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唐代诗人沈佺期四首代表作,其中一首被誉为「初唐七律之冠」

2024-01-01国风

游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

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

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

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

少林寺,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创建于魏太和十九年,是国内有名的佛寺之一,是达摩始祖修道传宗之所,也因寺僧在唐初的护国事迹而扬名天下。历代名人雅士多去少林寺游历,留下佳作无数。沈佺期去这么一处名胜游玩,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感受,并用诗歌记录自己的游感。

因为是去游名寺,诗人兴致勃发,意趣盎然,以歌相伴。来到这所佛门宝地,自然要仔细地观赏寺内景观。景观太多,不一一列举,但寺内两处重点景物可不能忽视,一处是古老的雁塔,一处是深幽的九龙潭。用「风霜古」来形容雁塔具有一语双关之意,一是从季节来说,诗人观赏之时,至深秋,所以秋霜已染塔身;一是暗喻千年古塔历经年岁,饱经风霜。「岁月深」与「风霜古」相对而出,两句上下交织成文,突出了九龙潭与雁塔有着同样的历史,经受过同样的风霜。少林寺美景名胜让人流连忘返,要不是的话,为什么诗人一直观游到夕阳西下且佛殿都一一昏暗了呢?在交代时间的同时,诗人还很自然地道出这天的天气特点,先是有过一阵秋雨,雨过天晴,给少林寺营造出了一个澄澈清远的背景,让诗人在回归的路上,看到雨后斜阳中的古寺园林被赤红的晚霞暮烟笼罩着,听到秋蝉如歌的鸣声,与诗人来时的歌声相应,让诗人何等快慰!

沈佺期曾写诗自述他被他曾经举荐的人弹劾,而审讯他的人又不遵守当时的法令,小人得势,把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强加于他,一生含冤。而这首【游少林寺】不但表现出诗人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写景抒情的精巧笔致,而且表达了诗人含冤的一生中难得的欢愉之心。

诗中「长歌」的欢悦与「徙倚」的急切,体现了诗人心中对宝地的久盼,而「宝地」与「珠林」二词,便是诗人对古寺名刹的仰慕与激赏。接着诗人取「雁塔」与「龙池」两个著名景点,展现其岁月悠久、深难测底的特点。走出历史的风尘,诗人来到眼前的风景中,但见雨过初晴后的庙宇,风光更为绮丽,高檐碧殿,饱蘸秋阴。诗人留恋之余,不觉秋晚已至,只得让山蝉相送,却意犹未穷。

驩州南亭夜望

【唐】沈佺期

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

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

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

肝肠馀几寸,拭泪坐春风。

这是沈佺期的一首抒发思亲的诗作。

沈佺期与武则天宠臣张易之交往甚密,唐神龙元年(705年)春天,张易之被唐中宗杀,沈佺期因受株连,被流放到驩州崇山。崇山风景如画,美丽迷人,但此时的沈佺期登山望远,并非真心游山玩水,观赏美景,他曾在【从崇山向越常】一诗写到「聊欲缓归心」,说自己出游观美景,是为了缓解思亲的伤悲。可见,诗人登山观景是假,排遣思亲之情是真。所以,从这首诗中看不到诗人「南亭夜望」的美景,不是没有美景,而是他心中只有对家里的妻儿难以排解的思念之情。

诗歌第一句就道明自己登上南亭的目的,就是向北眺望家乡洛阳。这是一个月明星稀之夜,他在亭上极目远眺,没有看到星光璀璨的夜景,而是瞩目凝思,恍恍惚惚中,自己仿佛入了梦境般回到了洛阳。梦境中,诗人并没有与妻子分离,儿女们正在与自己同桌吃饭、看书,家庭天伦之欢乐,历历在眼前,诗人不觉得这一切只是虚境,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倒是被贬之事好像一场梦,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然而,虚境毕竟是虚境,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冷静地思考之后才幡然醒悟,妻儿远在洛阳,自己被贬崇山。欢乐随风消遁,幻境随之破灭,醒来之后更使人心碎悲伤,伤心之泪夺眶而出,好半天,诗人才从悲伤中缓过来,在暖暖的春风中,擦去了满脸的泪水。

