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豪情壮志书写辉煌:十位豪放派文学巨匠的传奇人生

2024-08-03国风

豪放派,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股雄浑激流,涌现出了一批批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们以豪放、奔放、激情澎湃的文风,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北宋的苏轼、辛弃疾,到南宋的岳飞、陆游,这些豪放派代表人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华文明的夜空。下面,就让我们一一领略这十位豪放派大师的传奇风采。

1、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文学家、艺术家、医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赐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有【东坡先生大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编有【苏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韵文散文造诣皆比较杰出的大家。苏轼的散文为(「韩柳欧苏」)唐宋四家之末,与唐代的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更与父亲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苏轼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其词「以诗入词」,首开词坛「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西昆体余风。后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惟苏轼故作豪放,其实清朗;其赋亦颇有名气,最知名者为贬谪期间借题发挥写的前后【赤壁赋】。因其文章名世,词作不过戏笔而已。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现其文命题之考试,故当时学者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艺术方面,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2、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年六十八。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3、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北宋末、南宋初将领,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将领。官至少保、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被宋高宗以谋反罪名赐死,宋孝宗为之平反,追谥武穆、追赠太师、追封鄂王,改谥忠武。

岳飞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颖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迫令自鸩,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4、陈亮

陈亮(1143年-1194年),南宋两浙东路婺州永康县(今浙江金华永康市)人,原名汝能,字同甫,号龙川先生,南宋政治家、哲学家、词人。

陈亮自幼立志恢复中原,著【酌古论】【中兴五论】,力图从历史中寻求中兴的经验与策略。孝宗时,多次上书,指斥主和派殃民误国,力主抗金雪耻。故触犯当朝权臣,三次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他深感「人微言轻,不为一世所察」,决心投身科举,以取官职施展才华。绍兴四年(1193),应礼部进士试。其策论深得光宗赏识,御批第一,授签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时陈亮已年五十一,因长期「忧患困折」,次年卒。

5、张孝祥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和政治抱负。张孝祥的词在当时的词坛上独树一帜,与苏轼、辛弃疾并称为「豪放派」词人。他的代表作品有【六州歌头】、【念奴娇·过洞庭】等,展现了其豪放不羁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6、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县(今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江湖诗派诗人。

刘克庄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因其父在朝中任职而荫补将仕郎,后历任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建阳县知县、帅司参议官、枢密院编修官。淳祐六年(1246年),宋理宗因其久有文名,赐其同进士出身,后任秘书少监,官居工部尚书、建宁府知府。景定五年(1264年),以焕章阁学士之职致仕。咸淳五年(1269年),刘克庄逝世,享年八十三,谥文定。

刘克庄的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7、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南宋末期官员、抗元英雄。南宋未期吉州庐陵富川(今江西吉安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祐四年(1256年)在殿试中被宋理宗拔为第一后(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在宋朝最后被封为信国公。

宋亡后,被俘到大都(今北京),忽必烈对他提出做官或处死的条件,希望文天祥考虑,文天祥却提出希望隐居深山的条件。最终,文天祥选择处死,与陆秀夫和张世杰当时被并称为「宋末三杰」。

明景泰七年,追谥忠烈(一称文正)。

8、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改革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元昊请求议和,西方边事稍宁,宋仁宗召范仲淹回京,先授枢密副使,之后拜为参知政事。九月,范仲淹等人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颖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9、陆游

陆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后人每以陆游为南宋诗人之冠。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是两宋留诗作最多的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10、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1170年),字仲宗,福建永福嵩口乡月洲村(今福建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人,自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南宋初期词人。

张元干于【宋史】无传,生平不可详考,仅于【芦川归来集】和同时人的记叙中可略窥概梗。【宣政名贤题跋】中有何栗词,称张元干为「予太学同舍郎」,由此可见张元干曾为太学生,然未闻举进士。另外,【祭祖母刘氏文】后记中称「元干获缘职事,道过墓下」,时为宣和元年(1119年)八月,可见其时张元干已出仕,时年二十九。他曾为李纲行营属官,官至将作少监。靖康元年(1126年)因不愿与权奸同朝,致仕南归。南宋绍兴年间,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怒秦桧,削除官籍。晚年寓居福州,秦桧死后,张元干又来到临安,羁寓西湖之上,并重游吴兴等地,后客死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