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三次包围,胡琏为何总能跳出包围圈,晚年用四个字道出缘由

2023-12-29国风

国民党上将胡琏是一位在历史上充满争议的人物,因诡计多端、性格狡诈,人送诨名「狐将」。

他是蒋介石手下的王牌军整编第十一师的师长,国党内部对此人的评价只有12个字:

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杀人如麻。

胡琏戎马半生,参加过北伐,也参加过军阀混战。

他曾经和日寇浴血奋战,为抗战立下过不小的功劳,却也是坚定的反共分子,曾在淮海战场上与粟裕大将斗智斗勇。

而他复杂的一生,流传最广的,就是多次死里逃生的传奇经历。

抗战期间的功绩

胡琏,字伯玉,1907年出生,陕西华县人。

中学毕业后,他和同乡刘志丹、张灵甫等人一起来到广州,报考了黄埔军校,是黄埔四期毕业生。

当年的黄埔四期可谓人才济济,除了胡琏、张灵甫这些后来的国民党悍将,还有毛泽东的表弟文强、李大钊的侄儿李运昌、周恩来的胞弟周恩寿等著名人物。

大革命失败之后,刘志丹回到陕领导农民暴动,参与创建了陕北红军,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

1936年春,刘志丹率部参加东征战役,在4月14日晋西中阳三交镇(今属山西柳林)的战斗中牺牲,享年33岁

可是他的同学胡琏,却投靠蒋介石,自此两人分道扬镳。

1943年5月,日军攻陷宜昌,渡过清河逼近古镇石牌。

石牌在宜昌县境内,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奇幻壮丽的西陵峡右岸,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自日军侵占宜昌后,石牌便成为重庆的第一道门户。

一旦石牌失守,重庆将门户洞开,完全暴露于日寇火力之下,陪都重庆将迎来和南京一样的命运。

胡琏的第十一师是精锐,理所当然驻守石牌。

5月26日,蒋介石从重庆发来手令,严令胡琏坚守石牌,并将石牌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

胡琏非常清楚,这一仗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前途,更关乎到民族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他仔细分析了战况,发现日军大炮坦克武器精良,但不擅长山地作战,因此可以利用重庆附近山峦起伏、地势险峻的特点,抑制敌军坦克大炮的威力。

一方志在必得,一方拼命死守,石牌保卫战注定将会是一场恶战。

5月29日,胡琏对团长们发表战前动员。他说: 「从明天起,我们将与敌人短兵相接……战至最后一个……将我们的英名涂写在石牌的岩石上……」

这场恶战打得极为惨烈,双方打到最后,甚至采取了最原始、最血腥的冷兵器搏杀: 拼刺刀。

由于国军顽强抵抗,日军久攻石牌不下,士气低落。

石牌要塞保卫战最终以国军取得胜利告终,实现了蒋介石「死守石牌」的军事目标。

此役后,胡琏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并升任第十八军军长。

从此以后,他成为了蒋介石的心腹爱将。

作为蒋介石反革命大本营的干将,胡琏一生顽固反共,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遇到的一个劲敌。

运气爆棚的败军之将

抗战结束以后,蒋介石破坏停战协定,公然挑动内战,胡琏也成了蒋介石最得力的棋子之一,在战场上多次与解放军交手。

孟良崮战役之中,张灵甫兵败身亡。

蒋介石重整旗鼓,妄图对山东解放区发动新的进攻。

胡琏跃跃欲试,想抢头功。

1947年6月29日,胡琏突然发兵,攻陷沂蒙山区南麻根据地,并迅速在南麻周围大小山头和村庄构筑起密密麻麻的子母堡。

陈毅立即调动五个纵队的兵力,直扑南麻,想要来一次「瓮中捉狐」。

胡琏在发现自己陷入包围后,非常着急。

华野部队打得非常坚决,但国军也守得非常顽强。

眼见解放军围攻之下,包围圈渐渐缩小,胡琏几近绝望了。

可是他命不该绝。

就在华野发动最后总攻的关键时刻,下起了罕见的大雨,而且一下就是七天七夜。

解放军弹药受潮,部队被迫放慢了攻势。

与此同时,国军援兵迫近,华野在付出重大牺牲后被迫撤围。

胡琏从中共名将手里捡回一条命,被吹得神乎其神。

其实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这次南麻战役要不是天助,他恐怕早就步了张灵甫的后尘。

可是他表面上还是神气透了,甚至口出狂言说:「 我的11师可不是张灵甫的74师!想吃掉我,得有一副铁嘴钢牙好胃口。」

战后,蒋介石颁发给整编第11师奖金法币五亿元,将胡琏吹捧为「常胜将军」。

1948年11月初,淮海战役拉开序幕,黄维的第十二兵团开赴徐蚌地区。

没想到几个月后,第十二兵团在淮海战场全军覆没。

身为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官的胡琏本应是劫难逃。

然而上天再一次眷顾了他。

12月15日夜,胡琏与司令官黄维分乘两辆坦克,率残部在解放军的包围圈内突围逃命。

黄维的坦克开到半途发生了故障,只得混在乱兵中奔逃。

黄维

在一片「缴枪不杀」声中,黄维颤抖着举起了双手,束手就擒。

可是胡琏的坦克却一点毛病也没有,一帆风顺地驶上大路,向南逃窜。

后来坦克开到了跑到涡河北岸,因油料耗尽而抛锚。

胡琏被解放军巡逻队发现,一时之间,枪声大作。

他心里哀叹,这次肯定是死定了。谁知前方河面上正好有一条渡船,他在卫兵的扶持下上了船,强逼艄公渡河。

就这样,他又一次捡回了一条命。

在解放军精心组织的几次「猎狐」行动中,胡琏都靠着敏锐的嗅觉躲过了危险,侥幸脱身。

正因如此,不管是国军还是解放军,提到这个人的时候,都不得不由衷感叹: 「这家伙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逃过金门炮轰

胡琏的第三次死里逃生是在1958年「8·23」炮战中。

当年8月21日,蒋介石和蒋经国亲临金门,蒋介石深感战局有一触即发之势,令国防部长俞大维暂驻金门,主持防区作战计划。

8月23日是星期六,下午五时许,在夕阳映照下,金门海面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金门防卫部司令官胡琏和赵家骧、吉星文、章杰三位副司令官,为了迎接俞大维的到来,举行了一场周末聚餐。

席上,胡琏和三位副司令官频频举杯。

胡琏喝得酩酊大醉,不觉有些头重脚轻。

当天下午下午6点30分,金门前线解放军炮兵官兵接到了炮轰金门岛的命令。

495门重炮向太武山侧的金门防卫部及其附近地区飞去。

国军猝不及,伤亡惨重,解放军炮火之猛烈,让在金门海域的美国海军都目瞪口呆。

凭借着多年的战场经验,胡琏立刻酒醒,连滚带爬跑回了司令部的地下室。

而那三位副司令官就没这么幸运了,在烈焰与爆炸声中命赴黄泉!

胡琏一生血雨腥风,福大命大,屡次化险为夷。

晚年他用了「机警、冷静」四个字来概括自己的数次历险。

也许是因为早年的经历过于惊心动魄,老年胡琏回归平静,潜心苦读古籍,研修历史。

1977年6月22日,胡琏猝然去世。

这位黄埔悍将枪林弹雨,一次次死里逃生,却最终没有逃脱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