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十篇必背家训,一人一篇巅峰之作。

2024-07-18国风

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而且家规都是非常质朴的,真诚而实用,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家规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是对所有中华儿女的教诲。

曾有一种说法:中国人信奉的不是儒教、道教、佛教,也不是基督教、天主教,而是「家教」,家谱、家规、家训成为最好的教科书,还演绎出【诫伯禽书】【颜氏家训】以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最接地气的家教典范。

应该指出,古来的「尊普施教」的传统应该延续,家谱中的家范祖训、治家格言、族规家诫、艺文著述等应该世代传承。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家训,又称家诫、家范、家规等,是指家庭或家族中长辈对子孙的训示。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家训很大一部分是长辈教育子孙如何修身做人、立身处世、 为官从政等的垂诫。

「家训」一词最早出现于【后汉书·边让传】:「髫龀夙孤,不尽家训。」意为「父母的教导」,即家教。后引申为只要是教导子孙后辈如何修身齐家的言辞和文字都是「家训」。

像周公的【诫伯禽书】、曹操的【内戒令】、诸葛亮的【诫子书】【诫外甥书】、司马谈的【命子迁】、陶渊明的【命子】等都是「家训」。

【孟子·告子上】:「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宋欧阳修【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

王阳明【示宪儿】: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

【傅雷家书】: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从文家书】: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朱伯庐曾在【朱子家训】中教育后人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曾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的美德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自古以来便有各种理政方针和家风教育强调节俭。陆游也曾教育后人「警民节用尚俭,切忌骄奢淫逸,」。

居「庙堂之上」的人需要养「正气」。一代名臣文天祥,被誉为「宋末三杰」之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是他一生刚正不阿的写照!一代名臣于谦,被誉为「西湖三杰」之一,「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是他一生正气凛然的见证!
在「海宇之内」的普通人,也需要养正气。我们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有的像盲人朱丽华奶奶一样,有的像「两弹元勋」程开甲爷爷一样,有的像「中国机长」刘长健叔叔一样……在他们的身上涌动着浩然正气!
「一撇一捺写人生,三横两竖书正气」。小读者,人生在世,贵在立身;立身处世,贵在心「正」。

【诫伯禽书】

周公旦

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

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

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作者周公旦(约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称周公。(周公, 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周成王亲政后,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在中华家训发展历史上,周公所作的【诫伯禽书】具有极其特殊的地位,被誉为是「中国第一部家训」。

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用心良苦,集中体现在【诫伯禽书】。伯禽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淳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训,我想应该非【诫伯禽书】莫属,它不仅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个家训,其内容含义更颇为深刻、值得回味。

这个家训诞生于公元前1000多年,当年武王伐纣成功后,开始分封土地,作为武王之弟、爵为上公,武王将鲁地分给了周公旦。但由于周公旦实在太得力了,他肩负着在中央辅佐武王的重任,因此无法身赴封地就任,只好由他的儿子代为就位。
作为一个勤勉从政、以天下为己任的杰出政治家,周公旦对儿子要求也是很高的,因此在儿子伯禽赴任前,周公旦亲手写下了【诫伯禽书】,希望能时刻警示儿子。

【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柏庐(1627-1698),名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今昆山市)。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 )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曾用精楷手书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一时颇负盛名。康熙间曾坚辞博学鸿词之荐,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虽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

【朱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著,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色欲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谄媚宝贵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朱子家训】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讲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

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朱子家训】从治家的角度谈了安全、卫生、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姻、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戒性、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积德等诸方面的问题,核心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贯追求。

【命子迁】(节选)

司马谈

【命子迁】: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命子迁】: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命子迁】: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司马谈(约公元前165-公元前110年),西汉时史学家,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司马迁之父。
司马谈学富五车,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
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
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

【诲学说】(节选)

北宋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诲学说】是宋代文坛政坛领袖欧阳修写给儿子欧阳奕的信,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信中开篇引用【礼记 · 学记】的话教育儿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醉翁」不醉。欧阳修四岁丧父、家贫无资。幸有母亲知书达理、宽仁勤俭,以沙土为纸、以荻杆为笔,艰辛教子。欧阳修承继母教,廉洁正直,风节凛然,为一代学者士子宗师,母亲郑夫人也被列入古代「四大贤母」。欧阳修曾写【醉翁亭记】以自嘲,自号「醉翁」。但他教育子女,却非常清醒,也一丝不苟。他告诫后人,玉不经雕琢,仍不失为玉;而人性最易受环境影响,不学习不进步,便会变为「小人」。家教家风养成,不可等闲视之,育子成德成才,不能掩耳盗铃。

欧阳修劝戒子孙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修养。

告诫后代:人都要经过雕琢磨砺才能有所作为,人的习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质环境影响的,

若不能时刻磨炼自己,提升学识修养与品德内涵,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了。

包拯家训 :

包孝肃公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肃之子也。

北宋包拯,为官清正廉洁。到了晚年,他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碑,上面镌刻【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这段话是包拯【诫廉家训】的内容。包拯,北宋大臣,官至龙图阁学士、枢密副使。他平生以刚正执法著名,世号「黑脸包公」,民间呼为「包青天」。他不仅自己清廉,还要求家人后代不得贪赃枉法。他在家中立碑,刻了上面这段话,以警诫教育后代。这段话的意思是: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不得回到包氏家族;死亡以后,不得葬入包家祖坟。不遵从我的意志的,不是我的子孙后代。
包拯其人,在民间可称家喻户晓。他立碑诫子孙,此举甚可嘉,由此也可知他的持身刚正。今天多一些包拯这样的家长,贪赃枉法者会少很多吧?

【放翁家训】(节选)

陆游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事。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自此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贻后悔。

提起宋朝著名的文学家陆游,我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他留给后世无数经典的诗词,抑或他的爱国情怀,其实很少有人知道,陆游在教育子女上,也颇有心得。陆游写过上百首教育子女的诗词,时常告诫子女要于国有用,于家尽责,于义无暇,于德不亏。同时他深知,言传不如身教,他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给孩子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陆游在四十多岁时写下第一则家训,一直到八十余岁,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完成了26则【放翁家训】。他以至诚的慈父之心,谆谆教诲,传给子孙修身处世等方面的道理。

【示宪儿】

王阳明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弟;学谦恭,循礼义;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短短96个字,把从小要勤读书、循礼义、端心术、做良士的教诲阐述得通俗易懂。

这篇【示宪儿】诞生于1518年,就是后世所谓的【王阳明家训】,正是王阳明担任南赣巡抚的尾声。
学问、礼仪、智慧、德行,是【王阳明家训】的核心思想,也是其心学的灵魂,更是一个绅士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王阳明认为德行是第一位的,做一个好人比任何事都重要。一个人若缺少了德行,那就和「人」这个物种诀别了。
鲜花的蒂(心)如果是坏的,鲜花永不可能绽放,也就不能称为鲜花;正如人的心地是坏的,人就不能称为人。
「凡做人,在心地」是王阳明家族的信仰和家法,它不专属于王阳明家族,正如良知之学不是王阳明专属一样,人人皆有良知,只看致或不致。人人都可把「凡做人,在心地」当作是自己的家训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