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道德经】第一章的九大概念解析

2023-12-16国风

(一)第一个和第二个概念:道、名

【 通行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汇总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本章老子的目的】 让大家理解什么是道。为达到这个目的,老子引入了名、有无、欲、妙徼,同异、玄等概念。要理解道,必须把这些所有的概念理解清楚。

第一个概念:道。

因为是世界上的第一个概念,没有基础可以参照,没有别的词汇可以定义,只能从人能否认知这点去定义。所以首先说:道,人类可以认知。

但道又不同于人们普通概念的道路的道。普通概念里的道路的道,是可以让人到达目的地的,有方向的,一般来讲是相对稳定的,一旦建成就基本不变的。但这里说的这个道,却不是「不变的、恒常的」,与普通概念的道同样的地方是:道是可以让你到达彼岸的。「道」 由于暂时无法命名,只是先用道路的道,来代指,表示可以沿着「道的路径」达到目的地。这里并没有说清楚道是什么,但说了人是可以理解道的。这是对第一句话「道可道」的理解。

其中第二个「道」字,即「可道」的道,常见的解释是「可以言说的」,把第二个「道」字,解释为「言说,说明」。这个有点不够达意。我们知道解古经有两个原则,一是要站在作者当时的时空带入思考;二是要通过经文上下文情境对照分析。下句「名可名非常名」和第一句是对偶句。第二句的第二个「名」,就是「命名」的意思,第一个「名」是名词,第二个「名」是第一个「名」的动词化,名词动用,这是古文常见的用法。因此推论,第一句的两个「道」字,也是名词和动词的关系,这样才符合对偶。所以,第二「道」字应该是第一个「道」字的名词动用,解释为「可以认知和遵从」。「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道,是可以认知和遵从的,但不是恒常不变的道(道路是恒常的)。」

只有名字是无法理解「道」的。要解释什么是道,必须与已有概念建立关联,于是引入第二个概念----「名」。

第二个概念:名。

名,名称、命名、事物的定义、概念。人类要理解事物,第一件事就是下定义、定概念。当代的基于公理体系的「科学」也是这种做法,这个就是「科学范式」。

人类对事物和事物运行规律的理解,会形成一个在人脑中的神经网络,而概念/定义就是这个网络上的节点。

人类要理解「道」,就必须在大脑中建立关于「道」的神经网络。而「名」是「道」这个神经网络上的第一个节点。(此时道还不存在,即理解不了)

「道」和「名」的关系是什么关系?老子在这里也没有明说。但将「道」和「名」并列,以对偶句的形式放在一起,这其实就说明,「道」和「名」,都是不容易说清楚的,但又有关系的,什么关系呢? 就是:人类要靠「名」来理解「道」。所以,要理解「道」,必须先搞清楚「名」。

有人说,名不就是名字的意思吗?那继续问?名字是什么意思?答:名字是对一个事物的定义、概念?再问:什么是定义?什么是概念? 答:。。。 你看,这里就陷入一个死循环了:用一个新概念来定义一个旧概念,循环定义,无穷无尽啊。这样是不行的,缺失了因果的确定性。所以, 想要定义新概念,就必须在已有的旧概念的基础上进行。

大家注意这个观点非常重要缺经常被忽视。任何创新,包括概念创新、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都是在已有概念和概念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而来。凭空出现的概念无法得到人类接受并被认知的。

根据这个思路,你 反过来想 ,在所有一切概念都不存在时,当整个宇宙都不存在时,第一个概念是怎么来的?所以,你必须有一个所有概念的起点,这个起点是不需要旧概念来定义它的,它是「不证自明」的。

