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国风

苏州:唐伯虎笔下的光福

2023-12-10国风

唐伯虎在【江南四季歌】一诗中写道:「江南人住神仙地,雪月风花分四季……吴山穿绕横塘过,虎丘灵岩复玄墓。」在他看来,光福玄墓(邓尉)与虎丘、灵岩同等重要,都是江南最美好的地方,简直就是神仙居住的场所。

光福地处太湖之滨,山水清嘉,风光美丽,自然是唐伯虎钟爱的地方。他曾游遍光福,写下「高低如画好溪山,十年游赏经行遍」诗句。光福之美在于四季风光变化不同,唐伯虎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到这里。早春,邓尉梅花傲霜斗雪,氤氲芬芳,香气扑鼻,他来此画【梅花图】,题有「雪里梅开梅胜雪,千古谁能赏丰韵」,「一年若得长寒冷,四季便并长不醒,买田筑室老西湖,定种梅花八千顷」诗句。这里的「西湖」,是指苏州古城西边的太湖。诗人恨不得在此买地筑室,家前屋后遍栽梅树,终老于此。邓尉山麓的东、西崦湖是光福古镇最富有特色,最美丽的胜景,就像美女脸上的一双明眸,楚楚动人。东、西崦湖种植成片的荷花与菱角,但又各有侧重,东崦以菱塘为主,西崦以种荷花为主。据【光福志】记载,西崦湖栽植一种白荷花,盛开时节,白玉般的荷花,在青山、蓝天、碧水、绿叶的映衬下,显现出别样的一番胜景,令人叫绝。唐伯虎来此观赏胜景,作画赋诗,其题画诗云:

东崦荷花西崦菱,大船渔网小船罾。我侬住处真堪画,借问旁人到未曾?诗中流露出画家、诗人对生活在图画里人的无限羡慕之情。清朝画家徐坚对唐伯虎此画十分欣赏,作诗云:「南京解元唐伯虎,诗画能兼王右丞。兴来写得风光好,西崦荷花东崦菱。」称赞他能诗善画,就像唐朝著名诗人兼画家、官至尚书右丞的王维。

图源现代苏州杂志

秋季时节,太湖西岸边的光福山水另有一番景象,湖边芦苇萧瑟,金黄一色,湖上岛屿如碧玉青螺,唐伯虎来此欣赏天高云淡、气爽神清的秋景,赋诗云:「太湖西岸景萧疏,竹外山旋碧玉螺。明月一天风满地,爽人秋意不须多。」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十五日(1517年11月28日),冬天的寒冷并没有阻挡住年近半百画家的脚步,他夜宿光福寺,一口气作诗八首,记录下他心里的历程。其中一首写道:「曲港疏篱野寺边,兰桥重叙旧姻缘。一宵折尽平生福,醉抱仙花月下眠。」那天,他携妻(或许是一位美丽的情侣)坐在寺前的桥上,两人重叙旧时的姻缘; 而那天晚上美美一宿,充满着温馨,让他享受到了平生的幸福!

最让唐伯虎神往心仪的是太湖边的西碛山黄茅渚熨斗柄。据【吴县志】记载,西碛山北麓,有石梗斗入太湖百馀丈,形如旧式熨斗柄,因此得名。浩瀚的太湖边是以黄石为主的悬崖峭壁,怪石巉岩,形成「黄茅石壁」,民间称之为「黄石牌」。传说,唐伯虎曾筑庐于此,绘有【黄茅小景图】。至今,在黄石牌还保存着一处无题款的「黄茅石壁」石刻,疑似为唐寅所题。此画他为邱舜咨而作,邱氏是他的挚友,或许是娘家(唐寅母亲姓邱)亲戚。

图源光福发布

此画长22.1厘米,宽66.8厘米。署款「吴趋唐寅作」字样,现藏上海博物馆。画中黄茅渚头奇异的熨斗柄,突兀而出,石壁屹然耸立,枯木纵横,藤萝纠结。湾中细草茸茸,帆影翩翩,水鸟掠飞,渔矶旁泊小舟,矶头有高士临湖趺坐。山石皴法以焦墨作铁丝皴或乱柴皴,再以淡墨渲染,皴法稠密,石质坚凝。唐伯虎赋【黄茅小景,为邱舜咨题】诗云:

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衣食玉帛百万户,樵山汲水投其剩。我生何幸厕其间,短笠扁舟水共山。黄茅石壁一百丈,熨斗湖渚三十湾。北风烈烈身欲堕,十里梅花雪如磨。地炉通红瓶酒热,日日蒲团对僧坐。四月清和雨乍晴,杨梅满树火珠明。岸巾高屐携小伎,低唱并州第四声。人生谁得长如此?此味唯君曾染指。若远说与未游人,双盲却把东西指。

【黄茅小景图】是唐伯虎的山水代表之作,张灵、文徵明、祝枝山、陆南、钱贵、蒋塘等好友都极力推崇,纷纷题诗。

此画为历代名家所珍藏,苏州潘遵祁【西圃集】中有「黄茅小景别成图,斗柄分明枕太湖」的诗句。自注:「家藏唐子畏【黄茅小景图】卷。盖西碛山北麓熨斗柄,唐寅为邱舜咨绘图题诗处也。」许多画家把它作为摹本,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著名画家陆恢(字廉夫),曾作【黄茅小景】。民国时,著名诗人易顺鼎有幸见到此画,写下「其人已死画未死,纸上万古风涛声。画者题者谁办此,唐祝文张皆可指」的诗句。近代文化名人李根源曾探胜西碛山黄石牌,在峭壁上留下「西碛」题刻。1954年,海上画派代表吴湖帆也曾绘有【黄茅小景】。

(原载于【苏州日报】2014年11月07日 B03版)

作者:李嘉球

编辑:肖明