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千尺雪|一处茶室,促进了乾隆的六次南巡

2024-01-14国风

一处茶室,促进了乾隆的六次南巡。

他在诗中这样憧憬道:兴在寒山听雪阁,明春不久重登临。

他六次南巡,去程与回程,必至此处,揽胜生情。

他第一次见它后,回京之后一年内仿建三处。

他为这四处作诗至垂垂老矣,我不知他是否对某位后妃长情,却晓得他的长情。

是什么样的茶室,让乾隆帝魂牵梦绕?

是千尺雪。

「千尺雪」,吐出这三个字,舌尖都不忍落下,是不忍。美的不忍,洁的不忍,飘渺的不忍,不可得的不忍。

可不是嘛,他存在爱茶人的想象里,他消散在历史的滚轮里; 多少爱茶人在深夜中一遍一遍读着乾隆帝留下的【千尺雪】诗文,追溯一处处废墟顽石,想象着千古的瀑布涛声,思索着至尊的皇帝所追求的生命意义,体味一个耀眼灵魂的思想深处,回归一片茶所构建的温暖场域,荡涤漂游沉浮的心灵?

那么,什么是千尺雪?

未见乾隆时,千尺雪还是苏州寒山别墅的一景。由明代隐士赵宧(yí)光所辟,凿山引泉,泉流沿峭壁而下,如千尺飞雪,故名。

马咸(清末人)所绘【大吴胜壤图说】中曾介绍:「寒山别墅,赵宧光隐此,有小苑堂,芙蓉泉出其旁;西通清浅池、接千尺雪,名飞鱼峡,南为空谷。奇石横亘,跨以石环……在寒山,石壁峭立,明赵宧光凿山隐泉,缘石壁而下,飞瀑如雷。旧有阁未署名,乾隆16年赐名「听雪」。山半有屋约云中庐,又有弹冠室、惊洪渡。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驻苏时必游千尺雪。

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即爱上此胜景。他自己这样写道:观民问俗之暇,浏览江山胜概,寻古迹之奇,文物秀丽之区也……所在多有,而独爱吴之寒山千尺雪。乾隆回京后效仿其处,于乾隆十六年秋至十七年春另做三处千尺雪景观及建筑,并辟为茶舍。这三处分别为京城西苑、热河避暑山庄、盘山静寂山庄。于是,算上寒山千尺雪,天地间便一共有了四处千尺雪。其他三处即由乾隆主导构建的分别为:

西苑千尺雪:位于紫禁城西苑御园瀛台区内,又名「瀛台千尺雪」,所在为现今西华门内中南海禁区(现状不详)。

热河千尺雪:位于承德避暑山庄「曲水荷香」左侧溪流旁。景及茶舍已毁。

盘山千尺雪:位于天津蓟县静寄山庄,景及茶舍已毁。

千尺雪茶室如何布置?

千尺雪茶室最重要的布置是景,是风水自然、园林造景。

不是茶吗?不是茶。有时来茶室,煮了茶,甚至不必试茶。乾隆在御题盘山千尺雪的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倚岩架白屋,开牖临清泉,

春半雪已消,垂流尺计千。

一二二二一,圆方方复圆。

寓物陈至理,随会含神诠。

茗碗不必试,吾方意犹然。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研究院廖宝秀在【乾隆茶舍与茶器】一书中写道:乾隆皇帝「寓物陈理」的内涵精神,所谓:临窗俯泉,未及啜茶,情景已生,理趣已解矣。 忽然觉得茶就像时间一样,我们在时间中流连、体味、感悟,时间重要吗?

乾隆下面的几段话,表明了自然山水是千尺雪茶室的首当考量,以及乾隆在景观构建上超乎常人的审美和对千尺雪构建的用心:

独爱吴之寒山千尺雪……为之流连、为之倚吟。

吴中千尺雪,自赵宧光疏剔之后,脍炙人口久矣,然未免借人工。

归而肖其处于西苑之淑青院,盖就液池(太液池)尾闾,有明时所做假山,乔木峭茜,喷薄之型似之矣,而乏天然。及秋而驻避暑山庄,乃得飞流漱峡,盈科不已,作室其侧。天然之趣足矣,而尚未得松石古意。今春来盘山,游文皇所为晾甲石者,汇万山之水,而归于一壑,潀潀(cóng)之湍奏石面,谡谡(sù)之籁响松巅。时而阴雨忽晴,众溪怒渤,则暴涨砰訇(hōng),砉(huā)焉直下,挟石以奔,触石以停,鞑然铿然,激扬湱(huò)然,虽千夫撞洪钟,有不足比其壮者。爰相面势,结庐三间。兹重游而其屋适成,开虚窗,俯流泉,觉松涛石籁,问答亲人。