这个思路就是古希腊哲学家们的思路,也是西方科学思想的起源点。现在这个概念有一个名词「公理」。公理就是不需要逻辑推理、不需要旧概念支持,大家就默认其为真理的东西。基于公理,再加上逻辑演绎,就形成了西方的科学思维体系。正因为起点确定后,只要保证后面的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正确性,就能保证后续概念和结论的正确性。例如平面几何学(也叫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只要你承认1~5公理,你就必然认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用道德经的思想来看欧氏几何,我们就会发现,欧氏思维体系中的「名」,也是所有的平面几何概念(点、线、面、内角和、三角形面积、多点共圆。。。),都是稳定不变的,是「恒」、「常」的。不论在宇宙的任何一个地方,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这些欧式几何的概念和结论,都是正确的。但这不符合道德经对这个世界的解释。道德经的观点是「非恒名」。也就是说道德经从最根本的地方就否定了平面几何的「真理性」。而西方则是到了19世纪才发现,平面几何不是真理,而是思维游戏;进而才发展出非欧几何。

公理+逻辑=科学思维体系,也叫公理体系。既然公理是大家都认可的公共理解,是第一定义,是其它一切定义的起点,那么这个第一概念是否正确就非常重要。如果第一概念都不对,后面一切推理就都有问题。西方文化用公理体系这种方式解决了第一性原理、第一推动的问题。(但也带来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谁发起的第一推动?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但是中国文化没有走这条路,走的是 类比思维 。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一个概念我不清楚,要理解它、认知它,我不需要去溯源它,我只需要观察这个概念代表的事物的表「象」,看它和已有事物的表现有无相似性;如果有相似性,那么我就用已有的事物加一个形容词、或定语,组成这个新概念。而且一开始我是无法穷尽这个新概念的全部表象的,我必须在演进中逐步完善概念。即我知道有一个概念,但现在无法说明,只能在后续过程中逐步说明。这整个过程,即概念从0开始逐渐清晰的过程,就是「非恒名」。即,名在不停地变化,没有恒定的概念,没有恒定的「名」。

这就是中西思维最源头的区别 。这个区别,记录在中国的传统经典【道德经】里。所以,我们要理解中西思维差异,就必须溯源,回到【道德经】。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这简单单单2句话,就指出了中西方文化体系中,人类认知思维最根本的差异。

简言之,这个差异就是:西方科学思维(西式思维)是从一个静止的点(定义/公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或实践找出这个点与其它点的关联,最终构建出一个以这个点为基础的一套认知网络。中式思维的目标也是这套认知网络,但它 不关心从哪个点出发,不需要第一推动, 从任何一点出发都可以,通过这点出发分析概念之间的关系,最终达成对这套认知网络的完整构建。

西式思维在图形上看是「树」,有严格的树根、树枝、树叶。中式思维在图形上是「网」,关注的是节点和节点之间的关联拓扑。如阴阳结构(2要素网)、天地人三才结构(3要素网)、上下左右四象(4要素网)、五行结构(5要素网)等。

西式思维关注定义的精确、逻辑推导的严谨。中式思维关注联想的多角度性、类比的多重性。所以西式思维才会演化出现代严谨的、可靠的科学体系。中式思维才会演化出具象、模型、比喻等思考方式。

再回到对「名」的理解。第一个名,是老子想让我们理解的名,是「名」的这套认知网络。 第二个名,是动词,可名就是可以命名的意思,通过不断命名新概念、新结论,就能逐步构建「名」的认知网络,逐渐理解「道」。第三个名,非恒名的「名」,是名词,恒名就是恒常不变的名。也就是说名的认知网络不是恒常不变的。非恒名就是说不是恒常不变的认知网络,而是经常变变化的认知网络。

名的特点和道的特点是一样的。如果把道看做世界的第一本体,那么名和道具有一个同样的性质:变、非恒常。如果把刀看做世界的物质性,那么名就是世界的意识性。

这就是老子想告诉我们的。所谓的静止的「定义、概念、认知网络」是不存在的,因为它反映的本体「道」本身就变化的、非恒常的。所以,看待道演化出来的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也不能静止的看待。

