于恳诚也。若君有酒食。臣自相呼,财非己费,何恳诚之有?」有的人认为鹿鸣的开头是两头鹿在彼此呼唤,比喻的是两个大臣彼此之间的相互招呼,讲述的是大臣们相呼着去参加国君的宴会以完成君王的宴请。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这首诗讲述的是大臣们成就君王的诚恳之意,而不是大臣们成就相互间的诚恳之意。如果君王有酒食,大臣们相呼着去,钱财不是大臣们自己出,何来大臣们之间的诚恳之意?

鹿鸣宴真正的意义在于大臣、诸侯们来参加君王的宴会,以示对君王的忠诚;君王在宴会上以他的一份诚恳之意送上礼物并用极其美好的语言赞美他的大臣和诸侯们,完成君王想要表达的诚意,实现君王礼乐治天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