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这位北宋著名诗人,写下一词,全篇名句,写出了人生的寥阔与高远

2023-12-14国风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字元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文人之一,很受宋徽宗的重用。晏殊一生淡泊名利,潜心治学,文思敏捷,善于文章,尤其擅长词曲创作。他所作的词多具盎然之志和高远之谈,常开阔读者胸襟。其代表作为【蝶恋花】一词,蕴含着豁达悲凉的人生意蕴,处处写出了大家风范,可谓全篇都是名句。

【蝶恋花】是晏殊在官场失意之后写的一首怀古慨世之作。全词从景入情,先写秋日庭院里的景色,然后抒发自己的离愁怨怀。词中融入了佛家无常和虚幻的思想,抒写一个文人怀才不遇的失落和生命的无奈,道出了作者在经历人生风风雨雨后的感悟,可谓意味深长。

词的前两句写秋日庭院里的景色。「槛菊愁烟兰泣露」,门前庭院里种植的菊花散发着愁烟,兰花也在垂泣露珠。此景写实而又富于联想,菊花愁烟,兰花垂泪,渲染出一片淡淡的忧郁,可见主人的心绪并不平和。「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罗帐幕很轻,已感受到些许寒意,燕子成双成对地飞去。一排排轻飘飘的罗帐,和远方飞去的小小燕子,更添凄凉之感。寥寥几句,已勾勒出凄美秋意。

在写景的基础上,作者进入了抒情部分。「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皎洁的明月怎会懂得人间离恨之苦?它只会斜斜地倾泻而下,射穿了朱红色的窗户。面对高高挂在天空的明月,作者不禁要倾诉离愁,因明月之遥远而更增淡淡哀愁。明月任其孤高,对人间事无动于衷,倒映着作者自身命运多舛的无奈。

第三句接续景色的渲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夜,西风吹落了碧绿的树叶,我独自登上高高的楼阁,放眼望去,却只见一片苍茫。风凋叶飞,秋意渐浓,那飞落的绿叶也似作者自己多舛的命运。而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内心的孤独与落寞早已无处遁形。登楼远眺,放眼望去,前路茫茫,正如当下的境遇般无奈。

接下来两句抒写自己对文章和友谊的留恋:「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我本想写下一封尺素与一封锦笺彩函,去寄给一个遥远的知己。岂知山长水阔,那知己的所在已然难以寻觅。尺素与彩函,隐喻自己的真情告白,可那知音却因离别而无处寻到。离愁的背后是对知遇难得的惋惜和不舍。句中又融入了佛教「无常」的意蕴,一别经年,昔日知己竟无处觅踪,叹人生聚散难料。

全词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出在壮年之后,作者所经历的官场失意与交友离别等种种无奈。面对种种无常的宿命,词中又表现出作者从容乐观的处世态度。这正是词中「高山流水」般的大家风范。词作融汇了佛教般若无我的理念,在当下的语境中,又体现出晏殊透过文字修身养性,从佛教悟道中获得精神慰藉的内心状态。

正如词的最后一句:「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面对朋友音讯全无的境遇,作者已隐约领悟到聚散无常的世事真理,因而表现出豁达看淡的人生心态。这兴许正是全词渗透在文字里的大致意味。虽经世事洗礼,仍能保持高远洒脱之怀。

我们需要深刻明辨这首词所要传达的内涵。不应仅停留在表面对官场失意、交游消逝的感慨,而需要进一步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对人生无常的领悟。这也正是词人在创作时的真实写作用意。

【蝶恋花】的出色之处就在于它超脱现实的种种无奈,而是站在人性与人生本质的高度,对于有情人终成离散抱持从容的态度。这才是它本质的意义。在述说个人境遇的同时,作者的情怀已升华到更加宏大的层面上,写出了大家风范。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超越个人情感的表露,而以更为广阔、超然的视野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这样才能写出深邃的内涵。

晏殊官场失意之余,固然写下这首词去表达内心的愁绪,我们绝不可淡化他的这份真情流露。但同时这首词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它蕴含着作者对一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词人已明悟世事无常的本质,对待人生的聚散与无奈也更加从容。那么这首词所呈现的,也就不仅仅是个人情怀,而是人生真理的领悟。正因此,它才会被后人广为传颂,它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作者的主观出发点。从这个角度说,【蝶恋花】确实体现出了大家的胸襟与气度,值得我们细细体会。

值500年前,晏殊在官场失意之际写下这首词,他并不知此词会被千百年后的人们反复品读、欣赏。但仿佛千年的光阴在这首细腻的词里化为虚无,历经社会动荡,他记录的依然是人性的本质。

岁月荏苒,人间依旧有聚有散,也依然充满无奈。正因此,这首词才显得莫名穿越,任何年代的人们都可以在里面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震撼。这就是它跨越时间鸿沟的原因。500年的光阴对它来说不值一提,因为它写的只是不变的真情与人生。

晏殊这首词以景抒情,看似平淡,却蕴涵深意,它体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索,写就了一个文人放下一切名利纷扰而获得真正平静的精神境界。这是它最本质的价值。因此,【蝶恋花】只是晏殊个人写照,更是人性的镜鉴。凡涉笔于世的作品,只有深入到人性与人生本质的高度,方能与时而动,超期遇,实现真正的长存,这首词便恰好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我们在细细品味它的那种离愁怨恨之时,其实不妨也多体会一下其中蕴含的大家风范与超然气概。这才是理解这首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