这里外沿一下,说明人类如何下定义。人类对一个事物下定义,命名,定概念,一般有几种做法。第一,具象类比。就是这个东西和已有的一个东西类似,那么可以把已有的一个东西的概念做一个变化,例如加形容词和副词等,形成一个类比定义。比如,红苹果=红色的+苹果。第二,关联定义。就是把跟这个东西相关联的几个东西放在一起考虑,用其它东西的既有概念来定义这个新东西。比如,计算机=计算+机器。五行中的火=生它的木+克它的水。第三,如果一个东西即没有具象性、又没有关联性,这是只能「强名之曰」 XXX。如音译。例如佛教里的菩萨、菩提、般若。。。只是一个指代符号。

如果你是老子,你想告诉读者,什么是道。但是你又用不了第一、第二种方法,你就只能硬来了。把你想说的东西,强制给一个名字,叫「道」。这时,道只是一个指代符号,并没有具体含义。具体含义(道的认知网络)要在逐步演进中完善。这就是名的演进方式。

这就是道和名的关系。道和名是一对内外、表里、本像、体影关系的概念。

(二)第三个和第四个概念:有、无。

有和无是一对概念。可以和道与名类比。道和名是内外关系,有和无也是内外的关系,无为内有为外。 道的一个属性有了名,就是理解道的开始。

「无」先于「有」;「无」通过「有」来理解。在出现「有」之前,「无」一直存在。「有」是怎么产生的?是通过「名」来产生的。万物有了名,万物才存在。万物没有名之前,只有无。所以,名<-->有,是一对有先后依赖关系的概念。

这个思想,明代的王阳明说的更直接:汝不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汝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看花,就是对花进行赋「名」,有了花的「名」,才有了花的枝干和花的颜色,花才能被人认知。不看花,花就无名,就只有无。

前四句话,是对道与名、有与无的阐述。是道德经最重要的两对概念。是标志中西方认知直接最本质的差异。

在中式思维中,人类的任何新的认知,必须是「 一对 」的,因为任何认知的第一性原理是「有」和「无」。从此,阴阳、整分、主从、君臣、夫妇等等一系列只有两者同时存在才有意义的概念就产生了。

在西式思维中,人类的任何新认知,都是「唯一的」,是在公理概念定义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演绎不断增加外衍而来。从此,人类在某领域中思维逻辑链条越长,说明该人在该领域里能力越大,表现为智商高,推理能力强。将这个能力推到极致,超越任何人的能力的人就成为神,而且是唯一的。这就是西方一神论的思维起点。西方崇尚个人英雄主义、个体自由,其思维起点也在于此。

有无同时还规定了事物的运行方式。有即生,无即死。一个事物有名了就代表其状态为「生」,一个事物名不存在了就代表其状态为「死」。佛家把这个叫做缘起性空。有灭亡后,道并没有灭亡,有的那部分只是回归了道。新的有就会产生,于是有了有无、生死的循环。于是有了反者道之动。

名的运动,即有无

在引入有无概念后,老子面临的问题就是:如果名是随便任何人都可以给出的话,那么该以谁的名为准呢?

下面的四句话,是进一步阐述有和无。

(三)第五个和第六个概念:妙、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行版)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帛书版)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版本差异。我认为帛书版的表达更接近原意。大家注意,帛书版道德经是押韵而且读来节奏感很强的。通行版则读来不连贯,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符。老子时代,写出来的书,首先要能口口传颂,所以必须保证韵律。能够达到传抄的程度,那是真正的好书才有的资格。所以,韵律性有时候是判断道德经版本的一个重要依据。

无欲,不带个人主观局限、个人观念色彩。有欲,带个人主观局限、个人观念色彩。这里的「其」是指「道」。从概念上来说,常无欲<=>道之妙;常有欲<==>道之徼。(<==>表示「对应」的意思)为什么「无欲」和「道」对应?因为道生无,无生有。「有」是「名」生成。「有」一旦生成,即等同于在「道」中产生了分别,「道」这个整体产生了部分,部分就是「有」所指之边界。道-->名--->有,是概念逐层细化的关系。