他评价寒山千尺雪未免借人工;他不满足西苑千尺雪乏天然;他遗憾热河千尺雪未得松石古意,他最爱盘山千尺雪。

他御笔亲绘【盘山千尺雪图】,设陆羽茶仙造像及【茶经】,并附设紫檀木桌椅,与陆羽像搭配。更于壁上悬挂明代唐寅所绘【品茶图】。乾隆二十一次驻跸盘山静寄山庄,每次都会在品茗图上题诗。 读他的诗,读到他的孤独与自由,读到他的禁锢与洒脱 。他把陆羽和唐寅当成了老友:

千尺雪旁安竹炉,壁张伯虎品茶图。

却是图中人与我,不需如此费工夫。

伯虎品茶挂壁间,飘萧须鬓道人颜。

汲泉煮茗忽失笑,笑我安能似尔闲。

唐寅图在壁,谈茗似相寻。

品茶自是幽人事,我岂幽人亦品茶。

偶一为之瘀兴耳,鑿边陆羽笑予差。

千尺雪斋设竹炉,壁悬伯虎品茶图。

羡其高致应输彼,笑此清闲何有吾。

忽然就理解了古人挂画赏画的因由。因为一份孤独,寻找一份共鸣。或进入一方山水,或谈笑于理想的灵魂。 又再一次慨叹当下世界里我们这几代人的可怜,进入粗劣的短视频世界,何来解脱与救赎呢?

读他写给盘山千尺雪的诗,觉得茶室于他,更像是时间的量尺。

清游辔转园门入,茗室凭溪下马寻。

霜叶正酣今日色,石泉弗段去年音。

陆羽茶经在,唐寅画帧舒。

两人似相谓,小别两年余。

以近苑墙门,游山每归歇。

开窗俯澄泠,座席弄砏汃。

竹炉必来试,一瓯甘且洁。

旧题如昨日,不信三年别。

前年降下犹策马,今年就平方舍舆。

由来两岁光阴耳,忽觉较前已弗如。

一年、两年、三年……想起好像就还是昨天,激扬热烈的青春,骑着活泼顽皮的马骑,一个漂亮的下马,递辔转园进入茶室,听滔滔的万古流水,用竹炉煮一壶茶,甘甘甜甜清清静静……怎么忽然就老了呢?光阴啊像又古老又淘气的千尺瀑布一样,一下子就奔走了,怎么也不相信啊。可这把现在只能坐车舆的老骨头,不服老不行啊……

在盘山千尺雪,乾隆平凡的像一个人。

热河千尺雪呢?虽没有松石古意,到底还是爱着的吧?

是爱的。每一个在热河边上长大的人,对这块土地充满自豪的情感。想起高中校长的调侃:我们学校很难采用那种非常严厉的教育模式,因为学生满是八旗子弟的习气。也许校长想说的是骄奢淫逸不耐吃苦,但这份习气中亦有山庄山河大美和文化积淀的浸润养成。我少时很多次的走过山庄,停下享受的时间很少,记忆中一直在走。 我不知自己在寻找什么,在探究什么。现在想来,山庄的美与文化对一个懵懂的孩子太浓郁了,需要多年的稀释消化,每每会出现一种瞬间,你又回到了山庄,吸一口松风,赏一支残荷,叹一句山远水长,望一缕贵胄残影。风景的意义往往不在当时,万古的星空,千年的河流,百年的人世,提示你当下如此渺小,疏散你过往前来的忧虑,澄心静虑,千尺雪亦如是。

是爱的。热河千尺雪建成后,乾隆皇帝写道:吴中千尺雪,自赵宧光疏剔之后,脍炙人口久矣,然未免借人工。山庄之内,有溪如建瓴,置屋其侧,凌然洒然,喷薄之声隐匿岩阶;潋滟之光翻月户。盖塞地无亩平,因其势而导之,吸川溅沫之势,有不必以千尺计者,独喜其名,因以名轩,非云慕蔺,聊志因王。

每回驻跸,旬日内必幸此赏景品茗,亦必有诗。题咏热河千尺雪的品茗诗作及歌赋约有五十一首。庄内多荷,乾隆帝这样赞过:

花草皆浥(yì)露,不如擎以荷。

荷露是处美,美莫山庄过。

他将自己所做的荷露烹茶诗装饰于茶碗之中。并传旨着热河千尺雪陈设。【活计档】可为证:太监胡世杰交白地红花瓷茶铫一件、盖碗一件、茶盘一件,传旨着热河千尺雪陈设。这是乾隆皇帝专为荷露煮茶时使用的品茗用器。廖宝秀写道:宜兴茶器上的纹饰一面是「乾隆御制诗」,另一面绘画,画稿责成宫廷画家丁观鹏及张镐作画,然样稿、木样必须呈览核准后才可制作。

乾隆曾数次传旨命令内廷员外郎白世秀「将陆羽吃茶仙像纸样一张呈览,奉旨照样准做,脸相用泥捏做,衣服绫绢做,其桌椅用紫檀木配合成做」。「茶仙四分,传旨着查安茶具之处,无有茶仙的即送往安设。钦此。」

