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老子的【道德经】中为什么要愚民弱民?

2024-05-26国风

儒道法争斗2000多年,虽然儒家大部分时间处于上风,但是道法始终与儒家如影随形。特别是在社会处于下行期,各种社会矛盾尖锐的时候,儒家被抑制,道法两家便被推上风口,加速矛盾的爆发。

儒道法都诞生于封建社会,即周朝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汉以前可以叫封建社会,因为那时土地和爵位是天子分封给她的,封地里的事情是封建贵族说了算。秦汉以后就不能叫封建社会了,因为这时候的封建贵族已经退居二线甚至被消灭了,取而代之的是皇帝派到各地的官员。这个时期应该叫皇权郡县制。

儒道法达到极盛时期也都是在秦汉时期。我现在还有很多人说贵族和皇权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实际恰恰相反,各地官员都有代天子牧,而天子是代天牧民,所以,一直都是下层社会逐级为上层社会服务。地主和平民从来都不是对立的的主要矛盾,因为中国自古以来的主要结构还是以自耕农为主。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官逼民反,但是从来没听说过地主逼民反。所以,此后的朝代更迭更多的原因是因为皇权出了问题,进而导致下面的官员问题,加上天灾的催化,异族的入侵等一系列问题。

很多人在用王朝周期律,血酬史观和血仇定律来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做盖棺定论,这是非常不严谨的。他们推崇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说白了就是法家那一套。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的制度是一种分权制,周天子分封诸侯,把自己的 权力 分给各诸侯,让他们替自己管理各块地方,各个诸侯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团队和军队。一群小王支撑着一个大王,但是这种情况虽然稳定,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大王吃小王,容易爆发战争。

为了避免战争,秦始皇推出了郡县制,天下只有一个大王,只有一套班子和军队。各地官员就是皇帝的代理人,委托他们帮助皇帝管理各个地方。而这些官员并不是世袭贵族,而是通过察举和科举考试从民间读书人中选拔的,这就让儒家有了极大的发挥余地。

如此出现一大帮文人官僚集团与皇帝分权,在此后的数千年之中互相博弈。有时候皇权为了和官僚集团争权,需要联合平民百姓。比如朱元璋就给百姓放权,让他们一起监督各地官员,百姓随时可以向他的眼线报告官员的腐败问题。

以前的官员和百姓力量是极其不对称的,官员拥有权力和军队,而百姓几乎是一盘散沙,所以我们看到,古代农民起义几乎都是宗教引导的。这些时期几乎都是道家衍生出来的道教发挥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但是现在不太一样,因为资本的发展,大企业可以轻而易举 的 组织起庞大的工人,因此近现代很多的行动都是工人带头的。因此,官商勾结出现,官商矛盾也大量出现。因为只要税率稍微出现变动,对一个企业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法家主导社会的时候,如秦朝,血仇定律对生命定价,这打破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认知,认为生命是无价的。无论是从儒家的仁义角度出发,还是从马克思思想生命无价的观点看,血酬定律都太过于冷血,这是法家思想与大资本对普通人的联合定价。

到了西汉的黄老之学又是另一番情景, 他们给出了一个定义,就是暴力攫取的利益,叫法筹,普通百姓卖命的利益叫血稠。他们利用老子定律,总结出了一个老子曲线,上层与民众有一个正向合作的前半段,到了后半段就只能是博弈了。

当百姓利益和官方利益的正向比率达到一定高度时,民众在填填饱了肚子,想要更多的自由,如读书,明智,追求更多精神需求时,这时候官方便开始打压了。按照老子道德经的说法,便是在无为而治之后,让百姓勉强填饱肚子后,便要「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

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 」要控制百姓的欲望了,不要让百姓视五色,听五音,尝五味。因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毕竟「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老子建议统治者这时候要愚民,不要让他们有知情权,认识权,控制其欲望,降低百姓的期望值,一切都好控制了。

但是,当民众只知道填饱肚子,不知伦理,民族,国家,尊严等,那谁给他们饭吃,便给谁卖命。于是在西汉便出现了七国之乱。汉武帝刘彻可是亲身经历这种东乱斗,所以才废除黄老之学,转而尊孔学。

当然,老子也深深的明白「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统治者给百姓的自由越多,统治者得到的利益就越多。也明白「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 。」的道理。

百姓与统治者有共同的利益,可共同利益达到一个临界点,老子认为便会出现百姓的利益增长会导致统治者利益下降,因此在此之前要进行抑制。因此,老子提倡的理想国便是小国寡民,民众刚好能填饱肚子,百姓「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思想显然是抑制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工商业和科技的发展。

尤其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兴起,生产效率快速的膨胀,百姓与统治者的互惠互利完全可以突破这个定律,现在的事实也证明,人民在吃饱饭的同时,也可以追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学习文化,科技,艺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