无欲和有欲引出了第五、六个概念:妙、徼。这也是 一对 概念;妙=眇,本义眼睛很少能看到的东西,引申为微小、微妙、细微的东西。徼=噭=皦=曒,本义「循,按XX形式运动」,运动形成轨迹,轨迹有边界,因此「徼」后被引申为边界,领域、疆域。

无欲观妙 = 理解道不能带个人主观色彩,抛弃个人偏见,以旁观者身份才能观察到「道」的细微和精妙之处;

有欲观徼 = 带着个人主观色彩对事物命名,实际上就是将事物分割为你当下的认知网络所能理解的、带着边界的部分。虽然也是细小的,但这个细小的边界不是道的本来面目,而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主观造成的边界。

无名的时候,道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整体,没有领域和边界,此时我们不要带个人的认知局限非得按名把道分成几块来理解道,我们要通过观察道的整体发生的微小变化,来理解道,有些理解后,我们就对道的某种运动形态有了概念,于是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概念赋「名」。

有名的时候,我们可以看「道」按名分割成多个部分的样子,这个多个部分是我们个人的认知世界,即「名世界」。 「名世界」可以按我们的认知,继续细分下去,就会形成更多、更细的领域和边界,世界会分解的越来越细,我们的认知网络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此时,如果我们能从细节的名世界里跳出来,以整体的视角、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名世界,你就会看到「道」的一种形态。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名」来认知「道」的过程。

重复以上过程,我们会看到「道」的更多形态,届时,我们会认识到道的边界无穷大。对「道」的认知程度,就是我们的「欲」的成熟度。

*通行版的断句「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不合理。因为这章说的就是道名、有无的关系,这些是是纯粹的理性的东西。常或恒,对应的是道的有无变化,不是个人的欲。另外,「欲以。。。」中「欲」的用法,不是当时的常见用法。欲后一般跟动词,以不是动词,是介词。

(四)第七个和第八个概念:同、异。

【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此两者,指有和无。有和无都来源于道,是同出,出自哪儿?出自道。但因为人类的命名,把它们区分开了,是异名。

下一句【同谓之玄】,我判断属于对【异名同谓】的注解。强调「玄」来自「同」而不是「异」。

(五)第九个概念: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因为有无之同就是道,所以,道的另一个名字就是「玄」。玄,即变化莫测。玄之又玄就是变中之又变。前面说了,道是「同异」差别中那相「同」的部分。人类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都可以「看」做道(因为都是道的表象、投影),不同的道再汇总、归纳一下形成新的道(新的表象、投影),这就是道中之道,玄之又玄。现在哲学有个词叫螺旋式上升,说的是同一个意思:抽象上的抽象。

【众妙之门】妙,指道的「整体性」。「常无观其妙」,就是在「常无」的状态下观「道」的整体性。门,入口。妙之「门」,理解整体性的入口。众妙之门,就是大量的观察道的「整体性」的微小的入口。要理解道,就必须要进入道的体系,即从道外进入道内,进入的标志就是「门」。玄是入道之门,即变化是入道之门。你要理解道,必须从理解变化入门。要理解变化,你必须理解名,理解有无。所以,玄是承载了有无的。有转为无,或无转为有,存在湮灭又再次建立,又再次湮灭,这个不断地重复的变化过程,就是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就是你把认知到所有的知识、规律,抽象、再抽象,到最后形成的那个东西,就是众多的「无」对应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理解「无」的入口。无, 并不是仅仅是没有名字,无还是天地的开始,宇宙的开始。要理解宇宙的开始,就抽象再抽象。抛弃一切杂项的信息,只保留最基础、最根本的按个东西,就是理解无的开始。这有点像宇宙中的黑洞。掉入黑洞中的物质,被剥离了所有的相对关系、剥离了所有的能量和信息,蜕变为一个最基本的夸克。从这个时候开始,才能开始理解「无」。在此之前,人类理解不了「无」。

从道到名,到有无,到妙徼,最后到玄,这一系列名词,环环相扣,完整的解释了如何理解道,如何入道的过程。

图示如下。

道德经第一章概念关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