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王骏 以诗入画诗意浓(续)

2024-08-09国风

王骏

作者简介

王骏,男,1957年1月出生, 籍贯杭州。1982 年1 月毕业于原杭州大学化学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会长。浙建集团太阳潮诗社名誉社长。编著出版诗文集【晓篁清风】【营造美丽】【无边的风景】【钱塘江诗词选】等。

以诗入画诗意浓(续)

郭熙作品

图一: 郭熙【窠石平远图】

马远【寒江独钓图】。此图是马远根据柳宗元五绝【江雪】创作的诗意图。画面极为简约,却表现出一种江天寥阔的气氛,寒意萧索,唯渔翁垂钓之扁舟下微波数笔而已,造境独特,巧妙地利用空白把诗歌的意境很好地贯穿在绘画之中,开拓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的诗意空间。

马远作品

图二:马远【寒江独钓图】

谢时臣【杜陵诗意图册】。谢时臣根据杜诗之意而作【杜陵诗意图册】(八幅),构图均极尽巧思,繁复精整,层次多变,尽诗情之妙。如其中根据杜甫的「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的诗句画成的【杜陵诗意图】,画面左侧九曲桥上,有一人向竹林走去,竹林中有两人席地对坐暢谈,表现杜诗「竹深留客处」的诗意。画面正中水边凉台上,一位老者正坐在竹席上,一把蒲扇闲置一旁,侧身观赏着池荷。人物的动作、神情与满池荷花的画意相配合,表达杜诗「荷净纳凉时」的意趣。画家靠点缀景物,表现人物神态以传达诗意,实现诗境向画境的转换,完成这幅诗意画的创作任务。

谢时臣作品

图三:谢时臣【杜陵诗意图册】之一

吴历【夕阳秋影图】。根据倪瓒【秋林图】的题诗「云开见山高,木落知风劲 。亭下不逢人,夕阳澹秋影」的诗意画成。画幅构图仿临倪瓒【容膝斋图】的「一河两岸式」,近处土坡上茅亭一座、杂树数株,逸笔草草;隔岸远山,山石层叠,轻笔淡墨,连勾带皴,将恬静幽淡的诗境,转化为清幽萧疏的画境,给人以韵致超绝的审美享受。

吴历作品

图四:吴历【夕阳秋影图】

王昱【重林复嶂图】。这是一幅画家自题题画诗的作品。主景层峦耸峙,流瀑飞泻于山坳,溪泉曲折流淌;山路盘旋萦回,雾霭迷弥,忽隐忽现于峰峦之间;林壑幽深,松阴繁密。王昱题七绝题于画面:「峰回壑转拱天都,下有乔柯结奥区。要识水穷云起处,清流不尽入平芜。」题诗真实地描写画面景物,曲尽画幅之美,将画意、画境成功地转换成诗意、诗境,结句更是将赏画人的思路引向画外,给人以悠悠不尽的神韵。

王昱作品

图五:王昱【重林复嶂图】

龚贤【木叶丹黄图】。此图雨后秋山,霜林涧流,石骨崚嶒,用短笔披麻和干笔密点层层皴染,浓淡虚实、苍茫浑厚,营造出沉寂清幽、萧瑟旷远之境界。自题诗:「木叶丹黄何处边,楼头高坐即神仙。玉京咫尺才相问,天末风生泛管弦。」从画面景物落笔,树木经霜逐渐凋零,色转丹黄,萧萧落木,一派深秋景象。次句脱离画面转而写居住在清润高爽之处的「高贤」就像是「神仙」一般。三四句说这里与玉京(神仙居住的地方)离得很近,准备打听一下神仙的去处时,听到像仙乐一样的风叶声。题诗表达出自己深爱疏林秋景的情思,抒发了隐归的画外之意。而高士奇又在画上补题一首七绝:「石骨岐嶒雨后山,秋溪寒溜响潺潺。竹松三径嫌多事,爱此疏林屋两间。」题诗首二句描写画面景色,三、四句也转而写观画人的感受,只是比龚诗的归隐山林之意更为直接。

龚贤作品

图六:龚贤【木叶丹黄图】

仅从以上数例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出,「画中有诗」的美学追求表现在画境与诗境的转换,体现在「以诗入画」和「据画题诗」这两种诗画融通的表现形态中:一是诗与画形式上,主要体现在题材上的题画诗和诗意图,并在创作构思、艺术表现、审美功能等方面互有融通。二是画与诗内在精神上的结合,做到意境融合使画境中生发诗境,即画面的诗意化。正是由于中国古代诗画双方长期着意追求融入对方的妙处,成就了中国诗画有别于西方的民族特色。

(未完待续)

文章转自诗联浙江,原载于【心潮诗词】2024年第三期)

鸿雪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