写道这里,我想感谢乾隆给我的力量。年过三十,已为人母,以前对未来总是充满希冀和抱负,有一天我走在自然的漫步中,忽然想到说这辈子可能也就这样了。近来写乾隆与千尺雪,逐渐生出勇与进的力量。越了解他,所生发的力量感越强。康乾盛世、文治武功不言,尽说诗文与茶事。于诗文,乾隆一生笔耕不辍,撰文1148篇,诗则多至42640首。每至一处千尺雪,必做一首千尺雪诗。于茶事,他研究茶配方,配以茶诗,开发茶具,建以茶室,聚以茶会,对茶的热爱、认知和贡献,出其右者寥寥。 他蓬勃的生命力应当激励你我自由勇悦的徜徉于生命的河流。

我想请你一起体味一下千尺雪下豪迈的乾隆,选其诗如下:

一回游寺一回临,万古如斯万古音。

白水无终始,青山自古今。

满幅题词都做旧,一炉烹茗又成新。

本性悦山水,俗情忘古今。

高下自如意,东西弗定型。

千年耳畔者,依旧响无停。

是雪四时有,斯泉太古斟。

一观澄万滤,濯聃觅尘襟。

在热河千尺雪,塞外的乾隆是满身的自由和豪迈。

又怎么会少爱得了西苑千尺雪呢?这是他身边的千尺雪,是自可朝朝暮暮的陪伴。自建好以后,每年新正大年处必到西苑千尺雪赏雪品茗,也必题千尺雪诗。

乾隆这样写西苑千尺雪:怀吴兼慕隐人。并歌咏到:吴下寒山爱嘉名,热河田盘率仿作,松涛泉籁或仿佛,路遥岂得常凭托。咫尺西苑传春明,结构颇具林涧乐。四百余年树石古,峭茜信佳究穿凿。 我书三字题檐端,亦有雪花拂檐落。揣称终疑未恰当,雪后今来一斟酌。人之称也徒彼哉,天之然兮谁比若。

它朝若是同临雪,此生也算共白头。一代帝王的浪漫,就这样给了千尺雪。他站在紫禁城中,望着雪花拂着千尺雪的檐匾轻轻落下,凝视斟酌。

此刻,他把所有的深情与专注都给了千尺雪。

「数典忆寒山,春光应烂漫」,他回头南望,紫禁城下,那个南下的幽人与隐人是谁呢。

注:本文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附录:

千尺雪茶室布置

廖宝秀写道:乾隆崇尚明代文人式的饮茶方式。所以他在千尺雪茶室的茶具多质朴雅素,与日常清宫使用的华丽用器迥然有别。乾隆皇帝于各个茶舍的摆设,由皇帝主导,内容大多相同,绝少使用到一般所认知的华丽珐琅彩瓷、玻璃或玉质茶器。乾隆茶舍里使用的基本上是带有文人风格的素雅茶具,如竹茶炉、宜兴器等皆是。其中紫檀木香几搭配竹炉,或茶仙像、宜兴茶壶、茶叶罐、茶具、水盆、火铲等都是乾隆茶舍的制式陈设。这些茶器虽不具明显的宫廷装饰,但仍具有强烈的乾隆皇帝个人风格。

每处茶舍必设陆羽茶仙造像及【茶经】,并附设紫檀木桌椅,与陆羽像搭配。他御笔亲绘【盘山千尺雪图】外,且责成董邦达、钱维城、张宗苍各绘其余三处千尺雪图,分别置于各千尺雪茶舍。每次来到千尺雪茶室煮茗观图作诗澄心。诗文如下:

临水三间竹炉在,片时试茗足娱心。

一游回必一经斯,不厌频还不免诗。

越瓯吴鼎净无尘,煮茗观图乐趣真。

波涵静渚心同澈,云住高峰态自灵。

另附,在避暑山庄【陈设档】档案内详细记录了热河千尺雪内部茶器的陈设:

左设紫檀方杌(wù)一件,上设紫檀木茶隔具一件,内设红花白地磁诗意茶盘一件,盖碗一对,濡壶一件、宜兴罐两件、宜兴方茶罐两件、紫檀木双圆茶盘一件、内设红花白地磁诗意钟两件、青花白地磁诗意钟四件、宜兴茶吊(茶铫、茶壶)两件、铜火铲子一把、竹水盆一件、铜托板一件、隔板上设紫檀木椅一张、仙人(应指陆羽茶仙像)一件、牙钟一件、笔一支。

紫檀小琴桌一张,上设紫檀木小笔筒一件,内插牙笔两枝,石砚一方,石盛水一件、童子一件,宜兴火炉一件,宜兴茶吊一件。

右设紫檀木香几一件,上设宜兴竹炉一件、下设紫檀木匣一件,匣盖上设天然沉香壶一件。

窗台上设雕文竹盖盒九件。九江瓷八宝香插一件。

注:故宫博物院 茶文化特展中还原的「千尺雪」茶舍局部场景

参考文献(强烈推荐阅读):

1.【乾隆茶舍与茶器】/ 廖宝秀.——北京:故宫出版书,2021.7

写于 2024 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