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作为【西游记】总纲,被誉为「万法之源」的心经,到底讲了什么?

2024-09-21国风

提起【西游记】中的神秘角色,大多数人都能联想到须菩提祖师,和镇元大仙,他们一个是孙悟空的师父,号称不生不死,与天同寿,一个是孙悟空的结拜兄弟,被满天神佛誉为「地仙之祖」,其实除了这两位之外,师徒一行还曾遇上了一位神秘高人,但是这个角色,在86版的【西游记】中却未曾提及,这个人就是乌巢禅师。这个乌巢禅师大有来头, 在【西游记】第十九回,高老庄收徒之后,师徒一行曾路过浮屠山,并在此处拜会了乌巢禅师,双方刚一见面,乌巢禅师就认出了玄奘的身份,随后又以「路途虽远,魔瘴难消」为由,传授给了玄奘【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为【心经】,并且告诫玄奘:「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玄奘本想着问一下路,但没想到乌巢禅师,却直接送出了一首打油诗,如果看完了整部西游,再回过头来看这行诗句,就会发现它几乎预言了全部的劫难,虽然禅师表面上说不认识孙悟空,但孙悟空却看听出了他言语的调侃,因为在打油诗中明明白白的写道:「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于是气得孙悟空挥棒就打,结果却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纵使行者有着翻江倒海之力,但还是被乌巢禅师给轻松化解,那这个乌巢禅师,为什么又是送经书?又是透漏取经的过程呢?一般来说应该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为了对应历史,我们都知道西游记的成书,很大程度上,都是参考了历史上的玄奘西行,而传说历史上的玄奘,之所以能够取得真经,就是因为他在出发之前,曾得一病僧传授其心经,第二个就是为了指明修心,我们都知道唐僧每次被妖怪擒住,第一时间想的就是默念经文,那他念得是什么呢?念的就是心经。在智斗金角银角大王时,师徒四人来到了平顶山莲花洞 ,唐僧看着眼前的穷山恶水,忧心得说道:「徒弟们仔细,前遇山高,恐有虎狼阻挡」。孙悟空说:「师父,出家人莫说在家话,你记得那乌巢和尚的【心经】 云:‘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之言?但只是‘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另外还有第八十五回,孙悟空提醒唐僧:「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唐僧道你说的再多,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之法,意思就是解决不了实际的问题,孙悟空说:「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成懒惰,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也就是说唐僧只是把心经,当作是消灾避难的工具,但孙悟空却明白,【心经】是人们修行的总纲,揭示了取经之路的深意,这一路上的所有磨难,都是为了锻炼师徒四人的修心之法,这里就暗合了佛学中所讲的「六度 」,什么是六度呢?在佛家修行中,菩萨,指的是那些发心求佛,为了一切众生而修行的存在,「 六度」指的则是菩萨,在追求成佛的道路上,所遵循的修行路径和方法。

它们分别是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和般若,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六度基本上涵盖了取经的过程;有意思的是,唐僧乃金蝉子的转世,是如来座下的二弟子,历史上的玄奘,曾翻译了一千多部,由佛祖所传授和讲述的佛经,将其合称为是【大般若经】,也叫做【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心经】不在【大般若经】中,全称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心经】就是【大般若经】的纲要,对佛祖思想的概括。

那这篇只有二百多字的【心经】,到底都讲述了什么呢?我们大概来看一下;首先是其名称,叫做【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是梵文的音译,通常指的就是智慧,但这个智慧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智慧,而是对于「空性」的认识和感悟,大家可以理解为是超越世俗的智慧,波罗蜜多也是音译,波罗是彼岸,蜜多指到达,大概指的是到达彼岸的智慧,什么是彼岸呢?我们在讲彼岸文化的时候提到过,此岸指的是现实,其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痛苦,我们称其为苦海,因此彼岸自然就是脱离苦海,达到了涅槃的境界,首先原文中第一句,这里的重点在于「照见五蕴皆空」,意思就是观自在菩萨,这里指人物,行深,可以理解为深入修行,或者是修行深入的般若智慧时,再往下「五蕴」分别是色、受、想、行、识。

色指的是物质形态,受是感受,想是感受之后所产生的思维、欲念,行是这种思维所带来行动,识则是对事物之间的分别,行动就要有目标,有了目标就要对事物进行分别,稍后我们会举一个通俗点的例子,这句话最后的空,指的并不是道家的无,什么是无呢?想象一下,我们面前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杯子的用处是什么呢?可以装水,杯子之所以能够装水,是因为它内部的无,杯子外形的这个有,是为了杯子内部的无存在,这个就是无之大用。还是这一个杯子,杯子是由各种材料制造而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合而成,不管是杯子还是水,都是依赖于各种制造过程、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一个暂时存在的现象,也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在各种因缘条件下作用而成,它们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永恒不变的,因此失去了杯子这个表象之后,我们也就认识到了空性。