诗人幻境的破灭,使人心碎,悲伤得肝肠寸断。然而这梦幻中的相会与欢乐,毕竟给了他短暂的心灵上的安慰,感情上得到一次满足,因此他「拭泪坐春风」,还是破涕为笑了。「坐春风」形容人得意,心情舒畅。然而这里是用乐景衬托诗人哀伤的感情。这样的结尾比说「崩城泪」还要凄凉,将其梦寐神思、恍惚迷离的情态表现得生动逼真、淋漓尽致。

诗人写这段思乡小曲的背景,注定诗情让人垂泪,而诗人极为工巧的艺术表现手法,将虚境实写,以乐写悲,把满腔的情感颠簸折腾得肝肠寸断,这就是沈佺期这首思亲之诗胜人一筹的最突出原因。

杂诗

【唐】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是沈佺期的一首「闺怨诗」,诗歌以闺中女主人公的口吻诉说对戍边丈夫的怨情。但实际上借女主人公之口,表达出的却是诗人鲜明的反战情绪,以及对人民生活在战火中的关切与同情。

此诗以思念戍边丈夫的闺中妇人为主人公,自然要写闺中少妇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如果就此写下去,此诗格调就不高了,诗意就别无味道了,令人赞叹的是,诗人将「闺里月」与「汉家营」糅在一起,将千里相隔的两地连在一块儿来写,从时空上将一对长久分离的夫妻,以月为媒人聚拢在一起,就不只是写思妇之思了,也表达了征夫之思,他们共看明月遥寄相思之情。单向的感情难以表达夫妻的恩爱,诗人深知这一点,所以,让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双向而流,一份感情增为双份,思念之情更为深厚。这也是在战争年代,千千万万生离死别的亲人,两相日思夜想的真实写照。诗中的「怨妇」,并没有浅薄单纯地埋怨久征不归的丈夫,她怨的是连年不息的战争。所以,她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自己能早日与丈夫团聚,使天下所有因战争而离别的人能与家人早日团聚。这样的心愿从「自身」感情需要出发,却又深明大义,包含着爱国之情,使主人公形象更具典型性,使诗歌的主题意义更深远。

此诗成为沈佺期的传世之作,并非单单因为有一个积极的主题,在诗歌创作艺术构思上的奇巧,也深得历代好评。诗的首联先交代背景,「黄龙戍」是唐朝戍兵的地方,远在辽宁,而且是年年征兵于此,说明战事连年不断,暗中说明女主人公的丈夫也在被征之列,且多年未归。有了这样的背景交代,后面写女主人公的思夫之情就有了铺垫,并营造了一种悲切的氛围,厌战情绪便油然而生。

独不见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闺怨诗,写一位女子与戍边的丈夫长期分别之后的孤独寂寞。这首诗的题目「独不见」是乐府杂曲的旧题,但体裁却是一首标准的七律。

诗歌写道,这位卢家少妇一直和丈夫共同居住长安城中一座涂满郁金香的华美楼阁里,那和美幸福的生活就好像一对越燕栖息在玳瑁壳雕成的画梁上。寒冷的九月,阵阵捣衣的砧声催得树叶片片飘落,丈夫远赴边疆辽阳镇守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丈夫远在白狼河北,那里的音信已经断绝了好久,只剩下少妇一人在长安城独守卧房,捱过千百个漫长的秋夜。究竟是谁让她这样饱含愁绪,无法和爱人相聚,只能让那皎洁的明月与她流黄色的帷巾孤独相伴的呢?

作为一首乐府诗题之下的闺怨诗,这首诗的题材、内容以及场景、情感都颇为古老,抒情模式也在传统的框架当中。不过,它在语言和结构上确有卓越之处。颔联以「九月」寒凉的时节与「十年」离别的岁月形成对仗,强化了凄冷的意境和孤寂的心灵感受。颈联则犹如一个蒙太奇式的画面,第五句是说远在白狼河北的丈夫与自己相隔千里,且音讯断绝、未知是否平安,呼应了第四句;第六句是说独处丹凤城南的女子正在漫长的秋夜中承受等待与期盼的煎熬,照应了第五句,并且两句诗将不同地点的两个人的状态、心情融入一联中,形成了辽阔的意境。尾联用「明月照流黄」强化了孤独的体验感,又与第六句「秋夜长」的含义连接,而「谁为含愁独不见」一句则隐约地包含了哀怨的意味。由此,这首诗在古老传统的框架之下,在意境和语言上生发了新意。当然更为突出的,是这首诗严谨的格律形式与整饬的句法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