比如我们在看一部电影时,投入到一个故事当中时,总是会被其中人物和情节所触动,从而表现出快乐或者是悲伤的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被五蕴吸收了注意力,他让我们感受到了各种情感,但在下一刻我们突然意识到,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演员只是在扮演角色,于是我们就认识到,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他没有固定的自性,因此我们就能「度一切苦厄」,不再被人物和情节所束缚,心灵达到了绝对自由的境界;再往下第二句,舍利子也就是舍利弗,往下的色和空我们都说到了,色指的是物质形态,空是说事物的无常性,和相互依存性,为什么说色不异空呢?我们还是拿杯子来说,一个杯子是无法凭空出现的,它必须要依赖于各种物理,或者是化学反应的制造。

没有了制造的过程,也就没有了这个杯子,以后这个杯子碎了,可能还要转化成其他的物理形态,所以我们只是暂时的看到了这个杯子,它长期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也就是说它是空的,然而我们之所以能发现它的空,然而它的这种空,又是以杯子这种形态,也就是杯子的色来展现的,因此色空之间,又存在着一个相互依存的关系。之后的受想行识则是其他四蕴,我们看到杯子时或喜或怒的感受,并非取决于杯子本身,而是依赖于我们本身,我们对于杯子的思维和想法,也是依赖于个体本身,你将要用这个杯子的行为,比如说喝水用,比如说装饰用,同样依赖于个体的需求,你识别这个杯子的意识活动,也是依赖于个体的感官和心理状态,「亦复如是」,它们也是相互依存的,无常的,本质上也是空的。

再往下「诸法」,就是说所有现象,一切存在的事物,它们都缺乏一个固有的自性,它们都是无常的,是不断变化的,是空的,因为它本质上是空的,所以它没有生和灭的概念,就像是庄子说的生是气的聚集,灭是气的离散一样,生灭是我们创造的概念,对本质空性的杯子来说,它是没有生灭的概念的,同样它的肮脏和干净,也是人为附加的,它的崭新与老旧,也是人为附加的,再往下「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里同样还是在说明空性,说明要悟空,不管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还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又或者是色声香味触法,它们都是空的。

不管是物质世界还是心理世界,它们都没有自我的本质,它们处在不断地变化中,都是空的,是无常的,接下来依然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明指的就是无知,或者说无智慧,老死则是衰老和死亡,不管是无知还是智慧,不管是衰老还是死亡,它们也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智慧要依靠学习和实践,老死依赖于遗传和环境,这些也全部都是空的,都是无常的,按庄子说法就是有待的,再往下「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苦集灭道是四圣谛,苦谛是说生命中存在不可避免的痛苦,集谛是说明这些痛苦的成因,灭谛是说这些痛苦可以终结,道谛是说如何终结这些痛苦,这个「四圣谛」就类似于道可道,是佛学思想中的四个基本真理,这些真理也全部都是空性的,无智亦无得,就连解脱和涅槃,也悉数都是空性的,因为它依赖于修行者的感悟和实践。

它们都是有所待,有所凭借的。以上是对于空性的阐述与认识,再往下则是对于空性的感悟和总结。「以无所得故」,我们认识到了杯子的空性,所以当我们有了一个杯子,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一个实际的杯子,而是一个由各种条件,聚集而成的暂时的现象,于是拥有此智慧的,那些菩萨境界的存在,也要让他人明白这一智慧,从而去超越痛苦,超越生灭之间的循环,如何超越呢?「心无挂碍,无挂碍故」,因为杯子是空性的,所以我们不必,再对杯子本身产生执着,对其产生执念,因为没有了这种执念,所以也就不再,因为杯子的伤痕和破损,从而产生恐惧的心理,「远离颠倒梦想」,你不再对杯子,抱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期望,不再幻想它,有着某种固定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内心,也就达到了罕有的平静状态,一种类似于涅槃的状态。

三世诸佛,指的就是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佛陀,往后的两句都是音译,意思就是所有时代的佛陀,都是通过修行,和实现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从而获得了最高的觉悟状态,这种智慧让他们看到了一切现象,背后所具有的空性,达到了完全解脱,完全涅槃的状态。假设杯子代表了我们对于世界,全部的认知和经验,那「般若波罗蜜多」,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刻洞察,它揭示了杯子空性和相互依存的本质,它让我们消除了对于一切现象的执着,消除了对于现象的执着,因此也就消除了那些因执着,所衍生而来的痛苦,不是痛苦不在,而是不再感受到痛苦。

大家发现没有?以上的论述,其实和道家思想有很多共通之处,心经讲述空性,道德经讲述无为,心经讲了般若智慧,道德经讲了道的智慧,两者都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都是无常的关系,比如反者道之动,比如福祸之间的流转,两者都是通过一种超越的视角,超越依存关系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由此也就引出了 生灭同状,万物一体的境界,这一体是什么呢?道家称其为自然,而心经则称其为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